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SN台SEED数据格式的软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软件可以把miniSEED格式数字地震数据转换为标准的SEED格式数据,满足了台站及台网的要求,提高了台站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GM3磁通门磁力仪数据实时压缩方法,将国际通用的测震数据SEED格式中采用的Steim—1压缩算法引入到地磁数据的实时处理系统中,通过改进压缩算法,提高了压缩率,节省了仪器数据存储空间,减少了台站数据传输时间。  相似文献   

3.
SEED数据压缩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SEED交换文件格式中Steim2数据压缩算法的原理,并且分别对周期信号、随机信号、地脉动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进行压缩分析比较,得出Steim2压缩算法的特点,并进一步说明Steim2算法是一种效率高、优异的压缩算法,但对于大地震数据的压缩率较低甚至不能压缩,建议对于区域性台网,在通过Steim2算法进行压缩传输时,为了防止在大地震发生时的传输阻塞,系统应该保留一定的带宽裕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Java语言的测震miniSEED格式数据的解压缩方法和数据实时展示程序。程序能够通过Java的socket接口接入测震流服务器,自动接收liss数据流并解压缩测震miniSEED格式数据。使用队列与缓冲池技术将解压缩的数据分流、过滤,并以ASCII码的数据形式进行存储,最终通过web对数据进行实时发布,以提供测震波形数据实时在线服务。  相似文献   

5.
基于SEED卷格式的Steim2压缩算法, 是目前国际国内的地震数据传输和本地存储中普遍采用的压缩算法, 该算法优点突出, 缺点明显. 其优点是:摸准了地震事件"长期平静"和"长期无震"的特点, 是专门符合该特点量身定做的数据压缩算法, 有显著的独到之处. 其缺点是:在地震事件"活跃期"或"突发期", 即对数据压缩需求...  相似文献   

6.
SEED格式地震数据的快速转换软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CDSN台站的设备配置采用IRISGSN的标准,它的功能之一是能够直接生产出国际流行的SEED格式数据。SEED格式以其数据编排科学合理在地震学界广为应用。拥有生成SEED格式的地震数据的功能。则在地震数据管理方面向国际接轨迈进一大步,也使我国地震工作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数据服务,从而促进了地震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SEED格式STEIM2数据压缩算法在实时地震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一定带宽内,及时、高效、无失真地传输地震数据是地震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SEED格式给出的数据格式在数据压缩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SEED格式没有定义数据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机制和检验方法,因而影响实时传输中的使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EED格式的STEIM2数据压缩算法,同EDAS数据包形式兼容的实时压缩数据包编码方法,来实现实时压缩数据的传输。经理论评估和实际数据检验,它容易实现,效率高,安全,可靠,完全可以应用于实时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地震数据EDAS Event格式与SEED格式在文件头与数据部分存储的特点与规律,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研发地震波形数据处理软件.利用此软件,可以完成地震记录数据的格式转换,以及数据的抽取与合并,保证数据记录的连续与衔接,提高数据的连续性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首都圈台网SEED格式波形文件的结构,SEED文件中各块的具体内容以及读取文件的方法。介绍了将SEED波形数据转换为ASCII码格式的程序设计方法,程序所用的参数文件以及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LINUX系统下的MATLAB平台,应用rdseed程序和mat Taup、saclab程序包,开发了一套SEED单台连续波形截取转存为SAC格式的程序。详细介绍了波形截取过程中的理论到时计算、时间转换运算和SAC头文件处理等问题,实现了从SEED格式的连续波形数据中自动截取SAC格式的事件波形数据。  相似文献   

11.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NDC)是我国与CTBTO/IDC进行数据交换的唯一节点,完成汇集、保存和处理我境内各IMS台站的监测数据,同时向国内用户提供境内IMS台站监测数据。NDC目前主要接入、处理、转发CD数据,但国内履约技术支持单位和协作单位多采用miniSEED数据,并使用JOPENS系统的流服务来交换数据,为了与其进行数据交换或向其分发监测数据,NDC需要具备分发miniSEED数据流的能力。文中设计的软件,是NDC自主开发的应用工具软件之一,可作为JOPENS系统流服务器的本地或远程仪器适配器,将CD数据流准实时转换为miniSEED流或将历史CD数据转换为miniSEED数据流,并通过JOPENS流服务器分发境内IMS台站数据,扩展了NDC的实时数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实现SEED地震波形格式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EED格式波形文件的结构、SEED文件中各子块的具体内容以及采用面向对象的C++程序设计读取文件的方法。研制了SEED波形数据转换成ASCⅡ文件的程序软件。  相似文献   

13.
测震数据对象关系映射软件包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研究JOPENS数据库数据模型,SEED文件格式基础上,通过对Jrdseed开源软件包进行继承、功能扩展与封装,设计实现Java环境的测震数据对象关系映射软件包。即使不了解测震数据存储标准,也能应用该程序,只需调用该通用软件包接口,便能高效便利的从多种数据来源(来自JOPENS数据库中的连续波形、事件波形以及SEED文件)轻松获取解压缩处理后的测震数据,使研发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台阵数据中心使用的SEED格式,对比了台阵数据中心使用的SEED与JOPENS使用的SEED格式之间的不同之处,提出两者之间的转化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代码,实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5.
引言 目前,NCDSN台站已经并入中国数字台网的运行之中,由于系统稳定,数据质量高而受到国内学者的青睐。当前,NCDSN台站多采用一台微机进行SEED数据的实时记录(REALTIME),实时监视(REALPLOT),SEED格式与WGSN格式的转换,地震分析(DIMAS)和速报,为此,效率十分低下。系统经常死机,难以保证地震数据的连续记录万无一失。针对这个情况,我台利用WIN98的局域网互联技术,对我台NCDSN的分析系统进行了优化配置,组建了基于NCDSN的网络分析系统,实现了SEED数据的共享,互联网路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地震…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数据资料存储与交换中,SEG-Y数据格式应用最为广泛.然而,由于CPU架构之间的差异,同一个SEG-Y文件并不能在具有不同CPU架构的计算机上直接读取.为了实现在不同CPU架构的计算机之间进行地震数据共享,基于标准的SEG-Y数据格式和C语言可移植性强的特点,对SEG-Y数据格式的结构构成进行了分析,分别给出了不同结构部分详细的转化算法.最常用的两种地震数据存储格式是32位IBM和IEEE浮点数格式.在研究了这两种浮点数存储结构、表示范围、精度分析和转化差异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两种相互转化的算法并比较了不同算法的转化效率.对比文献中给出的其他编程语言编写的SEG-Y数据某部分转化程序,给出了完整的SEG-Y数据格式转化的C语言代码.实现了SEG-Y数据在不同CPU架构的计算机中的正确读取、改写与存储.良好的可移植性保证了地震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SEED波形文件运行率计算的技术和实现方法,介绍了SEED文件中标识时间的特殊掩码、时间片的具体格式和程序的实现,并给出了与其相关的部分源代码.  相似文献   

18.
对2011年以来云南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的实验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整理原始Reftek数据库,构建为统一的G1数据库(Mini SEED格式),并提供SAC等数据格式的截取服务。对台站分布及数据连续性、各台站仪器类型及经纬度位置变更情况、气枪激发时刻与集中加密实验、台站背景噪声水平等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并对宾川附近天然地震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1数据库是对历史数据的检验,格式与信息均可达到统一,也可作为新疆、甘肃等地主动源数据整理的模板。  相似文献   

19.
张正炳  桂志先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11):2747-2753
海量数据给地震勘探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处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地震数据压缩是解决海量地震数据传输和存储问题的关键.本文定义了SEG Y地震勘探数据文件中的头段数据所占比例(简称头段比例),给出了头段比例计算式,并导出了SEG Y文件压缩倍数与头段比例、头段压缩倍数和样点压缩倍数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发现SEG Y文件压缩倍数随样点压缩倍数变化的理论极限是头段压缩倍数与头段比例之比值,并据此从理论上阐明了对头段数据进行高效无失真压缩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本文对SEG Y数据文件中的头段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卷头数据和道头数据各自的统计规律,为对头段数据实现高倍压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对SEG Y头段数据进行高效压缩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无失真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可对SEG Y头段数据实现30~1000倍的压缩,这远高于用Winzip和WinRAR压缩SEG Y头段数据所达到的压缩倍数.  相似文献   

20.
"张衡一号"卫星搭载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可采集全球范围的电场数据,为空间科学研究及实验提供原位观测数据.该载荷产出的波形和功率谱数据都是以H5格式的文件方式存储,但由于电场观测数据量巨大,文件方式储存导致数据应用效率极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性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数据访问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存储方法可应用到张衡一号卫星其他载荷数据,为电磁卫星海量观测数据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