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金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晓峰 《地质与勘探》2011,47(6):1018-1025
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第一个达到详查程度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通过对矿床中金矿物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查明了金矿物的类型及赋存状态,划分了成矿阶段。研究表明,金矿物有银-金矿物系列、铜-金矿物系列和少量碲化物类,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铜质金银矿、铜金矿、铜质银金矿和碲金银矿。金矿物主...  相似文献   

2.
广东莲花山斑岩型钨矿床钴金银碲铋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钴、金、银、铋是莲花山钨矿床重要的可综合利用的有益伴生组分。文中主要对其矿物光学特征,化学成分及其矿物共生组合关系作了简要介绍,由于本矿床中金、银、碲、铋矿物颗粒细,量又少,所以缺少重要的X光分析资料,这是研究中很大的不足之处。毒砂是钴、镍、金、银、铋、碲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因此该矿床的综合利用,首先要注意毒砂的回收。  相似文献   

3.
金银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铁矿是一种遍在矿物,从岩浆矿床→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中,几乎都有产出. 在热液矿床中黄铁矿与金的关系尤为密切,绝大多数原生金一银矿床中都有大量黄铁矿产出.例如:金-黄铁矿-石英脉;金  相似文献   

4.
黄裕柱  张宜 《铀矿地质》1989,5(6):337-342
自然界最常见的金矿物是金-银系列矿物。作者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我国的金-银系列矿物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和对50个样品的研究成果。样品分别取自我国各主要产金区的不同类型金矿床。研究结果表明,金-银系列的各亚种矿物在我国均有产出,金的含量由98.18%至微量。自然银和金银矿较为少见,自然金和银金矿则是最主要的工业矿物,几乎每个金矿床的样品中都普遍存在,不同类型的样品,金矿物所含的微量元素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黄典豪  丁孝石  吴澄宇  张长江 《地质学报》1991,65(2):127-140,T001
本矿床是燕山期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铅-锌-银矿床。其中伴生有综合利用伤值的金、银。金、银主要呈微粒自然金、银金矿、脆银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和自然银产出。金矿物常与辉铋铅矿、自然铋、未命名的Bi_2Te矿物相伴生,包裹于或充填于黄铁矿、铁闪锌矿、含铁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裂隙中。银矿物通常产于方铅矿、铁闪锌矿和黄铁矿的解理或裂隙内,但不与金、铋矿物伴生。金、银矿化晚于铅、锌矿化,而金矿化相对早于银矿化。  相似文献   

6.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西藏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嘎拉勒铜金矿床是该成矿带中发现较晚、研究程度较低且具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矿石有用组分中金、银的赋存状态研究相对开展的较少,限制了矿床进一步的综合开发利用。作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采样,采用光学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测试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矿石成分组分做了详细的研究,重点研究了矿床中金、银的赋存状态及主要载金矿物的特征。嘎拉勒铜金矿床金矿物以自然金、银金矿为主,其次为金银矿,可见粒间金、裂隙金及相对较少的包裹金形式,主要的载金矿物为石英、白云石、方解石、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及自然铋等。银矿物主要以金银系列矿物形式存在,少量自然银与放射性元素共生,此外,还有少量辉银矿。研究成果填补了该矿区金、银赋存状态研究的空白,对矿床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凡金矿床是次火山热液型中低温金(银)矿床,对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自然金、石英,黄铁矿,银矿物,闪锌矿,方铅矿和方解石等矿物标型性研究,得出了高凡金(银)矿床的矿物标型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指导该矿床深部的找矿工作及区域上同类型矿床的寻找。  相似文献   

8.
<正>迄今为止,前人已在位于大洋中脊、海山以及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区的部分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发现有大量自然金、银金矿和自然银产出(Hannington et al.,1986,1991,1995;Herzig et al.,1993;Murphy&Meyer,1998;Moss&Scott,2001;Petersen et al.,2002)。但总体而言,Au-Ag系列独立矿物在大多数沿快速-中速扩张洋脊分布、以MORB为容矿基岩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  相似文献   

9.
永新金矿位于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的南段,为近几年新发现的受构造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及背散射观测对永新金矿床的金-银系列矿物与载金硫化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金-银系列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银金矿次之,粒径多集中在5~20μm,以包体金、裂隙金为主,粒间金较少,成色为843~917,平均888;载金硫化物有黄铁矿和方铅矿,以黄铁矿为主;早阶段黄铁矿粒径较大,以立方体为主,较破碎;主成矿阶段黄铁矿粒径较小,以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为主。黄铁矿Co-Ni-As三角图显示成矿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金矿物成色与黄铁矿的Fe/(S+As)值指示矿床形成于中深成中温环境。与克拉通破坏型(胶东型)和造山型金矿床比较,永新金矿床与两者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矿床与有关岩浆岩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东秦岭-大别地区的钼(钨)、金、银、铅锌等金属矿床构成一个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并划分出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中晚三叠世与碱性岩有关的钼稀土等矿床成矿亚系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Ⅰ型花岗斑岩有关的钼(钨)银铅锌(金)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以金为主的矿床成矿亚系列和早白垩世晚期与铝质A型花岗岩有关的钼铅锌成矿亚系列。4个成矿亚系列的形成构造环境、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成矿的矿产组合及其时空分布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云南伴生金矿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伴生金主要分布于金—铜、金—铅锌—银、金—钨、金—砷—锑—汞等成矿系列中老地层铜矿的伴生金占绝对优势。但以矽卡岩型、斑岩型及铜镍矿床中的伴生金。具有发展为独立金矿床的潜势。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金,以斑岩型潜力最大,重新评价某一矿床的伴生金,应选择该矿床的构造、蚀变、矿石矿物组合、微量元素组合的有利部位或复合部位,针对重要的载金矿物研究。以期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云飞  聂凤军  刘妍  江思宏 《地质与资源》2010,19(2):151-156,143
对我国单一银(-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成矿作用和成矿地质条件为基础,矿床成因为依据,我国单一银(-金)矿床可分为:(1)变质(混合岩化)热液型矿床;(2)火山(含次火山)热液型银(-金)矿床;(3)岩浆-热液型银(-金)矿床;(4)地热水溶滤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有色金属成矿系列与成矿区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矿种的矿床在成因上的联系和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可将广西有色金属矿床归为6个成矿系列,即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花岗岩成矿系列、热卤水成矿系列、基性-超基性岩成矿系列、地台型海相沉积成矿系列和表生成矿系列,其中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是广西锡、铜、铅、锌、金、银、锑、汞等矿种最重要的成矿系列。按成矿系列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及其与不同构造层的关系,笔者划分了9个主要成矿区带,即丹池锡-铜-铅-锌-银-锑-汞成矿带、桂北锡钨-铜-镍-铅-锌成矿带、桂东北锡-钨-铜-铅-锌金银成矿带、大明山钨-铜-金成矿带、大瑶山铜-铅-锌-金成矿带、云开大山铅-锌-钨-金成矿带、西大明山铜-铅-锌-银成矿带、桂西金-锑成矿带、靖西-平果铝成矿带。  相似文献   

14.
湖南柿竹园铅锌矿床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矿床的金、银主要呈独立矿物存在,主要金矿物为金银矿和含金自然银,银矿物主要有11种.根据金、银的赋存状态,对该区伴生金、银的综合利用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床的金属矿物及矿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殿芬  周文茂 《矿床地质》1995,14(2):127-149
小西南岔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斑岩矿床,以金、铜为主,伴有银、铋矿化。金属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铜矿。金矿物是金-银系列的自然金、银金矿及金银矿。金的成色低,平均成色728,且变化在305~993这一较大范围内。另外,还发现了碲银矿、硫碲银铋铅矿、自然铋、赫啼铋矿、富硫铋铅矿等多种银、铋矿物。成矿早期只有微弱的铜(钼)矿化,大量金和铜富集于成矿中期(210~475℃),而银、铋矿化则出现在成矿作用晚期(160~240℃)。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墨江县金厂金矿床金银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银系列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出现于蛇纹岩、含金石英脉.根据金银矿物的电子探针数据分析,确定了与成因产状对应的形态、赋存状态、矿物共(伴)生组合、化学成分等系列标型.从成矿早期到晚期,金矿物的结晶顺序为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金的成色有下降的趋势,银含量及矿物中微量元素总量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银金矿中微量元素总量...  相似文献   

17.
秦岭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大陆造山带构造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构造单元、构造演化及其矿床组合,将秦岭造山带划分为4个成矿集中区:小秦岭古陆活化区、熊耳山裂谷增生区、南秦岭被动陆缘断陷区和碧口地体古拼合带。分别构成4个成矿系列:花岗-绿岩带型金-铁矿床系列、陆相火山岩型金-钼矿床系列、沉积岩型金-铅锌-汞锑矿床系列、海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系列与超基性岩型镍-金矿床系列。矿床系列表现出同生成矿作用和后生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的演化,同生成矿作用与造山带形成早期(古生代及其以前)广泛的地幔羽或热点活动有关,后生成矿作用是在盆山转化和陆内构造-岩浆活动时期(120~340Ma)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姜跃先 《矿物学报》1993,13(3):250-253
本文提出了自然金-银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晶胞参数与金、银原子数百分比成二次函数关系,推导出了表示二者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式。利用该方程式,可以用金原子数百分比计算出晶胞参数,反之亦然。并且从金、银二者的电负性出发,对a值的变化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金-锑和金-银建造的矿床在世界许多矿区广为发育,但它们在空间上到处都是没有联系的。在太平洋矿带中,金-银矿床分布在外带,而金-锑矿床则分布在内带。在这些地带的接触部位有时形成过渡的金-锑-银建造矿床。在上述矿床中金和锑是以不同数量关系参与的普遍的元素。至于银,则对金-锑建造矿床来说这一元素并不是典型的。并且极少以杂质的形式遇到。 金-银建造和金-锑建造矿床的矿石在地球化学属性方面的明显差别是由它们形成时所处的地质环境、金属来源以及物理-化学参数等的特性所造成的。首先我们发现,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周边国家银(含银)矿床主要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菲律宾、缅甸、印尼等国家。有5种类型银(含银)矿床可与中国相应地区银(含银)矿床进行类比,即①陆边缘带陆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含银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③斑岩型银或含银金-铜(铅-锌-锡)矿床;④变质热液交代型金-银矿床(穆龙套型)或银-铅-锌矿床;⑤矽卡岩型含银磁铁矿或多金属矿床。并提出我国相应地区银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