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国家天气局(NWS)正在实施一项以应用小型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气象业务现代化的计划。其中,在通讯和气象业务的现代化方面建立一个业务服务自动化系统(AFOS);在地面气象观测方面建立一个地面气象自动遙测系统(RAMOS)。地面气象自动遙测系统是业务服务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地面气象自动遥测系统是用于遙远地区自动观测各种气象参数的装置。计划到1980年在美国本土、夏威夷群岛和阿拉斯加等地共建立138个站点。RAMOS 可分为中心站和野外站。一个中心站可与若干个野外站编组,每个野外站可测量七种基本的气象参数和16种附加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现在,自动化几乎在气象学领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在美国气象业务中,自动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观测、通信和预报.现就美国这三个方面的自动化现状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概述如下.一、观测1.地面自动观测现状在最近几年里,美国国家天气局已经研制了好几种陆地和海洋自动观测站,其中有自动气象观测站(AMOS),遥测自动气象观测站(RAMOS)、自动水文气象观测站(AHOS)、自动观测站(AUTOB)、部分参数自动观测站、大型导航浮标站(LNB)、自动浮标站以及暴洪报警站等.到1978年年底为止的各种自动观测站布站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3.
根据无人自动站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无人自动站远程故障诊断和修复系统的架构,并通过运行参数采集系统、子站现场诊断中心、无线网络接入系统、中心站远程诊断中心、故障修复系统等五个方面论述并实现了无人自动站故障的远程诊断和修复.  相似文献   

4.
作为“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网分系统”项目是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的,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网的自动化建设及站网、监测项目的合理调整,最终建立一个在空间分布与探测时间密度都较为合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网。(1)项目建设概况截止至2004年底,全部共建设完成1698个自动站,其中利用国家投资(含大监项目、雷达项目、西部人影项目)1187个,省局自筹资金511个,所有自动站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部分自动站已经进入单轨运行,并通过各省的通信路线进行联网发报,通过9210气象卫星通信网进行上行传输。(2)全区自动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广西自动站建设从2002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已累计建成各类自动站55个,在气象业务的运行中体现了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优势。南宁市吴圩自动站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进入单轨业务运行;后期建设的23个国家基准基本站及15个雷达校准站也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39个站均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运行,其业务质量同时参加质量考核,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2004年8月开始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组建自动站中心站,中心站数据服务器及前置通讯处理机放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从2004年9月5日开始,全区39个自动站均须将小时观测数据自动上传至自动站中心站,实现了全区自动站小时观测数据的共享。自动站的监控、维护保障、标校检定由区装备中心承担。一年多以来通过电话支持以及下台站的方式,为台站排除了许多故障,为广西自动站的正常稳定运行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自动站运行情况正常,雷击及供电情况不稳定对自动站的运行影响最大。(3)中尺度自动站组网建设展望根据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矩阵式管理、七巧板战略”的建设思路,采取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分步实施、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区共建设约5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一个间距20km左右,密度适宜、布局合理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中尺度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实现观测时间密度最小为每10分钟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发送一次观测资料。2004年完成14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2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区气象台自动气象站中心站建设。2005年完成55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5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4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2006年完成50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7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0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整个澳大利亚有400个合作观测站代气象局进行气象观测,非全天工作的合作观测员不作为气象局的雇员,但气象局给以津贴,一般他们是邮局人员、农民、灯塔管理员、度假地管理员等。每天观测多达7次,大多数情况下观测结果都作为普通电报或加急电报或电传电报传递给气象局。由于电报费用上涨,计划用一种“电话观测收集系统”(TOCS)使借助电话网来自动收集这些观测结果。TOCS 系统将由约260个边远站和4个中心站组成。合作观测员把观测结果送入边远站,并在那里一直存储到中心站来电话询问,这样观测资料就迅速地传到中心站,通常费用为一次市内电话费。此系统完全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6.
1引言近年来,农垦、森工气象信息网络建设成绩显著,先后有24个自动站和50多个人工站开始汇交资料,为实现资料共享奠定了基础。农垦、森工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汇交,使黑龙江省气象监测点密度增加,为提高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充分的依据。2行业台站与省气象网络中心联网拓扑结构及资料处理过程2.1行业自动气象站网络系统行业自动气象站网络系统由3部分组成,即由中心站、中心站到子站的通信系统、子站等组成。中心站设在省气象网络中心,主要包括传输服务器、数据库、通信处理机等构成。主要负责收集并处理各行业气象站的自动站数据。中…  相似文献   

7.
马骏  张平  罗慧敏 《山东气象》2007,27(1):32-33
介绍了省级自动站中心站的系统结构,通过对建设和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省级中心站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联系以及日常维护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徐晓莉  胡春 《四川气象》2005,25(3):45-46
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省自动站中心站系统的结构、功能、软件组成、系统特点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省自动站中心站系统的结构、功能、软件组成、系统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
英国霍克——西德利(Hawker Siddeley)动力公司研制了一种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这个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资料处理技术,使自动、无人野外站可连续读出和存储模拟气象要素感应元件信号。在天气中心的接收站可以随时通过简单的电话拨号询问任何一个野外站的最近的观测结果。使用这种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可以快速而容易地得到任何区域、任何时间的精确测量。资料处理过程中可以自动检测传递过程中的任何误差。野外站是一个可移动的绝缘室。它的大小约为2.5米×2.5米×2.5米。它可以抵抗恶劣气候,可经得起100海里/小时的风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省自动站中心站系统在进行了升级改造后的结构、功能、软件处理流程、系统特点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省自动站中心站系统在进行了升级改造后的结构、功能、软件处理流程、系统特点等。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自动气象站(Ⅰ型和Ⅱ型)是一种全新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微机计算处理系统,可对多种地面气象要素(大气压力、空气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进行定时自动采集、处理、通讯等,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消除了人工读数误差,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站组网就是将某一地区范围内分布的自动气象站所采集的各种资料利用各种通信手段传至中心站,再由中心站传到国家局,并在中心站对自动气象站进行远程监控。我省于2003年7月中旬组网成功,具有自动传输和监控功能,且运行正常。本文就是对我省自动站组网建设过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中小尺度自动站网络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市中小尺度自动站网络系统,是深圳市气象台台风、暴雨预警系统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该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开发、研制、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从1997年1月底开始安装第一个测站至今,已在深圳市范围内安装了36个自动站,并已实现通信联网。在1997年汛期的运行考验中,为深圳市台风、?暴雨预报服务提供了及时的中尺度实况资料。运行情况达到设计要求。1 系统构成  深圳市中小尺度自动站网络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即SQ-300型自动站及SQ-300型数据采集中心站。1-1 SQ-300型自动站SQ-300型自动站…  相似文献   

15.
张永丰  曹东生 《高原气象》1990,9(2):177-182
本文介绍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建立局地网络的微气象观测系统,实现气象数据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和集中实时处理。整个系统由一个中心站和五个(或更多)观测子站组成,是一个点到点的通讯网络。该系统为研究不同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提供了手段和方便。整个系统分两部份介绍,本文作一总体概述,第二部份说明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自动气象站中心站于2003年底完成建设,2004年1月正式开始上传资料,中国气象局通过VSAT卫星广播系统下发全国的自动站资料.自动站站点密集,时效性强,资料量大,如何存储和应用这些资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C/S计算机体系结构,以组网运行的省、市自动站中心站数据库和单收站接收的全国自动站资料为基础数据库,综合应用数据库检索、数据图表显示、GIS填图、MICAPS系统二次开发、计算机串口通信等技术方法,建立集自动站数据查询统计与可视化显示、报文传输与网络运行自动监控、数据质量诊断分析、监控记录统计报表自动生成与综合打印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动站综合应用业务系统,为提高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能力和资料共享应用服务水平发挥积极作用。系统具有功能全面、产品丰富、界面友好、操作灵活简便、实用性和通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张方  武鹏 《河南气象》2005,(4):42-42
河南省自动气象站中心站于2003年底完成建设,2004年1月正式开始上传资料,中国气象局通过VSAT卫星广播系统下发全国的自动站资料.自动站站点密集,时效性强,资料量大,如何存储和应用这些资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福建省气象局开展北斗卫星应急通信传输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南平市气象局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台站建设北斗卫星通信传输终端,分别在南平市气象局和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建设北斗卫星通信传输接收系统(中心站),并部署北斗通信中心站软件和终端软件,进行通信传输试点.利用北斗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国家级自动站观测数据、系统校时、文字通信功能均达到项目预期目标.传输率、误码率、时延和稳定性均能满足业务化运行的要求.实现公网运营商电路中断的应急状态下传输自动站观测数据和进行文字通信等,从而为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20.
自动气象站SMS监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韩琇  李凯  黄磊  李怀刚  赵福祥 《气象》2005,31(11):78-80
通过分析自动气象站的SQL数据库和自动站处理机生成的报文,检索出有缺测要素的自动气象站站号;通过手机短信(SMS)发射技术,由自动气象站信息监控系统自动向远程的自动站值班员发送含有警告信息的手机短信息,完成中心站对自动气象站设备和通信链路的自动监控.解除了自动气象站的监控对通信值班员的人工依赖,实现了自动站的监控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