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多年来利用地下流体异常预报地震主要依靠的是单项观测资料,随着地震预测研究的深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开展单井多项观测和提取综合前兆异常已是面临着的新任务。本文据张道口井的多年多项流体观测资料,提出了单井流体异常综合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模拟和数字地电、地磁类观测资料。四川地区地电6台站的26测项模拟观测,在汶川8.0级地震前仅出现1项中期异常,异常台站比1/6=0.17;异常测项比为1/26=0.04。对"九五"到"十五"期间四川地区数字化改造或数字地电观测资料,没有分析检测出异常项。四川地区6个台的地磁垂直分量整点值的日变形态在震前2天出现波谷分裂的异常现象,由于平时出现此类异常频繁,若用于预测无统计学的显著意义。可见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电和地磁类观测资料结果出现的异常现象比例是极低的。同时对疑似或有争议的异常测项进行分析说明,对汶川8.0级地震前电磁类异常少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0年河津4.8级地震前周边台站前兆测项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发现震前临汾台短水准观测曲线先后呈加速—持平—转折—发震的典型异常图像,且与2003年洪洞4.9级地震前异常图像相类似;其他“十五”改造新增的形变、流体、地电等学科手段也存在多台项短期或短临异常,异常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2省5个台站,涉及多项前兆仪器;并利用地震行业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采用陕西省部分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使文章的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MS 6.4地震是甘青地区自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后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其震中距宁夏边界230 km。通过梳理震前宁夏地区地震活动异常和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异常发现,震前存在测震学异常2项;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异常6项,其中,形变异常4项,地下流体异常2项。5项异常为中长期异常,2项测震学异常和甘盐池井水温异常为短期异常,无临震异常出现。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强地震前前兆观测资料的异常特征和各种前兆异常可信度的差异,考虑到单项观测数据和多项观测数据的相互联系,提出了用综合参数S描述多项前兆观测数据整体变化。结果表明,与单项前兆观测数据比较,综合参数S有变化平稳、震前异常反应明显等优点,可以作为地震预报实践中识别前兆异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长周期形变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些大地震前观测到的短临和临震地震前兆异常资料,综述了多年来长周期形变波观测事实和研究状况.利用地震前后记录到的典型震例异常图像的特点、形态、量级,多层次分析了长周期形变波的异常持续时间,有效监测范围,主震震级范围,异常形态,周期及传播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长周期形变波异常持续时间多为震前几个小时到6.5天,对应地震...  相似文献   

7.
自1970年四川大邑6.2级地震后,我省开展了水化城震预报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水化观测资料和几十闪中强以上地震的成功与失败的预报经验和教训。水化地震预报思路经过了单个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中多项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和“八五”攻关的从异常群体的演变过程提取前兆信息对应及预报地震几个阶段。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化地震预报思路的发展过程,列举了各阶段水化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的典型震例。针对  相似文献   

8.
试论地下水位震前异常的来源、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地震地下水位动态观测井网自建设以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捕捉到了一定的震前异常信息。近几年来又开展了多项地震地下水位震前异常机理的室内与野外试验研究。本文根据上述试验研究结果和实际观测到的震前异常现象,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探讨地震前出现的地下水位异常信息的来源及其形成的机制与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用四川地区不化学建台以来11个水氡点的水氡观测资料和5个水化观测点19个水化测项的观测资料,绘制了水化日测值,五日均值和月均值图。以月均值曲线图为基础,用形态法分析提取水化中短期趋势异常。以2个以上水化台项出现形态异常,作为预报未来1年内异常点周围200千米范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300千米范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水化前兆指标。以多水点水氡日测值资料为基础,用层次跟踪方法提取水化异常,提出多点水氡  相似文献   

10.
结合地震前兆信息量综合数学表达式和小波变换、EMD分解技术,遴选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其附近地区67个台点91个测项的连续性、可靠性较高前兆观测资料,多频域剖析前兆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多层次挖掘地震前兆观测异常、最大程度地展示前兆群体映震效能。结果显示,地震综合前兆信息量时序曲线,在ML≥5.0地震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值异常(S时序≥0.1),一般高值异常出现1~6个月内,研究区有发生ML≥5.0地震的可能;地震前兆信息量综合空间扫描的结果显示,未来的震中区多位于最早出现S窗≥0.2异常区的边缘区域,但异常区域的迁移规律性特征不明显,这可能与资料分析时段研究区内发生地震的震级较小及前兆台点的空间分布不匀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结合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国家速报台站大地震速报评比标准》的要求,对太原基准地震台2009年速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如何改进工作,有效提高速报质量,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白晓勤  李冬梅 《山西地震》1999,(1):14-17,35
从山西省形变观测的基础资料入手,回顾了各形变观测台(站)在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内蒙古自治区包头6.4级和河北张北6.2级3次地震前后的异常追踪落实过程,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给出了思考之后的启示,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形变数字化资料对山西地区地震前兆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张家口、怀来、赤城、宽城、易县和涉县6个地震台站共计43个观测项目的数字化资料,针对2002年至2005年山西地区发生的4次ML≥4.0地震,进行了地震前兆、同震反应及震后效应的系统研究。结果发现.河北省数字化资料对,1次山西4.0级以上地震前兆反应主要以应变为主,包括体应变和线应变,异常形态以固体潮畸变和抖动为主。  相似文献   

14.
Applic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 to crustal de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The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tidal information, i.e. earth tide in the continuous deformation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before. And the analysis methods used were specially for earth tideonly. As to the medium-long period and non-tidal information, fitting and filtering are not the bestmethods. Because they are not able to reflect the variation process of frequency information withtime and to distinguish and extract mor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although they can eliminateyea…  相似文献   

15.
将形变速率累加法应用于山西地区4个定点水准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计算结果与本区域及邻区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发现震前一些连续的异常“孤立”点,经过积分放大后,异常信息的提取更直观、突出,显示出较好的映震效果;该方法对于跨断层资料的异常识别,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运用国际上新近发展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计算获得山西及邻区区域地震台网44个台站对周边地震事件的检测概率及台网检测概率。发现,因台网布局等影响,山西中部断陷盆地展布区域及两侧隆起区大部分地区的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P≤1.5,山西西部边缘地区和最北端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交界地区震级达到1.5≤MP≤2.0,山西最南端的晋陕交界MP为3.0级左右。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提高山西地区整体监测能力,在山西西部边缘地区、最北端和最南端可增设台站或引入更多邻省台站。  相似文献   

17.
在山西大同—阳高 1989年 6 .1级地震的震例总结中 (张肇诚 .中国震例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 0 0 0 ) ,共收集了 2 7项地下流体异常 ,经过对资料的整理研究 ,又发现了 2 0项。以这些异常为样本 ,研究了异常场的形态组合、空间展布与时间演变等特征 ,指出水位动态异常以下降型为主 ,水化异常以上升型为主 ,异常呈条带分布 ,是场源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以研究区的构造块体为背景,对山西大同1989年MS6.1、1991年MS5.8及1991年忻州MS5.1地震前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电磁及测震学科的异常图像进行分析,明确了各项异常在时间、空间上的关联、组合及其与地震过程的内在联系。得出,山西北部发生MS5.0以上中强地震前的异常时间达3 a左右,震中区会形成比较明显的闭锁区域或空段,前兆异常与小震活动异常的起始时间和空间分布是比较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黄继攀  王新安  雍珊珊  王墨  刘众 《地震》2019,39(3):84-94
地震前的电磁扰动现象曾被多次观测到, 但需进一步研究。 在中国地震局的支持下, 可以监测电磁扰动数据的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在中国境内已经布设了200余套。 2017年8月8日, 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 震中周边500 km范围内当时已经布设22套AETA设备。 基于滑动四分位距法(时间窗为27 d)分析了这些台站震前30 d的数据。 11个台站出现了异常, 其中震中周边200 km内的6个台站有4个发生异常。 同时, 正异常明显多于负异常。 另外, 大部分异常发生在夜间(20时~6时)。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在许多地震前可以观测到局部磁异常。选择位于中国最北部的国家级绝对地磁观测台内蒙古满洲里地磁台和黑龙江德都地磁台2008年的观测数据,采用差值法、响应比、能量比等分析方法,对2008年6月10日内蒙古阿荣旗M 5.2地震和7月7日黑龙江龙江县M 4.6地震前的局部空间磁场异常进行分析,并应用斜率分析和差分分析对差值法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发现在内蒙古阿荣旗M 5.2地震和黑龙江龙江县M 4.6地震前各方法均存在明显的异常,这些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站周围小范围的震源区介质电性结构的变化。同时针对异常幅度、持续时间与地震强度间的关系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