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图》2009,(4):12-13
迪拜(Dubai)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7个酋长国之一,也是海湾地区的中心,被誉为海湾的明珠。虽然只是弹丸之地,可如今的迪拜已从20世纪60年代一个沉寂无名的小渔村变成了今天享誉全球的现代化大都市,并正在努力成为全球顶尖的金融中心以及观光胜地。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2011,(1):57-57
2011年1月16日至20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应用研讨会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应用研讨会由联合国外空司和阿联酋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30多个国家,共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16日至20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应用研讨会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应用研讨会由联合国外空司和阿联酋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30多个国家,共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GNSS应用研讨会是2001年以来联合国外空司举行的一系列促进GNSS应用的区域研  相似文献   

4.
阿联酋拥有980亿桶石油储量,即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10%。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五位,并出口大量天然气液化气,是对世界能源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阿联酋是一个由七个酋长国(阿布扎比、迪拜、沙加、阿治曼、富查伊拉、哈伊马角和乌姆盖万)组成的联盟国家,政府集中在阿布扎比,阿布扎比控制了阿联酋绝大部分的巨大经济和资源财富。两个最大的酋长国(阿布扎比和迪拜)提供了阿联酋80%以  相似文献   

5.
《遥感学报》2012,(5):1116
资源三号(ZY-3)卫星是中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于2012年1月9日11:17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ZY-3卫星搭载了一组三线阵立体测绘相机及1台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立体测绘相机由1台2.1m分辨率正视相机和两台3.5m分辨率前、后视相机组成,以"不同视角、联合观测"的方式立体成像。图为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处理的2012年2月16日迪拜棕榈岛及周边区域影像,由2.1m正视相机影像和6m多光谱相机影像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地区、低密度不透水面地区、山区等困难地区具有灯光较弱、空间布局分散、周边遮挡物较多等特点,目前已有的大尺度不透水面研究中对困难地区不透水面的提取效果较差。鉴于此,提出了以多时相升降轨Sentinel SAR数据和光学影像为主,辅以灯光、DEM数据为阈值筛选的提取方法。对中国延安、越南南部、阿联酋迪拜、孟加拉国南部等困难地区进行了不透水面提取,并将提取结果与2010年GlobalLand 30产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平均精度可达88.58%,平均Kappa系数可达0.76。该方法能增强困难地区不透水面提取效果,并有较高的提取精度,对于大尺度乃至全球不透水面的提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移动计算、社会媒体、 "云"计算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式,而且还深刻改变着GIS的教学.那么这些变化如何影响GIS教育?近期记者与ESRI教育署署长大卫·迪拜斯对话,探讨正在改变着的GIS教育及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地理空间技术的变化如何改变GIS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境外典型区域精细化三维建模数据获取与产品制作技术难点,本文设计归纳出一种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精细化三维建模方法。选取迪拜市中心城区为试验区域,以WorldView-3、GeoEye-1等主流高分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以互联网众源影像为辅助数据源,利用卫星影像精准定向精化的RPC参数及生成的精准几何信息(DSM/DOM),完成区域内主要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生产制作,并形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三维建模原型系统,满足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工程,快速制作符合精度和精细度要求的三维数字模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随州市曾都区的地理国情时空数据,提取了该地区1999年、2002年、2005年、2009年和2014年的建成区矢量信息,并结合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其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模式和规律,对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3):I0006-I0006
浙江省嵊州市国土资源局2002年成立信息中心,启动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加强基础平台建设,保障了系统网络安全。几年来,建设了比较规范的管理机房,配备了核心交换机、三层交换机、数据服务器、防火墙、物理隔离器、UPS电源等硬件设备。2003年组建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及时、有效地监测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与规划。本文利用成都市周边地区2002年、2007年的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完成了2002年、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图的编制,并进行了2002-2007年该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美国宇航局和法国空间局联合公布的T/P数据 (1994年、1996年和 1997年 )、欧洲空间局的ERS1数据 (1992~ 1993年 )和ERS2数据 (1996年、1997年 )以及美国海军的Geosat精密重复任务数据 (1987年、1988年 ) ,由共线法计算了热带太平洋及东、西赤道太平洋洋域海平面高月变化 ,进而研究了 1987年、1991~ 1992年、1994年、1997年四次厄尔尼诺现象与该地区海面高月变化的相关性。测高数据采用最新编辑标准编辑 ,同时进行了逆气压等各项物理改正 ,得出了与 1987年、1992~ 1993年、1994年、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有联系的热带太平洋及东、西赤道太平洋逐月的海面高变化异常图 ,利用正常年 1988年、1996年海平面高月变化作为基准 ,计算出相对于正常年的海平面高变化的异常值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与渭城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97年、2004年、2012年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和1999年、2001年、2006年、2008年、2010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建立了监测城市空间扩展的多重规则集;并按照规则集获得了监测年份的城市空间扩展信息。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4,自引:27,他引:17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地资源数量减少,非农业用地大量增加。及时、精确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关系着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与规划。本文选择地貌类型多样、社会经济发达、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的北京市昌平区,在RS、G IS支持下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制图与动态变化分析典型试验。为了进行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获取了昌平地区俄罗斯KOCMOC卫星1986年与1998年SPIN-2 2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同时获取了法国SPOT-5卫星2004年2.5m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以及相应的分辨率略低的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完成了1986年、1998年、2004三个年分的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并完成了1986-1998年、1998-2004年以及1986-2004年三个时期昌平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以1985年土地概查、1996年土地详查、2009年二次土地调查为数据源,参考Costanza和谢高地2007年修订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系统分析了黑龙江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9年全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8110340.48万元,其中1985~1996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7369251.62万元,1996~2009年增加了741088.86万元,仅为1985~1996年间的10.06%。黑龙江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主要源于耕地、水域面积的扩大。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湿地、水域、林地等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较高地类的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笔者将景观生态学、遥感蒸散计算技术等应用于流域生态耗水研究,先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的4期遥感数据,研究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并对流域景观生态进行分区。然后利用MOD IS数据和平流干旱模型,计算2005年生长期蒸散分布;再结合流域水资源评价成果,计算景观生态消耗的水资源、不可控水资源和可控水资源;最后又结合规划目标,对白杨河流域生态保护系统2020年与2030年生态需水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弄清了流域景观生态对象、功能、格局和过程、弄清了其消耗的水资源类型、数量和时空分布,为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湘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规模、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等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对2004年和2009年2个时段不同海拔高度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在地形低缓处集聚;从2004年到2009年,北湖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了168.7hm2;5年来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平均规模增长了5.57%;在空间形态上,斑块分维数和形状指数2009年比2004年分别增加了0.031、0.189,农村居民点越来越破碎;在空间分布上,斑块间邻近距离不断缩短,平均最邻近距离缩短了13.29%,呈现出集中、连片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6年、1995年和2003年三期TM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86~2003年间杨凌示范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①在1986~2003年间,耕地面积逐年下降,17年间下降了20多km2,具体体现在:1986年、1995年及2003年耕地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74%、59.7%和50.8%;而园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近12 km2,年变化率近10%;林地和交通用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7.4%、7.1%;此外,居民点用地也有明显增加。②杨凌在1986~1995年间,居民点用地几乎没有变化,而1995~2003年间居民点用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另外,2003年交通用地比1995年在总土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了1.6%,这充分说明了杨凌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9.
以宣下矿区为研究区,基于1972年、2003年、2013年、2018年4期地类数据,利用遥感技术分析了整个矿区在建矿前、生产中、闭坑后的地类变迁情况以及高时间跨度上的地类流量变化。结果表明,1972年研究区开展了大规模煤矿建设和开采活动,城乡居民与工业用地快速扩展,占用了大量耕地。分析土地的破坏与占用面积以及地貌类型发现,研究区矿山及其相关用地压占土地资源较多,破坏了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1年、2007年和2013年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结合DEM、NDVI、夜间灯光及《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广东省AOD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AOD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07年较2001年AOD年平均增加了14.97%,而2013年较2007年则下降了26.25%;月份分析结果显示,春季AOD最大,在3、4月达到顶峰;AOD与DEM、NDVI负相关,与夜间灯光正相关;人口集中的地区AOD较大,珠三角城市群呈现成片高值区,珠三角以外地区AOD高值区零星分布,表明人类活动对AOD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