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面气象观测中 ,温度自计纸的最小刻度是 1° ,因此小数位的读数是估计的。如某日 14时换下的温度计的读数为19.8,而接班员从换下的自计纸上看 ,认为记号处可以读19.6 ,于是就改为 19.6。这样做不甚妥当 ,原因是 :①《规范》规定 ,自记仪器观测读数方法是“根据笔尖在自计纸上的位置观测读数。”此数值并不完全是根据迹线读取的。②上述情况在自记迹线上升 (或下降 )时较为多见。气温上升时 ,自记笔尖位于自记迹线的上方 ,定时观测做记号时 ,短垂线与温度迹线有很小的一部分重合 ,如果仅从自记迹线上看 ,就会认为当时的观测读数比迹线读数…  相似文献   

2.
韩相斌 《气象》1991,17(11):53-5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几个气象站。在某些气象站发现有些同志在定时观测时自记仪器不读数,而是只作一下时间记号。一询问,原来他们是等换下自记纸后再一次读数。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以下四种弊病: 1.规范规定:“将读数记入观测薄相应栏中,并作时间记号。”显然,先作记号  相似文献   

3.
现在,不少台站的自记风记录器的笔尖和以前相比有了改进,由原来斗式的变为筒式的,改进后的筒式笔尖划线清晰,无滞水,不渗纸,保证了记录的整洁、美观。但是添加墨水比较麻烦,往往是一添加墨水就弄得满手脏,并且还有些浪费,不如以前斗式笔尖添加墨水方便。笔者根据几次实践觉得用以下方法添加墨水比较方便:用废针管从墨水瓶里吸些墨水,顺着笔尖筒缓缓注入筒内,使简内的海绵充分吸满墨水,这样既避免了弄脏手,又减少了浪费,还缩短了添加墨水占用的时间,保证了记录的连续性。自记风记录器新式笔尖添加墨水方法@张锋  相似文献   

4.
自记记录脏乱的原因及对策张琳(陇县气象局陇县·721200)在整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自记纸时发现,自记纸上自记墨水污迹较多;自记迹线粗细不均匀;观测自记读数的数值更改的较多;记录零乱。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自记记录的美观整洁和自记记录读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雨量自记纸在刚换上时是紧卷着钟筒的,而遇到下雨或有雾时,就会凸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空气湿度较大时,自记纸因受潮而膨胀变长,下雨或有雾时伸长更显著。这就等于增大了自记钟筒的直经,使自记笔尖在自记纸上移动的速度变快了。这是雨量计在雨量自记纸上产生时差的原因之一。为避免雨量自记纸受潮膨胀,我们采用事先在纸背面涂蜡的方法,效果较好。雨量计产生计时误差的一个原因@董怀英$平顶山市气象台!467001@张彩英$平顶山市气象台!467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述的“时间误差”,是指各种地面气象自记仪器除自记钟自身准确度以外,因人为的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计时不准,从而造成记录读数的误差。大致可以分为几类:1.压温湿度自记记录这三类自记记录由于有定时观测时间记号,看起来在换纸对时上不显得十分重要。但是,人们不难发现,在同一张自记纸上,  相似文献   

7.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自记仪因摩擦等原因,使笔尖未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形成“间断”或“阶梯”现象。其标准是,当记号前后两处自记读数差气压≥0.3hPa(温度≥0.3℃,湿度≥3%)。《观测规范》上称之为“跳跃式”变化。“跳跃式”变化既影响记录的连续性又给计算带来麻烦。尤其是气压记录较突出。“跳跃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仪器笔尖对自记纸的压力过大(或过小)。各市(县)站的气压计都是在单独房间里存放的,在正点前巡视或正式观测时预报员经常察看,因开(关)气压室门过重等原因所致。(1)在更换自记仪器时,对新的自…  相似文献   

8.
1995年第3期《湖北气象》刊登了阳德树同志的题为“关于08时气压自记跳跃式变化处理”一文,本人对文中的观点表示赞同。本站也曾有类似情况出现,并就此类问题的处理请示过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其答复:第一,自记纸在08时定时观测随即更换,由此产生的两张自记纸上的迹线“跳跃”,不作跳跃式订正处理;第二,自记纸在08时定时观测之后更换,该时定时读数记号前后的跳跃,应作跳跃式变化处理。由此精神出发,为了统一观测程序,本站自此以后一律在08时定时观测正点之后更换自记纸。从而“避开”了这个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压、温、湿自记仪器由于自身灵敏度欠佳,或由于笔尖与自记纸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在作完时间记号后或其它某一时段内笔尖不能正常回位,即笔位异常,从而造成自记迹线的异常.自记迹线的异常往往影响记录值,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日极值甚至月、年极值的挑选,造成这些极值不应有的失真.  相似文献   

10.
蒋克胜 《气象》1980,6(11):21-21
现在,虹吸式雨量计仍广泛地在台站上使用着。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雨量纸在刚换上时是紧贴着钟筒的,如果空气中湿度较大,数小时后,纸会凸起来,显然是纸变长了。1979年12月21—31日(除28日外),我做了一次对比观测,所得数据如附表,表中所列是一日雨量自记纸的长度变化,换纸时间为每日0°时。量纸时用的是一非标准尺,但都是用同一尺子量的。 由附表可见,自记纸长度会变化,下雨、有雾时  相似文献   

1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凡雨量计 2 4小时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 ,自记纸需作时间差订正。以下操作方法具有时差标识明确、时差线插入准确的特点 ,可以方便地进行时差分配。根据有降水自记迹线自记纸的换上、换下记号和时间 ,求算 2 4小时自记钟快慢分钟数 (总时差 ) ,并写在自记纸换下时间左侧 ,然后用内插法求出每小时的时间差 (自记钟快的 ,时间差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 ,并将每小时的时间差连同符号 (正号可省略 )写在相应的正点线上。根据每小时的时间差内插时差线 ,时间差为正时 ,时差线就做在正点线的右侧 ;时间差为负时 …  相似文献   

12.
防止雨量自记纸受潮膨胀的方法在雨后或有雾的早晨 ,雨量自记迹线常有数小时的缓缓上升现象 ,除确有雾量外 ,大多是因空气湿度大 ,自计纸受潮膨胀而造成的非正常现象。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可事先在雨量自计纸背面涂少许蜡 (注意不能影响到正面笔尖的正常划线 )即可避免。日照药液使用两次的方法一些观测员常把涂刷日照纸后剩余的有效药液倒掉 ,这实在有些可惜。将剩下的药液倒入棕色瓶中 (可用盛日照药的棕色空瓶 ,洗净晾干 ,外边再糊一层黑纸 ) ,存放在不常开的柜子里或无光照、气温较低的地方 ,10天以后 ,把保存的药液摇晃均匀 ,再涂刷日…  相似文献   

13.
现在气象自记仪器用的墨水瓶都是用塑料制作的.它不怕摔跌,使用方便.缺点是给自记仪器加墨水时,墨水不易受控制,常常大滴大滴往下流.稍不小心就会滴到自记纸或仪器上,使自记仪器和记录纸造成污染,很不清洁. 我们对自记墨水瓶作了点改进,现将此法介绍给您. 找一个医用7号或6号针头(医用针头  相似文献   

14.
黄世云 《气象》2004,30(4):57-57
《地面观测规范》规定:当压、温、湿自记值与实测值两者相差较大时,应进行调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各气象站调整笔位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在08时观测时进行,有的在20时观测时进行,有的在两定时观测之间进行,多数台站在14时更换自记纸时进  相似文献   

15.
虹吸雨量自记异常原因观测中发现,虹吸自记笔尖上升到6mm或以上时,常出现自记迹线下降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是自然蒸发量较大,或浮子室渗水、自记钟(纸)安装不正确等。但上述原因造成的自记迹线异常可出现在任何高度,而我们观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均出现在...  相似文献   

16.
雨量自记纸时间差订正问题,《地面规范》规定:“凡24小时内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自记纸均须作时间差订正。”用查算表订正时差好处是:1.值班员订正每张雨量自记纸,按雨量自记迹线终止时所计时差,直接查表将24小时内每小时时差  相似文献   

17.
冬季地面观测,温、湿度自记仪器换纸,是测报人员比较头痛的事,特别是西北风较大的寒冷天气,手套厚了工作不方便,薄了手冻得受不了,有时换完纸回到值班室后手还疼很长时间。西北风大时,还容易将日记纸刮跑。为使测报人员少挨冻,我们将大百叶箱门改向右开,就是把原来  相似文献   

18.
张建强 《气象》2005,31(4):34-34
当温、湿度自记纸因故互换错而未及时发现纠正时,过去一般采取如下补救办法:用透明纸描绘自记曲线,移到另一张自记纸上,或将两张自记纸重迭,用大头针刺出各记录迹线相应位置加以描绘。这样的处理方法虽然能将自记迹线移至相应自记纸上,但因自记迹线长,曲折起伏。导致描绘难度大、可操作性差,描绘出来的迹线过于肥粗,自记记录极值准确度不高,针刺更是破坏自记纸而影响原始资料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现在气象自记仪器用的墨水瓶都是用塑料制作的。它不怕摔跌,使用方便,很受工作人员的欢迎。但我们在长期使用实践中,发现它也有点缺点。这就是给自记仪器加墨水时,墨水不易受控制,常常大滴大滴地往下流。稍不小心,就会滴到自记纸或仪器上  相似文献   

20.
在地面测报值班中,经常会遇到自记记录由于迹线墨水太重或给自记笔加水稍多而造成墨水在纸面外溅成堆,一不小心就会把自记纸面弄得墨痕斑斑,此现象尤以风自记居多。这样,一方面影响了自记纸的整洁,另一方面有时还会模糊正点记录,影响记录挑取的准确性。我在平时值班过程中,多次观察思考,通过反复试验,逐步发现一种较简单又方便的方法,对防止自记墨水污染纸面有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在一个长约50cm,宽约20cm,高约10cm的木制或纸制长方形盒子里,装多半盒干净细沙,同时备一把排刷。每次换取自记纸后,若记录迹线太重或纸面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