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肉味鲜美,生长迅速,病害较少,能密养高产,是广东、广西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池养鱼类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鲮鱼苗在鱼苗生产中也占着很大的份量。因此,无沦是五十年代以前西江(珠江)自然繁殖的鲮鱼苗,还是1960年以后采用“生理、生态结合的催产法”人工繁殖的鲮鱼苗数,  相似文献   

2.
有关真骨鱼类尾部神经分泌系统的组织学研究,在国外曾发表过许多专题和综述性论文,在我国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论述。笔者在选读了一些主要的外国文献之后,着重在本文中把国外过去这方面的报导作一般性的综述,并引用了我们自己在鲮鱼(Cirrhinus chinensis)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进行初步观察后所得的部分资料,仅供读者今后进行此项研究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水产养殖的关键要素中,优质的苗种是鱼类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我国鱼类育种和苗种培育历史悠久,为我国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突出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鱼类育种和鱼苗培育技术上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育优良的鱼类新品种,如提高鲩鱼的抗病力、鲮鱼的耐寒性等,以解决当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我们于1975年用快中子的不同剂量照射家鱼的受精卵,进行人工引变选育试验,初步观察了射线对受精卵的孵化成活率,鱼体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鱼类在性别决定机制上是极其多样的,大多数鱼雌雄异体,还有雌雄同体鱼,有些鱼能自然发生性逆转(如黄鳝等),有些能发生天然的雌核发育(如银鲫)。鱼类性别的可塑性也很强,可以通过激素进行性转。有些鱼类的生长特性与性别有着很大的关系,如雄性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就比雌性快,雌性鲤鱼、草鱼的生长比雄性快,  相似文献   

6.
提高鲮鱼鱼糜弹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鲮鱼鱼糜弹性的主要因素和加工工艺条件。研究时采用漂洗鱼肉、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以及二段加热方法等工艺来提高鲮鱼鱼糜的弹性。结果表明 :将鲮鱼鱼肉漂洗 2次 ,添加质量分数 0 .2 %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弹性增强剂 ,采用在 4 0℃温度缓慢凝胶化 3h后加热至90℃保持 30min的二段加热方式 ,可明显提高鲮鱼鱼糜的弹性。  相似文献   

7.
提高鲮鱼鱼糜弹性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影响鲮鱼鱼糜弹性的主要因素和加工工艺条件。研究时采用漂洗鱼肉、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以及二段加热方法等工艺来提高鲮鱼鱼糜的弹性。结果表明:将鲮鱼鱼肉漂洗2次,添加质量分数0.2%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弹性增强剂,采用在40℃温度缓慢凝胶化3h后加热至90℃保持30min的二段加热方式,可明显提高鲮鱼鱼糜的弹性。  相似文献   

8.
鲮的胚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人工授精获得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受精卵,观察其胚后发育,描述9个主要发育期的仔鱼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鲮胚后发育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较为透明,淡黄色,体形短小,孵出时,体长4.7mm,肌节数36(10+16+10);鳔一室期后,其胸鳍基部有2~3个黑色素花,头部较为尖突,尾柄下具黑斑;出膜5d后,全长7.1mm,卵黄被完全吸收,尾锥开始上翘;经过25d的生长和发育,进人幼鱼阶段,此时平均全长达30.1mm,初步呈成鱼体征。为监测及保护珠江水系早期鲮鱼资源,讨论鲮与其他几种常见鱼类胚后发育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9.
花尾胡椒鲷 (Plectorhynchuscinctus)为海水真骨鱼类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现已成功实现鱼苗人工繁殖 ,是一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海水经济鱼类。国内外对鱼的内脏组织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鱼 ,对海水鱼研究较少。笔者在对花尾胡椒鲷肝脏进行了较详细解剖后 ,对其肝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为深入开展花尾胡椒鲷组织学与生理学研究提供资料。1 材料和方法花尾胡椒鲷采自广东省湛江市霞山东风市场 ,体重 0 5kg ,体长 2 5~ 3 0cm。买回当天即胸腔解剖 ,取下完整的肝脏材料 ,用Bouin氏液固定 ,常规石蜡包…  相似文献   

10.
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G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一种单链多肽激素 ,具有促进鱼类生长 ,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提高饲料转化率 ,调节海河洄游性鲑科鱼类的渗透压 ,促进鲑科鱼类对海水的适应能力 ,提高鱼类血液、腺体和肾脏中淋巴细胞的抗病毒能力 ,从而增强鱼体的抗感染能力等作用 ,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长促进剂之一 ,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 ,国内外已有40多种鱼类的GH基因被分离和克隆[1,2 ] ,序列分析表明 ,GH与泌乳刺激素 (PRL)、胎盘催乳素(PL)、生长催乳素 (SL)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交叉的功能 ,…  相似文献   

11.
枝角类通称溞,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鳃足亚纲(Branchipoda=Phyllopoda)、双甲目(Diplostraca)。枝角类在淡水中分布广,数量大,繁殖快,易培养,并富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淡水鱼类鱼苗和某些成鱼极为重要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了解镇江豚类保护区鱼类资源状况,丰富鱼类资源本底数据。【方法】于2013、2016和2019年,分别开展3次渔业资源调查,对该区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体型大小及群落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记录鱼类68种属于7目13科47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种类占比较为稳定,鲇形目(Siluriformes)鱼类资源量有下降趋势,鲈形目(Siluriformes)鱼类种类占比上升明显;不同年份优势种替代较为明显;2016年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6.528、3.026。【结论】保护区鱼类资源较为丰富,但不同年份鱼类群落变化较为明显,渔业资源面临小型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养鱼类对乌梁素海水生态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4月共设置6个采样点,分别对乌梁素海现存水草区与鱼类放养区水体表层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两区域的营养状态与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6属154种,其中现存水草区(142种)多于鱼类放养区(88种),现存水草区浮游植物种属组成为硅藻-绿藻-蓝藻型,鱼类放养区为绿藻-硅藻-蓝藻型。现存水草区平均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4.29、4.23,明显高于鱼类放养区(2.46、2.30)。两区域浮游植物优势种共26种,其中现存水草区(24种)多于鱼类放养区(11种),现存水草区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要优势种,而鱼类放养区则以蓝藻为绝对优势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现存水草区(25.19×106 cell/L)显著低于鱼类放养区(275.79×106 cell/L)(P <0.05),而平均生物量现存水草区(13.34 mg/L)虽低于鱼类放养区(36.20 mg/L),但差异不显著(P> 0.05)。研究显示,现存水草区营养状态为中营养-轻度富营养,鱼类放养区为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两区域水质均为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状态。【结论】与历史数据相比,现存水草区浮游植物群落表现为浮游植物多样性下降、种类小型化、优势种转变为蓝藻为主。与现存水草区相比,鱼类放养区浮游植物群落因放养鲢、鳙的摄食导致浮游植物多样性下降、种类小型化、优势种向可食性差、生长快的群体型蓝藻演替。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我国鲢、鳙、鲭、草鱼和鲮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已于1958年先后获得成功。从此摆脱了数千年来“靠天然供苗”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途径。十几年来,家鱼人工繁殖的成绩是巨大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仍然存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5、9月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浅海区域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南麂列岛浅海区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并对其与水文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麂列岛浅海区域鱼类有92种,隶属15目、49科、74属,鱼类种数春季(55种)冬季(45种)秋季(44种)夏季(34种),其中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凤鲚(Coilia myst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等6种。鱼类生物量各季节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825.87 kg)冬季(160.05 kg)秋季(139.14 kg)春季(124.94kg)。典范对应分析认为,底层盐度和水深是影响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在淡水鱼类的人工繁殖中,如鲤、鲫、团头鲂等粘性鱼卵,如果我们采用鱼卵附着鱼巢孵化的方法,则存在着孵化效果不稳定,鱼巢制作、架设、管理繁琐,鱼苗数量不易掌握等缺点,因而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需要,故粘性鱼卵的孵化方法,应以脱粘、流水孵化的效果较好。据报导,国外有以单宁(Tannine 即制皮革所用的鞣酸)作为粘性鱼卵的脱粘剂。我们于1975年6-7月在顺德县开门办学期间,曾做过棱鲫与鲮的杂交试验,因棱鲫属粘性卵,故在人工杂交后,我们分别以泥浆水、单宁作为脱粘剂,进行了脱粘、孵化效果的比较,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于罗非鱼鱼苗培育水体中引入不同浓度的硝化细菌,检测主要水质因子,测定罗非鱼与抗病力有关的酶的活力,研究微生态调控对水质和对罗非鱼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硝化细菌浓度为100/L时,氨氮含量相对于对照组降低25.05%,亚硝酸氮含量降低45.16%,COD值降低12.33%,差异显著(P<0.05);鱼苗培育成活率相对于对照组高7.58%,体长增加22.18%,体重增加46.15%;幼鱼的抗菌酶、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提高18.60%、59.19%和49.89%,差异显著(P<0.05),组织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差异不显著。表明不同浓度的硝化细菌可显著改善罗非鱼苗培育环境的水质,增强罗非鱼苗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群落特征,比较其与近海海域鱼类群落的差异,为海南外海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群落参数和环境-生物的冗余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研究2019年春季(4月)、秋季(9月)水深86~380 m的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结果与结论】春、秋季共调查到鱼类312种,隶属于26目96科195属。优势种组成方面,春季为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和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秋季为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黄鳍马面鲀、深水金线鱼和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macracanthus);春秋季共有优势种深水金线鱼和黄鳍马面鲀的优势体长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黄鳍马面鲀为秋季(80~105 mm)大于春季(60~85 mm),而深水金线鱼则反之。渔获量季节变化明显,秋季多样性特征指数平均值略高于春季。RDA结果表明,水深、pH、水温、溶解氧和盐度在春、秋季对鱼类资源量(质量密度,kg/km2)空间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58.34%、53.94%。水深(P=0.003~0.004)和pH (P=0.017~0.002)在春秋季均对鱼类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盐度仅在秋季有显著影响(P=0.013),在春季则无影响(P=0.860)。海南东部外海海域鱼类种类组成、资源量优于海南近海、雷州湾、大亚湾和北部湾海域;在渔业资源开发过程中,除应关注主要经济种类种群水平上的捕捞产量外,更应关注群落水平上种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9.
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在性别决定机制上是极其多样的,大多数鱼雌雄异体,还有雌雄同体鱼,有些鱼能自然发生性逆转(如黄鳝等),有些能发生天然的雌核发育(如银鲫).鱼类性别的可塑性也很强,可以通过激素进行性转.有些鱼类的生长特性与性别有着很大的关系,如雄性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就比雌性快,雌性鲤鱼、草鱼的生长比雄性快,通过养殖单性鱼可以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因此需要对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的机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性别分化来研究动物的进化过程,而且可以利用性别差异来改善鱼类的养殖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南海北部湾海域秋季蓝圆鲹与竹筴鱼的摄食生态特征和种间食物竞争。【方法】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2017年10月北部湾底拖网调查和港口随机取样收集的119尾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和198尾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胃含物样品进行分析,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或显微镜间接观察胃中残留的饵料,饵料种类鉴定、计数、称重等对食性做定量分析,以估算两种鱼类的营养级和生态位宽度,并利用生态位重叠研究两种鱼类的食物竞争关系。【结果与结论】蓝圆鲹的饵料种类19种(属),以桡足类和小型鱼类为主,优势饵料生物为布氏半棱鳀(Encrasicholinapunctifer);竹筴鱼的饵料种类18种(属),以小型鱼类和浮游甲壳类为主,优势饵料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两种鱼类均为游泳动物食性,均存在摄食转换,随着叉长的增长,蓝圆鲹的饵料生物由小型浮游动物为主转变为小型鱼类为主,竹筴鱼的饵料生物由小型鱼类为主转变为以樱虾类和较大鱼类为主。蓝圆鲹和竹筴鱼的空胃率、竹筴鱼的平均胃饱满指数均随个体生长呈显著变化(P<0.05),但蓝圆鲹的平均胃饱满指数随个体生长无显著变化(P>0.05)。蓝圆鲹和竹筴鱼的营养级分别为3.63和3.40,营养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70和1.24,生态位重叠系数0.56,表明两种鱼类之间存在一定的食物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