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伽玛能谱测量在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铀矿找矿工作中,许多地区开展了γ能谱测量,如何将γ能谱资料应用到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中,本文从其可行性及技术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CZD—6型车载多道γ能谱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士立  翟玉贵 《铀矿地质》1998,14(2):112-114
CZD-6型车载多道γ能潜测量系统,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制的HDY-256型便携式多道γ能谱仪为操作台,与大体积闪烁探测器构成γ能谱测量系统。每一测点的位置用GPS导航仪定位。测点的经纬度及该测点上获取的256道γ能谱数据用笔记本微机采集,可以在行进中实时显示每一测点的256道谱线。仪器安装在轻型越野车中,构成一套完整的车载多道γ能谱测量系统。该系统在石家庄航测放射性模型上通过校正后,已用于环境放射性监测。获得的大量数据表明,仪器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是快速进行环境γ能谱测量的先进手段。它不仅可用于测定环境天然放射性元素浓度,而且在核事故应急处理、核污染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切尔及利亚西海岸的小湾湾加扎韦特采集了不同粒度的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以测量α、β和γ放射性。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测放射性污染。使用把γ能谱,放射性化学分离和α能谱、β计数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大部分有意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  相似文献   

4.
在川北已知铀矿床地区实测的γ能谱勘控资料整理及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了放射性元素地表γ异常的评价和铀矿γ能谱勘探远景区的预测研究,并提出了川北砂岩地区γ能谱测量的岩层对比铀矿普查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马林诺夫矿床为标准物进行的航空γ能谱测量,以及库伦达盆地、秋雷姆-叶尼寒盆地航空γ能谱资料的解译证实了天然放射性核素再分布区的控矿作用;指出了地台条件下,运用水文地质资料,可发现水成铀矿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些特征;进一步说明了航空γ能谱研究和水文地质研究之间的互补生。文章最终确定了天然放射性核素再分布区是水成铀矿化的普查标志,1:200000为最佳的研究比例尺。  相似文献   

6.
γ测井曲线的解释是铀矿勘探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在我国,这项工作至今仍停留在手工解释状态,而国外,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解释。它不仅比手工解释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能得到更接近于矿体实际情况的铀含量分布数据,为进一步利用γ测井资料提供了可能性。当磁带记录的数字自动测井仪开始广泛使用时,它将更充分地发挥出高效率的优越性。为了取得经验,我们用TQ-16算法语言编制了γ总量和γ能谱测井曲线解释程序,在七○九计算机上进行了初步实践。对三个模型井的γ总量、γ能谱测井曲线及三个钻孔约273米γ总量测井曲线和208米γ能谱测井曲线的解释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此外,考虑目前我国铀矿勘探中尚无磁带记录的数字自动γ测井仪的现状,我们编制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中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岛市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结合地面γ能谱、土壤氡浓度、环境地表γ剂量率、室内α径迹测量和放射性地化取样分析,介绍和讨论了各种测量方法及其质量保证措施。为环境地质、放射性监测防治工作,提供了大量数据和方法论证。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勘查中的核探测技术和异常解释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油气田勘查中应用核探测技术和异常解释模式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实践表明核探测技术能快速解决油气田边界位置的确定、解释并计算油气田的埋藏深度。利用大庆油田油气化探(含放射性)资料,解释并计算了油气田的埋藏深度。经对已知油气藏35口油气化探井(其中12口为含放射性井)的检验,预测埋深与实际埋深相对误差为≥30%的井有6口,其中2口为含放射性井,为总井数的17 14%(其中含放射性井占总含放射性井的16 67%);相对误差<30%的井有29口,其中10口井为含放射性井,为总井数的82 86%(其中含放射性井占总含放射性井的83 33%)。充分证明了所建立的确定油气藏空间位置数学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放射性测量所用的仪器具有灵敏度高、轻便、易携带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它的异常解释处理也较为简单,效果也较好。因此,在油气田地质勘查中,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试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SG41500B型γ能谱法平衡系数测铀仪是国家发明专利(ZL91107521.6,证书号:28480)的后续改进成果,是由上海伽玛射线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专利技术发明人冯维恒高级工程师组织有关科研人员,依据国家及核工业有关核仪器质量检验规则、γ能谱测量规范等标准而研制的新一代便携式平衡系数测铀仪,适用于各种类型铀矿床的区调、普查和详查,铀矿山和冶炼厂的放射性分选及其尾矿的放射性核素测定.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伽马(γ)能谱法测量水中226Ra,在制样过程中天然放射性核素衰变链遭到破坏,一般规定样品放射性平衡期为3~4周后测定。通过试验证明,样品天然放射性核素衰变链最终达到平衡的最短时间为11d,测量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满足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前言野外γ能谱测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放射性测量方法。实践证明,该法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效果明显等特点。然而对γ谱仪在生产中的作用,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几种常用的国产γ谱仪的应用情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H—90Bγ能谱比活度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树红  张彪  韩耀照 《铀矿地质》2001,17(3):174-175,167
H-90Bγ能谱比活度仪是一种便携式微机数字化的四道微分γ能谱比活度测量仪器。具有自动稳谱,自动定时测量功能。既可自动计算钾、铀、钍含量,又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石材、建材和工业废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并可区分A、B、C3类建材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在铀矿地质研究、勘探和采掘工作中,分析地质样品中的铀、镭、钍的含量是十分重要的。γ射线能谱法无需对样品进行放化分离和制成薄源,因此是测定地质样品中铀、镭、钍比较理想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β-γ、β-γ-γ、β-γ-γ-γ法。由于自然界三个天然放射性衰变系列中的各核素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在地质样品中这些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中,各谱  相似文献   

14.
根据放射性測井曲綫划分岩层界面的方法是:当井下仪器向上移动时,曲綫异常的上升点是岩层底界,下降点是岩层頂界,考虑到測量仪器时问常数的影响,曲綫异常的深度位置和岩层实际存在情况是下一致的,經驗証明需做30—40厘米的校正,亦即当仪器向上移动时,异常位置比岩层实际位置低30—40厘米(参看图9)。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γ能谱全谱分析中,为了分离无用信息及提高解释精度,须进行γ全谱连续本底的自动扣除。介绍了γ能谱本底的来源及特征,探讨了SNIP算法扣除γ能谱本底的数学原理及过程,重点开展了SNIP方法在γ能谱本底扣除中的初步应用。通过对三个不同能量的全能峰的比较分析,指出应根据γ能谱中谱峰宽度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变换宽度,以便获得最佳的全谱本底扣除效果。实验证明,该技术可应用于自然γ能谱测井的软件处理平台中。  相似文献   

16.
为对研究区铝土矿床进行放射性评价及放射性勘查方法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区内铝土矿及其他岩石γ射线辐射量率的测量,统计出铝土矿石的γ射线辐射量率变化范围为(15.53~48.01)×10-9C/(kg·h),平均24.37×10-9C/(kg·h),其他岩矿石的γ射线辐射量率多在(4~8)×10-9C/(kg·h)之间,铝土矿石的放射性明显高于其他岩层,但仍远低于人类卫生学评价指标,同时认为本次工作成果对同类型铝土矿床放射性特征的研究具有普遍参考意义。由于铝土矿与其围岩的放射性差异较大,因而为下一步将放射性方法应用到铝土矿勘查中提供了一定物性前提。  相似文献   

17.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制定了一种定量解释的方法,用以确定钻井中岩层内具有γ放射性的元素的含量。该方法以下列关系式为依据:式中:放射性元素的平均重量含量;T——放射层的厚度;k——比例常数;I——钻井轴线上离某固定点的z距离上的γ场强度。此关系式已为理论和实验所证实。在实际工作中,把γ测井曲线所包的面积乘以比例常数,即得钻井内矿化带的品位-厚度积。用矿化带的厚度去除品位-厚度积,就求出了该排的平均品位。对于钻井中的非标准状态要进行修正,使所得的资料与标准状态一致。因为测井方法的取样范围要明显地大于岩心样品的体积,故它的结果比岩心化学分析的数据更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碲锌镉(TeZnCd)探测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半导体探测器,其具有能量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便携性好、且能在室温下正常工作等优点,在现代放射性物探的γ能谱测量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但由于碲锌镉材料自身的空穴捕获效应,对高能伽玛射线的电荷收集不完全,制约了其在铀矿放射性勘探的应用。这里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CZT晶体内部的权重势分布,搭建实验平台,利用准直源射入CZT晶体内不同深度,并通过自主设计的电路读出探测器阴、阳极信号,采用C/A比值法获取探测器晶体内作用深度与电荷收集效率的关系,并基于该研究结果对~(137)Cs能谱进行校正,校正后FWHM@662keV从4.20%提升到2.65%,极大地提升了能量分辨能力,且"低能拖尾"现象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验证了深度灵敏技术及其应用于能谱校正的可行性,从而提高了碲锌镉探测器对高能伽玛射线的能量分辨率,使其可能应用于新型放射性物探仪器,提高对铀矿等放射性物质勘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马宗祥  刘腾耀 《铀矿地质》1995,11(6):350-356
车载γ能谱方法找金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物化探新技术。用它可有效地预测区域金成矿远景区。在冀北等地区(4.91万km ̄2)采用车载γ能谱测量方法,取得地质体内63416个γ能谱测点数据,按地质体大小使用滑动滤波技术,处理区域地质体中的γ能谱数据并绘制了参数分布特征图件。在深入研究γ能谱参数分布特征所反映的区域金成矿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与区域金成矿相关的γ能谱组合参数,提取了γ能谱参数特征信息。结合地质资料,研究工作地区的金成矿地质环境,预测了两片远景区,部分地区经验证,见有金矿化。研究结果表明,车载γ能谱方法用于区域找金是一种快速、节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于百川 《铀矿地质》1995,11(2):93-101
本文全面而重点地介绍了航空放射性测量资料整理研究现状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航空γ能谱测量数据资料的二次开发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