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上金山钨钼银矿床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境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钨钼多金属矿床之一。矿化赋存于早燕山期上金山岩体与休宁组三段上部地层外接触带中,矿石矿物主要有白钨矿、辉钼矿、辉银矿;矿化分布稳定、层控因素明显,矿床成因类型属层控夕卡岩型钨钼矿床。上金山钨钼银矿床的发现为皖南地区找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休宁组三段上部含钙、含锰砂岩-泥质粉砂岩地层与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褶皱轴部剥离带和翼部的层间破碎带,具有夕卡岩化、硅化、云英岩化、角岩化、大理岩化蚀变烈强地段,铜、铅、锌、钨、钼、铋、金、银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及白钨矿重砂异常,是此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豫西整装勘查区的栾川南泥湖钼钨矿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生产钼矿山。该区斑岩夕卡岩型钼钨矿床经过广泛系统的地质勘测和地质科研工作。然而,该斑岩夕卡岩型钼钨成矿系列或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在野外如何识别?通过什么地质测量方法能够把成矿岩系和它们的栾川群变质围岩区别开?不仅是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南泥湖钼钨矿田深部外围找矿的难题。本文研究豫西中生代花岗岩钼钨多金属成矿事件,在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成矿地质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判别标志,开展矿田构造岩相地质填图。通过实测9条构造蚀变分带剖面,在6 km2区段内实现1∶1万构造岩相填图。建立接触热蚀变和接触交代蚀变两种类型,确定硅灰石角岩带、石榴子石角岩带和碳酸盐化角岩带,以及夕卡岩带、夕卡岩化带和弱夕卡岩化带,共6个分带。结果发现:南泥湖-三道庄矿区南部接触热变质作用发育,呈环状硅灰石角岩带、石榴子石角岩带和碳酸盐化角岩带;而北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呈东西向广泛发育,从东到西依次为夕卡岩带、夕卡岩化带和弱夕卡岩化带。矿区南部围岩以泥质火山岩为主,北部围岩为碳酸盐发育的地层建造,这是影响上述两类蚀变岩分布和发育程度规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于区域矿产调查给出了新的思路和实际测量填图成果,对于基础地质科研紧密结合地质找矿生产实践提供了示范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青阳县高家塝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安徽省青阳县高家螃钨矿床赋存于青阳岩体北东缘接触带附近,是安徽省目前探明的规模最大的层控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本文着重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等方面阐述分析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4.
东山钨矿床产于尖峰岭花岗岩体与泥盆系和石炭系石灰岩的接触带中,钨矿体的形成与接触带构造及古岩溶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矿床成因为夕卡岩-热液充填交代型白钨矿床.采用地质与物化探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河南确山周庄萤石矿区的浅部发现了铁铜小矿体,局部见及品位较高的辉钼矿条。通过对铁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其成因属于多因复成矿床,或层控夕卡岩型矿床,在浅部找到规模矿体的希望不大。矿区的构造背景、岩浆活动等对铁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对电法低阻异常进行的解释认为,在矿区深部有找到金属硫化矿床的希望,深部矿床的成因可能为斑岩型或斑岩-夕卡岩型,找矿重点部位应放在接触带和内接触带。  相似文献   

6.
黎华 《广西地质》2013,(12):30-33
广西资源县鸭头水白钨矿是新近查明的中型白钨矿床,位于猫儿山花岗岩体西侧外接触带,前人认为存在3种矿化类型,主要是与中一高温岩浆热液成矿有关的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破碎带型钨矿。文章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区内钨矿化可归纳为层状、似层状夕卡岩型白钨矿和石英薄脉型黑钨矿两种类型,前者最具找矿潜力,查明资源量占比95%以上,主要受距花岗岩体接触带有一定距离的有利地层岩性、层间滑脱构造或层间断裂所控制。  相似文献   

7.
赣西北香炉山钨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炉山钨矿床是一个超大型矽卡岩型白钨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北东向香炉山背斜核部的燕山晚期花岗岩与中寒武统杨柳岗组不纯灰岩的接触带中。花岗岩中W含量超过50×10-6,矿石硫化物的δS34平均值为 3.4‰,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夕卡岩阶段,其次为硫化物阶段。主要的成矿控制因素为:背斜及其伴生的层间滑脱构造、富含W的S型花岗岩以及中寒武统的不纯灰岩;主要的围岩蚀变为:夕卡岩化、角岩化、硅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和萤石化;这些围岩蚀变和黄铁矿化、白钨矿化、黑钨矿化及其氧化产物都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小康锰银多金属矿受下三叠系溪口组地层、断裂构造破碎带和花岗斑岩接触带控制,氧化锰(银)矿床属"淋积型",含锰层经热液叠加改造和风化淋滤后在层间断裂破碎带中富集成矿;铜铅锌矿体分布于酸性偏中性的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部分为层状夕卡岩),呈浸染状赋于夕卡岩中或沿裂隙充填成矿.主要围岩蚀变有夕卡岩化和角岩化.该矿床从上至下具Mn(Fe)-Ag,Pb,Zn-Cu,Pb,Zn的垂直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9.
湖南姑婆山钨锡矿田构造控矿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姑婆山钨锡矿田自岩体接触带往内依次分布夕卡岩型、夕卡岩-构造蚀变带复合型钨锡矿及构造蚀变带型锡矿,控矿构造研究表明,锡(钨)矿化及矿体主要受近EW、NE、NW向断裂及断裂与接触带构造复合控制,构造控矿型式多样,并决定矿(化)体的空间定位方式.硫、氢、氧、铅同位素等资料反映出成矿流体和成矿元素来源于燕山早期侵位的姑婆山岩体,不同矿床类型在成因上与岩体密切相关,属于与花岗岩体侵入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只是风化、剥蚀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0.
塔儿沟钨矿床处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野牛滩花岗质岩体西南缘外接触带。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认为塔儿沟钨矿床矿体层限明显,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控制矿体数量、产状和规模,野牛滩花岗质岩体提供成矿热源。野马南山群B组片岩为赋矿唯一层位,北西向断层是寻找"矽卡岩型白钨矿体"有利部位,北西西向断层是寻找"石英脉型黑钨矿体"有利部位,W5异常区是寻找白钨矿床的最佳地段,W3、W2异常区是寻找白钨矿床的最佳靶区,花岗质岩体外接触带是下一步找矿勘查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维权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通过对维权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认识,结合矿区矿石、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硫同位素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一个钙矽卡岩型银多金属矿床。区域性韧-脆性大断裂影响带中的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类岩体与石炭纪含钙质岩系的接触带附近是成矿有利部位;钙矽卡岩带、多金属矿化(孔雀石化、铅锌矿化等)、化探Cu、Pb、Zn、Ag等多金属异常组合、高磁 高重力 高极化 低阻的物探"三高一低"异常组合是最佳找矿标志。区内北部应主要寻找与剪切带成矿作用有关的金矿,南部应主要寻找矽卡岩型铜银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2.
苏家铁多金属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成矿带内,受一撮毛碱长花岗岩体及相关花岗斑岩岩体控制。矿体产出于花岗斑岩和大理岩的接触带及层间破裂带内,主要为矽卡岩型铁锌矿体。组成矿体的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和闪锌矿; 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化、矽化、角岩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其中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是区内的主要找矿标志。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壳源岩浆演化和上部热液交代碳酸岩地层,并在矽卡岩带内形成矿化体和矿体。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确定苏家铁多金属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刘艳宾  弓小平  陈斌  王哲  毛磊  阿丽娜 《地质通报》2011,30(12):1950-1961
在全面收集东昆仑西段地区3种主要铁矿矿床类型(迪木那里克、蟠龙峰、塔特拉克)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物探等找矿信息,并对该区铁矿成矿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其成矿模式,总结迪木那里克和蟠龙峰铁矿找矿模型。研究表明,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分布于长沙沟蛇绿混杂岩和茫崖蛇绿混杂岩带内,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含矿建造为复理石建造和大理岩建造。矽卡岩型铁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中,赋矿建造主要为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组大理岩建造、蓟县系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建造和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微晶灰岩-钙质白云岩-生物微晶灰岩建造,成矿时代为古生代和中生代;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为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期的钾长花岗岩;矿体主要分布在受断层控制的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矽卡岩以钙质矽卡岩为主。  相似文献   

14.
兴安油麻岭钨矿类型的多样性及成矿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麻岭是桂北猫儿山岩体南缘一处新发现的钨矿基地,其北部的牛塘界(中型)、鸭头水(小型)等矿床由于长期开采,矿山保有钨矿资源储量已近枯竭。钨矿体受花岗岩、接触带、地层层位、构造及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类型呈多样性,主要有石英脉型、花岗岩外接触带似层状矽卡岩型、内接触带花岗岩型及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有工业价值的主要是前三种,其中外接触带似层状矽卡岩型、内接触带花岗岩型为该区工作的主攻类型。钨矿化主要为白钨矿化和黑钨矿化。  相似文献   

15.
王春林 《地质与勘探》2018,54(2):264-273
郎都铜矿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红山复式背斜北东翼。矿体主要赋存于张性破碎带、层间破碎带、褶皱的转折端以及外接触带。矿床的形成与围岩性质、构造破碎带和围岩蚀变类型有较为直接的联系。矿床类型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铜矿床,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围岩为碳酸盐岩类中的灰岩类,典型的矽卡岩矿物为透辉石,其次为石榴子石,其中透辉石矽卡岩含矿性明显高于石榴子石矽卡岩。根据同位素研究成果,郎都铜矿的成矿年龄大致为214.8±3.8 Ma;成矿的大地构造环境属于造山带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为下地壳,次为地幔,具备壳幔混合和深源-浅源混合的特征。矿床的形成是多期次交代作用叠加的结果,具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大东山锡矿田矿化类型复杂,其中矽卡岩型锡矿规模大,可分含锡矽卡岩型和硫化物矽卡岩型。岩体区有脉状和面状云英岩产出,前者多具锡矿化,后者具钨矿化。燕山第四期花岗岩是锡(钨)成矿母岩,含SiO274.96%~75.28%,K2O+Na2O7.37%~8.54%,K2O>Na2O,与南岭地区钨锡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化学特征。锡矿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接触交代型、侵入岩浆热液型和风化矿床。根据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在接触带寻找硫化物矽卡岩、硫化物型锡矿有较大前景,而在岩体区具有寻找云英岩型钨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广东大宝山矿田船肚矽卡岩型钨钼铜矿床受船肚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的控制,按空间展布分为北矿带和南矿带。浅部钻探和坑道揭露显示:北矿带裂隙密集,由石英网脉型、构造破碎带型及少量矽卡岩型铜钼矿组成;南矿带为矽卡岩型钨钼矿。蚀变特征和矿化类型及成岩成矿年龄表明,该钼钨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闪长岩。通过对有利的赋矿围岩分析、控矿构造解析和与大宝山矿区的控矿要素对比分析,认为船肚岩体是沿着寒武系(顶板)与泥盆系(底板)之间的推覆构造侵入的,靠近花岗闪长岩的内接触带是石英网脉型辉钼矿的有利找矿部位,而云英岩化则是有效的找矿标志。在深部和外围矽卡岩带是船肚矿区南、北矿带探寻矽卡岩型钼钨矿体最具潜力的部位。船肚北矿带次英安斑岩体内部、与斑岩体相连通的成矿前断裂带中和构造虚脱部位、块状和似层状矿体外围的断层、裂隙、节理连通部位及层间滑动虚脱部位都是下一步铜多金属矿找矿的有利部位。文章认为船肚矿区深部存在隐伏铜钼多金属矿体的潜力较大,是大宝山多金属矿田找矿突破的重点地段和重要接替资源区域。  相似文献   

18.
库姆塔格钼矿位于新疆东天山星星峡隆起区哈密库姆塔格沙垄的东侧,是一个产于基性岩中的辉钼矿矿床。区内目前已发现7条矿化体,这些矿化体围绕辉长岩与角岩/矽卡岩的接触带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展布。矿体内主要金属矿物有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等,辉钼矿、黄铜矿呈稀疏浸染状分布于辉长岩中。对辉长岩中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矿床形成的等时线年龄为(318±27)Ma,加权平均年龄为(319.1±4.5)Ma,成矿时代为早—中石炭世。这一测年结果与区域内的部分花岗岩的侵入时间一致,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区内的酸性岩浆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区内酸性岩体与中基性岩体的接触部位是寻找这类新型矿床的有利地段。库姆塔格钼矿的发现不仅打破了以往在酸性岩体内部和矽卡岩带内寻找钼矿床的勘探模式,同时也为在东天山地区内寻找铜钼多金属矿床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朱旭  杨融  陈永清  王连月  李刚 《地学前缘》2021,28(3):112-127
矿床的原生晕通常形成在矿体周围,与蚀变矿物和矿石矿物同时形成。矿床原生晕的分带规律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找矿目标。一些金属矿床的原生晕具有示踪隐伏矿体的作用,从而为探测深埋矿体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老厂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是个旧巨型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夕卡岩化矿化为其特征。根据其空间分布夕卡岩矿化可分为两类:内夕卡岩矿化和外夕卡岩矿化。前者发生在侵入体内蚀变带,后者主要形成于侵入体附近的蚀变碳酸盐岩中。它们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有以下异同:(1)内夕卡岩和外夕卡岩矿体的轴向分带序列(从矿体的头部到尾部)分别为Ag-As-Bi-Cu-F-Pb-Sn-Zn-B→Ba-Co-Cr-Ni-Sb-V→Be-Mo-W和F-B-Ba-W→Cu-Sb-Be-Cr→Sn-Pb-Zn-Ni-Ag→Co-Mo-Bi-As。这表明异常元素的种类具有高度一致性,但轴向分带序列存在很大差异。(2)统计分析表明内夕卡岩矿化具有三种主要成矿元素组合:(a)As-B-Be-Co-Sn组合代表发育在花岗岩内蚀变带的云英岩化有关的锡石-硫化物-电气石蚀变矿化组合;(b)Mo-W代表与高温夕卡岩化相关的辉钼矿-白钨矿矿化组合;(c)Ag-Pb-Cu-Zn代表后期叠加于内蚀变带角银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矿化组合。(3)外夕卡岩矿化也具有三种主要成矿元素组合:(a)Ag-Bi-Sn-Cu代表发育在外夕卡岩带角银矿-辉铋矿-黄锡矿(锡石)-黄铜矿中低温矿化组合;(b)As-Zn-Pb代表发育在外夕卡岩带毒砂-闪锌矿-方铅矿中温硫化物组合;(c)F-Be-W-Mo代表靠近侵入体一侧萤石-绿柱石-白钨矿-辉钼矿高温矿化组合。上述表明矿化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最后,在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内、外夕卡岩带深部矿体预测模型,为深部成矿预测提供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