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砬子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地台抚顺—清原古隆起带与吉黑地槽的相接部位。砬子山岩体是由石英闪长岩、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构成的杂岩体。4个岩性不同的侵入体构成连续的中-酸性钙碱岩石序列。岩体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4个侵入体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岩浆的演化机制为深部岩浆分异作用,岩浆则是来源于下部地壳。  相似文献   

2.
一、成矿岩体特征识别方法与标志 1.地质体标志 复式岩体是沿相同或相近构造通道多次发生岩浆侵人活动,而形成的复式侵入体。复杂的脉岩组合的存在表明,矿床中有和深部岩浆房保持长期勾通联系的构造一岩浆事件,对成矿有利。脉岩种类有辉长岩,闪长玢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细晶闪长岩、细晶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煌斑岩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力度的加大,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工程揭露验证,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发现了新的金成矿类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东昆中岩浆弧带中酸性侵入岩体内的构造蚀变破碎带中,区内由西向东依次发现了细细特郭勒、白日其利、大水沟、南坪台、阿斯哈等金矿床(点)。金矿体赋存于华力西期、印支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岩体中,NW、NE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带内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发育,新发现金矿与东昆仑造山型金矿特征相似,其成矿流体为幔源流体、岩浆水和大气水,成矿流体沿断裂带裂隙系统中运移至减压部位成矿,在张性裂隙中形成石英脉型金矿体,脆性剪切部位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区内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
阿尔金地块南西缘钙碱性侵入岩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金地块南西缘钙碱性侵入岩带由10余个大小不等的花岗岩体组成,其岩石类型主要有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对带内有代表性岩体的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属钙碱性系列,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其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花岗闪长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575 Ma,确定为晚震旦世产物.这一发现,对于深入研究阿尔金地块活动机制,再造震旦期造山过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的许多矿床皆与中生代岩浆岩的侵入密切相关,选取新桥矿床矶头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岩体地质和矿物学研究。锆石的高Th/U比值特征及典型岩浆锆石环带显示其为岩浆成因。矶头岩体中主体石英闪长岩16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41.6±1.1) Ma,后期侵入的闪长玢岩20个测点加权平均年龄为(129.95±0.6) Ma。两者均形成于早白垩世,矿区内岩浆活动至少有两期,主岩浆作用为141 Ma。矶头岩体是由幔源岩浆上侵至13~15 km中地壳先形成深部岩浆房,发生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随后在构造扰动与岩浆脉动下,深部岩浆房中的岩浆沿构造薄弱面上侵至7~8 km,冷凝固结形成,其结晶温度大约为800℃。矶头岩体约束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新桥矿床经由高温热液交代作用,并经后期热液多次叠加改造成矿。   相似文献   

6.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中性复式岩体的同化混染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古图斑岩铜矿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东南部,是一大中型斑岩铜矿床,赋存于包古图中性复式岩体中。包古图中性复式岩体是由早期闪长岩株和晚期闪长玢岩脉组成,以前者为主;该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包古图组酸性火山-沉积岩中。对包古图闪长岩株及其围岩进行岩相学、岩石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闪长岩株由(石英)闪长岩(含少量辉长岩)、似斑状(石英)闪长岩及少量斜长花岗斑岩组成;其岩石是由偏基性的中性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及岩浆与酸性围岩同化混染作用形成的。同化混染作用的程度不同,则形成不同的岩石:①岩浆直接结晶作用形成辉长岩;②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少量同化混染作用形成(石英)闪长岩和似斑状(石英)闪长岩;③强烈的同化混染作用形成斜长花岗斑岩,斑岩基质主要由混入岩浆的围岩细碎屑经重结晶作用形成,斑晶是晚于基质结晶的"晚生斑晶"。总之,岩浆与围岩的同化混染作用是包古图岩体的重要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庄钼矿是目前纸房——碴岈山地区首次新发现的钼矿,属斑岩型钼矿床.矿床(体)赋存于花岗斑岩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细粒闪长岩和石英细脉关系密切.矿体呈脉状产出,倾向180°,倾角60°~ 80°.矿体中浸染状矿石钼品位0.03%~0.08%,平均0.05%.矿石蚀变为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具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和花岗斑岩体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对柬埔寨柏威夏罗文德邦已发现的铜矿体进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区含矿岩石为闪长玢岩类,含矿岩体与围岩同为二叠系的火山岩—次火山岩;含矿岩体受NWW向的构造控制;岩浆的侵入成岩和含矿热液作用,使近矿围岩受到广泛的交代蚀变,在岩浆沿构造上升交代蚀变过程中,岩浆中的黄铜矿、黄铁矿开始结晶熔离,岩浆上升达到赋存空间,使岩石绢英岩化,同时使有益元素黄铜矿、黄铁矿形成工业矿体,有局部的地段沿微型裂隙充填形成含矿石英脉和黄铜矿细脉;该矿床属热液交代-充填型;磁铁矿化、黄铁矿化、钾长石化、蚀变带等标志是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结合柏威夏罗文德邦铜矿床特征与区域上已发现的矿点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有着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帮布勒矿床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矽卡岩型铅锌铜铁矿床,地表圈定铅锌铁矿(化)体76个、铜矿(化)体2个,矿体地表长10~480m,平均厚度0.75~30m,成矿岩体为石英斑岩,矿体主要产于石英斑岩与大理岩、灰岩、砂岩的接触带以及大理岩、灰岩的层间分界面等.在该矿区实施了1∶10000 地面高精度磁测和1∶10000 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工作,综合利用磁法和电法,总结了本区主要铅锌铜铁矿(化)体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控制了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大理岩、灰岩层间分界面,通过激电测深二维极化率反演推测了矿(化)体在地下空间的展布形态,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成矿预测,有效地指导了帮布勒矿区的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安徽池州的铜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岩浆岩主带中的含矿岩体之一,其形成年龄及岩石成因尚存在争议。该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对铜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侵入年龄为(146.3±3.2)Ma,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εHf(t)值平均为-5.23,说明铜山侵入岩具有壳幔混合的岩浆岩源区性质;锆石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分布在1 184.51~1 422.72Ma之间,说明岩浆源区与皖南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基底有密切关系。构造判别图解显示,铜山岩体属火山弧花岗岩,与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含矿岩体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下,据此推测铜山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的大陆边缘岩浆弧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大桥坞斑岩型铀矿床产于中生代蒙山破火山口中一石英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隐爆角砾岩筒中。铀成矿主要与斑岩体的“双层结构”有关,即”双层结构”成矿模式。浅部石英斑岩为含矿岩体,深部花岗斑岩为矿源岩体。矿化以裂隙型、角砾型为主,矿体的形态主要呈细脉状、浸染状,与围岩界线不清。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的富铀钙碱性岩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该深部富铀花岗岩浆冷凝结晶分异产生的富铀岩浆期后热液。其成矿过程主要是富铀岩浆期后热液流体沿断裂构造系统上升、运移,在浅部石英斑岩体内外接触带发生隐爆,成岩成矿。早期铀-赤铁矿化阶段形成贫铀矿化,晚期铀-金属硫化物矿化阶段,形成富铀矿化,两期叠加作用致富。  相似文献   

12.
山东徂徕山区珂洛山、刘家山一带岩浆杂岩分布广泛,按岩相学、地球化学等特征可划分为闪长质岩组和花岗质岩组两大系列。闪长质岩组中的细粒闪长岩与泰山地区的普照寺型闪长岩相当,中粗粒闪长岩与中天门花岗闪长岩一致,二者可能产生于长期亏损地慢源.花岗质岩组中的黑云二长花岗岩测得锆石U—Pb一致线年龄为2440±_(22)~(23)Ma,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均与泰山地区的傲徕山花岗岩相当,系由变质岩地壳熔融而来的深成流体形成.徂徕山杂岩体和泰山杂岩体区域片麻理走向一致,共同组成鲁西绿岩——花岗岩地体。  相似文献   

13.
张弘 《华北国土资源》2012,(2):88-91,93
蚕房金矿是中条山西南段典型的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矿脉呈雁行状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金矿化主要受次级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均为单脉型金矿体.成矿模式可概括为:燕山期构造活动在区内局部构造薄弱带发生剪切深融作用,形成了过渡性地壳同熔型花岗闪长岩体,岩体的侵位并同熔部分矿源层以及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含矿热液,后伴随构造变动含矿热夜充填构造裂隙形成矿化石英脉体.主要控矿因素为花岗闪长岩体、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褐铁矿化石英脉.  相似文献   

14.
天水渭北地区变质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水渭北地区地处祁连与北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特征、接触关系、形变及变质特征研究证实,尽管岩体有较强烈的变质和变形作用,但岩体内保留有清晰的原生岩浆组构,岩体与围岩有清楚的侵入关系,因而从变质地层中识别和解体出来众多的变质花岗岩类。主要成岩期及代表性岩类有:晚元古代为片麻状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龄为953.4~1 450 Ma;震旦纪为片理化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同位素年龄为547 Ma。识别和解体出的这些变质花岗岩类,为进一步研究祁连和北秦岭两大构造单元的岩浆事件和构造演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牛鼻子梁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俄博梁断隆区,是一个出露面积约8km2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呈岩床状,东西向延长;堆晶结构与堆晶层理发育,可划分出多个堆晶韵律与旋回,岩石类型丰富,具有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等多种岩石类型。中酸性端元的岩石类型有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证明岩浆经历了以分离结晶为主导性机制的分异演化过程。岩浆富水,结晶出大量褐色普通角闪石,形成角闪石岩。岩体中含有大量的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捕虏体,同化混染严重。该岩体内含有2层层状矿体,一层在海拔3 100 m处,另一层在海拔2 800~2 900m处。此外,在岩体西端还有一个被断层活化迁移后赋存在断层带中的热液型矿体。矿石构造主要呈浸染状、海绵陨铁状和块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成矿期(岩浆期、矿浆期和岩浆热液期)和4个成矿阶段。结果表明:岩浆自身的分异演化与同化混染作用共同导致了硫化物熔离;成矿过程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而非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控矿岩体的研究相对薄弱,该文对岩体的基本地质特征、形成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李屯岩体平面形态呈不对称“马蹄”形,总体产状E倾,垂向形态呈“驼峰”状,侵位于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等地层内。岩性主要为角闪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及辉长岩等。远矿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为富钙、富镁、贫铁的过铝质岩石;近矿闪长岩因热液影响显示为低钾系列,为贫钾、富钙、贫铁、贫镁的过铝质岩石。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在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构造背景下,深部岩浆沿齐广断裂上侵,在断裂东侧的奥陶纪及石炭-二叠纪等地层拉张空间就位,后经构造抬升、剥蚀,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岩体不仅控制了富铁矿体的产出,同时为其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许窑沟金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类型及特征、金的赋存状态以及围岩蚀变等的研究表明,许窑沟金矿是赋存于牧虎顶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硫为岩浆成因,流体有岩浆水,也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由此认为许窑沟金矿床属于火山沉积中温热液叠加的复合成因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东峰顶金矿区呈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矿石类型为硫化物石英-重晶石脉型,矿体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体矿物共生组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年龄、包裹体成分及特征以及原生金的成色等研究,认为金矿床矿源为重熔岩浆岩。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成矿温度140℃~400℃.成矿深度约1.5km。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中深条件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黎城测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平顺、龙镇幅)的野外工作所见到的一些地质现象及物化探综合特征,并结合前人成果性资料:矽卡岩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通过利用综合的物化探资料,结合前人成果,对进一步开展优选工作区域,寻找铁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邹平火山岩盆地是山东省重要的铜矿产地,深入认识其铜矿成矿规律,对于有序地推进战略性铜矿远景调查以及新的铜矿矿产地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着手,探讨了铜矿的赋存与青山群八亩地组、方格庄组火山岩地层,闪长岩、闪长玢岩、二长岩、辉长岩等岩体,以及放射状、环形断裂构造之间的空间关系。该区铜矿的赋存部位具有磁力低、电阻率低、激化率低,重力值高等物探异常的特征,空间上具有沿岩浆岩构造带展布、次火山岩内裂隙充填、空间等距、深部尖灭再现等特点。认为在王家庄岩体为中心的王家庄-大临池岩浆岩带,环形二长岩墙的内、外侧以及火山岩盆地深部收缩的"颈部",具有较大的铜矿找矿潜力。大上口—夫村、大临池、于兹山—黄山、黄花山—西窝陀、老人峰—贺家庄地区位于火山岩盆地赋存铜矿的内部构造上,也具备铜矿成矿的地层、断裂构造、岩浆岩、物化探等异常条件,应是今后铜矿勘查工作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