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震源破裂过程及体波和面波的传播特点,导出了三个用中小地震的震级MLMS估算剪应力值τ0的公式和一个估算震源尺度2a的公式: logτ0=1.5MLMS—0.68 ML=2logτ0+2log(2a)—0.06 MS=2logτ0+3log(2a)—0.77 log(2a)=MSML+0.71用这些公式可以比较容易地估算出τ0值和2a值。 通过上述公式估算的τ0值,研究了通海大震前后应力场的演变过程:大震前,通海附近的峨山显示出很高的应力值,达282巴。而其他地区0值都在100巴以下。大震发生后,破裂带中部0值都下降到100巴左右。在两端还有少数高应力值点,当几个5级多强余震发生后,应力值都降到100巴左右。   相似文献   

2.
刘莎  梁锋  郑钰  杨建思 《地震学报》2019,41(1):46-56
本文讨论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 (MW6.5)地震之后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并针对震后九寨沟地区架设的4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了剪切波分裂参数的计算,分析了震源区地壳应力场的特征性变化。九寨沟MS7.0地震的地震活动性表现为:8月8日主震后震源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直至8月22日之后才有所下降,余震震级整体也呈降低趋势,震级多集中在MS2.0以下。震源区4个流动台站的剪切波分裂结果表明:快波偏振方向近似为东西向,揭示了九寨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方向为近似东西向;区域内慢波延迟时间的平均值为5.04 ms/km,慢波延迟时间在九寨沟MS7.0地震之后降低,反映了随着余震的发生,地壳应力不断调整,应力持续释放,直至8月底地壳应力场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利用断裂力学观点前已得出震级 M、区域剪切应力值τ0, 震源破裂半径 a 之间的关系式[1]. 通过求aM可算出应力值τ0, 用求小震平均断层面解的方法可求出应力场的方向.本文计算和讨论了1976年11月7日云南省盐源地区6.9级地震前后该地区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 并与邻区作了比较, 结果如下:1.盐源地震前, 邻近的中甸地区的τ0值比云南省其它地区高出4倍.2.盐源地区1976年以后τ0值明显增高, 且此时小震的平均应力场方向与主震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从而可以看到震前应力场的变化.分析讨论了测定τ0的误差和引起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单台和多台对不同地区的τ0值进行比较的可能性和误差.   相似文献   

4.
以青藏构造块体为研究区域, 采用以往利用图像信息方法预测M7.0地震得到的较好的计算参数(网格尺度为1平方度, 预测时间窗口为8年), 系统计算了青藏构造块体1993年以来的“地震热点”图像, 特别研究了两次于田MS7.3地震前后的图像信息演化过程, 并通过ROC方法和R值评分方法检验, 对图像信息方法在该地区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① 2008年3月21日于田MS7.3地震和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均发生在地震热点上, 且发生在平均发震概率随时间变化的峰值点年份. ② 在回溯性检验的时间段内青藏构造块体共发生9次M≥7.0地震, 其中6次地震前震中附近均有稳定的地震热点出现, 包括两次于田MS7.3地震. 1996年喀喇昆仑山口MS7.1地震及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只在个别预测时间窗内出现地震热点, 并没有出现稳定的地震热点演化过程, 而1996年丽江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则没有出现地震热点. 该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值得进一步研究. ③ ROC检验和R值评分结果均显示图像信息方法在本文采用的模型参数下对大地震具有较好的中长期预测效果. 本文还根据目前存在的地震热点给出了青藏高原块体2014年以后M7.0地震发生概率高的3个可能地区.   相似文献   

5.
全国环境剪应力场动态变化与强震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绍晋  龙晓帆 《地震》1999,19(3):239-244
通过采用陈培善等深入研究地震震源谱特征得到的地震短周期体波震级mb和地震矩Mo与环境剪应力值的关系,测算地震剪切应力强度值fo的方法,以及由中小地震近震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估算fo的方法,对1993年至1998年1月发生在全国(包括台湾地区)mb≥3.8,MS ≤5.9 地震计算得到地震震源处的相对剪切应力强度fo值,并确定出环境剪应力场高值分布区,对高剪应力值分布区与主要活动断裂、强震活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全国未来1~3年强震危险区及其危险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李姣  姜金钟  杨晶琼 《地震学报》2020,42(5):527-542
基于云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7年漾濞MS4.8和MS5.1地震序列的地震目录和波形数据,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方法得到了MS5.1主震前7天至主震后30天共258次地震事件更加准确的震源位置,然后利用匹配定位方法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地震目录,并对其余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双差重定位获得了漾濞地震序列中193次地震的精确位置,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定位误差均值分别为1.3 km和1.9 km,重定位及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维西—乔后断裂中南段应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使用匹配定位方法检测得到了1 625次中小地震事件,事件数量是云南地震台网目录中的6倍,被检测事件主要为主震后早期余震及ML≤0微震事件。对比2016年云龙MS5.0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后初步分析认为,“震群(多震)型”和“主余型”地震序列的一个主要区别可能是“震群(多震)型”地震序列的余震数量相对更少、余震活动衰减得更快。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北地震带是一个强震密集,人所注目的地区。本文以南北带北端地震活动性资料为基础,检验模糊数学中的信息检索方法预报地震的效果。对于一个待报时间段,方法选用相应的三个资料时间段范围,选取若干个地震活动性指标,如:相邻两个资料时间段中发生地震(M≥5)次数比N2/N1,发生地震次数随时间的变化量$ \dot{N} $,平均震级(M)及其随时间的变化量($ \dot{\bar{M}} $)。地震强度分类情况为:(1)类:M≤5.7;(2)类:5.8≤M6.7;(3)类:6.8≤M≤7.7;(4)类:7.8≤M。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待报时间段与该时间段中将发生地震类别的匹配过程,从而确定某时间段中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强度。本文选用的基础资料从十六世纪开始,范围限于南北带的北段。在对十七世纪以后的资料进行检验后,初步结果表明,检验结果较好。并对今后十年左右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作了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4年云南地区M6.1盈江地震、M6.5鲁甸地震和M6.6景谷地震的主震、余震P波初期部分的信息,研究了地震震级快速估算中3个预警参数(最大卓越周期τpmax、特征周期τc和最大位移幅值Pd)与震级的相关性,提出了云南地区的震级估计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再和其它地区的震级估计模型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在短时间内(2~4 s)有效地进行震级估算,Pd方法估算效果最优,τc方法次优,τpmax方法较弱。在震级较大的主震震级估计中,3种方法均没有出现明显的震级低估(震级饱和)现象。对于τpmax方法,云南地区的估计模型与南加州地区较为接近,但与四川地区区别较大,可能与该方法的计算稳定性有关;而τc方法的估计模型则与四川及世界其它地区均较为接近,更具有普适性和稳定性。在地震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由于云南地区尚未建立密集的地震监测台网系统,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较为准确的震中距。与震源距相独立的τpmax和τc两种算法则显得较为实用,其中:τc方法略优于τpmax方法,同时能较好地满足地震预警系统的精度要求,因此推荐使用τc方法应用于云南地区地震预警系统中的快速震级估算。  相似文献   

9.
闻学泽 《地震学报》2018,40(3):255-267
以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活动构造带为研究区,本文首先分析了该区最近一千多年的地震历史及强震活动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2013年芦山MS7.0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这3次事件在这一强震活动历史中的位置,进而在圈绘长期强震破裂区图像的基础上鉴别主要活动断裂带上的地震空区。结果主要表明:研究区在最近约一千年中经历了一个强震轮回的3个阶段,包括一个平静期的后半部(1630年之前)、1630—1878年之间的过渡期以及1879年以来的强震期。后两个阶段可能代表了该构造带在经过更早、可能二三千年长的平静期或应变积累期之后出现的长达数百年、从“预释放”期(1630—1878年)到“主释放”期(1879年以来)的强震发生过程;在主释放期应变能释放呈明显加速,四川2008年汶川、2013年芦山以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是发生在主释放期中的3次最新事件,但是由这3次事件的发生还难以判断主释放期是否已经结束;已圈绘出研究区及其邻近地区若干活动断裂段上存在长期缺少大地震破裂的地震空区,未来仍应注意在这些地震空区再次发生大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16年青海门源MS6.4地震之前震中周边前兆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有15项定点前兆测项震前呈异常,主要集中在距震中300 km的范围内,其中形变类异常最先出现,之后以流体类异常为主,临震阶段以电磁类异常为主。震前前兆异常的演化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迁移性,震前异常出现时间随震中距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α阶段为远源场前兆异常从震中向外围扩散的过程,异常主要出现在震前390—630天;β阶段为前兆异常大范围分布,主要出现在震前100—200天;γ阶段主要为近源场异常向外扩散。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欧空局Sentinel-1卫星采集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分析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震后形变场.结果表明,此次地震造成了南硝尔库勒断裂上明显的震后形变,首次从地震形变场的角度验证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NE向的左旋走滑断裂,而非部分研究所认为的近NS向断裂.由合成...  相似文献   

12.
闫伟  王海涛 《地震学报》2019,41(6):769-777
本文将动态时间规整方法引入到地震观测资料的形态匹配分析中,以解决因时间尺度不一致的两列观测数据无法定量比对的问题。基于动态时间规整技术方法原理,通过测试数据验证了动态时间规整方法的可行性,并利用云南西部地区的断层实际观测数据,分析了1996年丽江MS7.0地震前的跨断层观测数据异常形态与当前数据异常形态的相似性问题。结果表明:① 动态时间规整方法可用于地震资料时间长度不一致时的相似性匹配;② 时间不一致的两列观测数据可用累积规整路径距离来定量表征,累积距离越短,曲线形态越一致;③ 动态时间规整方法可用于给定模板的前兆数据相似度的计算机自动提取,可提高当前仅依靠人工判别的工作效率;④ 从模式识别的角度考虑,当前下关跨断层水准观测数据变化形态与1996年丽江MS7.0地震和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的水准数据变化形态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九寨沟MS7.0 (MW6.5)地震的余震直达P波、S波走时数据,通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震源区及其邻区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并利用成像结果对余震进行了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主要集中分布于高、低速异常交界处偏低速异常一侧,呈走向NNW,倾向SW,倾角较高的分布特征;余震序列两侧的P波、S波速度结构揭示了发震断层两侧介质性质的差异,即上盘为刚性较强的高地震波速度区,下盘为刚性较弱的低地震波速度区。由余震分布特征和地震波速度结构推断:九寨沟地震发生在上地壳底部,发震断层具有上盘地震波速度高、下盘地震波速度低的特征;主震引起的后续破裂在上地壳内部的剧烈形变区内传播,破裂能量终止于25 km深度附近。   相似文献   

14.
张红才  金星  李军  陈智勇 《地震学报》2017,39(1):102-110
结合福建地区地震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处理能力, 利用日本KiK-net台网和福建地震台网记录的天然地震事件和人工爆破事件实测数据, 探讨了Pdc相容性检验方法在触发事件类型实时判别中应用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Pdc相容性检验方法能够较好地区分大震级地方震与误触发事件, 也能对远震事件进行粗略判别, 但对于小震级地方震和人工爆破事件则无法有效判别. 随后, 以Pdc相容性检验结果为基础, 本文设定强度参数Pd=10-3 cm为界线, 即可从众多触发事件中甄选出可能产生破坏的大震级地方震事件. 本文方法有助于提高触发事件类型判别结果的可靠性、 预警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系统产出信息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地震预警是地震减灾工作的重要途径,而震级预估是整个地震紧急预警系统中重要且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了各自的地震预警系统,并且形成了特征频率(τ_p和τ_c等)相关和特征振幅(Pd等)相关的两类震级紧急预警的方法,但各有局限性.本文在已有的方法和理论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将日本KIK和KNET台网从2015年至2017年所记录到的843条地震目录,55426条记录作为全数据集,设计、训练出一套用于常见震级范围的机器学习震级预估模型.与已有方法的预估结果相比,机器学习方法不仅使预估的整体误差和方差下降,同时多台联合评估单一地震事件的截面方差也更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了机器学习算法在震级紧急预估问题上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较为复杂的深度学习类算法框架下端到端模型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研究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