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盐度简易计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乃禹 《海洋科学》1982,6(3):57-59
海水盐度是指1000克海水中含有的盐类克数,用符号表示为S‰。 每一种海洋生物对盐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盐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测定盐度的方法大致有硝酸银滴定法、盐度测定仪测定法及查“海洋学常用表”等三种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28.6—29.5℃、pH8.2条件下,研究了管角螺Hemifusus tuba稚贝[(壳高19.5±1.23)mm、体重(661.4±48.6)mg]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和存活,并用二点法计算出最适宜存活和生长的盐度范围。结果表明,管角螺稚贝适宜存活盐度和最适存活盐度分别为17.7‰—40.8‰和25.1‰—35.9‰,适宜生长盐度和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17.5‰—39.9‰和27.8‰—33.2‰。在最适生长盐度范围内,稚贝壳高日平均增长率为0.358—0.397mm.d 1,体重日平均增长率为44.64—49.09mg.d 1。超出上述范围,其存活率下降、生长率降低。稚贝在盐度17.0‰和41.3‰的海水中适应20d后再分别移至盐度14.0‰和45.0‰的海水中,72 h后存活率分别为84.0%和96.0%,而直接把生活在盐度为30.5‰中的稚贝放入到盐度为14.0‰和45.0‰的海水,72h后其存活率为8.0%和0,可见稚贝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与原生活海水盐度有关,经过驯化后的稚贝能够扩大对盐度的适应范围,提高对盐度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3.
在-2℃至35℃的整个海洋温度范围和0至42‰S盐度范围内测量准确已知盐度的海水样品电导率和同温度下标准海水电导率的比值R_(s.t.o)。盐度S<35‰的海水样品是由蒸馏水准确重量稀释标准海水制备的,快速蒸发标准海水制备高盐度海水样品继而重量稀释到已经确定的<35‰S范围。推导出了非常准确地表示1~42‰S和全部温度范围内的S与R_(s.t.o)关系式,即 S=f_1(R_(s.t.o)) f_2(R_(s.o,t.)t)=sum from n=0 to 5 a_1R~(a/2) △t/(1 k△t)sum from n=0 to 5 b_nR~(n/2)式中△t=t-15℃,R=R_(s.t.o),只有第一项f_1要求15℃。也确定了温度对标准海水电导率的影响,用t的四次方程非常准确地表示温度t时的电导率的比值的r_(tt)(C_(35.t.o)/C_(35.15.o)),即:(?)_t=sum from n=0 to 4 C_nt~n 这两个方程足以满足常压下所有盐度测量。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以来,计算海水密度都是以福尔奇、克努森、苏伦森(1902年)的密度测量和爱克曼(1908年)的压缩率测量为依据的。新近得到的数据表明,克努森—爱克曼方程计算的数值存在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的样品成分不同所引起的,并与盐度定义和测量的精确度有关。需要一个与1978年实用盐标定义一致的新国际海水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5.
陈国华 《海洋与湖沼》1980,11(2):115-120
1969年电导盐度定义确立以后,电导测盐法迅速普遍地替代了氯度滴定法,成为日常最广泛的测定海水盐度的方法。氯度与盐度(或相对电导率)已成为两种独立的海洋参数,而国际标准海水为各国海洋工作者提供海水氯度滴定及盐度测定的标准。Park,K.(1964),Poisson,A.,Millero等人(1977)和Culkin,F.(1978)分别对国际标准海水的氯度盐度和电导盐度作了比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急性盐度胁迫对斜带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coioides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将养殖于自然海水(盐度34%o)中,体重为(19.59±0.25)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直接转移至盐度24‰、14‰、4‰和0‰的水体中,于转移后1、3、6、12和24h分别检测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血清中血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溶菌酶的变化.试验表明:试验组Na+/K+-ATP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均在1h时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至6h达到稳定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在24‰和14‰盐度组呈下降趋势,在4‰和0‰盐度组3h时出现最低值,在6h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AST水平在24‰和14‰盐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4‰和0‰盐度组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6和12h时达到各自峰值;溶菌酶含量在试验24h时,在24‰、14‰和4‰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0‰盐度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至6h时达到峰值.试验显示,斜带石斑鱼幼鱼由盐度34‰的水体转移至盐度24‰和14‰的水体后,其应激强度较弱;由盐度34‰的水体转移至盐度4‰和0‰的水体后,其应激反应较大,适应盐度变化需时也较长.根据本试验结果,在对斜带石斑鱼进行应激性淡化转运时,可将其直接从34‰高盐度自然海水中转移至14‰盐度的水体后,再缓慢降至预定盐度,从而减少淡化时间.  相似文献   

7.
海水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四电极电导池测定各种盐度时温度和压力对电导率的影响。在大气压下测量各种盐度时冰点至35℃范围内的温度对1)r_T(温度为T和35℃时35‰海水的电导率比)和2)Rr(温度为T时海水的电导率和相同温度时35‰海水的电导率比)的影响。将1)的结果和多菲尼的[1]综合起来,该结果被珀金和刘易斯[2]表示为温度的四次方程。2)的结果证实了多菲尼[1]和波伊森[4]关于各种温度对R_T与盐度(重量稀释)的关系曲线中所得到的温度关系式。对于2、14、22和35‰的盐度、超出大气压0至1000bar的压力和冰点至30℃的温度而言,进行了压力对电导率的影响的测量。这些结果充实了我们过去工作[5]的结果,那些结果是用二电极电导池对31、35和39‰盐度的海水在大致相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取得的。在压力和温度下,最佳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于新的和旧的35‰电导率增加百分比的值,在1000bar压力下偏差小于0.006‰盐度当量。新结果的精确度比过去的结果的精确度好得多,在1000bar下新结果的精确度可能不劣于0.003‰盐度当量。珀金和刘易斯[2]用P、T、R和R~(1/2)的比例函数拟合新、旧数据,其中R为P、T和S时的电导率和0bar、15℃、35‰时的电导率之比。他们得到1.3PPm盐度的标准误差。  相似文献   

8.
小知识     
人工海水和标准海水 当不易得到海水或进行某些特殊研究时,将盐类溶于蒸馏水中制出组成上接近海水的溶液,作为海水的代用品,叫做人工海水。 人工海水的配方有好几种,下表给出了制备氯度为19‰的人工海水的三种配方。 海水氯度的测定是用硝酸银的标准水溶液滴定海水中的卤素(Cl、Br、I)实现的。为  相似文献   

9.
稀的和浓的标准海水的电导率比在盐度范围0~42‰、温度-1℃~30℃时已被非常准确地测定。全部数据都被列入多项式中,并和过去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转换了海水电导率,提出了适合整个盐度和温度范围的多项式。用本文记载的数据和IEEE本期中刊载的多菲尼的数据[1]制定新“1978实用盐标。”  相似文献   

10.
物质海 -气通量计算新建议中将物质海 -气通量计算公式 F=K(CL- b Cg)中的 CL 用CL ( SML ) 代替。本文着重于对公式中质量迁移系数 K的讨论。在测定了海水微表层、次表层水粘度并同时测定了其它一些化学参量基础上 ,得出如下结论 :海水粘度与盐度、碱度有一定相关性 ;微表层与次表层海水的粘度变化小于 3%。因此 ,海水微表层效应影响 K值 ,与海水微表层效应影响物质浓度相比 ,可以不考虑。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问你:海水的盐度是多少?你怎么回答呢?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大洋水的平均盐度约为35,即每千克大洋水中的含盐量为35克。为什么要称“大洋水”和“平均”盐度”呢?因为海水的盐度在各个不同的海域、海区是不同的、变化的,即使在同一海区的同一地点。不同深度的水样中,盐度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甚至有人就同一地点、同一深度的海水在不同时间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高精度测量了几批标准海水15℃时的绝对电导率与氯度的函数关系,同时测量了浓度已知并几乎相同的电导率的KCl溶液,发现与15℃下35.0000‰盐(19.37394‰氯度)标准海水电导半相同的浓度为32.4352g/kg。  相似文献   

13.
高压海水密度(ρ,kgm~(-3))可根据实用盐度(S)、温度(t,℃)和所加压力(P,bar)按下列方程计算得出: ρ(S,t,P)=ρ(S,t,O)/(1-P/K(S,P)) 式中ρ(S,t,O)为如上所述的1980年一个大气压下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K(S,t,P)为正割体积模量,由下式给出 K(S,t,P)=K(S,t,O) AP BP~2  相似文献   

14.
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及仔鱼生长与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ünther)受精卵和早期仔鱼生长发育与盐度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受精卵在盐度低于25的海水中全部下沉,在高于29的海水中浮在水面,而当盐度在26~28.5之间时在海水中呈悬浮状态。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度为25~35,此盐度范围内孵化率都可达88%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40孵化率降低,初孵仔鱼畸形率升高。盐度对仔鱼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盐度在25~35时初孵仔鱼存活率最高,盐度32.5时生长最好;盐度30~32.5范围内刚开口仔鱼的存活率较高,生长最快;盐度低于20时变态期仔鱼的存活率与盐度高于25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体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盐度高于40或低于10会延滞胚胎发育速率,孵化时间在盐度低于10时会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九龙江河口西起石码镇,东至大担岛(24°20′—24°30 N,117°49′—118。10′E),全长约35公里,是个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区域,水体盐度随淡水和海水混合程度不同而成梯度变化。该区西部的石码镇,水体盐度小于2‰,东部大担岛一带水域盐度约为25—32‰。雨季,盐度普遍降低;旱季时,盐度随之相应升高,本区气候属亚热带,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实用盐标(PSS 78)盐度方程给出了由海水电导率比求实用盐度的公式:此文的写作中,曾得到高级工程师刘雪堂、逮玉佩,工程师苏锐、贾肇基等同志的帮助,在此一井农示感谢。2期雨海水盐度计算海水电导率比的计算方法因而,寻求  相似文献   

17.
盐度对淡水鱼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报道了盐度对淡水鱼类毒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试验获得了pH与盐度(S‰)对鱼种半致死浓度[LC_(50)(S‰)]、鱼苗生长速度(V)与盐度,以及鱼卵粒径(d)与盐度的相互关系。几种家鱼的耐盐能力顺序为:鳙鱼>草鱼>团头鲂>鲢鱼。草鱼和鲢鱼胚胎正常发育的盐度上限为1.4‰左右。鲢鱼种的盐度安全浓度为1.51‰左右(pH=8.98)。根据试验结果,我国淡水渔业用水的盐度指标NaCl含量可定为S‰≤1.5g/L。  相似文献   

18.
盐度对六株硅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为22±1℃,盐度为18‰、28‰和38‰的条件下,用F/2培养基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6株硅藻(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 B13; 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 B211;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 tricomutum B114, B118,B221;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 closterium B222) 进行培养,在指数生长期末期进行收获,测定了6株硅藻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 盐度对六株硅藻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均有影响,但作用结果因种而异.B13的相对生长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B114和B222的相对生长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B13的干重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盐度为38‰时达到最大值(0.21);B118、B114、B221 和B222的干重均在盐度为28‰时达到最大值;盐度对B211的干重影响不明显(0.35~0.36).六株硅藻的主要脂肪酸为16:0、16:1(n-7)和20:5(n-3),B211还含有较多的20:4n-6(5.6~7.4‰),B13含有较多的14:0 (20.O~30.9%).B211、B221和B222的饱和脂肪酸总合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盐度为18‰时达到最大值(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分别为41.7%、37.6%和31.7%).而B13、B118和B114的饱和脂肪酸总合在盐度为28‰时含量最高(分别为48.1%、31.0%和33.0%).B118、B114、B221和B222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合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而B13和B21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合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B13、B118、B114和B222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合在18‰时含量最高(分别为31.3%、23.4%、19.6%和18.6%).B211和B221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合在28‰时含量最高(分别为25.1%和16.3%).  相似文献   

19.
陈朴贤 《海洋科学》2012,36(11):24-29
为了探索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胚胎孵化和早期仔鱼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盐度条件,作者观察了其胚胎在6个盐度(35、30、25、20、15、10)海水中沉浮性、发育、初孵仔鱼分布状态.结果表明:胚胎在盐度35时完全上浮,盐度低于25完全下沉,在盐度30时处于半悬浮状态;不同盐度对胚胎发育有一定影响:在盐度30~15范围内,胚胎发育较快,孵化时间较为一致,在盐度35和10发育变慢,孵化时间延长2.5 h以上;初孵仔鱼在不同盐度海水中呈不同分布状态:在盐度35时完全上浮表层,盐度25~30分布于中下层至中上层,盐度25大部分仔鱼沉底,盐度低于20,初孵仔鱼全部沉底.观察了10个盐度(35、32、29、26、23、20、17、14、11、8)海水中胚胎孵化率和早期仔鱼存活率,结果表明:褐毛鲿胚胎在盐度35~8范围内孵化率达(76±2)%~(98±2)%,在较低盐度26~11区间,孵化率达(88±0)%~(98±2)%,显示低盐区更高的孵化率,而在较高盐度29~35区间,孵化率在(82±2)%~(84±2)%,并且具有明显趋向性,即盐度大于29,随盐度升高孵化率逐渐下降;盐度对早期仔鱼存活率有明显影响:孵化后40 h 正常仔鱼最高存活率在低盐度26~8区,为(89.4±2.2)%~(97.4±0.1)%,盐度大于29,随着盐度上升仔鱼死亡率骤然升高,在盐度29~35,升至(31.7±0.7)%~(38.1±1.5)%,畸形率升至(7.1±0.2)%~(10.7±0.5)%,正常仔鱼存活率下降至(61.0±1.0)%~(61.9±1.5)%.低盐度区仔鱼有更高的存活率.褐毛鲿胚胎最适孵化盐度在29~32,早期仔鱼最适培育盐度为26.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饵料对米来西鱼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鱼苗在盐度分别为0、16‰和31‰,温度为17°~18℃的水体中呼吸代谢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鱼苗从淡水体直接放进盐度为31%的水体,不能够适应盐度迅速剧烈的改变,呼吸代谢严重失调,鱼苗一天内全部死亡。在盐度为0和16‰的水体中,成活率很高(均在85%以上)。生长试验表明:盐度为0和16‰对生长的影响无论在20~25℃或35℃条件下,其差异并不显著。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极大,35℃水温是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其生长比在20~25℃条件下快25~55%。食物类型对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动物性饵料比颗粒性饵料提高生长4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