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敏  周建峰 《高原地震》2009,21(3):17-21
选取苏南地区(30°-35°N,115°~125°E)为研究区,采用中国地震局提供的1970年以来ML≥2.0级地震活动的资料,经过完整性和一致性处理,对研究区进行全时空扫描确定中短期预备空区,以分析该地区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图像的时间、空间及强度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依舒断裂带北段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0~2007年发生在研究区域(48°00’150°00’N,128°00’--134°00’E)的地震,用测震学方法研究该区内地震活动性,认为b-t曲线变化与地震活动有很强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青藏块体及周边曾出现与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相似的、大规模中强地震异常图像演化现象。进一步研究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规律,发现该地区1900年以来7个7.8级以上地震前都曾出现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两阶段演化现象。其中,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沿印度板块与青藏块体接触带附近分布、青藏块体内部平静(该阶段一般主震前约2.4~3.5年开  相似文献   

4.
采用空间相关法计算了1987~2013年广西邕宁地震台和河池地震台的地磁Z分量日变化幅度相对海南琼中地震台的空间相关系数,分析了研究时段内空间相关曲线异常变化特征与广西及北部湾海域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及北部湾海域中强地震通常发生在邕宁地震台和河池地震台的空间相关曲线同步出现低值异常持续过程中或异常结束后3个月内,且低值异常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异常最小幅值≤0.9。预报效能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广西地区M≥4.4地震具有较好的映震效果,可为该地区短临地震趋势分析提供定量判据。  相似文献   

5.
对研究区内(31°~37°N,110°~117°E)1970年至今的37年中全部16次ML5.0左右地震前弱震活动图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出现的异常图像有地震窗口效应、弱震空区、地震丛集、小震群活动、弱震条带和地震空段等六种。地震窗口效应和弱震空区重现率最高(均为0.75);小震群活动和地震丛集重现率居中(分别为0.56和0.53);地震空段和弱震条带重现率最低(分别为0.38和0.33)。另根据这些异常的时间进程分析,它们对研究区内未来ML5.0左右地震的预测可进行跟踪。弱震空区或地震丛集可作为年度异常指标使用;出现小震群活动,可作为进入短期预测阶段的标志;如地震窗口出现异常,则可进一步确认进入短期预测阶段。由此可见,弱震活动异常图像对预测研究区内ML5.0左右地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广西北海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认为北海地区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活动水平较高。通过对1970-2004年北海地区b值和缺震时间进行扫描分析,认为b值高值异常和缺震低值异常可能是该区中强地震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7.
结合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特点,研究粤闽交界及其近海地区(N 22.80°~24.00°、E116.50°~118.00°)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此区域:1具备中强地震活动的构造背景;2现代小地震呈北东方向密集成带分布在南澎列岛附近,与北东向滨海断裂的方向一致;3 6级以上地震序列类型多属主余型;4 1971年有小震记录以来,一直存在背景性的ML2级左右地震活动;ML4级以上地震活动成丛分布特征明显;中等地震(ML4~5级)的发生与本区小震活动增强之间无明显关联;当出现年平均b值低于平均值、且较上一年b值下降幅度≥0.5时,可能预示本区进入ML4级地震活跃时段,东南沿海地震带在未来1~2年内可能有中强或以上地震发生;ML4.5级以上地震前,应变能释放曲线存在加速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780 BC至今、100°—110°E、22°—35°N(中国南北地震带)区域的中国大陆5.0级及以上天然地震的分布规律。通过GMT软件绘制了南北地震带上地震震中和断裂分布图像,分析了南北地震带地震时空分布与地震活动性的规律。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大震与强震几乎全部发生在断裂带上,地震频次高、震中密集,呈现集群性等特征,地震活动性较高。该地震带中、南段相似,与北段存在显著差异。在南北地震带上,地震的活跃幕与平静幕持续时间,与活跃幕强度有关。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认识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发震规律,地震的孕震发震和地震活动周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北近期多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时空扫描特征与构造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索利用中小地震群体活动特征,研究数年尺度的地壳构造活动状态的方法。为此,以华北为例,选取地震频度N,地震应变E~(1/2),地震活动度A、A(b)指数及地震b值5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对该区1970——1987年M_L≥2.0级地震进行时间域及空间域扫描。结果表明,该区9次M_s≥5.8级地震前后,各地震活动性参数在震中周围地区经历阶段演化过程,且具有不同的组合关系。而在3个没有发生过6级左右以上地震的对比区则无相应的演变;各参数的空间等值线(或等密度线)较清晰地勾画出近二十年来华北地区构造活动的基本格架,而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后,各参数的空间组合关系亦发生相应的转化。进而,本文给出了利用多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时空组合特征推断数年尺度构造活动状态的主要标志,并初步讨论了华北地区近期构造活动概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滇东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的统计分析,阐述26°~29°N,102°~106°E范围内的滇东北地区的强震时空分布和地震活跃周期特征,研究总结地震活动频度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得出研究区域内中强地震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空间上具有成带分布和南北迁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小震频度异常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小震增强现象在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但是这种周期性的小震活动强弱交替轮回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利用小震活动的增强对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比较困难。本文尝试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是否改变来统计小震频度,并通过此方法研究了2003年内蒙巴林左旗MS5.9级地震和2004年内蒙东乌珠MS5.9级地震。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统计小震的频度更能突出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能够有效的提取中强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李永振 《地震研究》2012,35(1):12-17
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共发生13次5.0级以上地震,其中8次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独立。通过系统研究东北及其邻区这8次中强地震前的小震,发现这些中强地震前存在比较明显的小震增强现象。结合东北地区小震活动的特点,提出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是否改变统计小震频度的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统计小震的频度更能突出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能够有效的提取东北地区中强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3.
1654年甘肃礼县8级地震发震断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区地处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发育多条活动断裂。礼县8级地震发生在黄土覆盖区,距今约370年,受自然侵蚀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地表破裂带和次生灾害现在已经难以分辨。为此,文章收集整理了1970年以来的地震台网和流动台网观测资料,基于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经过联合反演计算,研究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根据岷县—礼县—两当一线的小震活动分布,推测存在"岷县—礼县—两当断裂",可能是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但仍需野外地质工作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00年6月6日景泰5.9级地震的两次破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肃数字台网的波形资料,应用主事件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年6月6日景泰5.9级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一,这次地震由两次破裂构成,在空间上东西相距21km,时间相隔3.9s,这一结果能很好的解释本次地震的宏观破坏现象,对进一步第原及海原西断裂的现今活动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不同于一般做法,文中用地震的活动性来分析断裂带的活动特征.为了解邯郸市周边存在的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基于邯郸市附近地震台网监测的地震数据,利用地震纵波速度和震源位置联合反演方法,得到了邯郸市周边主要断裂带上地震波速度及震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确定了地下壳质的纵波速度结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邯郸市周边小震的活动主要由磁县断裂和林州-武安断裂引起,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南端(邯郸-磁县段)几乎没有活动;地震活动集中在6 ~ 10km的范围内;活动时间特征是,从开始的2条断裂带同时活动逐渐演变为以磁县断裂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9—2007年山西断陷带GPS站点位移速率,采用格林函数法计算了山西断陷带地壳10 km深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变化,并与区域地质构造、中强地震活动及其震源机制解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中强地震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现今应力场变化强烈的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高,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一致性较强;构造应力场变化和中强地震活动还受构造相关区强震活动的影响,2009年以来忻定盆地原平段至石岭关隆起区中强地震活跃可能与汶川8.0级地震影响有关;山西南部尤其是运城盆地具有较高的背景应力水平,应进一步关注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level step-variation anomalies and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The train of thinking is as follows:First,a series of water level step-variation anomalies are regarded as sequential step-variation anomalies; next,these sequential anomalies are divided into several sub-sequential anomalies according to the temporal density of step-variations in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sequence; then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es of various sub-sequential anomalies are analyzed to find their relation with regional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ies,and finally the various sub-sequential anomalies are synthesized as sequential anomalies so as to analyze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tendency of seismic activities.By the above method,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eries of water level step-variation anomalies at the Wanquan well since 1981 and several regional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ies.According to the monthly frequency,amplitude and tre  相似文献   

18.
应用安丘台跨断层定点形变的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一般多项式曲线分段拟合,结合周边的地震活动背景.研究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断层活动和周边的地震活动在频度上存在对应关系。可利用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为台站周边地区的地震预报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刘文兵 《地震》2010,30(2):46-53
强震发生前, 震源附近的地震活动往往会呈现出一些空间和时间的异常特征, 分析和提取这些异常特征的方法较多。 本文采用了与常规强震预测方法迥异的地震预测方法地震活动反向追踪法(Reverse Tracing of Precursors, RTP), 对中国大陆近30年来的几个MS≥7.5大震(含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进行了探索性的回溯研究。 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中国大陆大震预测方面有一定的适用性, 并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未来强震活动做了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Earthquakepredictionisanundertakingofpublicwelfare,butearthquakecannotbesuccessfullypredictedatthepresentstageduetotechnologicalreasons.Howtoadaptthepresentsituationofearthquakepredictiontotheneedofsocietyisasubjectthatshouldbestudiedearnestly.Logicallyspeaking,themostimportantproblemindisasterpreventionisthemagnitudeofthecomingearthquake(becauseitconcernstherangeandinvestmentforprevention);Thesecondproblemisthemostdangerousseismiczone(becauseitconcernstheconcretearrangementforpr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