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39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德两国海军几经交锋,双方各有胜负,这引起纳粹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邓尼茨的不快,而此时希特勒对潜艇却不重视,将其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因此邓尼茨决定发挥潜艇的优势,来个一箭双雕,既给英国人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削弱其海上实力,又让元首看到潜艇的巨大威力,为其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打下了基础。邓尼茨把突击目标选择在苏格兰以北的斯卡帕湾。斯卡帕湾地理位置极为特殊,东接北海、西接大西洋,进可攻、退可守,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当时是英国最大的海军基地,也是英军自认为最安全的基地。  相似文献   

2.
1994年3月30日清晨,法国海军“绿宝石”号攻击型核潜艇在法国南部土伦港至科西嘉之间的地中海海域内潜航时,后舱涡轮发电机室突然发生剧烈爆炸,正在舱内作业的艇长和9名官兵当场丧生,造成了近年来法国核潜艇上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重大海难事故。事故发生后,“绿宝石”号潜艇被迫中止了同  相似文献   

3.
陶然 《海洋世界》2005,(4):21-23,26,27
国际潜艇指挥训练班的课程包括一些学员最难忍受的训练,所以在部队中更以“死亡者”而知名。梅诺·斯特凯蒂在《简氏国际海军》里叙述了他随访“2004潜艇指挥训练班”的经历。黑夜,海底,“海豚”号潜艇在拥挤的指挥中心里,美国海军贝尔兹中校牢牢地盯着深度表。闪烁的数字显示出潜艇距离从上面驶过的渡船仅有6米,而距离下面的暗礁也只有几米。该艇正在敌方海军基地水域内隐蔽布雷,而紧随其后的驱逐舰声纳发射的脉冲信号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水下逃生与救援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言1 995年 5月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 ( RAN)与澳大利亚港市的澳大利亚潜艇公司 ( ASC)签定了合同 ,由该公司为皇家海军提供水下逃生和救援服务。这项服务包括提供专业援救专家和幸存者救治设备。作为服务的提供者 ,ASC负责使用特定的母船在失事潜艇 ( DISSUB)的海域展开并操作设备。这项服务提供了在澳大利亚周边任何海域进行快速反应的能力。一百多年以来 ,由于突发事故或操作失误 ,全球失事的潜艇已有 2 0 0多艘 ,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最近的 2 0 a,有 7艘潜艇失踪 (“库尔斯克”号是最近的例子 ) ,还有大量的事故征兆。在…  相似文献   

5.
海翼 《海洋世界》2011,(2):68-71
由于潜艇高昂的价格限制了众多国家购买潜艇的能力,于是法国设计的性能可靠且价格便宜的SMX23新概念小型潜艇便出现在国际市场,该艇的特点是:体积较小、设计优良、结构紧凑、性价比高.SMX23由DCN公司在2010年"国际海事展"上推出,是一种新概念小型常规潜艇,适用于浅近海环境.  相似文献   

6.
小熊 《海洋世界》2012,(12):64-68
2002年,由好莱坞拍摄的潜艇电影《K-19:寡妇制造者》在全球上映,片中剧情描写了苏联第一代战略核潜艇658型(北约代号Hotelclass"旅馆级",又译H级)首艇K-19号在北极地区执行任务时发生事故,艇长和官兵们奋不顾身地抢救自己的潜艇。遗憾的是,影片在俄罗斯上映后,几乎是收到了原K-19号潜艇上事故幸存老兵的一致口水,大部  相似文献   

7.
初秋的白令海,涛声如泣,风声如诉。8月13日,俄罗斯118名海军官兵和他们朝夕相伴的“库尔斯克”号潜艇一同绝命于此。人们不禁要问:让驾驭它的官兵葬身海底,这样的潜艇是不是体弱多病或者风烛残年?其实,“库尔斯克”是前苏联  相似文献   

8.
施征 《海洋世界》2010,(6):66-67
"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是法国二战后开发的第四代两栖舰,用于替代20世纪60年代服役的"暴风"级船坞登陆舰,满足法国海军对于兵力投送和指挥的需求。该级舰一共建造2艘,首舰“西北风”号(舷号L9013)已在2005年年底服役,2号舰“雷电”号(L9014)于2010年初被法国海军接收。  相似文献   

9.
2021年4月印度尼西亚海军“南伽拉402”号潜艇在巴厘岛以北约60海里(111.12 km)处发生沉没,分析表明大振幅海洋内孤立波作用可能是事故原因之一。基于大振幅内孤立波eKdV理论与Morison公式建立了内孤立波作用下潜艇的运动学模型,揭示不同内孤立波振幅、潜艇潜深条件下潜艇的运动响应特性,进一步说明内孤立波可能造成印度尼西亚潜艇失事。结果表明:内孤立波对潜艇的运动状态产生巨大影响。垂直方向上潜艇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幅度掉深,而水平方向上其运动方向在密度界面上或界面处与内孤立波传播方向一致,界面下则相反,且内孤立波产生的垂向力矩可能造成潜艇倾覆。不同波幅、潜深下潜艇表现出不同的运动响应规律。研究表明印度尼西亚潜艇失事可能是潜艇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了较大振幅内孤立波,导致其发生大幅度、迅速掉深。  相似文献   

10.
1939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德两国海军几经交锋,双方各有胜负,这引起纳粹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邓尼茨的不快,而此时希特勒对潜艇却不重视,将其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因此邓尼茨决定发挥潜艇的优势,来个一箭双雕,既给英国人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削弱其海上实力,又让元首看到潜艇的巨大威力,为其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打下了基础。邓尼茨把突击目标选择在苏格兰以北的斯卡帕  相似文献   

11.
早在60年代,印度政府就确立重点发展军事力量的政策,但是,海军力量发展并不快。近十多年来,印度政府调整了发展军事力量的方向,把发展重点转向海洋,特别注重发展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以其达到称雄南亚,控制印度洋的战略目的。今天的印度海军今天,印度已建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海军力量。这支海军力量拥有航空母舰2艘(“维克兰特”号和“维拉特”号);潜艇20艘(基洛级潜艇8艘,209级潜艇4艘,F 级潜艇8艘);大中型水面舰艇50余艘,其它舰艇100  相似文献   

12.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是未来体系作战的必然趋势,UUV 作为当今世界主要海军国家重点发展的水下作战装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水下战场,潜艇与 UUV 协同作战将成为全新的水下作战样式。结合潜艇单平台作战存在的弱点,研究了潜艇与 UUV 协同探测、攻击、防御等典型作战任务,围绕战场态势评估对目标运动要素解算的快速性、隐蔽性与安全性要求,提出了基于目标位置线的运动要素协同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法国国家海洋开发中心和DTCN于1984年联合研制成功了“SM97””号新型载人潜水器,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由于该潜水器的下潜深度为6000米,能直接考察世界上97%的洋底,故命名为“SM97”号。它能以1节速度在海底潜航15公里,同时采集岩石、泥沙、热液矿床样品等,亦可进行水下摄影和录像。该潜水器是在法国著名的载人潜水器“西亚纳”号的基础上,总结了十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过改进设计的。“SM97”号潜水器从制造工艺和基本性能上都大大优于法国著名的载人潜水器“西亚纳”号,并将接替法国海军的“阿基米德”号潜水器的工作,成为法国深海调查,作业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晓晔 《海洋世界》2014,(1):62-65
<正>元旦的晚上,海啸把一个青年冲上了海滩。风雨过后,青年被人发现,送入医院。医生们竭力抢救,却发现他肺部缺水,不会呼吸。年轻的住院医肖只好给主任医生杜格·伯克利打电话求助。〉〉〉伯克利医生正在纽沃尔上校家参加鸡尾酒会。参加酒会的还有海军海洋研究中心的伊丽莎白·玛莉博士和菲尔·罗思少校等人。罗思告诉伊丽莎白,他刚被提升为"海洋探索"号潜艇的艇长,而"海洋探索"号是海军一艘超级潜水科研船。  相似文献   

15.
屠强 《海洋世界》2008,(6):42-44
1977年的某一天,美国科学家毕肖夫博士等3人一起乘坐“爱尔文”号潜艇下潜到了东太平洋海隆,准备在那里开展海底热泉考察。潜艇下潜到了水深2500~2700米的海底附近,在通过水下观察镜进行环境观察时,毕肖夫意外地发现,在海底的热液溢口周围,“伫立”着许许多多长柱状、短柱状的“烟囱”,乍一看,就像一片“烟囱森林”。这些烟囱,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那样,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巴基斯坦通过积极引进外国的武器装备,加速了现有武器装备更新的步伐,进一步增强了它的海上作战能力。潜艇部队一直是巴基斯坦海军优先发展的兵种。去年巴基斯坦正式同法国签署了一项采购3艘“阿戈斯塔”—90型柴油潜艇的协定,其总价值约7亿美元。据悉,巴基斯坦目前所使用的潜艇,全部来自法国,但现有的4艘“桂  相似文献   

17.
施征 《海洋世界》2004,(3):38-40
“阿穆尔”级常规潜艇是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船舶设计局(The Central Design Bureau For Marine Engineering“Ruby”)在其早年研制的“基洛”(Kilo)级多用途常规潜艇上发展出来的,是一种能在中近海域和浅水海区作战,并可以执行攻击敌方水面舰艇与潜艇、实施攻势布雷、破  相似文献   

18.
阴影潜水员     
陶然 《海洋世界》2005,(10):32-34
自称“深海沉船潜水员”的美国深海潜水员约翰·查特顿和里奇·科勒于1991年在新泽西州海域深达70米的水下发现了1艘潜艇残骸。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考证,他们终于证明该残骸是一向被认为1945年在直布罗陀水域沉没的德国“U-869”号潜艇,解开了一个二战历史遗留悬念。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Ⅱ》节目记者米卡·布热津斯基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正>为现今世界上仅存的一艘VII型潜艇,德国海军潜艇U995号静静地停泊在拉波尔的海边,述说着那段历史。U995是二战期间德国一艘VII-C/41为现在拉  相似文献   

20.
1968年春,美国海军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天蝎”号(也有译为“锯鲉”号)在大西洋海域航行时突然失事沉没,消息顿时轰动了整个世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天蝎”号核潜艇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海洋之中,当时美国的新闻媒介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机械设备故障导致潜艇失控造成的,也有的认为是潜艇下潜深度超过了极限深度而导致失事;更有人甚至猜测是苏联海军击沉了美国核潜艇。另一方面,美国军方却对这次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