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气象场等值线自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矩形网格法的不足,提出了用三角形网格法实现气象场等值线自动分析方法。通过对站点资料的边界插值、三角形剖分等处理后,再在剖分出来的三角形网格中按照一定方式连接等值线即可实现等值线的自动分析。给出了等值线自动生成算法,并将实例的分析结果同Grads绘制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可行,而且分析的结果更为精确合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测资料 绘制等值线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在计算机上绘制等值线图大多采用矩形网格法。本文介绍直接利用测站点的实测资料绘制等值线图,从时间和空间的总体开销上要优于矩形网格法,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等值线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区域等值线绘制关键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顺谦 《四川气象》2005,25(1):39-41
基于三角网格法进行等值线绘制比常用气象绘图软件的矩形网格法更客观更快速,而在众多的三角网剖分方案中,以Delaunay三角网最好最正规。本文是关于二维离散场等值线绘制的算法集成,详细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的逐点插入生成算法中所涉及到的凸壳生成、初始三角网生成、逐点插入、LOP优化、寻找包含插入点P的三角形等过程的算法流程,并给出了不规则区域等值线绘制中所采用的二次B样条曲线光滑、交点计数法点面关系判识、互为异侧法线段相交判识等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角网格法进行等值线绘制比常用气象绘图软件的矩形网格法更客观更快速,而在众多的三角网剖分方案中,以Delaunay三角网最好最正规.本文是关于二维离散场等值线绘制的算法集成,详细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的逐点插入生成算法中所涉及到的凸壳生成、初始三角网生成、逐点插入、LOP优化、寻找包含插入点P的三角形等过程的算法流程,并给出了不规则区域等值线绘制中所采用的二次B样条曲线光滑、交点计数法点面关系判识、互为异侧法线段相交判识等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5.
在气象资料应用中,常常需用到等值线的绘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网格重心生成矩形网格等值线的算法。该算法通过设计搜索追踪顺序,引入重心点分析每个网格,合理避免了传统等值线追踪算法起始点选取困难、网格出口边判断复杂的问题,不仅可确保等值线的唯一性,而且更真实地反应等值线整体逐渐变化的特征,此外,每条等值线增加的等值点可为后续光滑提供更多的控制点。最后通过示例说明了本文的算法的可行性,可扩展性,能在气象的雷达、数值预报、站点数据等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VB的电视天气预报等值线绘制分析软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基于VB开发的运行于windows环境下电视天气预报等值线绘制、分析软件的设计.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界面简洁、使用方便.详细描述了矩形网格等值线绘制、等值线控制点调节(控制点选择、移动、增加,删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M1CAPS第4类格点数据.生成等值线动画脚本文件,借助weather 3D平台表达天气演变过程.实践证明该软件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7.
李永利  常骏  吴伟  王东 《气象》2007,33(S1):167-172
开发了适合气象部门资料特点的等值线绘制和分析系统,通过优化等值线算法,进一步提高等值线绘制质量。同时利用数据共享网站,采用B/S技术提供气象信息的自动等值线绘制和查询等服务。  相似文献   

8.
用带能滤波分析方法及GMS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等值线分析方法,并用地面逐时降水资料、T106分析资料、静止卫星云图逐时TBB场资料,分析了1998年8月上旬松花江及嫩江流动的中尺度扰动场和中尺度雨团(≥5.0mm/h)对应的TBB场,揭示不同类型的中尺度雨团在TBB场上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的规律。其规律对短期及短时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利群 《贵州气象》2001,25(4):28-30
通过在MICAPS系统上的二次开发,借助MICAPS的数据接口功能,介绍各种等值线图形(如:环流场,海温场,长波辐射场和各种区域场)的制作及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央气象台探空资料客观分析业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连庆  李月安  韩强 《气象科技》2012,40(2):153-159
研发了基于Cressman线性插值方法的探空资料客观分析业务系统。针对客观分析在业务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几种解决方法:①提出了在观测场中找出可疑站点的检测算法,避免了可疑观测值对分析场的影响;②通过对分析的等值线进行后处理操作,做到分析结果与观测数据一致,不增加或者漏掉高低值中心;③提出了对分析场进行自适应平滑处理的方法,即保留了小面积高低值中心,又提高了等值线的光滑与美观程度。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得到的探空资料客观分析结果与观测数据较一致,在等值线的光滑程度上接近预报员的手工分析结果,从而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徐亮 《青海气象》2001,(4):13-15
本应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全球大气40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月平均场资料集,运用气象领域中广泛使用的GRADS绘图系统,对其进行等值线分析及数据输出的介绍,对于进一步将这一资料应用到科研及业务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角形网格进行等值线分析与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道勇  肖云岫 《四川气象》2005,25(2):38-39,44
总结各种等值线生成的方法及特点,详细阐述直接利用三角形网格生成等值线的原理、实现方法,独立开发出基于Windows的功能齐全的等值线绘图软件包,并嵌入天气图分析软件中,为天气资料的分析显示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3.
天气图自动分析系统实时地接受来自于欧亚范围内的大量离散点观测资料,将这些不规则分布的离散点资料采用高斯加权函数等方法插值到事先规定好的矩形网格点上,根据网格点资料绘制天气图。但对于高原,海洋等资料稀少的地区,很难得到较合理的网格点资料,因此可以依靠几个海洋观测站或高原观测站所组成的多边形来计算,计算方法采用曲面拟合法。实际应用表明,用这种方法对资料稀少地区作插值计算,结果合理,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用三角网法绘制非规则网格点等值线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及实现过程,并以此方法移植开发了Windows平台下离散点等值线绘图软件,该软件可在东北地区测站要素等值线绘制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田淑珍 《贵州气象》1994,18(1):8-10
本文从高空流线和矢量场,红外云图等值线及。方程入手分析5.31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GrADS绘图系统在站点等值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况雪源 《广西气象》2001,22(2):53-56
以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利用GrADS绘图系统绘制具有不规则边界的站点资料等值线的方法,使站点等值线的绘制变得简单易行,图形输出更为美。并对GrADS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面雨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介绍了计算面雨量的等值线法、数值法、算术平均法。以三种方法计算了1998年8月逐日面雨量,并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看法:1、气象上计算面雨量使用算术平均法优于三角形法。2、算术平均法计算面雨量的误差与站点密度密切相关,站点密度越大,计算误差越小。3、算术平均法、三角形法计算的面雨量一般是比等值线法计算的偏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探空和地面加密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对2010—2011年汛期发生在锋面上的四次具有不同发展模态的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降水系统环境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产生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地面假相当位温(θse)等值线密集区和地面切变线的分布形态及运动是影响其系统模态发展和移动方向的关键因素,且对流单体的新生还与地面辐合区密切相关。纬向型MCS的θse等值线密集区呈纬向分布;经向型MCS的θse等值线密集区呈经向分布;转向型MCS的θse等值线密集区则由经向转为纬向分布。不同发展模态MCS的强降水持续时间与地面θse高值区的持续时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气象要素等值线分析是气象业务与服务不可或缺的手段,依据等值线自动填充的色斑图广泛应用于各类气象要素场的空间分析。等值线自动填充最关键的环节是确定区域属性值和排序,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格点与区域、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包含关系判别,通常需要反复遍历格点数组和创建临时区域,占用内存较多,影响运行效率。文中基于有序标记,巧妙地运用位置关系替代传统的包含关系判别,显著降低了区域属性值确定与排序的难度和复杂度。对于离散的气象要素场,密集的等值线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影响空间分布的直观效果,文中基于同一网格边上等值点的有序标记,提出一种自动隐藏部分密集等值线的方法,有效改善了离散场空间分布特征的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规则四方矩阵网格资料分析等值线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蔺廉  范其平 《气象》2006,32(6):75-78
介绍用规则四方矩阵网格资料绘制等值线,实现天气形势检索的思路方法。一是利用成图规则构造顶点绘制不规则点的平滑曲线;二是采用“三象限扫描法”追踪网格各等值点。结果与手绘图一致,线条流畅、准确,响应较快,对于开发自已的软件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