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DTM作为地理空间定位的数字数据的集合,在GIS空间数据库中,能够反映地理基础、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和地形等多方面的信息。本文在综述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应用DTM进行坡度分级和区域设计模型叠加模式,探讨了三维地表模型在土地整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人科因地制宜地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数字高程模型。从现有地图上获取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是利用地图资料建立数字预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沈映政  董云  李北方 《地理空间信息》2012,(1):153-154,157,6
基于规则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和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是目前数字高程模型的2种主要结构。研究了基于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模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建立DEM的精度影响,并建立了模型,实现了算法。结果表明,逐点内插法十分灵活,内插效率较高,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朱强 《浙江测绘》1996,(1):29-32
本文介绍了用AutoCAD的C语言开发工具ADS实现建立基于AutoCAD的数字地面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在AutoCAD环境下内插等值线、生成断面图和计算挖填土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非量测相机影像三维模型构建及精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模型构建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度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Agisoft PhotoScan的非量测相机影像三维模型构建及精度检验方法。在对非量测数码相机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进行数据定向、点云提取、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及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根据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场景模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快速建立高精度三维模型,缩短建模时间并降低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6.
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在测绘地理信息和工程规划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利用野外实测建立大比例尺的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本研究利用C#.NET,基于开放的GOOGLE EARTH,开发了获取采样点高程的程序,进而利用Arc GIS建立了等高距为1 m的等高线,制作了分层设色数字高程模型,对该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实践表明:此种方法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大比例尺等高距1 m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等高线生成DEM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基础数据。高质量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是DEM应用的重要前提。等高线地图作为生成DEM的重要而廉价的数据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介绍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表示方法和主要表示模型等理论基础。论述了从等高线建立规则格网(Grid)和不规则三角网(TIN)的常用方法,对这些方法作了比较分析。就如何从等高线建立高质量DEM为目的,具体论述了从等高线的预处理、等高线的赋值、等高线的简化直到最后生成DEM整个过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CASS数字测图软件中DTM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字地面模型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结合实例研究了如何在CASS测图软件中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建立数字地面模型所需数据的获取方法,以及在实测中应注意的采样点的位置和密度。分析了如何在CASS测图软件中进行DTM的精度评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春辉  马苗苗 《北京测绘》2018,32(4):452-457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重要的空间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形分析的核心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的选择是数字高程模型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数字高程模型的质量,贯穿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制作的全过程。数字高程模型有三种数据结构形式:规则格网数据结构、不规则三角网结构和等高线结构。在通常的使用中,规则格网形式的数字高程模型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也是建立最为容易的。为此,本文着重对规则格网的构建方法中的内插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工程地质钻孔数据库等多源数据进行综合约束,由地质专业人员在人机交互环境下进行综合解译和推断,建立三维空间地质数据库的方法,该方法在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对未来空间对抗的需求和测绘保障范围的拓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空间”的构想和实施空间测绘(深空测绘)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数字空间”的内涵和建立“数字空间”的技术与服务体系。“数字空间”建设应作为天空地一体数字化战场的核心内容,并为空间环境的认知与利用、控制空间以及空间目标的探测、识别、分类等技术手段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2.
DOM与DEM数据的管理和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欣  陈鹰 《测绘科学》2002,27(3):40-43
为了统一管理数字正射影像 (DOM)和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 ,提出建立一个实用系统 ,该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统一管理海量的 DOM和 DEM数据。为了达到充分利用 DOM和 DEM数据的目的 ,在该系统中实现了DOM和 DEM数据叠加二维浏览、自动生成等高线、生成三维景观图、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三维景观地形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燈  危双丰  王坚 《测绘科学》2021,46(1):130-135
针对现有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点云模型生成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该文采用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影像的古建筑点云模型生成方法,可简单、快速、低成本地实现古建筑点云生成。首先使用普通相机拍摄目标古建筑影像集并平滑预处理,然后使用运动恢复结构技术构建三维稀疏点云模型,最后密集点云加密处理并纹理映射得到古建筑三维点云模型。该方法创新性地将运动恢复结构技术引入古建筑点云生成领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构建古建筑三维点云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点云模型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的系统,它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拓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地面数字化测图模拟与仿真平台三维建模的基本思想,给出了地面数字化测图模拟与仿真平台三维建模过程和建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达到了平台在GIS软件中多方位的动态三维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1∶50 000重力勘查中提高测地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了采用GPS-RTK方法,利用CORS网站测定重力测点点位3维坐标的作业方法、消除高程异常影响而建立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方法及建立DTM数字高程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地形改正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和测绘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信息化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其高精度、快速的非接触式扫描测绘方法改变了传统空间数据采集模式。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三维数字化保护是目前社会的研究热点,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重建古建筑独特复杂的表面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管理和修复提供数据参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以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洞窟类实例对古建筑点云数据处理和NUBRS三维模型复杂曲面重建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建立数字城市的方式以及实际成果应用现状,并以故宫古代建筑物的数字化测绘和古代建筑遗迹为研究对象,结合激光扫描成像测量技术,探索了一种建立数字城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Current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s mainly use 2D plans to define and secure ownership rights associated with properties in high‐rise buildings. These 2D plans may not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and manage the spatial complexity associated with multi‐layered and stacked properties in such buildings; additionally, multiple pages of plans (representing sections of the building) are required to represent all ownership boundaries. In response, land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ing a 3D digital approach to managing information about ownership rights in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s. In this articl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is proposed as a feasible approach for managing land and property information in high‐rise buildings. BIM provides a collaborative,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3D data environment for manag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lifecycle of buildings. However, there is currently no capacity in BIM for recording and representing information about ownership and boundaries of properties, which is core land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extension to the BIM standard, which is implemented in a prototype BIM model of a complex building to showcase the potential capability of using BIM for high‐rise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for modeling 3D ownership rights.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大力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背景下,笔者在《重庆历史地图集》编制过程中,总结了一套关于地方舆图整理与编目的思路,提高了实际工作的效率,并为其他城市在类似项目中提供借鉴,同时为以后建设城市变迁资料数据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