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从区域地理地质背景、矿泉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入手,较详细地论述了南宫制药厂碘、锶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条件、赋存规律、水质和动态变化特点,并合理地计算了生产井允许开采量及进行了水源地卫生保护区的划分。为在新生代断陷盆地勘查评价同类型矿泉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东吉庄矿泉水是1989年由地质矿产部环境管理司会同卫生部、轻工业部等有关单位的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鉴定通过,符合GB8537-87的国家标准要求,属含锶重碳酸镁·钙·钠型低矿化度中性饮用天然矿泉水,已于同年建立了奥玉饮料厂,生产瓶装矿泉水及奥玉饮料。为了保护矿泉水资源免遭环境污染,对该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水源地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3.
根据西窑地区地表水、地下水、降水中同位素的组成特征,确定了该区雨水线方程,并以δ ̄(18)O高程效应,氚的埋深效应,论述了西窑水源地补给、径流条件以及它与源涡水源地的关系,即二水源地虽都开采三叠系基岩裂隙水,但不属于同一含水系统,说明西窑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选址合理。  相似文献   

4.
孙志忠 《吉林地质》2010,29(3):97-99,102
本文介绍了敦化稀有矿泉水出露的地质环境条件,矿泉水的赋存条件和形成机理,分析了矿泉水的动态特征与稀有化学元素的特征指标,对敦化秋梨沟稀有矿泉水水源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及开发利用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理化测试,韩庄泉水为为低钠、低矿化度锶碳酸—钙镁型矿泉水。依据实测流量资料,确定了年可开采量约为1.6万t。该矿泉水可以开发利用,但需注意水源地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邯邢地区是铁矿和煤炭生产基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清。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长石石英砂岩及燕山期闪长岩类,为矿泉水赋存的主要含水层。由于受SN及NNE向断层的切割,岩岩被分成若干块段。各块段间含水层互不联系,构成独立的含水系统。由F22和F23断层构成的白岗块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白岗矿泉水水源地。矿泉水受区域奥陶系下层灰岩水沿断层的顶托补给,单井最大允许开采量达51.23m^3/h。地下水在径流途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1—1998年在寿阳一带进行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及任家店矿泉水水源地稳定流抽水试验成果,对矿泉水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进行评价,保护地下水资源环境,在开采期间不发生危害性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寿阳任家店奥灰矿泉水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抚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环境、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的介绍,分析了保护区内矿泉水的赋存与形成条件、矿泉水类型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区内矿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和资源量进行了概要评价。为进一步研究保护区内天然矿泉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及防治水源地遭受生态破坏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有效利用矿泉水资源、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确定可以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水源地,除需进行专门的矿泉水水源地勘查工作外,还需提出矿泉水水源地资源保护与卫生防护带的划分及保护方案,作为开发过程中资源保护与卫生防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景洪市偏硅酸矿泉水水点数量较多,部分含锶、含锂,而锌矿泉水、碘矿泉水的发现尚属首次,是宝贵的天然资源,且含量均优于国家标准,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综合研究等手段,查明景洪市矿泉水水源地的区域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结合景洪市矿泉水的分布特征,对偏硅酸矿泉水、锌矿泉水、碘矿泉水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矿泉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淄川太河矿泉水水源地位于淄博市淄川东南部山区的太河镇境内,是淄博市主要水源地。该水源地矿泉水类型以含锶型弱碱性水为主,也有少量较奇缺的锂锶复合型弱碱性水,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矿泉水聚集区。但由于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淄川矿泉水产业面临市场竞争力弱,开发秩序混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做到:坚持保护为先确保矿泉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实施综合整治规范矿泉水产业秩序,坚持科学开发努力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郭杖子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赋存于侏罗系早期花岗岩和太古界迁西群片麻岩的断裂构造带中。受地形切割影响,矿泉水以上升泉形式出露于花岗岩与片麻岩接触部位。经检测,该矿泉水为极低钠、低矿化度、重碳酸(硫酸)-钙·镁型锶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附近生态环境优良,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龙饮矿泉水水源地位于韩城涺水河一级阶地之上,含水层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砂砾石层,取水深度为69.75~162.81m,最大开采量为2 638.56m3/d,水质评定为含锶、偏硅酸的重碳酸—钠·钙型矿泉水。通过对矿泉水水源地所处的区域地层条件、岩性组合、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矿泉水的形成是砂砾石层风化溶解,锶、硅离子交替吸附的结果,其主要补给源为西北部山前断裂带奥灰水侧向补给,以及上覆潜水越流补给等共同作用而造成。近30a的开采实践证实,矿泉水中锶(Sr2+)含量随着开采时间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偏硅酸(H2Si O3)含量基本稳定。建议在今后的生产中,要加强水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中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沧州市深层天然矿泉水的地理环境、贮藏条件、物质来源、不同化学元素的分布状况以及同位素特征等多方面,分析研究了本地区不同类型天然矿泉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辽宁地质》2011,(8):F0003-F0003
根据《辽宁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暂行办法》(辽国土资发【2006】67号)的要求。按照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标准,对我省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年检.现将2011年度年检合格的矿泉水水源地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胡楚南 《湖南地质》1993,12(2):113-117
桃花江矿泉水,距桃江县城仅2.5km,交通方便。矿泉水水源地位于桃江岩体内接触带,挑江花岗闪长岩中深部的断裂蚀变破碎带,对矿泉水的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根据GB 8537—87规定所作的多种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桃花江矿泉水具有生活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医疗矿泉水多种用途,经监定正式定名为“含氡和偏硅酸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对供水井的长期动态观察与抽水试验表明,矿泉水的水温水质和水量变化稳定,日可采水量大于100M~3,年可采水量达40150m~3。已对供水井建立了两个卫生防护带,多年来的采水实践证明,矿泉水未遭受任何污染,也未引起环境地质灾害。面对国内外对矿泉水日益增长的需求形势,桃花江矿泉水显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赵世华 《湖南地质》1993,12(4):257-261,230
利用矿泉水的水文地质、水化学特征、环境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和国际WATCH水/岩平衡计算机程序等新理论、新方法,可以推算出雪峰矿泉水的形成年龄和补给与迳流条件,计算出水的循环深度,以及主要成分的迁移系数,从而有机地研究矿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机制,探讨矿泉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盘山矿泉水成因及开发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蓟县李庄子乡矿泉水田勘查评价的实例,阐述了盘山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主要成分,水温及产出条件,进行总结,对比研究,提出了该区矿泉水的不同成因及其分布规律,进而论证了矿泉水的开发条件及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9.
蓝田县灞河谷地是最近查明的一个饮用天然矿泉水集中区,已发现16处矿泉水。本文从这些矿泉水产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矿泉水的分布规律,进而论述了矿泉水水质、水量特征和可开采资源的保证程度,并对矿泉点的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张妙美 《地下水》2012,(1):129-130
通过浅谈湛江市坡头区某天然矿泉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赋存的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明了矿泉水产出的地质、水文地质特征,查明了矿泉水水量、水位、水温和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矿泉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