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2.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靠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满足水库网箱养殖商品鱼的需要显然是很困难的。为了发展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提高大水面渔业效益,我们在高州水库网箱养殖场进行了网箱培育罗非鱼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我们研制的罗非鱼配合饲料在网箱中投喂  相似文献   

3.
利用南方年平均温度高、生长期长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池塘中主养淡水鲳,一年养成二季商品鱼。第一季淡水鲳鱼种4月初放养,每公顷放养7500尾,平均规格12.17g;第二季鱼种在7月底前放养,每公顷放养4185尾,平均规格16.67g。每季淡水鲳上市规格均达500g以上,每公顷净产9511.8Kg。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海水网箱养殖海域弧菌数量变化、种类组成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弧菌数量的变化与鱼病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箱内水体弧菌数量为390~230 mL-1,平均为20.6×102mL-1,网箱外水体为130~1450 mL-1,平均为530 mL-1,非养殖对照海区为10~390 mL-1,平均为190 mL-1。养殖海区弧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网箱水体,对照海区只在9月数量较高,其他时间变化不大。平均数量网箱内大于网箱外,网箱外大于对照海区。水体中出现的弧菌种类有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gic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美人鱼弧菌Vibrio damsela,拟态弧菌Vibriomimicus和好利斯弧菌Vibrio hollisae,美人鱼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占有较大优势。弧种数量与海水温度、盐度及营养盐有相关性,但其相关性因不同种和不同点而不同。检测期间,网箱养殖鱼类无明显流行病发生,但弧菌的高峰期明显与报道的鱼病高峰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养鱼类对乌梁素海水生态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4月共设置6个采样点,分别对乌梁素海现存水草区与鱼类放养区水体表层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两区域的营养状态与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6属154种,其中现存水草区(142种)多于鱼类放养区(88种),现存水草区浮游植物种属组成为硅藻-绿藻-蓝藻型,鱼类放养区为绿藻-硅藻-蓝藻型。现存水草区平均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4.29、4.23,明显高于鱼类放养区(2.46、2.30)。两区域浮游植物优势种共26种,其中现存水草区(24种)多于鱼类放养区(11种),现存水草区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要优势种,而鱼类放养区则以蓝藻为绝对优势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现存水草区(25.19×106 cell/L)显著低于鱼类放养区(275.79×106 cell/L)(P <0.05),而平均生物量现存水草区(13.34 mg/L)虽低于鱼类放养区(36.20 mg/L),但差异不显著(P> 0.05)。研究显示,现存水草区营养状态为中营养-轻度富营养,鱼类放养区为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两区域水质均为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状态。【结论】与历史数据相比,现存水草区浮游植物群落表现为浮游植物多样性下降、种类小型化、优势种转变为蓝藻为主。与现存水草区相比,鱼类放养区浮游植物群落因放养鲢、鳙的摄食导致浮游植物多样性下降、种类小型化、优势种向可食性差、生长快的群体型蓝藻演替。  相似文献   

6.
尼罗尖吻鲈(L.niloticus)属鲈形目,鲈亚目,锯盖鱼科,尖吻鲈属Lates[1],原产于非洲,分布在尼罗河流域、Mariout湖和西非的大部分主要河流。尼罗尖吻鲈为生活在淡水或低盐度水体中的肉食性鱼类,其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欧洲市场欢迎,且常作为游钓的对象,具有较好的引进养殖前景。耗氧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鱼体的代谢生理,也反映其特定的生活环境,窒息点是鱼类所能忍受低氧的下限指标。研究鱼类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对研究鱼类的能量代谢,饵料利用,养殖中放养密度的确定,进行水质管理以及活鱼运输中都有重要的意义[2,3],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已…  相似文献   

7.
鱼类对植物提取液产生趋向行动(taxis或chemotaxis)属于生态生物化学的范围,这类研究具有广泛的科学和实践意义…。国内用动植物提取液或提取物研究过南方鲶幼鱼、鲤鲫鱼、草鱼鱼种、罗非鱼的摄食行为,国外用氨基酸作为诱食剂。丁[鱼岁](Tincatinca)是欧洲各国的重要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近几年引进我国,并广泛推广,该鱼为底栖鱼类,以植物残渣及水生昆虫为食。目前国内正在大力开发丁[鱼岁]人工配合饲料。为探讨配合饲料生产应用效果,有必要研究丁[鱼岁]的摄食行为。本课题初步研究了丁[鱼岁]对15种植物水提取液的趋向行为特点,为深入研究丁[鱼岁]的引诱物质和人工配合饲料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虾蟹类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类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发展趋势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年来,对虾的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虾蟹类营养需要和营养生理的基础研究工作明显滞后于养殖生产实践.随着虾蟹类精养、半精养模式增多,虾蟹类养殖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工配合饲料作为其营养来源.如何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养成本,成为人们探求的主要问题.笔者综述了虾蟹类动物的脂类营养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从2001-2003年对广西桂平东塔鱼类产卵场水体实施了连续调查监测,对该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塔产卵场水体处于相对清洁至轻污染状态;总氮、总磷、锌是重点监测和控制的优先污染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从2001-2003年对广西桂平东塔鱼类产卵场水体实施了连续调查监测,对该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塔产卵场水体处于相对清洁至轻污染状态;总氮、总磷、锌是重点监测和控制的优先污染物。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虾、鱼、贝、藻多池循环水生态养殖及水质生物调控系统 ,该系统包括对虾养殖、鱼类养殖、贝类养殖、大型海藻栽培等 4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 ,1个水处理区及 1个应急排水渠。通过在封闭循环系统内不同池塘中放养生态位互补的经济动植物 ,对虾池水质环境进行生物调控。结果表明 ,循环系统内虾池水层悬浮物数量、COD值、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单养对虾池明显降低 (t检验 ,P <0 .0 1)。养殖后排放水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E <1)。投入每千克对虾饲料生产0 .6 6 7kg对虾 ,同时生产 0 .0 37kg罗非鱼、0 .738kg牡蛎、0 .4 37kg江蓠 ,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该养殖模式还具有防病性、环保性、高效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在冬春季低水温期,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大批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低水温环境下,这些鱼类虽然因冻伤而造成局部坏死,但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的机能仍处于基本正常状态;而患鱼继发感染细菌致病才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的越冬防寒措施可提高养殖海鱼在越冬期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量化计算鱼类鮻在养殖生态系统中鮻总氮清洁能力,利用数学叠代和逼近法构建量化鮻动态清洁能力的模型,精确计算鮻混养量理论值。运算结果表明:初始放养量为1 kg的鮻在水温21℃、90 d的养殖周期中清除有机颗粒氮469.60 g,自身作为养殖附加产品产出量为1542.01 g。  相似文献   

14.
尼罗尖吻鲈(L.niloticus)属鲈形目,鲈亚目,锯盖鱼科,尖吻鲈属Lates,原产于非洲,分布在尼罗河流域、Mariout湖和西非的大部分主要河流。尼罗尖吻鲈为生活在淡水或低盐度水体中的肉食性鱼类,其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欧洲市场欢迎,且常作为游钓的对象,具有较好的引进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水质环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期间虾池水体透明度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虾池pH变化在7.89~9.02之间,变化幅度较小。虾池水体悬浮物数量和CODMn随养殖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变化范围分别为18.5~162.3 mg/L和3.52~14.58 mg/L。虾池水体中营养盐各月份波动较大,无机氮的数量变化在0.206~1.621 mg/L之间,含量逐渐升高,磷酸盐数量变化在0.009~0.067 mg/L之间,含量逐渐下降。水环境中N、P比较高,平均为62.7。养殖水体中后期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uv.et Val.)〕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棣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在自然水体中,草鱼以草为食,并因此而得名。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主要饵料仍为某些绿色植物的叶和茎等。但也吞食米糠、花生麸、豆饼和玉米等精饲料,甚至连动物内脏及粪便也能吞食。食性相当广泛,可塑性很大。广东省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鹤地水库于1978年试验用网箱培育鲢、鳙鱼种,共3个试验点,7×4×2.5和17.5×4×2.5规格的网箱61只,计4.6亩。由于入箱  相似文献   

17.
(一)紫菜养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紫菜养殖已有了相当的规模,战后发展得更快。生产面积、生产数量都显著地增加了。在浅海养殖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主要是技术方面有了一些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项:(1)人工采苗和壳斑藻的人工培养管理。(2)浮绠张网养殖。(3)紫菜网的冷藏保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山塘、水库星罗棋布。随着农业的发展、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山塘、水库有增无减。假如能合理加以充分利用,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水电工程建设以及发展淡水鱼类养殖,丰富群众日常所需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要发展水库养鱼,要提高水库的鱼产量,除了要做到合理放养、防害、防逃、加强管理措施外,捕捞作业还需得法,才能提高水库鱼产捕捞量。水库捕捞一般以捕中、上层鱼类为主。捕捞方法也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分别采取拖、围、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和开发合浦绒螯蟹资源,通过生态调查和养殖试验,研究了该蟹的生长和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该蟹在淡水中生长,在盐度8~25的海水中繁殖;其生活史包括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5个阶段.各阶段的生长和生态特征各不相同.规格较大的蟹其绝对生长值也大,但相对生长率则较小;相反,规格较小的蟹其绝对生长值较小,但相对生长率则较大.合浦绒螯蟹交配的适宜水温是1 5~20℃,盐度8~25;蚤状幼体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25℃,盐度8~25;大眼幼体已趋于淡水生活,其生长适温18~28℃;幼蟹和成蟹在淡水中生活,适温是20~30℃.资源调查和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合浦绒螯蟹的生长速度较快,一年内可长成,开展人工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虾蟹类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类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发展趋势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年来,对虾的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虾蟹类营养需要和营养生理的基础研究工作明显滞后于养殖生产实践。随着虾蟹类精养、半精养模式增多,虾蟹类养殖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工配合饲料作为其营养来源。如何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养成本,成为人们探求的主要问题。笔者综述了虾蟹类动物的脂类营养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