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羌塘,藏语为“北方高原”。一般指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昆仑山以南广阔的高原,海拔4,500米以上。本文论及的北羌塘东部,系指羌塘黑(河)阿(里)公路以北的部分高原。这里地势平缓,为广阔的湖盆宽谷地,海拔高度在4,800—5,100米之间,其中也有高度超过6,000米以上的雪山。由于这里自然条件很差,气候恶劣,绝大部分地区杳无人烟,素有“羌塘无人区”之称。  相似文献   

2.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由羌塘(藏北高原)、青海高原、祁连山地、集达木盆地、藏南谷地和川藏高山峡谷等地形区组成。其中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被称为“高原上的高原”,它地势高充,平均海拔4500束以上、草木罕生。“羌塘”藏语意为“北方荒原”。羌塘高原面积约168万平方千米,大致相当于17个浙江省的面积。  相似文献   

3.
羌塘高原降水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羌塘高原作为典型的青藏高原内流区,其降水变化直接影响自身及其周边区域冰冻圈与生态系统的变化。但由于站点观测资料的限制,羌塘高原降水时空格局尚不明确。因此,基于2015年羌塘高原9个自动观测站逐小时降水数据和5套降水格点产品以及1978-2015年西藏地区26个国家台站逐日降水数据,分析羌塘高原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5年羌塘高原核心区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均值分别约为154.9 mm和50天,其中,降水量约为东南边缘以及西藏地区多年均值的1/3和1/4。在空间上,降水量呈现东南多、北部少的特征,其中,昆仑山脉以北地区降水量最低,这从降水角度验证了该区域是"寒旱核心"的主要地区之一。(2)雨季与干季分明。西北部雨季分布在6-8月,比东南边缘地区约短1~2个月;且前者降水量呈现单峰型而后者呈现双峰型。(3)在高原核心区,热带降雨测量计划(TRMM)3B43数据和全球降水量测量计划(GPM)IMERG算法数据高估了多数站点的年降水量,主要是高估了干季降水量所致。(4)1978-2015年羌塘高原改则和狮泉河站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现微弱增加趋势,且强降水事件增多。  相似文献   

4.
<正> 一、盐湖概况西藏高原现代内陆盐湖数量多、分布广、海拔高、资源富,驰名国内外。尤以昆仑山脉以南,念青唐古拉山脉以西,冈底斯山脉以北的藏北(羌塘)高原,盐湖星罗棋布,是我国盐湖分布众多的地区(图1)。据统计全  相似文献   

5.
根据羌塘高原冰川系统测量雪线高度(ELAh)与冰川平均高度(Hm e)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计算了其所有冰川的雪线高度ELAhc。量算的ELAh与计算的ELAhc十分接近,整个羌塘高原的差值(ELAh-ELAhc)平均仅为0.16 m,说明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雪线高度ELAhc是可信的。通过对比发现:在编绘雪线高度场时,将冰川系统内相邻冰川分组平均而生成的雪线场克服了地形雪线的影响,比未进行分组平均的雪线场更为美观整洁,规律性也很明显。羌塘高原冰川系统雪线场分布具有如下特征:(1)从南向北,雪线逐渐降低;(2)从东到西,雪线随之升高。从总体上来看,羌塘高原雪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变幅不大,多数在5 700 m以上,但最高值不在气温最高的南部或降水最少的西北部,而在隆格尔山,高达6 000 m以上,不仅是本区和青藏高原内陆水系雪线最高的,也是迄今所知北半球最高雪线所在地。其次分别为波波嘎屋峰、土则岗日和藏色岗日附近,最低值在金阳岗日附近,这是本区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对雪线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羌塘"藏语全称为"羌东门梅龙东",既"北方高平地"之意。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亦为高原最大的内流区,是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地域。其平均海拔4 800 m,相对高度一般200~500 m,气候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最暖的7月平均气温6~10℃,年均降水量50~300mm,寒冻风化与冻融活动等形成的冰缘地貌普遍,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多年冻土最为发育地区。羌塘高原拥有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区。面积总合超过25 000 km2,是中国湖泊总面积的25%。据统计,羌塘境内有近500个面积超过1 km2的湖泊和300多个面积超过5 km2的湖泊,其中比较大的湖泊有纳木错(1 920 km2)、色林错(1 640 km2)、扎日南木错(1 023 km2)等,这些湖的湖面均超过  相似文献   

7.
英国人写的《人在高原》一书中曾断言 ,人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将无法生存 ,而帕米尔高原的杏花村人却在海拔五六千米、空气稀薄的冰雪高原上活得潇洒异常 ,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百岁老人。杏花村地处我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境内 ,四周全是摩天的冰川雪岭。飞机在这里只能望山兴叹 ,马和牦牛成了主要交通工具。这是古丝绸之路上一段最危险 ,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小道。这里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 ,5级以上的大风一年要刮200多天 ,生物学家称它“永冻层” ,西方人叫它“地球第3极”。果然名不虚传 ,天上没有一只鸟 ,地上不见一棵树 ,一路上根本找不…  相似文献   

8.
被人们誉为“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不仅面积广阔(南北跨10个纬度,东西跨20个经度,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平均在4000米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面积在5000米以上),而且高低差异大(海拔由1000余米到80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9.
七套土地覆被数据在羌塘高原的精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羌塘高原8个一级土地覆被类型(包括10个二级土地覆被类型)的6851个样本点,采用混淆矩阵方法,从总体精度、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角度评价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s Data and Information System Cover(IGBPDIS)、Global Land cover mapping at30 m resolution(Globe Land 30)、The MODIS Land Cover Type product(MCD12Q1)、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 Land Cover(CCI-LC)和Global Land Cover 2000(GLC2000)等七套土地覆被数据产品在羌塘高原的精度。结果表明:(1)七套数据产品的一级类型和二级类型总体精度普遍偏低,在相对较高的Globe Land 30和CCI-LC数据中,一级类型总体精度分别为55.09%和53.92%,二级类型分别为46.55%和46.23%;(2)草地、裸地和荒漠三个主要一级类型生产者精度最高的数据对应为:GLC 2000(46.19%)、MCD12Q1(39.20%)和IGBPDIS(84.44%)。而三个主要一级类型的用户精度均低于50%。其他覆被类型中,雪被与冰川类型用户精度最高的数据为CCI-LC(92.80%),漏分比例为19.90%;(3)羌塘高原特殊的高原环境与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构成原则和标准是影响遥感解译数据精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浮戏山的地理位置及概况浮戏山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约四十公里处,为嵩山山脉余脉。行政上分属荥阳县、密县和巩县管辖。浮戏山区处于温暖带,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活动积温在4250—4500℃之间,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干燥度指数在1.25—1.50之间,属半干旱半湿区。历史上曾有过“阳城山”、“戏童山”、“越方山“”、“方山”等名称。山区面积约26.5平方公里,较高的山峰有西麦熟谷堆(1215米)、五治岭(1128米)、东麦熟谷堆(1108米)等。山区的东端南顶山侧有很多泉水,如:汉家泉、朔刀泉、马跑泉、  相似文献   

11.
土壤湿度是生态系统的关键参数,实时、有效地监测土壤湿度有助于增强对区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理解。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反演羌塘高原2000-2014年夏季土壤湿度,以2014年为例分析该年夏季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并探讨2000-2014年土壤湿度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2014年羌塘高原夏季土壤湿度空间分布表现为东南部偏湿润、西北部偏干旱。从东到西土壤湿度逐渐降低,南北干湿状况交替分布。土壤湿度干旱、偏干、正常、偏湿、湿润面积比分别为3.84%、27.17%、37.64%、29.63%、1.72%。(2)2000-2014年羌塘高原北部和中部地区夏季土壤湿度呈现显著变干的趋势,而南部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变化趋势不显著。15年间土壤干旱和湿润面积比例最小且波动小,偏干、正常、偏湿土壤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3)降水量是影响TVDI的重要因子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气温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西接巴彦淖尔市,东临呼和浩特市,阴山山脉的乌拉山、大青山横贯中部,最高峰海拔近2300米。阴山以北为中低山及高原丘陵,阴山以南,地形突兀下降,海拔仅1040米左右,为著名的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  相似文献   

13.
冰川与冻土     
冰   川P343.6 2 0 0 5 0 2 10 6 7近百年来青藏高原冰川的进退变化 =FluctuationsoftheglaciersontheQinghai TibetanPlateauduringthepastcentury/蒲健辰 ,姚檀栋…∥冰川冻土 .— 2 0 0 4 ,2 6 (5 ) .— 5 17~ 5 2 2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暖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快速增温 ,使高原冰川末端在近几十年间出现了快速退缩 .以高原东部和南部边缘山地的冰川变化幅度最大 ,而高原中北部山区和羌塘地区的冰川变化幅度较小 ,相对比较稳定 .显示出青藏高原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在边缘山区较中腹地区更为敏感 .图 2参 30 (…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旅游胜地,以沙软、潮平的北戴河海滩与雄伟壮丽的山海关驰名中外。其实这里还潜藏着一处别具风貌的山地旅游胜地——老岭。 老岭,亦称临榆山、箭杆山、主山,位居秦皇岛市青龙县东南部,系古“永平府”境内名山(后因其一直属长城以北的承德地区边远之地,长期以来被人遗忘)。老岭,面积80余平方公里,最高峰黑尖顶海拔1424米。这里山奇、水异、洞幽、石美,古老的长城围抱于东、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沙尘及其可能的气候意义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利用1961-2000年高原91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并结合高原沙区分布状况,分析了近40a青藏高原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具备发生沙尘暴的前提条件,大片的流动沙丘和大片荒漠化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年沙尘暴发生频率非常高,大体有以羌塘高原为中心向东南逐渐减少的趋势。从12月至翌年4月,沙尘暴发生中心从藏南的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地区依次逐渐向北扩展到羌塘高原南部、羌塘高原及塔里木盆地南部,这种季节性摆动与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位置变化密切相关,加上高原海拔4000~5000m的高度,细粒物质被轻松地扬升到西风急流区,传往遥远的北太平洋地区,高原成为远程传输最高效的沙尘源地之一。沉降在北太平洋的沙尘,加强了海洋生物泵的效率,进而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帕米尔高原的杏花村,人称“桃花源”,在海外颇有知名度。这个知名度是由许多谜构成的:他们在海拔五六千米、空气稀薄的冰雪高原上活得潇洒异常,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百岁老人。这到底为何? 中途遇险 杏花村地处我国古代被称为“石头城”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境内,四周全是摩天的冰川雪岭。飞机在这里只能望“山”兴叹,马和牦牛成了主要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特点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傲  赵元艺 《盐湖研究》2016,24(3):24-29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盐湖资源分布区,区域内盐湖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盐地和羌塘高原,具集中带状分布、资源储量巨大和共生特色资源三大特点。柴达木盆地盐湖总体上以富含钾、镁、硼、锂、钠为特点,称为钾镁盐湖;羌塘高原盐湖以贫钾,富含硼、锂、铯等为特点,称为特种盐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要介绍了山西云顶山植被的6个植被型,16个群系,并将现存植被的垂直带划分为4个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200—1750米);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750—2200米);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2200—2600米);亚高山灌从草甸带(海拔26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1—2010年中国气温数据和区域协同降尺度试验东亚地区项目组RCP 4. 5和RCP 8. 5情景下未来气候预估数据,分析了5℃为界限温度表征的气候生长期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 1971—201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生长期略有增加,生长期开始日期提前为主要特征;(2)在RCP 4. 5情景下,气候生长期开始日期的提前主要表现在华东和华中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结束日期的推迟表现在青藏高原地区中部、南部和东部以及新疆的“三山地区”,推迟日数均在30 d以上;(3)在RCP 8. 5情景下,气候生长期开始日期受影响范围在RCP 4. 5情景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变化日数大幅增加,结束日期则是长江流域以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变化日数均较大,长江流域以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生长期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宿县最近发现一棵大柑桔树,树高4.2米,树冠复盖4平方米,枝茂叶盛,果实满枝。这是淮河以北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的一棵大柑桔树。这一重要发现,打破了自古以来“桔过淮河以北则为枳”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