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据中国新闻网2 0 0 4年0 2月0 3日讯,国土资源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河南王屋山、四川九寨沟等41处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至此,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增至85处。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中,我省四个公园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贵州绥阳县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对这四个国家地质公园的情况,本刊将陆续进行介绍。我国公布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贵州四个公园榜上有名@刘家仁  相似文献   

2.
省内     
《湖南地质》2011,(10):12-13
湖南省地质公园科学与美学价值研究项目启动9月10日,湖南省国土资源摄影协会地质遗迹美学专业知识培训会举行,标志湖南省地质公园科学与美学价值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湖南省目前已设立20处地质公园,其中世界地质公园l处,国家地质公园8处。面积累计6636.8平方千米,拥有约90个景区。为介绍和宣传地质公园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柏林  朱洪 《安徽地质》2021,31(2):188-192
近20年来,安徽省已建设各级地质公园16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安徽省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科学研究与地学知识普及,地质旅游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繁荣与扶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回顾安徽省地质公园的建园过程和发展历史,对促进安徽省地质旅游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华 《山西地质》2013,(6):59-62
山西平顺天脊山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第六批具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的地质公园。公园内包括通天峡、天脊山和神龙湾3个景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96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4处,省级地质遗迹39处,地方级地质遗迹56处。主要的地质遗迹为岩石地貌景观、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构造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大类的泉水景观、河流景观和瀑布景观,其中最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是流水侵蚀地貌景观和瀑布景观.  相似文献   

5.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264.6km~2,分为8个景区,由于各景区陆续、分别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时间跨度较大,使用调查参考规范不同,导致公园内地质遗迹分类方案和评价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开发保护。本文基于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数据,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对地质遗迹进行了类型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共有368处,分为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7大类;地层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遗迹等16类;全国性标准剖面、区域(大型)构造、中小型构造等22亚类。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主要为中新元古界剖面类、花岗岩地貌类、石英砂岩地貌类、古生物类、构造形迹类等景观类型。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公园有世界级地质遗迹46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3处,省级地质遗迹58处,县级地质遗迹241处。上述研究以期为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丁立清 《江苏地质》2005,29(2):120-122
通过对江苏新沂市马陵山公园地质资源、旅游资源特征的分类,结合国家地质公园标准,对马陵山地质公园资源价值进行了科学评价,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地质公园的定义出发,通过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对比,指出了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以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为例,对地质公园规划范围的界定及地质公园规划原则、功能布局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点、线、面开放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及旅游资源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琴  殷继成 《中国地质》2002,29(4):445-448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已于2001年3月16日经国家正式批准,成为我国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对这样一个特大型构造类国家地质公园,其旅游资源调查,范围的圈定,规划,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以及立法等还未规范化,即地质公园理论体系还不健全,如何在地质公园进行旅游开发,是当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及其意义,评述了其地学旅游资源优势,并通过与国外国家公园与国内风景名胜区的比较,阐述了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9.
董茜  李江风  方世明  马筱 《地球学报》2015,36(6):799-806
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是以(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地貌及山地生态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和景观类型多样,共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7个大类、20个类共10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共计5处。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岩石学、化石及古生物等方面的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园内多处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10.
媒体对地质奇观报道热情大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推出了地质公园计划,给出地质公园的定义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我国很重视地质公园计划的推行,专门立法的《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第八条就明确指出,“要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建立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1.
人为地质作用与人为地质灾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人为地质作用对地球各圈层的作用及其特征,分析了由人为地质作用引发的主要人为地质灾害,指出人为地质作用已成为重要的地质管力,而协调人地关系是减轻人为地质灾害,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GEOLOGICAL NEWS     
《地质学报》1928,7(1):133-135
The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has recently undergone some reorganization. It is now under the direct control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Mines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Nanking and affiliated, in its scientific works, with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the headquarter of which  相似文献   

13.
贵州化工地质勘查院从认真分析省情和院情入手 ,确立了“地质找矿为主 ,试行探采结合 ,稳步发展工勘 ,加强多种经营 ,搞活物业管理”的发展思路。面对市场主动出击 ,多渠道吸收资金 ,尝试了“找钱探矿”的新途径 ,为今后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积累了经验。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级管理机构的调整与组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严格管理、建立地质项目库及加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使本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并为今后多元化投资拓展商业性地勘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孙忠军  张华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85-188
通过北祁连山地区成矿环境和成矿旋回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北祁连山成矿旋回是地幔软流圈物质运动的结果,每种成矿环境都是地幔演化的阶段性的具体表现.认为洋脊热液型铁铜矿床是北祁连山最有远景的找矿类型.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地质公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龙门山突出的特色是内陆推覆造山。本文就其间最具代表性的龙门山中段建立地质公园进行了论述。将公园内半富的旅游景观资源分为三大类23亚类。按景观、景点、景区和旅游区四个级别进行分区;以导向性景观、重要性景观和配套性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笔者认为龙门山中段具有建立以导向性景观为主体,以重要性景观为重要内容,开展多功能、多层次为目的的地质公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Age of the Kueite Series: In my paper "Essays on the Cenozoic of Northern China" I have mentioned a fossil find which was made by Dr. Wong Wen-hao and Mr. C. Y. Hsieh in the "Red beds" of Ku Yuan Hsien, E. Kansu. These were shells and opercula of a small gastropod which I  相似文献   

19.
Just twenty. seven years ago Ⅰ started my geological-investigations of North Manchuria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Eastern Railway, on behalf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said Railway and the Russian Geographical Society.  相似文献   

20.
徐卫东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17-119
文章概述了桦树沟铁铜矿床主要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信息资料,根据矿床勘探资料结合同行研究成果,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矿床的多期、多阶段、多成因特征明显,区域地质找矿工作不能受"上铜下铁"模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