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蓬莱地处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黄海、渤海,是著名的“东方神话之都、海上丝路起点”,素以“人间仙境”闻名于世。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蓬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古代北方海上交通与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城市、明清时期的海防战略要塞和水军基地。同时也是中国东方神话传说的策源地..至今仍保留着“山、海、城、阁”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是著名的海滨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2.
湖心亭,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中央,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湖心亭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  相似文献   

3.
张祯缨 《中国地名》2010,(12):20-28
山,乃万物之尊。有山的地方。就有生灵,就有着挺拔,就有着沉稳,就有着坚定的美。山有“泰山北斗”,“寿比南山”,也有“力拔山兮气盖世”.“风雨不动安如山”……有山的地方有依靠,有坚定的沉稳之态。  相似文献   

4.
偏关,又名偏头关,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地处西北边陲。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濒黄河,因地势东高西低,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  相似文献   

5.
南望烟雨万象高楼矗立北望海天辽阔淼淼无际西望田横古寨突兀水中东望水域帅旗战船依旧蓬莱阁坐落在山东省蓬莱市城北面的丹崖山上,系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提起蓬莱阁,不能不提及蓬莱地名的来历。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代,蓬莱是莱子国的属地,但当时并不叫蓬莱,得名蓬莱,是因为汉武帝。唐人杜佑在《通典》上说:"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因筑城以为名"。关于蓬莱地  相似文献   

6.
龙门     
洛阳城南二十五华里处的龙门山,青山对峙,伊水中流。闻名中外的我国古代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就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 龙门古称伊阙。古时“缺”和“阙”二字是通用的。阙有表示“大门”之意。洛阳城南的龙门,东西两山相对,伊水流经其间,犹如门阙,故名“伊阙”。 伊阙之名始自夏代,汉朝时,已有“龙门”之名的记载,和伊阙之名并用。隋唐以后,泛称龙门,沿用至今。 何谓“龙门”?我国古代常用“龙”作皇帝的象征,伊阙在皇帝的都城之南,阙口  相似文献   

7.
岭南鼎湖山     
岭南的鼎湖山是我国名山之一,海拔497米,雄居肇庆市东北部1公里处,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和生物圈计划”保护区。因山顶有湖,澄碧不涸,故原名顶湖;又因山峰壮若鼎峙,远望有如古鼎,以“一鼎定湖山”之誉,后以鼎湖山之称闻名于世。 鼎湖山的庆云寺闻名岭南,其雏形是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有僧人在峰峦起伏、状若莲花、山灵之气全聚于此的三宝峰上建的一座草庵——莲花  相似文献   

8.
游清源山     
被称做“闽海蓬莱第一山”的清源山,遐迩闻名,来到泉州后就想去游此山,因连日阴雨连绵,没有去成,这日总算雨过天晴,便与孙女优佳一起去登山游览。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北郊三公里,像一道翡翠屏障拱护着城廊,我们车出北郊,迤逦绵延的清源山便横陈眼前。这座方圆40华里,海拔498米的名山,山下翠绿苍碧,山顶上还罩在如轻纱般绕缭的白雾之中,巍峨壮丽,气势磅礴。 我们没有从山门入山,而是沿着盘山道驱车直上山巅,来到海拔400余米的清源天湖边下车。 立于天湖边上,碧蓝的湖水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树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宛如仙境。在高山上有此数万平方米大湖,使清源山增加了许多神秘色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知道“共工触不周山”的神话,说“昔者共工与颛项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往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相似文献   

10.
姬岩风景区地处永泰、闽清、闽侯三县之交的永泰县北部白云乡境内。在地貌上主要由海拔500米左右的白云山间盆地及其西北方姬岩峰一带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面积约18平方千米。据记载,姬岩原名鸡岩。传说:最初有徐、赵、薛三位仙人因看中姬岩峰风景,特来此山中炼丹,丹炼成后,召来五鸡守之,所以该山最初名为“鸡岩”。到五代末,闽王王审知有一姬子流落至此,死后亦葬于此,因“姬”与‘’鸡”同音,故将“鸡岩”改和为“姬岩”。姬岩风景区如一位风华绝代的东方少女,以其独特、神奇的风姿,千百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  相似文献   

11.
9月28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诞辰之日,我怀着缅怀先贤的崇敬之情,来到了坐落在曲阜市东南30公里的孔子出生地——鲁源村尼山。 鲁源村不大,据考证,它是春秋时“鲁国之源”,又是“万世师表”孔子出生之地,遐迩闻名,吸引了多少文人学士。 尼山也不高,海拔仅340米。它东濒沂河,南临尼山水库,远远望去,五峰连峙,尼山居中,古木苍翠,风景绝佳。山腰绿树丛中掩映着金碧辉煌的东方古建筑群,这就是尼山孔庙。孔庙始建于1040年前的  相似文献   

12.
在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地方镶嵌着一颗绿色明珠——婺源。耸立在婺源县北部的大鄣山,主峰擂鼓尖海拔1630米为最高点。婺源建县于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县名婺源,是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县境多山地,素有“八分半山一分  相似文献   

13.
聂双双 《地理教学》2010,(6):57-57,59
温柔的海洋 这是个安静的岛屿,非常安静,没有那么多的人和事,像是北海热热闹闹人群外的“蓬莱岛”。  相似文献   

14.
首山位于辽宁省兴城古城之东3公里,介于古城与海滨之间,为国家级森林保护区。首山三峰相峙,状若人首而得名。清朝称“三首山”,民国称“首山”。“首山”为孤峰,平地突起,海拔329.7米,南北走向,跨越面积8平方公里。首山北连窟窿山,中间隔一隘口,京沈公路和京沈铁路从隘口通过,两山对峙,形如关门。山峰挺拔,地势险要,屹立渤海辽东湾北岸,为辽西走廊咽喉,是古邑兴城东北天然屏障。首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的“宁锦大捷”,首山就是主战场。首山中峰筑有烽火台一座,高7米,直径13米,是古代传报军情的设施,遇有敌…  相似文献   

15.
张玲 《中国地名》2014,(4):49-49
罗浮山又名东樵山,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岭南第一山,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曾把罗浮山比作为“粤岳”。拥有九观,十八寺,三十二庵。  相似文献   

16.
高旭奇,1957年生,祖籍山东蓬莱,别署暂俗堂主人。现任长沙师范学校美术系副教授,湖南艺术玩家艺术品有限公司签约画家。中国画、书法、装潢作品在全国多次参展并获奖。并出版《高旭奇中国画作品集》、随笔《惟艺是图》文集。沈廷毅先生称赞其作品并题“别具风格”,陈传席先生谓之:深沉雄厚,大气磅?,前途不可限量。”李正天先生评说:“旭奇之画是中国画罕见的而且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刘正成先生欣然命笔:高古奇风,功力深厚,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金石珠”。黄铁山说“高旭奇之画其深邃智慧而又个性凸现的思维和图式语言,使人不禁拍案叫…  相似文献   

17.
腊山,又名“小岱峰”,其主峰海拔258.4米。它虽然没有泰山之高,黄山之雄伟,但它小巧玲珑,风格独特,素有“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水奇清、景奇幽、石奇美”之称。更兼它坐  相似文献   

18.
尼山在山东省曲阜市城东南,尼山的东南为颜母山,因颜母祷告于尼山生孔子而得名,山上有颜母井,在井旁有石碑一座,上刻‘扳倒井”三个篆字,在井的东边有颜母祠。传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生孔子之后,口渴难忍,井深不好取水,她把井一扳,井竞歪了过来,一股清水从井中流出,然后颜母手捧井水喝了起来。后人称此井为“颜母井”,俗称“扳倒井”。清人孔继汾曾写有《颜母井》诗一首:“忽下颜母山,却顾颜母井。井底洌寒泉,照人清见影。”“扳倒井”在哪@土生@铁岭  相似文献   

19.
天目山区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目山(附图)在浙江西北,西起浙皖边境的清凉峰,呈南西-北东向、经西天目山、东天目山,由莫干山到湖州逐渐倾伏于太湖平原,全山长约130公里,宽约20—40公里。 这里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树木“高、大、古、稀”,“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称,被誉为“天然植物园”而受到中外植物学者的关注。现已将该山地的四个地区开辟为自  相似文献   

20.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西部,距青岛市区约二十五公里,方圆百里,风光秀美,奇峰凌云,峭壁倚天,宫观星罗棋布,景点众多,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太清水月”是崂山著名景点之一。   崂山,古称劳山、牢山,亦名辅唐山、鳌山。崂山由于山高路陡,攀登费力写作“劳山”,后来文人写诗作画在“劳”字傍边加“山”字旁而来。崂山是个神奇的地方,二千年前就被称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唐 )李白曾赋诗“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亲见安期生,食枣大如瓜。”在民间有许多崂山道士穿墙走壁、点石成金,剪月生辉、剪女起舞,惩恶扬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