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14,(2):F0004-F0004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已走过35年历程,曾经是以地质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科研成果曾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从1998年起,主要从事固体矿产勘查、研究工作,找矿成果显著,荣获国家科技0进步特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模范地勘单位,2013年被省人社厅新设为“四川省专家服务基地”单位。  相似文献   

2.
在1月 19日举行的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土资源系统有5项科研成果榜上有名。 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完成的《喜马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与构造》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深圳市国土规划信息中心完成的《深圳市规划国土管理信息化工程》、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完成的《南海南部海域航磁概查成果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等单位完成的《柴达木盆地地质与油气预测》、长春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完成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悉,这次大会上,共有…  相似文献   

3.
由我院或我院与兄弟单位合作完成的五项研究成果,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见中国地质报,1987年4月10日)。现将这五项获奖成果简要介绍如下。 冀东太古代地质和变质铁矿 长春地质学院与河北地矿局地质二队合作研究成果。受奖人为:张贻侠、叶挺松、阎洪铨、段长青、赵文浩。  相似文献   

4.
邱中建,1933年6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四川省广安县。195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毕业后50年来一直从事全国油气勘探工作,早先在祁连山北麓、鄂尔多斯草原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后在松辽盆地进行综合研究,并继续在渤海湾盆地胜利油田、四川盆地、我国近海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进行勘探、生产、研究及组织管理等活动。历任地质技术员、勘探队队长、研究队队长、地质师、室主任、副总地质师、总地质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地质师、石油部勘探司司长、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指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等职。他是1957年石油系统最早进入松辽盆地进行综合研究的地质工作者,是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1964年参加胜利油田会战,参与发现了胜坨大型油田。1979年他是首批参加海洋石油对外合作的地质工作者,对发现流花及惠州等大中型油田做出了贡献。1989年组织领导了塔里木石油会战,发现了我国巨大的天然气富集区及克拉2等大型气田,为“西气东输”项目奠定了基础。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1989年获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奖章。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八项科技成果1995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1)宝石合成优化,黄金珠宝首饰的研究及产业化该项目是矿产地质研究院历时7年完成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有:宝石级祖母绿晶体的合成;高档红宝石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在日前召开的国际盐湖学会在线理事会2012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绵平研究员再次当选新一届理事会副主席,任期三年。郑绵平院士是我国盐湖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致力于盐类地质和盐湖综合资源研究50余年,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曾先后获多项表彰,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第二届李四光奖,何  相似文献   

7.
四月二十八日,我院召开科研成果授奖大会,对从全院一九八○——八一年两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中评选出的50项优秀科研成果颁发了奖状、奖励证书和奖金。其中有7项成果获一等奖,24项成果获二等奖,19项成果获三等奖。同时,对荣获湖北省一九八一年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的2项成果也给予了表彰.近年来,我院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认真执行科研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此次授奖的科研成果均在地质普查、矿床勘探、水文地质、物化探及探矿工程等方面为解决当前生产中急需的关键技术和理论问题,或为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做出了一定贡献。如钾盐地质研究室袁见齐教授等总结多年来从事钾盐地质研究的经验,突破国际上传统的盐类成矿理论——沙洲说,提出具有  相似文献   

8.
1989年局共有20项成果通过评审、鉴定,包括地质方面7项、钻探3项、物探5项、计算机软件开发5项,其中7项获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淮南刘庄精查综合地质勘探、太行山燕山地区岩溶水资源及大小矿区岩溶的预测利用及管理获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资源勘查成果有偿使用已步及法制化的轨道,煤田地质资料档案有偿使用已成为煤田地质行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分析和探讨论述了煤田地质资料档案实行有偿使用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快地使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成果迅速转为生产力,我所对已取得的成果组织了推广技术转让和生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成果已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了作用,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自1978年至1983年我所取得的成果中,已推广、实行技术转让和生产的有10项,其中一项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获科学院成果二等奖。它们是:  相似文献   

11.
《安徽地质》2006,16(2):111-111
2006年4月21日,由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与电视传播论坛”在山东省潍坊市隆重举行,该论坛是“首届中国旅游电视周”的主题活动之一。在这次活动中,由安徽省地质学会和天柱山管委会拍摄的地质公园电视片荣获“优秀国家地质公园电视片”一等奖。负小苏副部长向获得“优秀国家地质公园电视片”一等奖的11家地质公园和二等奖的16家地质公园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杯。  相似文献   

12.
2012年2月14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向"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授奖。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经绥、许志琴、李海兵、张建新、吴才来等研究团队完成的"青藏高原地体拼合和碰撞造山"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地质通报》2007,26(4):I0006-I0007
推动地质调查成果及其信息化产品的社会化服务是地质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产品开发利用的价值取向和满足需求的程度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内涵与成效。为了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资料部门,在上级领导和单位的悉心指导下,于近期组织专家学者就“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及地质调查信息产品社会需求分析”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本刊编辑部有幸参加讨论,并与资料部门就上述议题背景下的“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传播和旨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全国地质资料馆宣传工作”等话题初步达成了共识,经反复磋商,拟定利用本刊的信息交流平台开辟“地质资料服务之窗”栏目,初期将不定期地按主题板块刊登馆藏资料目录等信息,待条件成熟后,将设固定栏目,适时刊登相关工作信息及调研成果。这是学术媒体与地质资料部门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性的合作,希望得到广大读者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并望建言献策,以促进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7,34(6):F0003-F0003
1995年以来,实验室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成果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各1项;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在此期间,本室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进行了频繁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固定人员多次出访俄罗斯、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同时接待了来自俄罗斯、南非、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韩国等地的学者到本室从事科学研究、讲学与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王亚平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危害物质化学成分量测量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成果20多年来又一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16.
毛竹娣  汪杰 《安徽地质》2006,16(2):93-93
日前,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荣获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十五”期间安徽省地调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年递增率保持两位数增长,职工年均收入从2000年的9706元到2005年增长至35000余元,年递增率56%。共承担103个重大项目,荣获国土资源部科技奖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余篇(其中10篇为SCI文章)。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度中国地质大学科技成果奖喜获丰收 ,获各类奖项共计 2 1项 ,这是近 3年来中国地质大学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最多的一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有 :李思田等 ,“济阳凹陷沉积、构造和含油性研究 (第二完成单位 )”。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的有 :1殷鸿福等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层型研究”,一等奖 ;2潘玉玲等 ,“地球物理技术在水资源探察和排险 (工程 )中的应用研究”,一等奖 ;3翟裕生等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矿田构造研究”,一等奖 ;4补家武等 ,“钻探孔内参数动态采集系统”,二等奖 ;5金泽祥等 ,“地质找矿中金属指示元素及无…  相似文献   

18.
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花  王平 《江西地质》2001,15(4):311-315
地质行业需要一个包括矿业市场在内的更广泛的地质大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资本市场、地质劳务市场和地质成果市场四部分组成,并初步论述了这四个市场。提出在地质大市场建设初期应采取两降低两抬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需求,通过市场择优淘劣,确保成果质量,使地质大市场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十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廷栋  刘勇  丁孝忠  庞健峰 《地质学报》2022,96(5):1544-1581
今年,欣逢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特以此文恭贺中国地质学会百年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对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重编中国区域地质志的科研项目。经过十多年志书的编写获得了诸多创新性的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① 大幅度地提高了全国地质研究程度和地质科技水平;② 提出发展洋板块地质的学术思想,初步建立了洋板块地质构架; ③ 地层研究取得重要新进展,完成全国显生宙构造- 地层区划和地层格架研究; ④ 开启了蛇绿岩研究新思路,拓宽了蛇绿岩研究范围; ⑤ 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获颠覆性科学成果,阐明了太古宙地壳演化规律,提出中—新元古界新的划分方案; ⑥ 取得多项岩浆岩创新性科研成果,建立了中国及邻区侵入岩时空演化格架;⑦ 中国地质构造研究获突破性进展;⑧ 地球深部探测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建立了全方位“深地”探测研究科技支撑体系;⑨ 为资源环境评价开辟了新方向,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⑩ 探索了地质图件研编新模式,总结了地质制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0.
辉煌的五年     
从矿产勘查、基础地质、地质科技、公益性地质工作等方面汇整安徽省"十一五"地质工作主要成果,指出了制约地质找矿突破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安徽省地质工作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