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辽西半干旱地区防御苹果幼树抽条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平县位于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季风口主线上,受大漠风沙的影响,冬季漫长干寒,早春干燥多风.造成果树根系吸水与枝条蒸腾异步,即在春季地上部枝条大量消耗水分。但此时地下土壤尚未懈冻,根系不能有效地吸收水分来补偿地上枝条部分水分的消耗,造成了该区新植苹果幼树不同程度的抽条。调查结果表明,在建平县境内,国光、金冠等苹果幼树自然越冬抽条率达45%,抽条死亡率超过15%。为了摸索防御苹果幼树发生抽条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4年开始,在建平县万寿镇宋杖子村进行了试验调查,该果园果树为1993年春季定植的短枝型国光苹果,现将试验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1引言辽宁是我国果业的主产区,凌源市是苹果栽培的北界。由于本市降水少,光热资源丰富,所产苹果以其色泽艳丽、酸甜、硬度适口、质优耐贮而闻名。但是,本市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大风干旱,冷暖交替频繁,影响了果业的经济效益。许多果树,特别是近几年引进的一些名优果幼树,如红富士、乔纳金、新世界、新红星等树种耐寒力较差,常常遭受到冻害和抽条的危害,已到了必须采取适宜防御措施的地步。为了保证优质果在本市安家落户,为发展高效果业,本文对果树冻害、抽条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以及FYBF型保水防冻剂的…  相似文献   

3.
果树冻害抽条与FYBF型保水防冻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是我国果业的主产区,凌源市是苹果栽培的北界。由于本市降水少,光热资源丰富.所产苹果以其色泽艳丽、酸甜、硬度适口、质优耐贮而闻名。但是.本市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大风干旱,冷暖交替频繁,影响了果业的经济效益。许多果树,特别是近几年引进的一些名优果幼树,如红富士、乔纳金、新世界、新红星等树种耐寒力较差.常常遭受到冻害和抽条的危害,已到了必须采取适宜防御措施的地步。为了保证优质果在本市安家落户,为发展高效果业,本文对果树冻害、抽条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以及FYBF型保水防冻剂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武威自五十年代初期引进苹果栽培生产以来发展较快,1985年“金冠”苹果获奖后发展更为迅速,到1988年,全区苹果栽培面积已达3万多亩,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好处。但从近年来的生产情况看,武威栽培苹果还存在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象干旱、幼树越冬冻害、抽条等。就成年果树而言,也存  相似文献   

5.
幼龄果树越冬抽条是制约阿克苏地区发展林果业的主要因子之一。结合2009年和2010年幼树抽条程度,在对比分析阿克苏1990—2010年11月至次年3月近20a气象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果树抽条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11月至翌年3月中旬气温持续偏高,入冬晚、开春早且均达到极值,2—3月上中旬相对湿度特低,则当年果树抽干严重;暖冬年果树抽条概率大;秋冬季和春季气温变幅大,是造成越冬抽条的主要气象成因。  相似文献   

6.
魏有升  吴占银  杨月印 《气象》1978,4(12):34-34
苹果花期霜冻是造成我县果品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1972年因花期霜冻严重,致使果品失收,1977年减产70%以上,直接影响了果树的发展。因此,探讨花期霜冻与防霜效应,是当前果树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县大多数果树品种的花期在4月下旬—5月上旬,而历年春季晚霜冻结束也在这个阶段,形成苹果花期迎受霜冻的危害。1970年以来因春季霜冻受灾的年份见表1。  相似文献   

7.
分析得出,苹果枝条有两次明显的快速生长期即春梢、秋梢形成期,且春梢生长率明显大于秋梢生长率(约为2:1);其生长率、生长速度及生长期与温度、水分密切相关,温度高、水分充足(土壤湿度大、空气相对湿度高),枝条生长快、生长率高,生长期亦相应延长;另外,与果树其他器官(果实、花芽形成等)生长联系紧密。如何充分合理应用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冀中南太行山东麓苹果生长的需水特征和水分适宜性,分析苹果年度生长期内适宜补灌期,为苹果生产充分利用水资源和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河北省内丘富岗苹果和素有"太行山第一驿站"之称的顺平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及气象资料,利用FAO推荐的彭曼公式和参考作物系数法,进行苹果需水量计算,分析需水特征和水分适宜性。结果表明,冀中南太行山东麓苹果年度生长期需水量呈阶段性线性下降,幼果期-着色期需水量占全生长期需水量80%,萌芽-开花期和成熟落叶期需水量分别占10%。顺平和内丘全生长期多年平均水分适宜度均在0.7以上,中部(顺平)水分适宜度优于南部的(内丘),且2011年以来水分适宜度显著优于1981-2010年的;果实膨大期、着色期、成熟-落叶期水分适宜性较好,萌芽期、开花期、幼果期水分适宜度均小于0.5,降水不能满足果树此阶段需水要求,尤其是幼果期,水分适宜度最差。因此,苹果适宜补灌期为春季3月下旬-5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苹果梨花期终霜冻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吉林省延边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梨生产基地,仅延吉市果树农场有苹果梨园2万多亩。苹果梨肉质细厚,爽快可口,储藏又方便,是很受群众欢迎的北方水果之一。然而在有些年份,春季开花季节遭受霜冻,花器受损,导致人工受粉失败,果实减产。据1952—1980年统计,5月10日以后出现霜冻有4年,机率为14%,5月15日以后出现轻霜有12年,机率为43%[1]。如1969年5月12日发生重霜冻,花受害率高达60%。1972年5月10日发生重霜冻,使正处于花芽期的各种果树受到严重危害,其中苹果梨受害率达79%。1994年5月17—20日花期连续受到霜冻,使16—2…  相似文献   

10.
利用莎车县气象局1990—2013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莎车农业气象试验站1992—2013年杏、苹果、桃、梨、沙枣、巴旦姆花期观测资料,分析莎车春季首日变化特征及对果树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莎车春季首日平均为3月21日,2000年出现突变性提前,春季首日与3月及3月各旬平均气温呈极显著相关,与年平均气温、1月中旬及2月下旬平均气温呈显著相关;3—5月果树陆续进入花期,杏(巴旦姆)花期最早、梨(桃、苹果)花期次之、沙枣花期最晚。杏、梨、沙枣花期持续时间年际差异较大,但均呈现增多趋势,其中杏突增年份与春季首日突变年份基本一致,梨、沙枣偏晚3~5年;果树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与春季首日的差值变化基本一致,其中开花始期与春季首日相关性最好,杏花期与春季首日最接近;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杏、梨、沙枣等3种代表性果树开花始期回归预报模型,经历史拟合和2011—2013年检验, 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和预报杏、梨、沙枣开花始期。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果业是一项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富民工程。但是,在建园定植的时机上,许多地方仍沿用传统的习惯作法,把栽植季节安排在春季。近年来,我县不少地方的农民在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摸索和科学总结,证明秋季移栽果树具有多种有利优势,并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取得了可喜的生产成就。特别是如年代初期果园遭到全面性的大冻害之后,秋栽果树的方法得到比较快的推广和完善。从实践调查和理论分析看,这种生产技术改革是可行和有效的。l秋植果树具有五个明显的优势1.1气温适宜。温度是果树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据研究资料,主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分析1981—2010年延安北部的吴起、志丹与甘肃静宁的气候资料,得出:吴起、志丹水热条件比静宁县优越,气候条件总体上比较适宜苹果生长;但是,冬冷春旱的气候特征造成幼树抽干比较严重,同时花期冻害也相对较多,春季、初夏干旱影响较大。气象灾害风险大,应做好相应防御措施和栽培管理技术,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以气候适宜降水量为基础的水分距平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以气候适宜降水量为基础的水分距平的计算方法。通过统计一个地区逐月的水分平衡分量,可以计算出该地在气候上适宜的蒸散、补水、径流、失水和降水量,从而得到可以衡量水分盈亏的水分距平值d。这个水分距平作为衡量水分异常的指标可以更好地表现同一个地区同一时期不同年份的水分盈缺情况。应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北京1961~2000年逐月水分距平值,并分析了1月、4月、7月和10月份的逐年水分距平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近50多年来淮河流域气候水分盈亏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雅琼  申双和 《气象科学》2019,39(4):457-466
水分盈亏是区域干湿气候划分的重要依据。基于淮河流域63个气象台站1957—2014年逐日观测数据,运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及ArcGIS反权重空间插值法,结合Penman-Monteith蒸散计算模型获得淮河流域水分盈亏量的周期特征、突变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水分盈亏月变化基本符合5月最低,7月最高。(2)从季节分布来看,水分亏缺面积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亏缺程度春季最强。从平均年水分盈亏量分布来看,水分盈亏量由南向北递减。且不论季节还是年状况,山地及河流对区域水分盈亏量的南北递减存在滞后作用。(3)从各因子气候倾向率的时空分布来看,江苏东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大部、湖北中部水分盈亏量变化的主导因子为潜在蒸散量,其他区域的主导因子为降雨量。(4)淮河流域水分盈亏量存在周期特征,第一主周期为10 a。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方春季低温冷害气候及其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利用我国南方6省45个站1951-1995年2-4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该地区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发现有7个低温冷害年,1957,1968,1969,1970,1984,1985和1988年,最严重的年份是1968和1988年,严重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3,4月份,严重低温冷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江南南部,南方春季低温冷害年际变化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群发性,80年代我国南方春季低温冷害频繁,50年代次之,60,70年代较少,90年代前期几乎没有,典型的春季低温和高温年份,严洲中高纬度大气环流,西太洋平洋副热带高压以及太平洋热带海洋状况都有显著的差异,特别是,亚洲极涡,纬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界位置及太平洋暖池的海表面温度等因子均通过了95%(90%)信度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16.
果树黑星病与降雨相关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栽培是陕西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1 998年苹果挂果面积 53.3万 hm2 ,梨树挂果面积 6.8万 hm2 ,产量居全国第二 ,面积占全国第一位。然而 ,近几年来梨、苹果黑星病发生已成为影响果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其发生面积已正如过 6.8hm2 ,1 998年全省范围梨产区梨黑星病大流行 ,平均病叶率达 30 %左右 ,病指数达 2 0 %以上 ,个别地方出现毁园现象 ,造成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人民币。 1 997~ 1 998年陕西关中部分县区红富士苹果黑星病发生流行 ,仅兴平市周围县区果树平均病叶率 2 0 %~ 40 %。直接影响到该区苹果产业的发展。1 苹果、梨黑星病…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固定地段1980~1995年16a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凤翔县早地上壤有效贮水量最大值在雨季中/6~上/11,总量为153.1mm,占年总有效水分的45.6%,最少在春季,总量为59.8mm,占年总有效水分的17.8%.0~60cm土层内水分变化较大,70cm以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窦志平 《山西气象》2002,(1):23-24,32
红富士苹果优质是当前果树生产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通过近年来对山西吉县异常天气的分析调查及对苹果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对红富士苹果优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0年陕西苹果生产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苹果生产地质地调查,结合今年的气象资料,对苹果的生全生长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认为,2000年陕西省苹果生产生主要受花期低温,沙尘暴,伏暴,冰雹和秋季连阴雨等5种气象灾害的影响,使苹果品质和产量受到很大影响,2000年省苹果产量增加了5%,单产减少10%-30%。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运城地区苹果成花率低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城2005年苹果成花率低,多数果园只有2004年的1/4~1/5,不少果园还出现了“空树”现象,主要是由于2004年果树的各花芽分化阶段不良气候条件以及果树光合产物不足,致使花芽分化与果树花果之间产生了营养竞争而使得果树花芽分化受到了抑制,使得果树大部分花芽转向了叶芽,从而导致了2005年果树成花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