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古代关于太阳的神话,比月亮的神话要多得多,月亮的神话主要集中在月面的月宫、嫦娥等故事上,太阳的神话则涉及太阳的出升降落、运行、人们对太阳的崇拜等许多话题,体现了人们在现实需要上对太阳更多的关注。反映在古代诗歌上,太阳神话的内容也丰富多彩,粗略整理一下,主要有两个线索:一是在太阳运行路线及其标志物方面,一是在有关的神话人物方面。本讲就以这两部分为话题,  相似文献   

2.
题解与句注:①壬辰,今年的干支历是壬辰。②毕宿,出现金星凌日时,所在天空位置,按中国古代星区是在28宿中的毕宿。③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此指太阳。④少皓,也叫少昊,五帝之一,对应行星是金星。⑤暗膜,指巴德膜,可以滤光,可做太阳观察镜。深硅,指深色玻璃镜片。  相似文献   

3.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是孤单的吗?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至今也没有答案。由此.衍生出了专门的学科和项目,专门搜索地外生命;同时也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幻作品.作者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走在科学之前,给大家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地外生命形态。地外生命探索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许多天文爱好者也对这一领域颇感兴趣.因此今后在这个栏目里将会更多地介绍关于地外生命的电影作品,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比较低级的地外生命一般被称为异形或外星怪兽,比较高级的地外生命则一般被称为外星人。在电影里,外星人有的很友善,与地球人交朋友:有的则很邪恶。妄图侵略地球。描写外星人入侵是科幻电影的一个常见题材。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部这一题材的代表作—《独立日》(港译《天煞·地球反击战》)。  相似文献   

4.
有几个亘古不变的问题始终贯穿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从我们诞生开始这些问题就被深深地烙入我们的基因: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断地寻找人类的起源,乃至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起源。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尝试寻找地外文明,想尽办法与他们建立联系,试图寻求和理解我们存在于这个宇宙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太阳观测的意义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唯一可以作为面源观测的恒星。对太阳上各种物理现象的观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物理实验室,用以检验各种物理理论的适用性。同时,太阳又是唯一一颗与地球生命直接相关的恒星。太阳风和日冕物质抛射(CME)带来的日地空间电离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地球大气外层空间,甚至可能带来地球大气的许多变化。因此,充分理解太阳以及太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有意义的。 为什么要进行空间观测 要想把握太阳活  相似文献   

6.
太阳东升西落,北斗星"静坐"不动,月亮走我也走,天体究竟是怎么运动的?对天上天体运动的观测和研究,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甚至,天体还会怎样运动,也成了科学家深入研究的课题。 托勒密的地心说描绘了月亮、水星、金星和太阳等等,都围绕着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在日夜不停地转动。哥白尼不同意他的观点,把宇宙的中心搬到了太阳上,认为水星、金星和地球等,在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开普勒虽然没有动摇宇宙的中心,却把太阳挪到了椭圆的焦点上:行星是在围绕太阳作椭圆运动。  相似文献   

7.
太阳虽然离我们不很远,看起来大小也与月亮相仿,但由于它发出强烈的光和热,使我们几乎不敢正视,用望远镜观测时,更要装上滤掉大部分光线的滤光片,这就大大影响了对太阳细节的观察,所以虽然伽利略早就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的黑子,并进一步推测太阳在自转,但以后200年,人们对大阳的认识没有太大的进展。到了19世纪,人们终于一步步“走近”了太阳,通过对黑子特性的了解太阳大气的观测、太阳能源的推测以及太阳系起源的探讨,勾画出了一个新的太阳。  相似文献   

8.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说明了太阳对地球上一切生命的重要性。但是,太阳活动特别是太阳风暴也会影响甚至破坏地球环境,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它会对现代尖端技术的试验和实施进行“捣乱”,会使航天器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失灵,会对高纬地区飞行的旅客和乘务人员构成辐射威胁。不少学者的统计和研究结果认为,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人类的某些流行疾病也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椐国际天文机构预测,2000年是第23太阳周的高峰年,我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射电组的专家证实,从2000年3月起,太阳活动已进入新一轮的“极大年”,它对人类的影响可…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有月球与我们相伴。在希腊神话里,那是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在中国,那里住着美丽的嫦娥。嫦娥是孤独的,可人类似乎也就只有这么一个月亮。太阳,地球,月亮,其他的天体看来都十分遥远。"谁人与我同醉,年年岁岁?"是啊,还有谁哪?彗星?来了,又走了。小行星?即使是近地小行星,也大都像彗星一样,简单地飞越地球,打个照面,又走了。不过,近两年来,地球似乎又有了第二个月亮——小行星2003YN107。她一面陪伴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一面环绕着地球翩翩起舞(见图1、图2)。只不过,它实在是太小了,大约只有一幢7层楼房那么大小,肉眼根本就看不见。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小组的保罗·乔达斯(Paul Chodas)说:"这颗小行星在1999年就来了,一直在螺旋型地绕着地球转。这样的小行星太少见,太古怪了。"因为她太小,对地球造成不了多大危险,一直没有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但是研究小组却一直在监测着她。  相似文献   

10.
自从发现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行星以来,人类对于外星生命的幻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比较靠谱的幻想,可能就是把地球上的生物稍作推广、变形而放到外星球上当然也有比较大胆的幻想,设想出一些超级生物.可以适应地球生物完全适应不了的严酷环境,包括外太空,它们的身体组织甚至可以不是以我们熟悉的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这里要介绍的影片《异形》,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生物  相似文献   

11.
太阳活动第23周何时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古代人们把它视为圣洁的象征,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因为没有它,地球就不会有生命。它给地球以光明和温暖,就象人们常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太阳有时也肆虐成灾,影响地球。例如,在《续汉书五行志》上就有记载说“黑色大如瓜,在日中,则水淫溢”,就是说...  相似文献   

12.
太阳是生命之源.无私地释放着光和热。但太阳也会时不时地为我们变个魔术、开个玩笑,有时候是变换一下颜色,而有时则会显示出另外的技能——“变形”与“分身”。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08,(4):50-51
千百年来,人们有着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天文学家正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探测类太阳恒星周围是否存在行星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人类迈向寻找地外生命的重要的一步。这些行星系统有可能也孕育着与我们相同的智慧生命和文明,另外研究行星形成所需的物理条件以及他们的存在对银河系乃至星系演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天体物理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太阳的“脸”太干净了 自古以来,太阳成为很多古代先民的神。人们常说“人无完人”,后来发现人所敬仰的太阳神的脸上竟然也常常是有黑子的(见图1右)。不过,从2008到2009年,太阳脸上的黑子竟然几乎完全消失了两年,实在是太干净了(见图1左)。这的确是一个大事件。太阳物理学家毫不隐瞒他们的惊愕:太阳黑子到底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5.
数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人类梦想着到天上去看一看,期待着到其他的星球上探访。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终于在太阳系外发现了第一个围绕着恒星旋转的行星系统。可是,新的发现既令人兴奋,又令人困惑--因为它的母星PSR1257+12竟然是一颗毫秒脉冲星!在此之前,天文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应该是像太阳一样的主序星,和太阳一样的年轻,和太阳差不多一样的温  相似文献   

16.
银河系虽是我们的家,但它仍有许多大问题有回答。陋着天文学家对可观测宇宙边缘处星系的不断深入研究,你可能队内银河系对于我们而言已经没有秘密了。其实不然。问题就在于地球所环绕的太阳是一颗处于银河系外围旋臀边缘上的普通恒星,于是我们也就无法获得可以鸟瞰银河系的视野。这就有点像在浓雾天同时公交卡里又公午剩下2元钱的情况下要摸清整个上海一样。  相似文献   

17.
人们始终难以忍受孤独,在浩瀚的宇宙中哪里有与我们相似的具有高度智慧的生命。艺术家们编造出种种外星人的故事,而天文学家却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追求着目标——找到地外文明。 在太阳系内我们可以肯定没有高等生物存在。那么只能在太阳系外去寻找。而要有高等生物存在,它要有一定的环境,即合适的温度。在太阳一样的恒星上显  相似文献   

18.
探索地外智彗生命(上)梁吉引子:地球人是孤独的吗?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别的适合生命存在的文明星球吗?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吗?千百年来这一直是人类苦苦探索的问题。在思考地球以外的生物世界时,人们编出种种动人的神话,例如,在中国有玉皇大帝、王母娘...  相似文献   

19.
人择原理(theanthropicprinciple)是美国宇宙物理学家迪克(RH.Dicke)在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1973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纪念哥白尼诞生500周年的专题讨论会上,法国默东天文台的卡特(BrandonCarter)首次引用了"人择原理"这一术语[1]。人择原理的基本思想,是用人类(或其它有能力认识宇宙的智慧生物)的存在,来说明宇宙的初始条件以及基本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2]。首先,让我们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生命的存在,就必需有一颗恒星(太阳),并有一个行星(地球)在适当距离的轨道上绕着恒星运行。行星上要具有适当比例的…  相似文献   

20.
说起来,在所有的宇宙天体中,太阳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 早在古代,中国古籍上就有对太阳黑子和日食现象的记载。1609年伽利略率先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1666牛顿用棱镜发现了太阳光谱。19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发现了太阳活动与气候的变迁和地球物理现象有密切关系,并开始深入研究太阳本身以及日-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