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是导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质子磁力仪电源系统向用户提供了防止过充电和欠充电的铅蓄电池浮充电源、避免过放电的终止放电报警器和恒流输出式地磁分量补偿电源。介绍了该电源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认为,使用该电源系统,不但可降低蓄电池的容量配制,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充电和分量补偿电流调节的繁琐操作。  相似文献   

2.
蓄电池的选配使用与维护田树德郝淑琴冯玉霞杨增(中国河北065000廊坊市地震局)1蓄电池的性能特点及合理选配目前,地震、地磁等观测仪器上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有普通铅酸蓄电池、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和密封圆柱型镉镍蓄电池三种类型。普通铜酸蓄电池分为干式非荷...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市凤河营等地震台智能电源管理下的蓄电池放电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蓄电池电压"平缓—快速—平缓"的下降过程可以表征蓄电池老化程度的现象,获得蓄电池小电流放电条件下每次放电过程的估算容量数据,实证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温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发现同批次蓄电池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容量差异。及时的数据处理分析,对于准确把握蓄电池工作状态、保障台站供电安全、合理安排蓄电池更新事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地震、地磁等交直流两用仪器时,外接蓄电池的无谓放电是一种隐性故障。它的存在,会使蓄电池充电的频率增加、使用寿命缩短。本文以DJ-1型地震记录仪为例,揭示了影响蓄电池无谓放电的原因,定量地分析了蓄电池无谓放电电流与滤波电容及其它因素的关系,并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对蓄电池进行定期维护及容量测定的一种控制器的研设过程。实践表明,该控制器配合充电器,可以实现对蓄电池进行放电、修复、估算容量、自动充电等功能,并可以为判断蓄电池是否达到报废程度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蓄电池设备由蓄电池、整流装置、逆变换装置等组成。本文叙述的试验是《电设工业》杂志1977年7月特大号刊登的蓄电池设备的试验结果和日本蓄电池工业会整理的技术资料SBA 6507整流装置的试验结果(1982年10月)。1.抗震试验的目的一般的抗震设计法采用的是修正烈度法,即:考虑到地震造成的地面加速度、建筑物的反应加速度以及设备反应的放大倍数,将其换算为静载地震系数,然  相似文献   

7.
抽检"十五"安徽地震监测台网一定比例台站供电UPS系统蓄电池组,使用数字检测仪对台站蓄电池(内阻、容量、电压)相关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并对检测参数分析汇总,应用定量化评估法,对台站UPS系统蓄电池运行质量与使用效率进行评估,提出完善与改进台站蓄电池使用率及维护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泛应用于我国地震台网上的 DJ-1型地震记录仪是一种交直流两用仪器 ,其外接直流电源普遍采用可以多次充放电的蓄电池。由于该仪器不具备自动充电功能 ,蓄电池的能量损耗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定期地进行人工补充。由于市电供、停的不规律 ,使蓄电池放电深度差异较大 ,补充电量不易掌握 ,从而导致充电不足或充电不及时引起蓄电池极板硫酸化、或因过充电造成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而缩短其使用寿命。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我们于 1 994年设计了一种 DJ-1型地震记录仪浮充电源。经河北电磁台网和地震台网等近 2 0台仪器长达几年时间的…  相似文献   

9.
关键移动通信设备的地震易损性是城市移动通信系统地震灾害预测的基础。本文以移动通信系统节点机房中常用的蓄电池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来研究蓄电池组的抗震性能,并获得其地震易损性。试验过程中,首先采用FEMA P695建议的方法从美国PEER强震数据库中遴选出对蓄电池组较为危险的地震动记录作为试验激励,随后逐步增大各条地震动记录的幅值,基于振动台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试验后根据蓄电池组的地震损伤特征,定义了其损伤指标和损伤水平,并基于振动台试验数据分析获得了典型蓄电池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观测仪器设备的电源中,大量使用了蓄电池以保证地震监测仪器电源不间断供电,从而保证了地震观测数据的连续率。但是如何对蓄电池的性能进行在线检测呢?蓄电池电量监测智能传感器Sentinel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介绍了电量监测智能传感器Sentinel在攀枝花南山台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