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由雷电产生的电磁效应作用在弱电设备上时,轻则会使弱电设备产生误动作,重则会导致弱电设备永久损坏,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采取电磁屏蔽措施,能预防由雷电产生的电磁感应对弱电设备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雷电灾害浅谈弱电设备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年哈尔滨市多起雷电灾害的特点,对弱电设备防雷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雷电浪涌对弱电设备的危害及防雷措施,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刚 《广东气象》2002,(Z1):13-15
常规避雷针的防雷性能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保护半径小,会程度不同地增加闪击机率;接闪时,针体和引下线产生的强电磁辐射可能会对邻近的弱电设施造成雷电感应.  相似文献   

4.
黄嵘  马宁 《浙江气象》2009,30(2):39-43
随着义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化工企业林立,由于大多有易燃易爆场所和弱电设备,会因为雷电所产生的巨大电流或电磁感应,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针对小化工企业的特点,通过避雷针、避雷带的安装,各设备间的等电位连接,共用地网,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供电系统加装浪涌保护器达到对化工企业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雷电对变电站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陆川县东山110kv变电站雷击事故为例,从雷电的基本特性及雷电对变电站弱电设备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取合理、安全可靠的防雷措施能有效防止变电站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电侵害网络设备的几种途径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有两种方式:直击雷侵害和感应雷侵害。直击雷击中建筑物,会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如果电压分布不均会产生局部高电位,对周围电子设备形成高电位反击,击毁建筑物,损坏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一般由电磁感应产生,通过电力线路、  相似文献   

7.
对2005年6月1日、4日2次加油站雷害事故进行分析,探讨雷电浪涌对加油站弱电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谈信息系统防雷设施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统通常集中在机房内,属于耐电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的弱电设备。易遭受雷击。雷电破坏电气设备,造成数据的永远丢失,对计算机房的雷电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林  罗值贤 《贵州气象》2002,26(2):46-47
弱电设备防雷装置接地线即各种线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与接地体之间的连线,它在弱电设备防雷装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可知,通过缩短接地线的长度和增大接地线的横截面积,使电流流经接地线时所产生的热量减小,从而使弱电设备防雷装置接地线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0.
雷电反击过电压是避雷针、避雷带起到防雷作用的同时所带来的明显副作用之一.当雷电流通过防雷装置时,雷电流经过接地装置泄流入地.如果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过大,将产生高电位.因此,与接地装置相连或相近的杆塔、构架或设备外壳也将处于很高的对地电位.从而使设备外壳与设备的导电部分之间产生高电压,称为反击过电压.反击过电压是电气设备遭受雷击损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加油站的雷害个例分析及防护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正宏 《广西气象》2006,27(1):42-44
对2005年6月1日、4日2次加油站雷害事故进行分析,探讨雷电浪涌对加油站弱电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许海岩 《黑龙江气象》2011,28(4):39+41-39,41
雷电由高能的低频成份与极具渗透性的高频成份组成。其通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金属管线或地线直接传导雷电致损设备;一种是闪电通道及泄流通道的雷电电磁脉冲以各种耦合方式感应到金属管线或地线产生浪涌致损设备,绝大部分雷损由这种感应而引起。对于电子信息设备而言,危害主要来自于由雷电引起的雷电电磁脉冲的耦合能量通过以下三个通...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国气象局2000~2005年《全国雷电灾害典型实例汇编》资料和湖北省气象局2006年全省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分析了湖北省雷电灾害次数、直接经济损失、伤亡人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行业分布特征、设施类型特征和城乡差异等。结果表明,湖北省雷电灾害次数、直接经济损失、伤亡人数及其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鄂东、鄂西各项指标最高;湖北省年雷电灾害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雷电灾害次数月分布呈双峰型,与其雷暴日数的月分布基本一致;电力业遭受的雷电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仓储业雷电灾害单次平均直接经济损失最高;弱电设备的雷电灾害次数最多,强电设备的雷电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农村雷击伤亡人数高达92.3%,特别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具有很大破坏力的自然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弱电设备愈来愈多,雷击事故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开展雷击事实鉴定是防雷减灾管理的重要内容。雷击事实鉴定方法的研究为分析火灾原因和设备故障,确定雷击灾害保险赔偿,分清事故责任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雷击事故可能产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等是判定雷击事实的重要依据。而热效应、机械效应、雷电波入侵虽然直观但缺乏定量的指标,很难作为雷击事故的判据。由于雷击现象必然伴随着强大的雷电流,导致在雷击现场的…  相似文献   

15.
1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对于强电设备的防雷措施比较完善,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对于弱电设备的防雷却显得很薄弱,每年各种弱电设备因雷击而遭受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随着电力系统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弱电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保护弱电系统免遭损害也越来越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此作一初步的探讨。由于一些电子设备工作电压仅几伏,传递信息电流也很小,对外界的干扰极其敏感,而雷电的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因此,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避雷针能防止直接雷击,但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  相似文献   

16.
<正>1概述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属自然灾害之一。有史以来,雷电便以极大的破坏力造成建筑物倒塌、起火和人员伤亡,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弱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其绝缘强度低,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等致命弱点也突显出来。根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雷击火灾的损失,成为当今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电危及信息系统主要是雷电电磁脉冲,雷电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是电力供电系统的重要枢纽,但其往往地处空旷地带,容易遭受雷击,变电站弱电设备易遭受雷电损坏的主要原因有地电位干扰、空间电磁感应的影响、所安装电源避雷器不匹配、光缆接地处理不当等,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后详细介绍了施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1引言雷电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天气现象,由于其发生可以产生很强的大电流、大电压、强电磁辐射,通常给设备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特别是对乌海市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损失,因此雷电灾害及其活动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雷电天气的活动规律,研究和探讨其活动规律对乌海市的雷电安全防护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气象局实时业务系统的电力供应由两台大型UPS负担,为一用一备.UPS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的精密电子设备,其构成中除大功率的电力元件外,还包括CPU板、逻辑控制板、整流器控制板、逆变器控制板等微电子控制部件.据IBM公司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有80%的电子设备的损坏是电源系统的问题,因此,确保合格的电力供应就显得尤为重要.UPS微电子控制部件的主要元器件是各种集成电路(IC),而IC对电磁环境的要求较高,当IC处于幅度为0.3GS(高斯)的电磁脉冲环境下,会使机器发生误动作,电磁脉冲幅度为0.75GS时,I C元件会出现假性损坏,幅度为2.4GS时,IC元件将出现不可逆永久性损坏.建筑物遭雷击时 ,除接地体的瞬时电位可达数千伏甚至10万伏数量级的高压外,雷电流通过建筑物的钢筋入地时,还会在建筑物的内部产生极强的电磁场,进出设备的电缆引线都会产生感应电势,高压往往使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强磁场则更易使IC元件报废.  相似文献   

20.
引言 雷电灾害是人们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雷电能将10米高的大树烧焦,可使3毫米厚的钢板击穿。每年雷雨季节因雷击引起的火灾、停电乃至停电事故常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近年来,随着电子领域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各种现代通信设施得到广泛地使用。而电子类弱电设备最易受雷电感应所损坏,该方面的雷灾尤显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