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对地下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陷进行及时、精确的监测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以济宁市为例,介绍了D-InSAR技术在大范围采煤沉陷区监测及其时序变化特征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使用D-InSAR技术对采煤沉陷进行监测的基本原理;以5cm下沉线作为采煤沉陷区边界线,选取15期RADARSAT-2 Wide模式数据,采用多基线累积叠加方法分别提取各期采煤沉陷区边界并使用岩移观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检核。以花园煤矿为例,分析D-InSAR监测采煤沉陷范围及程度的时序变化特征,随着开采的持续进行,沉陷范围及沉陷量逐步增加,受临近工作面开采影响,沉陷中心的沉陷量呈周期性增加。结果表明,D-InSAR可以精确有效地对采煤沉陷区范围及其时序变形过程进行监测,可以应用于大尺度采煤沉陷区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应用山区地表沉陷预计系统,通过计算煤矿开采导致的地表变形确定了研究区开采沉陷范围,得知边坡位于煤层开采沉陷变形范围内为了进一步分析采煤对边坡失稳的贡献力量,运用MIDASGTS、GEO-STUDIO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边坡存在地下开采时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作了进一步研究,从而为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抚顺煤炭开发历史悠久,近年来,受采煤沉陷等因素影响,遗留了大量废弃土地,不仅占用了宝贵的空间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给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大量采煤沉陷土地带来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治理采煤沉陷区,改善抚顺地区的生态质量,还抚顺市民一个清新的环境,使大量土地得到恢复利用迫在眉睫。开展采煤沉陷区调查是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的可靠保障,可以为  相似文献   

4.
利用遥感技术,对兖济滕矿区2000-2010年的采煤沉陷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兖济滕矿区累计沉陷面积为88.43km^2,占整个矿区面积的3.53%。10年来,沉陷区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57.37km^2,增加到2010年的88.43km^2,平均年增沉陷地面积约为3.45km^2。采用遥感手段,在大范围内,可以较直观、准确地确定采煤沉陷区的范围、面积、形态、动态变化等特征,可为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区,煤炭开采沉陷造成大面积耕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总结采煤沉陷防治技术很有必要。该文介绍了常用的沉陷盆地修复技术和修复模式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消灾修复技术、工程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和成果。用"矿地一体化"理念统筹资源开发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地、环、景、城"四位一体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模式,运用3S、大数据、云平台实现采煤塌陷地动态监测监管,是将来采煤塌陷防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遥感技术手段,首次对辽宁省全域开展采煤沉陷现状及恢复治理调查,获取了基础调查成果,为辽宁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全省67处采煤沉陷区中特大型有1处、大型25处、中型38处、小型3处,总面积约648.44 km^(2),主要分布在阜新、南票、铁法、红阳、抚顺、康平和凤城等煤矿区,开采主体以生产矿山和责任主体灭失矿山为主,威胁对象包括土地资源、工业区、居民点和主要交通干线。(2)全省采煤沉陷区恢复治理面积约11.37 km^(2),治理类型以修复再造和地质灾害治理为主,治理后地类以农用地为主,少部分为居民点搬迁、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和养鱼塘等,朝阳市、沈阳市及黑山县、康平县和北票市治理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兖州煤田采煤沉陷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采煤沉陷土地持续利用角度,依据沉陷土地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特性,提出采煤沉陷土地的分区方案;以兖州煤田为例,进行实用分区,并依据各分区的特点提出持续利用方向和方案;最后,根据分区实例,就采煤沉陷土地的持续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测绘队完成了河南省主要煤矿沉陷区现状项目调查,发现平顶山、永城两地煤矿沉陷区达202平方公里,造成塌陷和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多煤组、多煤层的重复开采,使得地面多次反复沉陷。  相似文献   

9.
济宁-兖州煤田煤炭资源开采历史较久,采煤造成的地表弯曲和沉降变形导致诸多房屋破坏、道路损毁。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采煤沉陷区不同结构形式的建(构)筑物损毁特征机理及与煤炭资源开采方式、煤层埋深、开采厚度、建(构)筑物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相关规律,提出了采煤沉陷区建(构)筑物损毁防治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永煤公司按照"宜园则园、宜农则农、宜渔则渔"思路,采取"打造生态景区+居住用地+高效生态农业用地"的治理模式,投入56.8亿元用于采煤沉陷区治理,累计复垦土地4.3万亩,形成了采煤沉陷区治理"永煤模式"。沼泽地变身风景区日月湖所在的区域,是永煤公司城郊煤矿的沉陷区,也是该市面积最大、沉陷最严重的沉陷区——约20多平方千米的沉陷,沉陷深度平均2.1米,常年积  相似文献   

11.
<正>焦作市"以煤而兴,以矿而建",因长期的地下采煤活动造成大面积地面塌陷,原生地貌遭到严重破坏,塌陷区整治成为摆在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近年来,该市痛定思痛,下大力气治理塌陷区,着力将焦煤集团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打造成一座大型湿地公园,命名为"白鹭湿地公园"。白鹭湿地公园位于马村区东部1.5千米处的焦煤集团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该项目建设融合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现代湿地公园理念,定位于郊野,是担负生态隔离与优化职  相似文献   

12.
抚顺煤田开采诱发的地质灾害有5种主要形态类型:露天开采导致的边坡变形;煤田采空区地面沉陷;煤震;采煤剥离物自燃对环境的污染和采煤剥离物对地下水的污染。研究上述地质灾害的分布状况、灾害程度以及发生机制,可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任意多边形工作面沉陷预计及精确的求取概率积分法反演参数是开采沉陷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使用Delaunay三角剖分将任意多边形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小三角形,然后进行沉陷预计的方法,解决了任意多边形沉陷预计的难题;综合模矢法和遗传算法优点,提出了组合算法,提高了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精度和效率;开发了集实测数据处理、预计模型参数反演和移动变形预计模块于一体的地表移动变形数据处理软件。优化算法的提出及系统开发,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三下采煤"、矿区建筑物稳定性评估、矿区土地复垦、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设计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3日,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调兵山市兴隆屯村村民高洪佰与亲属们兴高采烈地将家具搬进了93平的楼房,高洪佰成为搬迁兴隆屯新村的又一位村民,这是调兵山市实行采煤沉陷区整村搬迁受益农民的缩影。调兵山市因煤而兴,263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中有50%为煤矿占地,受采煤沉陷影响,全市34个行政村有20个处在沉陷区,地面沉降,房屋开裂,严重  相似文献   

15.
近日,调兵山市召开了2008年度采煤沉陷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招标会,来自铁岭市、昌图县及调兵山市的6家建筑工程公司参加了投标,最终铁岭瑞龙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调兵山市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成功中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规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方法的缺点,基于D-InSAR技术,对2016年12月18日—2017年2月25日的两景RADARSAT-2雷达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研究区域监测时间段内的开采沉陷信息,监测到3处沉陷盆地分布,结合实际情况,对监测结果和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InSAR技术能够有效监测矿区的地表沉陷分布及特征,可为研究大范围矿区的地表沉陷动态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采煤沉陷是世界性的难题,无论中外采矿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不仅破坏了土地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以辽宁省调兵山市为例,调兵山市行政区域面积为262.1平方公里,辽宁省铁法煤业集团就座落在调兵山市境内,调兵山煤炭资源自1958年国家大规  相似文献   

18.
所谓沉陷区是指地下煤炭采出后,使采空区周围岩体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覆岩产生移动、变形、破坏,最终反映在地表,导致地表产生连续性移动、变形和开裂、台阶、冒落等非连续地破坏,从而造成地面建筑物变形或破坏。  相似文献   

19.
谈建筑物下采煤损害防治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筑物下采煤概况 煤炭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造成的大面积沉陷,势必影响到矿区地面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0.
正深秋的辽北,处处一派丰收的景色。而在辽宁省调兵山市晓明镇的道路两侧,墨绿的玉米结着金黄的玉米穗,路过这里的人都感叹:去年这里还是积水严重的采煤沉陷区,一年之后却变成了平坦的农田,这一切都得益于当地政府实施的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辽宁省调兵山市晓明镇位于铁法煤业集团采煤区,由于60年的开采,全镇地面大面积沉陷,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2015年,调兵山市从改善群众民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