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1990,(1)
我们翻阅地图时,会发现在热带、亚热带海洋上分布着许多表示珊瑚礁的符号。珊瑚礁主要由造礁珊瑚分泌的石灰性物质和遗骸长期聚积而成,生成于大陆、岛屿沿岸和海底山岭顶部水深40米以内的浅水区,以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东北岸、印度洋西部以及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至巴西一带等海区为最发育。分岸礁、堡礁、环礁几种。珊瑚岛就是由珊瑚礁构成的岛屿或在珊瑚礁上形成的沙岛,地面一般低平、多沙。如我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太平洋的中途岛等。  相似文献   

2.
<正> 世界大陆和岛屿面积为148,329,000平方公里,占地球总积的29.08%,平均海拨高厦为755米。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包括岛屿在内,其面积为54,527,000平方公里,澳洲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包括荅马尼亚岛、新西兰、新几内亚及太平洋岛屿,又称大洋洲,面积约为8,935,000平方公里,其中澳大利亚大陆面积为7,014,0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三、印度尼西亚的经验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海洋国家,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素有千岛国之称,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00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岛屿有人居住^[7]。  相似文献   

4.
本真生活 在岛屿众多的爱琴海,位于希腊佐泽卡尼索斯群岛(Dodecanese islands)最北端的帕特莫斯岛(Patmos)只是一座蕞尔小岛.相比炙手可热的白色梦乡圣托里尼岛(Santorini),帕特莫斯岛则显得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5.
西沙群岛是南海群岛中岛屿最多、面积最大的群岛,自然环境独特、植物区系特殊、岛上植被一直都是植物学家及地理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光谱分类,于决策层融合支持向量机与光谱信息散度两类分类器进行西沙群岛典型岛屿植被类型识别,形成典型植被分布图。建立西沙群岛典型植被光谱库,分析西沙群岛典型植被实测光谱与其一阶导数的特性,并基于典型岛屿不同时期的植被分布图进行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光谱分类的生产精度及用户精度在西沙群岛主要岛屿的平均值为83.49%、85.54%,Kappa系数为0.8728。(2)2002年—2018年,各典型岛屿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整体上植被种类及植被面积增加,草海桐形成单优植被群落。(3)经相关性分析,各典型岛屿植被种类数量与本岛面积基本成正相关关系,且面积越大,植被种类随时间增加速度越快;相邻岛屿之间的距离与两岛植被相似性呈正相关,两岛距离越近,植被种类相似性越高。  相似文献   

6.
大西洋西部著名的百慕大“魔鬼三角”海域,有一处由360多个大小岛屿和礁石组成的群岛——百慕大群岛。该群岛总面积为53.3平方公里,基础是水下死火山。其中百慕大、圣乔治和萨默塞特是三个面祝较大的岛屿。1522年,西班牙航海家胡安·百慕大首次发现这个岛群。1609年英国海军上将圣乔治·萨默斯再次发现这些岛屿。1612年英国首批移民登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的国名源于希腊文,意为“水中岛国”。在这些散落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万千岛屿中,有无穷的文化历史底蕴供人回味。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广西海岛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3年TM数据,重点分析了广西海岛具代表性4个岛区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广西海岛资源和开发利用的状况,分析了岛屿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珊瑚礁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对人类社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而珊瑚礁又是中国南海主要的国土类型,国家因此越来越重视对南海珊瑚礁的规划、管理、建设与保护。珊瑚礁的调查与探测则是进行珊瑚礁活动的基础与依据,而遥感则在珊瑚礁的大范围探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国内外已经存在很多利用遥感对珊瑚礁进行调查与探测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将按照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的顺序,客观地阐述国内外珊瑚礁遥感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探讨珊瑚礁遥感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并尝试总结中国珊瑚礁遥感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被动遥感包括珊瑚礁地形与水深的遥感、珊瑚礁底质与地貌的遥感、珊瑚礁岸线变化与稳定性的遥感以及珊瑚礁环境的遥感等,而主动遥感则包括珊瑚礁水深的机载激光雷达遥感、珊瑚礁地貌的船载声学遥感和珊瑚礁地形的星载微波遥感等。结果发现,国内珊瑚礁遥感研究与应用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国外:虽然在部分数据处理方面具有比国外更先进的技术,但相应的应用基础研究仍然达不到国外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国内的珊瑚礁遥感研究仍需要鼓励珊瑚礁学者更多的参与与合作,以便在硬件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针对珊瑚礁遥感的研究,进而融合多种手段而实现珊瑚礁遥感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伉 《地图》2009,(3):140-141
世界上的地名命名可谓千奇百怪、无奇不有。西北太平洋上小笠原群岛一些岛屿的命名就称得上是“奇中之奇”——居然把家庭主要成员的称呼都拿将过来,分别派到各岛身上。  相似文献   

11.
猩猩这个词来源于马来语的两个单词,意思是森林里的人,这些长笔、橘红颜色的猩猩栖息在印尼两个主要岛屿:婆罗岛和苏门答腊岛的热带森林里。跟其它猿类如小人猿、大猩猩和长臂猿一样,猩猩属于灵长目、灵长目中也包括人。  相似文献   

12.
龚缨晏 《地图》2008,(2):98-101
在现存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中,1493年《西班牙岛概图》是最早描述美洲的地图,但它只是一个岛屿的草图。第一幅包括美洲大陆的世界地图,是《1510年拉科萨世界地图》。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情报》2012,(1):F0003-F0003
位于广西北海市北部湾海面上,是北部湾最大的岛屿,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之一,距离北海市21海里,总面积约27.7平方公里(包括斜阳岛)。该公园古火山景观千姿百态、气势壮观、风光奇异,具有典型的火  相似文献   

14.
2004年9月中旬,我参加中国测绘学会代表团访问大洋洲。第一站是新西兰。这个国家位于太平洋西南,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主要由北岛和南岛两大岛屿与斯图尔特岛等组成。我们到新西兰的时候,正是早春时节。  相似文献   

15.
珊瑚礁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珊瑚礁的分布以及生长状况可以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评估。本文以南海珊瑚岛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域,选取中巴地球资源四号(CBERS-04)卫星影像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对近岸珊瑚礁底质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进行矢量化输出,对珊瑚礁数量和面积进行统计,与Worldview-2卫星多光谱影像数据分类矢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对于珊瑚礁分类是可行的,其中利用20m空间分辨率多光谱数据与5m空间分辨率全色波段数据融合后的影像数据,对于珊瑚礁信息提取效果最好。但由于空间分辨率及波段光谱设置的限制,其对于浅水区小面积珊瑚礁和深水区珊瑚礁提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的岛屿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但以“青年”命名的,就笔者所知只有一座,它就是古巴的青年岛.古巴拥有的大小岛礁数以千计,中译名全部是音译,意译的也只这么一座:青年岛. 青年岛的西班牙语原名是Isla de la Juventud(英语作Isle of the Youth).其中的“Juventud”意即“青年”.其实,这个名称本身也很“年轻”,算到今天,不过三四十年而已.“青年岛”原来不叫这个名字,而称“皮诺斯岛”(Isla de Pinos,英语作“Isle of Pines”),意思是“松树岛”或“松林岛”,因岛上(尤其是岛的北部)生长着大片原始松林而得名,这个名字使用了数百年.  相似文献   

17.
珊瑚礁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珊瑚礁底栖物质的分布及健康状况,可以对珊瑚礁生态环境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不同地貌的最优分割尺度,其中陆地和深海的最优分割尺度为150,各类底栖物质的最优分割尺度为30。以Sentinel-2A卫星遥感影像为例,提取海南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的珊瑚礁底栖物质,并使用混淆矩阵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底栖物质提取总体分类精度为87.91%,Kappa系数为0.83。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有效结合珊瑚礁底栖物质的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并充分利用遥感影像不同波段的组合特性,可为三亚珊瑚礁保护管理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8.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珊瑚礁白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全球约1/3的珊瑚处于灭绝边缘。海水温度异常是影响珊瑚礁白化以至于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基于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开发了珊瑚礁白化监测产品,目前已有50 km和5 km这2种空间分辨率的产品,用以估算全球珊瑚礁白化程度并进行白化预警。在回顾珊瑚礁白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NOAA发布的珊瑚礁白化监测数据产品及算法,并基于5 km空间分辨率的数据产品对我国南海区域进行珊瑚礁白化监测的实例研究分析,发现2015年6月份南海部分区域可能已发生珊瑚礁白化,强调开展适合我国珊瑚礁白化预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伉 《地图》2008,(3):108-109
菲律宾位于南海东侧,是东南亚第二个“群岛之国”,全国由71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地理上与我国隔海相望,毗邻而居。它最北的岛屿距中国台湾省只有100多公里,而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同中国的南沙群岛相距就更近了。因此,“邻里”关系早已建立。中国古籍中所说的麻逸、流新和吕宋等,都是指的这个国家。至于涉及它的某城、某岛、某地的地名就更多了,多到可以编一本不大不小的书。  相似文献   

20.
南沙群岛岛礁地形地貌TM影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南沙海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利用TM图像,对不同的珊瑚礁、珊瑚沙发育状况和岛礁的地质特征与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水下礁、滩的物质组份、发育程度及TM影像特征,提出了30m以浅岛礁分类方法,查清了南沙海域岛、礁、滩、沙的形态和分布,细化并完善了南沙群岛岛礁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