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沿海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2008年围填海规模与影响围填海因素的相关分析,提出影响围填海规模的主导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配各主导因素在围填海规模需求上的权重,并建立围填海需求预测的多元一次回归模型,并对进入模型的参数进行参数估算和统计检验,对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预测2010-2020年沿海地区每年围填海需求量,形成未来10年沿海地区围填海需求总规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全国沿海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2008年围填海规模与影响围填海因素的相关分析,提出影响围填海规模的主导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配各主导因素在围填海规模需求上的权重,并建立围填海需求预测的多元一次回归模型,并对进入模型的参数进行参数估算和统计检验,对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预测2010—2020年沿海地区每年围填海需求量,形成未来10年沿海地区围填海需求总规模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养殖用海面积占全部用海面积的70%以上,养殖用海管理在海域管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涉及沿海渔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而且事关沿海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养殖用海是海域使用项目中的主要类型之一,数量最多、面积最大,养殖用海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海域管理的大局.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养殖用海国家,养殖用海不但影响人民自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也关系到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养殖用海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存在规划繁杂重叠、环境污染、产权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将从养殖用海历年确权及注销面积和当前养殖用海管理现状出发,阐述我国当前养殖用海面临的问题,找出养殖用海空间保障不足的原因,并依据我国当前养殖用海管理所处的形势,提出了划定养殖用海基准线、编制“多规合一”下的养殖用海专项规划、施行养殖用海用途管制和整治修复、加强养殖用海监督管理等建议,解决当前养殖用海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截至2015年9月长海县养殖用海权属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软件对长海县海域养殖用海规模及结构进行空间统计,结果表明,长海县海域养殖用海面积为738 556hm~2,占大连市的64%,养殖方式主要为底播养殖。通过SPSS软件对2016年长海县的养殖用海规模和海水养殖业产值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16年海水养殖业产值可达133亿元,用海规模新增面积最大可达102 000hm~2。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沿海地区风力发电的发展与布局为研究命题,论述沿海风力发电现状、发展趋势和用地用海的需求,从资源集中度与地域构成两个方面,指出全国沿海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我国养殖用海管理和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界定养殖用海类型的基础上,综合确权用海数据、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官方统计数据,系统评价全国养殖用海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养殖用海包括开放式养殖用海和围海养殖用海2个类型;我国养殖用海面积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但近年来呈现减少趋势,且具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为衡量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资产价值,文章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遥感影像和统计资料,获取典型年份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沿海地区的湿地和光滩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和养殖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江苏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均在110亿元以上,从存量来看贡献排在前两位的生态系统类型依次是农田和养殖水域,从流量来看贡献排在前两位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依次是废弃物吸纳和水源涵养,体现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有关部门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2,19(4):33-37
本文主要分析了2001年中国海海浪的分布特征,并对2002年中国海海浪进行了预测,以供沿海地区及从事海洋开发,渔业,交通运输等事业和企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方法分析中国沿海地区的环境效率水平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2007—2013年我国沿海地区环境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与理想状况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改进空间。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加强规模聚集效应、控制工业废弃物排放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沿海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人口占全国的50%以上,到2010年,沿海地区人口将占全国的60%,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30%以上。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美国环境保护局称:美国约1/3的河口及沿岸水域由于不安全而已不宜于渔业或游泳。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列举了美国沿海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规模和趋势,进而为海上风电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文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3种模型,对全国和主要沿海地区海上风电发展规模和趋势作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装机量可作为海上风电发展规模的预测指标;通过历史数据模拟,GM(1,1)比NDGM和DGM(2,1)的拟合效果更好且预测精度较高,适用于海上风电装机量预测;GM(1,1)对海上风电发展的短期(1~3年)预测准确率较高,而中长期(5~10年)预测准确率有待检验;海上风电主要地区的装机量将持续增长,但各地区呈现不同的增长率;江苏海上风电发展在多年快速增长后可能放缓,广东和福建有望“接棒”江苏而成为海上风电大省;国内海上风电产业仍处于成长阶段,经济稳妥的发展策略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崔东阳  彭蓉  陈沛歆  唐琳 《海洋科学》2021,45(7):121-126
借鉴《海域定级技术指引(试行)》,本研究构建了深圳市填海类用海的海域定级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引入一票否决机制,并将工业、交通运输、渔业基础设施等填海用海和城镇建设填海用海合并,统一为填海类用海进行定级。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定级因素和评价因子及其权重,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CV)来校核级别,将填海类用海划分为4个级别。该研究为沿海地区开展填海类用海定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虾养殖业是近1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业,已成为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岭县也同全国沿海地区一样,几年来对虾养殖业发展很快,对开拓海水养殖门类,提供出口创汇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发展盲目,投资不足,以致虾塘建设绝大  相似文献   

15.
时下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扇贝养殖普遍陷入困境,而山东省长岛县的虾夷扇贝养殖却异军突起,今年养殖规模达1.7亿个,年可创产值9000多万元。这一切均得益于该县虾夷扇贝增养殖示范区对广大渔民的技术示范和推广带动作用。目前,长岛县共建立各种形式的养殖科技示范区(点)30多个,对渔村生产技术辐射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6—2016年广东省海水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别与全国和沿海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灵活使用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广东省海水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随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技术诱导型增长;技术进步率相对沿海地区较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要素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为提高广东省海水养殖效率,提出重视海水养殖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海水养殖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海水养殖业产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面对沿海地区海水冷却工程建设蓬勃发展的形势,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保证工程用海的科学性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构建了海水冷却工程科学用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水冷却工程科学用海进行综合评价,为海水冷却工程项目规划、监管和用海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促进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海绿潮自2008年起连年暴发, 对沿海地区的海上活动带来严重影响, 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破坏了近海海洋生态环境。本文基于绿潮多源监测数据和大气海洋再分析资料, 对绿潮规模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008至2019年间黄海绿潮平均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分别为40 000 km2和620 km2; 影响绿潮规模的关键因子为绿潮生成区的海温和纬向海流, 由此建立的绿潮分布面积回归模型与观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80; 欧亚遥相关波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可能是影响绿潮规模年际变化的大尺度环流因子。  相似文献   

19.
因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是全球面临的海洋问题。为加强海南岛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文章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分析海平面上升对海南岛沿海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海南岛沿海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居全国之首;海平面上升对海南岛沿海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淹没滨海低地和减小旅游区沙滩面积,加重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洪涝的灾害程度以及影响海岸防护设施等方面;在海南岛沿海地区发展中,应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加强灾害风险抵御能力建设、城市科学规划、海平面观测和监测以及受损岸线整治修复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对虾工厂化育苗在我国沿海已经普及,对虾人工养殖也在沿海地区蓬勃发展,到1992年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万亩,人工育苗场全国约有上千个。养殖对虾已成为我国水产业中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水产品。但近几年来沿海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沿岸海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各对虾育苗场卵孵化率普遍下降。今年我国养殖对虾又出现了大面积暴发性死亡,原因是复杂的,但作者认为,治虾病之本应是治水质。众所周知,一切生物的幼体阶段都是最敏感的时期,海水中的金属离子对对虾幼体生长的影响已有报道(吴彰宽等,1988; Lawrence et al.,1981),但其实验环境、方法及条件各有不同。作者于1992年5月至1993年4月在海阳育苗场作了现场实验,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研究了Zn、Cd、Pb、Cu金属离子对中国对虾受精卵及无节幼体生物毒性的影响;不同pH值海水加入不同浓度的混合金属离子,对无节幼体生长的毒性影响;不同盐度的海水加入不同浓度的混合金属离子对无节幼体生长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