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贵州气象》2010,(5):F0002-F0002
2010年9月18至20日,中国气象学会第26届数值预报学科专业委员会总结会议暨2010年度全国数值预报学术交流大会在贵阳举行。副省长蒙启良,数值预报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中国科学院院士丑纪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丑纪范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2):F0002-F0002
1934年7月23日出生,湖南省长沙人,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2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和工作(访问学者)一年;1986年在兰州大学晋升为教授,1987年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1990年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气候与环境研究》副主编章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9月3日16时2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章申先生1933年10月24日生于江苏常熟,1956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1958年12月至1962年11月在莫斯科大学学习生物地球化学,获得副博士学位。毕业回国后,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长达40年。章申先生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土,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  相似文献   

4.
高由禧 ,男 ,汉族 ,中共党员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院士。 192 0年 2月生于福建省福清市。 194 4年夏季毕业于当时的重庆中央大学 (现南京大学 )地理系 ,194 5年起先后在原南京中央气象研究所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9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74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6年后还兼广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  高由禧先生 194 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东亚自由大气之运行》 ,首先提出中国有冬季风的新概念。他先后从事…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高山禧院士,因病于2001年3月3日在兰州逝世,终年82岁。 高由禧院士 1920年 2月生于福建省福清市, 1944年夏季毕业于当时的重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地理系,1945年起先后在原南京中央气象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59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74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由禧院士还是《大气科学》的顾问编委。 高由禧先生 194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东亚自由大…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19日,本刊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被授予格勒诺布尔金质奖章。颁奖仪式上,格勒诺布尔市市长代表Michel Destot亲自为秦大河院士颁发金质奖章。约瑟夫傅利叶大学的Claud Boutron教授介绍了秦大河院士在冰川学和气候变化科学领域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并感谢秦大河院士及其领导的实验室与约瑟夫傅利叶大学LGGE实验室的长期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已从南极和喜马拉雅山的雪盖和冰芯中提取了许多宝贵数据。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丁永建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穆穆院士主编的《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China:1951-2012》一书近日已在Springer-Verlag公司出版。本书囊括了气候与环境变化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人为影响方面等,也是了解中国气候和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8.
沉痛悼念著名大气科学家谢义炳院士我国著名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大气科学》顾问编委谢义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8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谢义炳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热爱气象...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11~17日,第十三次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学术 论坛于福州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和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 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13个全国性专业委员会的12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福建省黄小晶副省长,中国气象局刘英金副局长,中国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郑立中同志,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喜,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梁景华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国气象 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主任张文健博士为本次学术会议的执行主席,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本次学术会…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2月28日,中国科技史学会第一届气象科技史委员会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丑纪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丁一汇以及近6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第一届气象科技史委员会理事长高学浩主持会议,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秘书长罗兴波宣读了《中国科技史学会同意成立气象科技史委员会的函》。会议讨论通过了委  相似文献   

11.
悼念著名大气科学家谢义炳院士中国气象学会原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大气科学家谢义炳教授,因病不幸于1995年8月24日与世长辞。终年78岁。我们深为悲痛,谨志深切的悼念。谢义炳先生1917年4月3日生于湖南省新田县。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理...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18日中国气象学会第26届数值预报学科专业委员会总结会议暨2010年度全国数值预报学术交流会在筑举行,该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丑纪范在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丑纪范     
1934年7月23日出生,湖南省长沙人,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2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和工作(访问学者)一年;1986年在兰州大学晋升为教授,1987年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1990年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30多年来,一直从事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和教学,重点研究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特别是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他早期将泛函分析引入数值…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8月24~29日,第三届国际沙尘暴与降尘天气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昭君大酒店召开。研讨会由中国气象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内蒙古气象学会、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韩大气科学合作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伍荣生,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庄肃明,内蒙古科协副主席陈天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牛生杰,韩中大气科学合作中心主任郑用生教授,日本联合大学教授吉野正敏和蒙古国家气象水文研究所教授朱德尔·都拉木出席会议并作学术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5.
在符淙斌院士的倡导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协办,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一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划(MAIRS)承办的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研讨会于2007年6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代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陶诗言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陶诗言院士是我国现代气象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国际知名的季风领域专家。他曾长期担任国内外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获得过多项国家重要科学奖励,培育了大批大气科学和气象领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气象》2010,34(4):F0002-F0002
7月31日上午8时30分,EFG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科学与技术论坛在贵阳花溪隆重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兼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分别任科学论坛、技术论坛主席,并作科学与技术论坛总结。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参加,周秀骥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中国地区树轮和千年气候变化研究”于2008年批准立项,执行时间为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重大项目拟从建立中国典型气候区域的树轮气候网络入手,重建中国区域千年气候变化时间序列;通过非线性分析诊断,  相似文献   

19.
本刊编委会顾问委员、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3月6日11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刘东生生前曾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  相似文献   

20.
施雅风先生(1919—2011年),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冻土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先驱、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施雅风先生1919年3月出生于江苏海门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受出身于秀才家庭的母亲的良好教导和父亲刻苦勤劳持家的影响,他自幼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在中学时期就定下了学好地理知识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