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南秦岭正河金矿区控矿剪切带特征与成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河金矿是在秦岭泥盆系成矿带板沙矿田中新近发现的一个前景可观的金矿勘查基地.对该矿的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对控矿剪切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还对剪切-流体-金矿化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对矿区的成矿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小秦岭西南部灞源张家坪地区金矿形成地质背景的分析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该区控制工业矿体的主要地质条件,包括控矿构造、岩浆岩、赋矿地层及热液活动等条件。最后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条件及金矿化特征的总体评价,对金的成矿远景进行了地质预测,指出找到特大型或大型金矿床的希望不大,而可能在某些地带找到几处中等规模的矿床。  相似文献   

3.
用综合信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了辽宁水泉金矿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特别是对控矿构造特征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研究区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对水泉金矿的区域成矿远景和深部成矿远景进行了综合预测。  相似文献   

4.
留仙庄空白区位于招(远)-平(度)断裂带中南段,道北庄子金矿东侧。招平带中南段已发现大、中型金矿3处,由南向北依次为夏甸、姜家窑、道北庄子金矿。通过收集分析已知金矿床最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招平断裂带中南段矿体控矿围岩、控矿构造、矿体赋存的基本规律,对留仙庄空白区进行远景预测,认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湘东北金宏金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等进行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表明:(1)中元古界冷家溪雷神庙组(Pt2l)为矿源层;(2)北西西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为该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北北东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是该区金矿的次要控矿构造;(3)该两组压扭性剪切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金矿富集最有利部位,很容易形成品位较高、厚度较大的矿床;该矿区矿床远景规模可达大型。  相似文献   

6.
对小秦岭金矿田不同时期形成的韧性、韧-脆性及脆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相互关系及其控矿意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小秦岭后韧性剪切带金矿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其区域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了区内金矿的成矿时代、空间分布规律、矿化垂向分带规律、矿床共生组合规律等,根据沉积作用、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等对金矿成矿就位机制及成矿作用影响分析控矿因素。研究成果提高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等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今后该区进一步的矿床研究和区域找矿工作提供依据,进一步拓宽成矿预测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9.
卫宁北山地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是宁夏境内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最好、成矿迹象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金场子金矿是该地区已知最大的金矿床。在归纳该区近年来找矿成果基础上,对金场子金矿床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深部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构建了基于地-物-化多要素的综合找矿模型,并对矿区及外围、深部找矿靶区进行了圈定。研究表明:金场子金矿控矿因素主要为构造和地层,其中控矿构造表现为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生裂隙为主,控矿地层表现为特定的地层层位及岩性组合。赤铁矿-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等围岩蚀变,Au-Ag-As-Sb化探组合异常以及中电阻率、中-高极化率地球物理异常为该区主要找矿标志。综合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矿区金矿综合找矿模型,并以此圈定地表找矿靶区6处,并进一步根据矿化深部变化规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3处。通过对矿区及外围靶区开展地球化学剖面测量以及深部靶区钻探工作,验证了此次靶区圈定的合理性,为今后该地区找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泰北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了区域成矿条件,认为该区域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地质构造控矿为基础,分析总结高龙金矿区成矿富集规律,提出成矿预测靶区,采用有效的勘探方法,扩大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莱芜三岔河矿区先期的地质勘查工作,首先发现了赋存于闪长岩体内的金矿,对莱芜铁铜沟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分析了断裂构造和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是区内导矿、控矿的主要地质因素,分析了区内物化探异常起因与闪长岩体内的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认为该区成矿远景较好。  相似文献   

13.
西所村金矿位于佤邦温高县东部,为近年勘查发现的矿床,含7个金矿体,Au品位3.64~6.54×10~(-6),估算(333+334)金资源量3.7t。本文对该区岩金矿床金成矿地质背景,对区内金矿床特征及与金成矿相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该金矿床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4.
湘东北洪源金矿区地处湖南省醴陵市北东部,经过30多年开采,矿山资源已接近枯竭.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矿区的控矿构造主要是北西西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其次是北北东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再次是北东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2组或3组压扭性剪切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金矿富集最有利部位,很容易形成品位较高、厚度较大的矿床.通过对该金矿区成矿控矿...  相似文献   

15.
运用地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小秦岭金矿田河南部分断裂的控矿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控矿断裂有规律的活动,导致工业矿体分布具有等间距及侧伏规律,控矿断裂的规模及演化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及演化。  相似文献   

16.
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东地区近年来深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新探明金资源储量1 500多吨,发现了千吨级金矿田。研究指出:胶东不同类型金矿形成于同一地质时代,具有一致的物质来源,主要有2类赋矿围岩,受3种成矿构造带控制,有4种主要蚀变类型。"岩浆热隆、流体活动、伸展拆离"是导致胶东大规模金矿形成的三大关键要素,早白垩世地幔隆起引起壳幔同熔型伟德山花岗岩强烈活动,诱发大范围流体活化和广泛的伸展拆离构造,为金矿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此,创建了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提出焦家式金矿不同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其他类型金矿。认为金矿在倾斜方向上主要沿控矿断裂倾角变化的平缓部位和陡、缓转折部位富集,构成"阶梯式"分布型式,在胶东地区已探明和开采的浅部金矿(第一台阶)之下还会有第二、第三个成矿台阶,胶东主要成矿区深部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小秦岭东部控矿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依据应力矿物塑性变形的差异,区内出露早期、晚期脆韧性控矿剪切带及韧脆性控矿剪切带;②早期脆韧性控矿剪切带形成温度高于500℃,古应力值大于100MΡa,剪切方向以右行逆冲为主,变质作用达高绿片岩相;③晚期脆韧性控矿剪切带生成温度低于500℃,古应力值在70~50MΡa之间,既有右行剪切,又有左行剪切,变质作用为绿片岩相;④韧脆性控矿剪切带形成温度更低,古应力值小于50MΡa,剪切方位多次变化,变质作用为低绿片岩相;⑤在空间上,控矿韧性剪切带呈波浪状,它们在活动—平静—再活动—再平静波浪演化中形成,因而是金矿形成、富集的有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综合研究五台山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体)地质特征,应用层控说、构造控矿等成矿理论,总结了该类金矿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后期构造叠加是富集成矿的首要的、关键性控矿因素,构造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和最佳找矿地区。并归纳了找矿标志,意在推动本区金矿找矿突破,运用地、物、化等综合方法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葫芦峪金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矿石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区的矿体受构造破碎带蚀变带严格控制,属中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地区无名沟—百吨沟金矿找矿突破及理论创新”是以最新韧性剪切带成矿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了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具有左行韧性剪切带控矿、右行脆韧性带含矿的特点,结合造山型金矿垂向成矿特征,首次提出无名沟—百吨沟Ⅺ和Ⅻ号破碎蚀变带为主要的找矿地段。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韧性剪切带成矿理论,广泛应用在深水潭—红旗沟、鑫拓、哈西哇等地区,找矿成果明显,可在东昆仑地区都兰地区金矿勘查中推广应用。该项成果于2018年11月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