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强 《河南地质》2010,(5):36-36
日前,有省煤田地质局“第一钻”之称的ZG40/2250J钻机(石油4千米钻机)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镇石油钻井市场投入生产。该钻机的顺利开钻标志着豫中公司在实施“大地质、大市场、大发展”战略中又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石油钻井及地质岩心钻探中遇到孔内复杂问题之一是钻进水敏性泥页岩地层。这类地层厚度不等,几米、几十米至几百米以上。钻进时,如果泥浆质量不好,往往出现孔内缩径,钻头泥包,粘糊卡钻、坍塌、掉块等事故。国外在陆地和海洋钻井中遇到这类所谓  相似文献   

3.
固相控制装置在石油钻井中应用比较广泛,已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专用化。地质岩心钻探在深度、口径和工艺等方面不同于石油钻井。因此,石油钻井固相控制装置不适合在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使用。GK-15型地质岩心钻探泥浆固相控制装置是在综合石油钻井固相控制装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岩心钻探工艺的需求,把振动筛、清洁器和离心机通过管路联接,构成封闭的泥浆固相控制装置,实现泥浆的制备、循环、固相控制和储备。介绍了GK-15型泥浆固相控制装置结构、性能参数以及取得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矿藏的勘探与开采需要大量的钻井(钻眼)工作量。从下面的数字里可以看出钻井工作量的惊人程度:我国地质部发表的1959年钻探总量为10,700,000米。苏联七年计划期间石油钻井工作量82,000,000米。1957年资本主义国家石油钻井进尺总计为79,593,000米。  相似文献   

5.
在大地质大市场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对陕北石油钻井市场的调研,论述了陕北石油钻井市场的资源状况,开发现状以及几点意见和建议,对煤田地质队伍参与石油钻井市场的竞争可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王社旗 《探矿工程》2003,30(5):49-51
从陕北石油钻井的实践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分析了利用煤田地质钻井设备开展石油钻井的途径。重点分析了设备、钻具组合、钻头、泥浆工艺等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1.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石油钻井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石油钻井,是美国1972年在俄克拉荷马州钻成的No.1 Baden井,井深30,050呎(即9165.3米,需时545天。  相似文献   

8.
波纹管技术在石油钻井中已经成功应用于封堵漏失等复杂地层工作,此外还可以应用于减少套管层数、修复损坏套管等钻井作业过程,被认为是21世纪石油钻采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结合地质钻探及波纹管堵漏现场试验情况,在介绍波纹管技术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技术在地质钻探领域应用可行性和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项成果,是承包美国太阳东方勘探公司任务而完成的。在系统分析总结了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南海—503工程地质取芯船”在南海北部湾23/25太阳区块所进行的测深、侧扫声纳、地震声学剖面测量,及4口孔深40米的工程地质浅钻土柱等材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  相似文献   

10.
1989年第三地质勘查所承担了齐齐哈尔市汤池地区石油钻井任务.根据石油钻井的特点,我们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及生产准备工作,应用地质钻探技术,仅用了35天就完成了两口井共计1356.56m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流变的含意是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变化.牛顿虽然最早研究了粘性流体的运动,但流变学的真正开拓者则是牛顿以后的许多学者,如:凯尔文(Kelvin)、麦克斯韦(CMaxwell)、波尔兹曼(L.Boltzmann)、汤姆逊(W.Thomson)、赖纳(M.Reiner)等人.流变学是根据应力、应变与时间来研究物质流动与形变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涉及到数学、力学、物性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石油、冶金、地质、机械工程等各门学科与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石油钻井由于缺乏高性能钻井泥浆,我国一台钻机的年进尺仅七千米(美国为三万米),油井每分钟压入三立方米(美国为十立方米).  相似文献   

12.
国内勘探领域钻井冲洗液的研究应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总结了钻井冲洗液在国内大陆科学钻探、金属矿床钻探、石油钻井、煤田地质钻探、水井工程及地热井等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以及在废泥浆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了解井场的地形、地貌、沉积物、浅部地层、水文气象、土层的工程力学性质、区域地质背景和不稳定因素,对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的抛锚、就位、插桩、施工的作业安全与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井位调查范围以预定石油钻井位置为中心,海区工作程度高的地区调查面积为1×1公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1984,(4)
苏联为开展深部地质研究,在几个地区进行设计一万五千米的深钻井,目的是研究大陆地壳构造及演化,探索包括油、气在内的深部矿床。其中第一个超深钻井在科拉半岛,据一九八四年初报道该井己深达一万二千多米,是目前世界最深的钻井。科拉钻井深部遇到强烈矿化水气流循环及穿过广泛的变形带。井底处的流体静压力超过每平方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地质钻探孔内事故数量呈下降态势,但由于技术经济条件变化、地质钻探应用领域和范围扩大,钻孔深度增加,孔内复杂情况增多,一旦发生孔内事故,处理难度变大。应尽快对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种类进行梳理,制定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预防和处理技术规程,推动孔内事故预防处理技术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种类主要有钻孔漏失/涌水、钻孔弯曲、孔内温度异常、钻孔缩径/扩径、钻孔坍塌/阻滞、孔内沉渣、孔内异物和其他孔内异常等;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种类主要有钻具事故、卡钻事故、埋钻事故、烧钻事故、套管事故、测井事故、取心事故和其他事故等。地质钻探与石油天然气钻井有着较大的工艺差异,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种类亦与石油天然气钻井有所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其种类划分,但应借鉴学习石油天然气钻井行业的井下事故预防处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超深井钻探与深部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志 《地质论评》1983,29(1):75-80
超深井(Super deep well)的定义随着钻探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钻井深度的不断加深而变化。1969年以来,国际上习惯于将用旋转钻机(石油钻机)施工的6000米以深的井和用地质岩心钻机施工的2500米以深的钻孔,通称为超深井。近三十年来,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地质科学向外层空间和地球深部(内层空间)两个方向发展,从而使人类探索地球深部的奥秘有了可能。深部地质学—一门新兴的地质学科正在兴起。为研究地壳与上地幔专门施工的地质井、地层井,赋予超深井以崭新的含义,称为莫霍井(Mohole),深度通常  相似文献   

17.
当前钻井最深记录,在学术钻探方面要算苏联科拉半岛SG—3号的12066米.石油钻探方面最深的是美国俄克拉何马州Bertha Rogers 1号的9583米.日本陆上钻井最深记录为新泻县属楼町SK-1D号的5301米.1.苏联SG—3号实绩 苏联科拉半岛SG—3号钻到深度 3000米时的地温梯度为预料的1℃/100m,但更深时每进100米增加2.5℃,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苏联解体前后地质钻探及石油与天然气钻井用的钻井液材料和化学处理剂的研制,使用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张伟 《探矿工程》2010,37(7):1-3
介绍了石油钻井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套管钻井技术的特点、优点、发展历程和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套管钻进技术用于地质钻探的优点和推广应用前景;提出了地质勘探套管钻进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项目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应读者要求,我刊向胜利油田钻井第一指挥部泥浆化验室特约了这篇专稿.石油钻井与冶金地质钻探有许多共同之点,如泥浆的配制、测定、处理等工作环节,尤为相似.所以此文对我们将有许多帮助.胜利油田钻井第一指挥部泥浆化验室的同志们,在百忙中为本刊写稿,传授先进经验,我们对他们的这种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