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矿产 砷(三载化物) 石楠 铝土矿和氧化铝 视 留石 石舀(天然) 锰 云母.片状(天然) 石英晶体 妞 论 牡 钒 忆 宝石 铭 锢切里晶石记锑金刚石(天然)钾盐石材(规格)祖铬枯映钦棺r锌稀土铂锌钨海饰饮摄泥炭钱金属银硅被钱化合物怕浮石金刚石(粉末.粗砾.砂粉铜固氮,互蜓石石青水泥石  相似文献   

2.
为弥补以往研究中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精细化程度不高、对西南三江斑岩型铜矿深部找矿勘查推进支撑作用有限的不足,针对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滇西北普朗斑岩型铜矿区矿化蚀变分带从外至内呈青磐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钾化硅化分布的特点,分析斑岩型铜矿矿化蚀变分带的特征矿物组成、诊断性波谱及其ASTER遥感波谱响应;采用多重分形"广义自相似性"和"局部奇异性"理论与能谱面积法(S-A法),探索复杂地质背景条件下斑岩型铜矿蚀变分带特征矿物,即青磐岩化(绿泥石、绿帘石)、硅化绢云母化(石英、绢云母)和钾化(钾长石)硅化(石英)等弱信息增强与提取方法;通过对遥感蚀变分带结果进行实地查证及岩矿鉴定,印证了本文构建的斑岩型铜矿蚀变分带遥感异常增强和提取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鉴于绢云母(和白云母)类粘土矿物对于研究与矿化紧密相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机制、与温压有关的地质成因过程等的重要意义,开展了绢云母的岩矿光谱特征变异分析和成像光谱矿物识别,并对岩石、矿物的试验室光谱和影像光谱所反映的地质成因信息的提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疆哈密三种典型蚀变矿物的HyMap高光谱遥感信息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机载的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成像光谱(HyMap)数据,对新疆哈密地区岩矿信息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方解石、 绿泥石和绢云母3种常见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在遥感数据定标和反射率图像转换的基础上,应用光谱角度模型(SAM)分类法进行自 动匹配识别和信息提取。通过掩膜技术进行方解石、绿泥石和绢云母矿物填图,并结合实验室光谱数据库光谱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西昆仑岩性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西昆仑西段布伦口地区各岩性段内岩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及其光谱特征分析,提取代表各岩性单元的岩性端元波谱曲线;对研究区内ASTER可见光(VNIR)和短波红外(SWIR)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处理,成功提取了研究区内9种重要的岩性单元(包括古元古界布仑阔勒群的黑云石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志留系温泉沟群的绿泥石绢云母板岩、黑色千枚岩和绢云母石英片岩,以及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经已知地质资料和野外查证资料分析证明,用上述方法提取岩性信息的结果可靠,能为岩性填图及矿床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航空高光谱数据具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和高空间分辨率,在矿化蚀变带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表明,北山成矿带方山口—老金场地区存在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金矿床成矿潜力。覆盖该区的航空高光谱(CASI/SASI)遥感数据蚀变矿物异常提取结果显示,区内发育高铝绢云母、中铝绢云母、低铝绢云母、褐铁矿、白云石、绿泥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等蚀变矿物。对金滩子金矿床光谱信息的剖析表明,"中—高铝绢云母+褐铁矿"为其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对区内高光谱异常信息进行筛选,圈定出方山口找矿预测区;对预测区内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发育地段进行野外查证,发现3条金矿化黄铁绢英岩脉。实践表明,通过针对性地筛选高光谱蚀变矿物异常组合,可以有效地指导下一步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天然草地生物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上草地生物量是衡量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是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载畜平衡监测的重要依据。为了快速、准确、有效地估算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掌握其变化规律,以天山北坡天然牧场为研究区,分析其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研究区阴坡与阳坡不同的草地类型和植被种类,利用多旋翼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含近红外波段),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在进行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生物量和多种植被指数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地形因子(阴阳坡)之后,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各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系数显著提高;不同坡向,同一植被指数拟合精度差异较大;同一坡向,各个植被指数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总体上,比值植被指数(RVI)与阴阳坡草地生物量拟合效果最好,模型精度均达到75%以上。利用植被指数建立的生物量估算方法结果与实际相符,可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检测和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白杨河铀铍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建立航空高光谱数据CASI/SASI矿物填图处理流程,运用混合调制匹配滤波技术实现了多种蚀变矿物的填图。填图结果的野外验证表明,3种绢云母亚类的准确性高于85%,其他各类矿物的准确性高于90%。叠加研究区铀矿点资料,发现白杨河矿区赤铁矿化和高铝绢云母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铀矿点分布高度相关,主要位于杨庄岩体与外围火山岩的北接触带附近,呈明显分带性。并且,高、中、低铝绢云母的空间分布指示矿床北部和南部的热液活动温度可能存在差异,区域上存在多期热液活动作用。这为矿区外围找矿预测和区域地质成因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3年美国石油进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2 0 0 3年石油进口量为1 2 2 5 .4万桶/日,受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影响,2 0 0 3年美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减少,由2 0 0 1年的占2 3.3%下降至2 0 0 3年的2 0 .3% ;努力扩大从非OPEC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石油进口。  一、石油产量下降,进口逐年增长  美国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90年代以来美国石油消费量逐年增长(图1 ) ,而同期国内石油产量则逐年下降,随着石油消费和石油产量之间矛盾的加剧,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则逐年增加(表1 )。2 0 0 3年美国石油消费量为8.45亿吨,比1 991年的7.66亿吨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铜镍矿床外围地区进行遥感找矿预测,首先根据ASTER数据不同波段的特性分别提取岩性信息和蚀变信息,对热红外(TIR)波段,在采用波段比值法定量提取二氧化硅含量的基础上,利用波段比值计算的岩性指数(lithological index,LI)定量提取基性-超基性岩信息;对可见光-近红外(VNIR)及短波红外(SWIR)波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性提取高岭土-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蛇纹石化等矿化蚀变信息;然后在ArcGIS平台上,对所提取的矿化蚀变信息进行量化定级和叠加处理,制作综合矿化蚀变异常信息图(其反映的异常范围和强度与已知矿区十分一致);最后利用综合矿化蚀变异常信息,对金川铜镍矿床外围地区进行找矿预测,共圈定出3个找矿预测区,可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价格上升发出了需要增加能源供应的信号,因此,各国能源企业都积极推进对石油天然气上游开发项目的投资,以增加新的油气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2007~2023年,北美和中南美地区有144个油气项目列入了开发计划。这其中,代表性的石油项目主要有:美国墨西哥湾的雷鹰(Thunder Hawk)深水油田,委内瑞拉的圣克里斯托渡尔(San Cristobal)老油田,加拿大的"地表"(horizon)油砂开发项目;代表性的天然气项目主要有:位于美国产油大省阿拉斯加的"北坡"(North SLope)天然气田,秘鲁的卡梅亚(Camisea)天然气田。预计可使石油高峰产量增加879万桶/日,天然气高峰产量增加39775万立方米/日。不仅会进一步巩固北美作为世界主要的能源政治中心的地位,而且也会提高中南美洲地区在世界能源生产格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云母矿物成分与光谱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掘岩石矿物成分与其光谱特征间的内在关系,为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矿物微观信息提供依据。在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利用TSG(地质光谱专家)软件,分析了岩石样品中白云母矿物的光谱特征;利用电子探针对白云母矿物进行了微区化学成分研究。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白云母的光谱变异特征。研究表明:白云母矿物的诊断吸收特征波长位置随矿物中AlⅥ离子数的减少而呈现出向长波方向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反演草地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FAPAR)遥感估算中被广泛采用的植被指数法,其估算精度往往受到"红波段吸收峰"峰值点光谱反射率易饱和特征的影响。考虑到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能较好地诠释地物光谱吸收特征的细节信息,基于微分法与包络线去除法研发"高光谱曲线特征吸收峰自动识别法"识别对FAPAR敏感的特征吸收峰,再结合连续统去除法以及光谱吸收指数(SAI)提取FAPAR的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构建估算天然草地冠层水平FAPAR的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模型。结果表明:(1)天然草地冠层FAPAR与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红波段吸收峰"SAI对FAPAR变化最为敏感,在植被覆盖度较高时,其饱和性相比"红波段吸收峰"峰值点反射率与归一化植被(NDVI)值有较大的提升。(2)以"红波段吸收峰"SAI为变量的对数方程为FAPAR的最佳估算模型,在植被覆盖度处于中与高时,其FAPAR预测精度比NDVI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采用的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植被指数因饱和问题在估算FAPAR时的不足,可作为植被FAPAR反演的新参数,适用于中、高覆盖度的天然草地FAPAR监测。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为了贯彻国务院取消国家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鉴定行政审批后,加强管理的有关批示精神,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三定”方案赋予国土资源部矿泉水的保护管理职责,进一步强化矿泉水水源地保护  相似文献   

1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前后川西天然林变化情况,基于1989年、2000年和2017年3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对近29 a间川西天然林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天然林区植被覆盖度在天保工程前(1989—200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实施天保工程后(2000—2017年)呈缓慢回升趋势。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在天保工程实施前减少了6 291. 56 hm2;而在该工程实施后则增加了4 384. 01 hm2。近29 a间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均以乔木林和灌木林为主,面积转移主要发生在二者之间;其间耕地面积变化明显,在工程实施前增加,而在实施后降低;森林覆盖率先速降后缓升,工程实施前降至61. 77%,降幅达2. 57%,实施后又缓升至65. 61%,升幅为3. 84%。这证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川西天然林资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初选和扩大实验两个步骤,使用聚乙烯薄膜(简称PE薄膜)和天然乳胶薄膜(简称乳胶薄膜)这两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对不同型号GNSS测量系统进行包覆,并按照相关检定规程提供的检定方法对包覆后仪器进行性能检测,测试PE薄膜和乳胶薄膜对GNSS测量系统的卫星信号接收能力、天线相位中心一致性,并对测量精度和散热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评价两种材料对GNSS测量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切比雪夫比值函数对矿物学和岩石学剖面样品在2.O-2.5μm谱域的光谱进行波形分析。结果表明,波形分析技术在鉴别矿物、确定岩石绢云母化和碳酸岩化蚀变分带,及蚀变矿物相对含量等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光谱研究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遥感技术在地质上的应用不断深入,单一波段图像或常规的合成图像已不能满足地质解译的需要,作者通过对TM数据进行多种功能复合处理,期望能直接从影像上获得蚀变信息和线性体(构造)发育程度的信息。 蚀变信息的提取根据白云母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等蚀变岩石波谱曲线和正常岩石波谱曲线的差异,通过TM 5/TM7的比值提高蚀变岩石的灰度。由于南方植被发育,这一比值也使植被信息得到提高,而TM 4/TM3是植被的指示系数,因此利用这两个比值进行变换分类,就可消除植被对蚀变信息的干扰。 线性体提取及其密度统计线性体与断裂构造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制作了海河流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湿地分布图,分析了湿地格局变化过程与区域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内天然湿地面积萎缩趋势明显,由1980年的5360 km2降至2007年的4331 km2;人工湿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由1980年的3492 km...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地基激光雷达实现天然林区近地面点云数据的精细分类和倒木提取。对大兴安岭天然林区的3个倒木样地进行了近地面1.3 m以内点云精细分类和倒木信息提取。为避免点云密度差异和遮挡的形态特征,点云分类时基于自适应临近搜索法计算团块协方差特征值构造3D和2D特征。使用k临近递增的团块协方差特征值得到的线性特征、面状特征和发散状特征构造最大熵函数,用最大熵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临近点云计算特征参数,根据递归特征排除法(RFE)筛选重要变量进行随机森林分类。利用自适应kNN特征得到3块研究样地(A、B、C)的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93.17%、94.52%、95.16%;固定k临近搜索时,总体精度分别为92.65%、89.09%、92.99%,表明自适应kNN搜索方法使分类精度有一定提高。提取倒木点云去噪处理后进行随机抽样一致圆柱拟合,根据轴线方向进行圆柱的筛选与合并,实现倒木的识别,样地倒木识别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