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图可视化设计常包含地图认知功能设计、信息传输功效设计、地图视觉效果设计。其中地图认知功能设计是地图集的设计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形态分析、数据处理与转化、制图模型的建立等过程,形成制图数据以及地图集的内容体系结构。本文以《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水平地图集》的设计为例,展示了地图集的地图认知功能设计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地图信息论、地图模型论和地图空间认知论的思想,蕴含了地图的思想美、科学美、技术美和功能美。  相似文献   

2.
《咸宁城市地图集》是一部具有地方特色,反映咸宁的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城市地图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爆炸性的增多,为《咸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提供了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因此,从内容设计、数据源、数据处理、表达设计四个方面对《咸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特点进行阐述,同时,为使图集的编制更加高效、美观,从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地图可视化两方面出发,对大数据时代《咸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对《常州市地图集》编制的技术流程、开本设计、样式设计、结构内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图集》“线上”版本——“图说常州”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过程。《图集》编制过程中,使用专题数据分级分类技术、数据库驱动制图技术、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等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制图工艺,保证了地图底图的统一性,减轻了数据处理工作量,提高了制图效率,丰富了地图成果,可为地级市城市级地图集编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制图环境下,尽管区域综合地图集的编制技术手段、制图工艺、产品形式、服务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地图的内容表达设计仍是图集编制中的核心任务。结合工作实践,对区域综合地图集的地理底图、基础地理信息以及专题信息等的内容表达进行了探讨,进一步阐述了图集实施中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图集是反映城市综合面貌的重要测绘地理信息产品,如何做好城市地图集的编制工作,使其充分反映地方特色,更有效地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值得从业者深入探讨和研究。结合《黄冈城市地图集》的编制实践,通过分析设计思想与内容结构,介绍主要技术流程、项目设计书编写、资料分析和收集、地图编制、质量检查等图集编制技术,总结了城市地图集的编制特色与设计创新。研究表明一部好的城市地图集可以在选题突出地域特色,内容结构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表达设计的独特性、创新性和艺术性,资料的现势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突破,从而为同类城市地图集的设计和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图集》是第一部综合反映中国地理国情基本特征的大型专题地图集,多尺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等地表自然要素以及房屋建筑区、铁路与道路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分布信息,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该地图集的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概况,重点介绍了该地图集设计思想、内容设计与组织、制图表达、装帧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该地图集可为政府与行业部门优化国土空间、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发展战略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洋强国是近年来中国的重要战略布局,海洋经济地图集也孕育而生.目前仅有广东省、湖北省等少数地区编制出版,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内容体系构建、可视化表达方式和成果应用.在三元空间泛地图的可视化理论框架下,探索海洋经济地图集在制图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方面的创新,并以《广州海洋经济地图集》及其陆海一体三维地理场景可视化为...  相似文献   

8.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介绍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的社区地图集的设计思想、编绘方法和关键技术,详细说明基于GIS技术的地图数据库用于地图制图的工艺流程,最后总结社区地图集的特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10.
经典制图综合的理论与方法在在线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中赋予了新的内涵,尺度变换下在线地图集的内容与表达的合理变换是在线地图集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基于静态瓦片地图模型和实时渲染地图模型探讨在线专题地图集内容变换与符号变换的方法与实现,以期为自动综合下的多尺度表达实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研究了4D数据一体化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理论和信息机理,包括4D数据在电子地图集中的集成、融合和应用的信息机理,多源多类信息交互认知和传输机理,4D信息的查询、分析、模拟、调控和表达的信息机理,以及4D数据一体化电子地图集的理论框架。其次,文章深入研究和解决了建立4D一体化多媒体电子地图集过程中的诸多技术方法问题,例如多源多类数据的集成和融合、基于主导数据库的多重表达、多媒体地图动画、基于4D数据的信息分析和量算、生态环境信息动态仿真和虚拟表达等。在论文第三部分,文章介绍了作者研发的《云南省生态环境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成果,包括其结构、功能、内容、超媒体链接等方面的设计,查询功能和分析量算功能的开发,以及本电子地图集的分析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融媒体环境下,航海地图集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节点上,在设计思路上体现出新需求。通过回顾航海地图集发展的历史进程,梳理了发展脉络,总结了融媒体时代航海地图集的新特征,提出了综合航海地图集的基于层次模型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三维度立方体"的图幅内容设计模式和融媒体海图服务体系。航海地图集与其他类型海洋空间信息服务手段的融合能形成多渠道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3.
展望大数据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16,45(4):379-384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推进,地球空间信息学应运而生,推动了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建设。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集成发展,出现了物联网和云计算,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本文论述大数据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特点(无所不在、多维动态、互联网+网络化、全自动与实时化、从感知到认知、众包与自发地理信息、面向服务)和必须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全球空天地一体化的非线性地球参考框架构建技术、星基导航增强技术、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技术、多源成像数据在轨处理技术、天基信息智能终端服务技术、天基资源调度与网络安全、基于载荷的多功能卫星平台设计与研制)。本文最后给出大数据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定义,即地球空间信息学是用各种手段和集成各种方法对地球及地球上的实体目标(physical objects)和人类活动(human activities)进行时空数据采集、信息提取、网络管理、知识发现、空间感知认知和智能位置服务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从这个新定义出发,地球空间信息学将在构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大数据时代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的任务,必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地理时空数据的专业类别多、数据格式多、数据分散等诸多特性,提出了栅格式数据、图形式数据、要素式数据、类GIS数据、ArcGIS数据5大类地理时空数据的管理方案。采用基于富客户端的地图增强技术、基于时间帧的时空数据动态表达技术和空间数据及平台功能自扩展定制技术,对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开发了集管理与应用于一体的资源创建与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共享系统、数据交互应用系统,实现了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的高效性。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法已在长沙市规划交通勘测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共享平台项目建设中得到验证,为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5.
时空大数据时代的地图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家耀 《测绘学报》2017,46(10):1226-1237
地图学研究的主战场是"地图",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其信息源、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制作方法和应用方式是不同的,当然它的全方位价值也就不同了。从科学史上的科学范式的变化来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今已经步入"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时代,地图学亦如此,具有明显的大数据科学的特征。所有大数据都是由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地理世界的任何事物和任何现象运动变化产生的,都具有空间和时间特性,当然也就离不开空间参照和时间参照。因此,大数据本质上就是时空大数据。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的现代地图学,即信息化时代的地图学,是以时空数据为对象的,其核心是时空数据处理与表达,但并没有像今天面对天空地海一体的大规模多源(元)异构和多维动态的数据流(或流数据),地图的实时动态性、主题针对性、内容复合性、载体多样化、表现形式个性化、制作方法现代化、应用泛在化等特征,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这就产生了地图学理论、技术和应用体系的巨大变化。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正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的约60年间,故以本文纪念《测绘学报》创刊60周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枢纽港港航地图集》是首部以中国北方海区枢纽港港口经济和航海保障为主题的区域性港航地图集。从制图区域、指标体系、内容框架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海区尺度港航地图集的内容设计特点,展现了港产城一体、陆海统筹等区域港口经济的本质特征,为今后同类地图集的制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萍  刘涛  李鼎凯  杨晓霞 《测绘学报》2019,48(6):747-755
当前,应急响应范式已经由“预测-应对”转变为“情景-应对”,应急地图作为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其制图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本文介绍了突发事件情景及地理场景的定义,指出地理场景是各情景要素存在或发生的物理空间,同时也是应急地图表达的对象;论述了应急场景快速制图的基本原理及该制图模式具有的4个主要特点;将传统的地图信息传输理论与新应急响应范式相结合,提出了应急场景快速制图模式下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中空间信息的传输过程,并分析了该过程中影响信息传输效率的地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18.
首先论述了地图学家和地图制图工程师们是怎样通过数据、大数据、时空大数据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并由此推动地图科学进入以“数据密集型计算”为特征的“第四科学范式”新时代;接着, 通过国家基础测绘地图产品(4D)数字化转型成果的功能和作用及其特性(一览性、解析性、知识性、基础性、表示内容的广泛性、表示对象的外拓性和时序性等)分析、非国家基础测绘地图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进展、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一体化数字化转型及2021年出版的有代表性地图集的介绍和特色分析, 认为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标志性成果;第三, 以地图制图综合“百年国际难题”的智能化突破、地图(集)“设计→编绘→出版”全过程由数字化到智能化的优化升级的深化研究为例, 总结了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制图综合研究四个演进过程、难点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深入分析了地图(集)“设计→编绘→生产”全过程由数字化到智能化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