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GIS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当前GIS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迫切需要坚持一流标准、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系统化地开展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专业共同体建设的体系研究,进而指导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GIS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在地理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文针对中国高等学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从GIS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分类入手,讨论了GIS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课程设置的初步方案,并提出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SuperMap杯第八届全国高校GIS大赛闪耀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世界》2010,8(2):94-94
4月7日,以"GIS照亮人生"为主题的SuperMap杯第八届全国高校GIS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本届大赛由中国地理学会与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主要面向全国各大高校GIS、遥感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群体,得到了全国多家GIS专业院校、科研机构和众多业内专家的共同支持.  相似文献   

4.
从操作对象、数据管理、分析模型、系统功能、GIS应用等五方面对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或所表现出的地理学特性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地理学特性、地理区域分析方法、地理思维方式渗透在GIS的整个工作流程中,成为GIS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本质特征,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作为实现GIS功能的技术支持,不应该成为-GIS的理论根本.GIS是地理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具有显著的地理性,GIS专业学生应当重视地理学理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5月16日,由中国GIS协会牵头,河南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信息产业厅等8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参加主办的中国GIS神州行——地理信息产业与中原崛起论坛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以加快“数字河南”建设步伐,推动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大省、文化强省、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扩大地理信息产业的作用和影响。来自北京、河南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约300人参加了会议。出席论坛会的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庆义在代表张大卫副省长的讲话中指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在科教协同和国际化方面的具体实践,系统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培养掌握地学高新技术应用、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举措和进展,以期为其他相关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就开设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2020年1月,测绘地理学院成立,所设各专业根植于自然资源行业,致力于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和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对接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办学60多年来,学院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社会信誉和知名度,被誉为我省乃至全国测绘地理行业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一流专业培养技能人才。学院现有工程测量技术、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3个专业,均为省一流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也是省内首个系统培养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群。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特别是在当前国家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等新的人才培养环境和要求下,开展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从深化立德树人,破解课程思政教学难题;加强教材建设,助力课程改革;重视在线课程,积极建设线上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重构教学设计,构建"333"(3点驱动、3线课堂、3类方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等几个方面,探讨和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经验与举措,对于当前"双万计划"背景下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展高水平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GIS)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历史学相结合的交叉研究领域,它有机地集成了GIS的技术方法、地理学家的空间视角和历史学家的时间视角,量化历史时期的地理过程并构建相应的时空模型,为面向未来的科学预测提供研究基础。历史GIS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给GIS学科、历史地理学和历史学都带来了新的研究机遇与活力,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历史GIS向社会提供了日益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服务,并逐渐跨越系统的技术层面,向着科学层面纵深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回顾了历史GIS产生的背景,从数字化、数据模型、数据库建设与系统开发、空间分析和可视化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历史GIS的研究现状。最后,从历史资料的空间化与数字化、历史地理时空大数据、历史地理空间框架构建及历史地理信息服务、历史地理时空过程及模型构建、历史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学科体系的形成等角度展望了历史GIS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历史GIS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是GIS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从GIS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服务域、GIS实现关键技术域等“三个着眼点”出发,立足主流商业化GIS软件平台及注重GIS软件工程实践等三个方面考虑GIS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GIS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构建了一个GIS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框架。该框架基本涵盖和反映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