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气功潜孔锤钻进是当前钻孔硬岩钻进效率较高的方法之一;对于卡斯特灰岩地层、用正循环气动潜孔锤钻进是不适应的,用CSR堵隔式反循环双管气动潜孔锤钻进或CSR堵隔式双管贯通式反循环气动潜孔锤钻进比较合适:在卡斯特灰岩地层.在水文水井中,气动潜孔锤钻进仍可发挥它高效率、高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贯通式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是以压缩空气作为碎岩动力和洗井介质,配用双壁钻杆,实现全孔反循环连续取芯(样)的钻进技术。本文在对反循环钻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循环钻头的设计依据和原则,并依据野外生产试验资料,确定了贯通式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的设备配套方案、钻进规程参数和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在充填工程中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的关键技术点进行剖析,从合理选择空压机和冲击器的选择,优化选择钻进技术参数入手,确保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的正确使用,同时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制约因素、从机理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技术措施,使潜孔锤钻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基岩地区进行水文地质钻探大部分采用潜孔锤钻探工艺。这种工艺优点是效率高,而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较大,尤其是大口径潜孔锤钻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可溶岩分布非常广泛,面积约200万km2,在华北地区总厚度为1000至2000m,华南地区可达5000m~6000m。岩溶地区溶隙裂隙发育,常伴有溶洞、地下暗河。采用常规钻探方法(钻井液、潜孔锤)进行深孔钻进显然无法实现,采用泥浆钻进钻井液漏失严重,同时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13矿为设计年产量180万t的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上部穿过二叠系平顶山砂岩,岩层坚硬,裂隙十分发育。主副井涌水量分别为244m3/h和255m3/h,注浆深度132m,采用粘土水泥浆注浆方法,其技术特点:(1)采用粘土水泥浆新型注浆材料,它具有配制简单,性能好,材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成本低和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与传统单一水泥浆比较节约水泥80%左右。(2)采用流量测井技术,准确测定了水文地质参数,使注浆设计与施工有的放矢加强了重点层段的注浆,并可精确地测定注浆效果。(3)采用风动潜孔锤钻进和钻机整体搬迁技术,提高钻效4~5倍。(4)采用高压力大流量注浆工艺,减少注浆次数,缩短注浆工期,保证注浆质量。(5)注浆效果,达到了注浆段井筒剩余涌水量小于6m3/h的设计要求,堵水率98%以上  相似文献   

7.
大口径钻孔灌注桩的入岩问题 ,历来是广西基础施工中的一大难题。最近 ,广西第一地质工程地质施工公司引进了冲击反循环钻进方法用于滑坡治理工作 ,取得重大突破。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着重介绍该方法的钻进原理、成孔工艺、技术参数选择、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的对照和分析等 ,可供基础施工的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据初步统计,临沂市现有非煤矿山采空区101个,面积787万m2。在目前的资金和技术条件下,难以对所有采空区都进行工程治理,必须分类处理。为正确决策采空区的治理措施,需要全面评估采空区的稳定性。本文在充分调研各种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石城崮铁矿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通过计算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条件的综合评价指数,最终得到了该采空区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该采空区目前处于较稳定状态,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对灌注充填法治理煤层采空区工序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论述,对实际施工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同类治理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并为相关单位和部门优化、合理、安全利用采空区场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热资源被广泛利用,地热井各种钻井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如何提高地热井施工效率、降低地热井施工成本是地热井项目钻探施工的关键。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地热井钻探施工中,然而在基岩浅井和中深井地热项目施工中,使用常规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存在钻具重量大、结构复杂、双壁密封不严等问题,对钻机提升能力要求较高,中小型钻机难以满足,加大了施工成本。本研究在不改变常规中小型正循环施工钻探设备、钻具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并在沂南智胜汤泉1号基岩地热勘查井施工中进行了应用。试验表明: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技术施工工艺,可在无需更换原有钻探设备和钻具的基础上,通过加工部分钻具及部件,便可实现正反循环工艺之间的更换。更换后的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结构简单、钻具重量轻、双壁密封可靠、施工成本低,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钻进效率。在基岩浅井和中深井中,应推广应用内插管式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  相似文献   

11.
深层煤矿采空区因开采深度大,地层条件复杂,造成勘察难度大、风险高。鲁西莱芜官厂村地区存在开采深度480~870m的深层煤矿采空区,为了查明深层采空区分布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用了采空区调查、地表变形监测、地面物探、钻探、井内物探等多种手段对采空区进行综合勘察,基本查明了深层采空区的分布、规模等地质特征。为深层采空区治理及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类似工程条件下深层煤矿采空区勘察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在豫西火成岩地区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对一口地热井进行增产压裂试验取得成功,使地热井出水量增加3倍。压裂技术在油气增产和开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河南省基岩缺水地区水文水井或地热资源开发中应用尚属首次。该井位于豫西严重缺水地区,该院采用“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二合一’钻探”新工艺顺利完成1200米地热资源钻探工程,完井时地热井出水量为每天2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石油、天然气、地热井等勘探开发钻井深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机械钻井方法表现出效率低、能耗高等缺点,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高效的破岩钻进技术.电脉冲钻进具有破岩效率高、能耗低、井壁质量好等优点,是目前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型高效破岩方式.介绍了高压电脉冲放电破岩分类、电脉冲钻进技术应用前景、电脉冲钻进原理及电脉冲破岩钻进研究现状,并对电脉冲破岩钻进装置、电脉冲破岩过程及电脉冲钻进基础理论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在总结电脉冲钻进岩石破碎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电脉冲钻进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地质、采矿和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采空区勘察方法的基本内容,分析与评价了煤矿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特点和危害性,提出了煤矿采空区治理方案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海市第四系北海组和湛江松散松软地层找水成井,采用泵吸反循环钻进工艺施工。循环水池大小和循环通道,孔口护筒的埋设,护壁措施,全面钻头结构,钻进参数的控制等对泵吸反循环钻进工艺在松散、松软地层水井钻探施工关系极大。笔者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和探讨,可供同行借鉴。实践证明,这种钻进方法是施工速度快、可准确判层。成井质量好、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特别是适合在松散、松软地层中成井钻探。  相似文献   

16.
在治理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时,采空区位置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采空区和围岩间的导电性差异,结合地质资料,采用α卡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开展采空区位置的探测研究.研究表明:未充水的采空区出现α射线强度脉冲读数和视电阻率异常高值是探测采空区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利用α卡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手段对采空区进行探测,效果良好,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17.
济南燕翅山铁矿已闭坑多年,遗留大量的采空区潜在地面塌陷、山体崩塌及裂缝隐患,对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该文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研究区实际,提出了主要地质灾害治理方法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多工艺空气钻进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我厅近年来试验研究、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工艺的进展现状、取得的主要成果、使用的主要设备机具、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以济南市章丘区小冶睦里地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采取资料收集、井间地震、钻探验证等方法手段,分析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采空区解译推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速度反演结果体现为高速分布的区域,推断为基岩完整区域;速度反演结果体现为低速分布的区域,推断为采煤采空区域。经与钻探工程比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推断的采空区位置与钻探揭露深度较为吻合,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济南市章丘区小冶睦里煤矿采空区勘查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该地区同类型的采空区勘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西部冻土地区及干旱地区,普通取样钻机和钻进工艺钻探取样困难,因此需要对无循环取样工艺及设备进行研究。无循环钻进工艺是在钻探取样过程中,孔内没有冲洗液或虽有稳定液但不循环流动的钻进方式,这种工艺环保、取样质量高、效率高、能满足特殊地层的取样需求。介绍了无循环工艺和30 m无循环取样钻机的参数特点及试验情况。钻机钻进中不需要循环介质,能够实现自装卸上下车,液压系统恒功率输出,钻机的研制为干旱地区及冻土地区增添了一种新设备、新工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在以后的浅层取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