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合理配置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推动技术进步、满足社会需求。有利于部门协调发展等方面综合分析,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产业结构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产业结构变动活跃,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影响,近些年本区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较大。农业产值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稳定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如焦作市产业构成中,农业产值所占比重1988年比1980年下降12.5个百分点,同期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8.1个百分点,建、运、商合计上升4.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变动明显。在发展速度上,二、三产业远大于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证了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地位与作用,并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与潜力作出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认为该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必须落实到多种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上。文章对各类重,点生产基地的建设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商业中心体系是宏观商业布局中的主导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商业中心体系的现状;揭示了该产业带商业中心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性;提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的原则及在序列上和空间上的相应对策。对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商业中心体系建设具有建设性意义,对同类地区也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地域开发布局现状与特点,对今后地域开发布局设想和综合开发的重点经济区域及建设项目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论述了黄河流域主要经济部门的发展现状水平、结构和存在问题,从资源、地理位置、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权衡和考虑,提出了流域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国土规划一般是指在一定区域中,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与统一。其目的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的各要素在一定区域中的合理组合,其目的是通过生产力的各要素因地制宜的合理配置,求得区域的经济、环境、以及人口等的最优发展和良性循环。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土规划对生产力布局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河流水环境容量空间分异与工业生产力的宏观布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鲍全盛  姜文来 《地理科学》1998,18(3):205-212
在分析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河流水环境容量资源之间矛盾关系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揭示了水环境容量与生产力宏观布局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根据河流水环境容量条件进行生产力宏观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策略。水环境容量是影响生产力宏观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业生产力布局时,如果能充分考虑水环境容量资源的承载力,则能够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使经济与环境得以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陈国俊  ;徐建成 《西部资源》2014,(1):162-163,166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资源消耗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资源及区位优势,优化矿业开发区域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尽早谋划主导产业的优势转换,培育新兴产业,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我市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宁夏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升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能力。以1978-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宁夏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依然低下;(2)宁夏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3)宁夏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形成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型、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型和产业结构偏离为负,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型三种类型;(4)产业结构变迁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研究指出,在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以及在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建立产业协调与分工合作机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布局开发,形成区域性“群落型”经济优势,成为新时期宁夏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永涛 《地理研究》1994,13(2):98-98
本文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角度,对研究区域土地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并对区域开发和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对比,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区产业结构构成及分区开发布局,并对开发措施和各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的成长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成长是产业结构研究的主体内容,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成长,其所构成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发生新的变化和组合;而各个空间客观上存在着资源差别、位置差别和由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发展水平的差别。因而,产业结构的成长在不同的区域将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态,这是区域经济具有不同发展性质与方式的根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经济的区域格局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区,研究产业结构的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机理,对制定区域产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是全省自西向东由黄河、陇海铁路、焦(作)石(臼所)铁路等扭结在一起组成的带状地域,西起三门峡市,东至濮阳市和商丘地区,包括42个县市,土地面积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73万人,分别占全省的23.3%和28.6%。全省7个大中城市中,有5个位于该区,1987年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53.7%,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占全省的72.1%。因此,黄河两岸是全省初步形成的骨干经济带,是省域经济的重心所在,在全省乃至更大区域工业的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该区是我国从“一五”就开始进行重点建设的区域,已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布局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一般以平衡发展理论或者非平衡发展理论为基础,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多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地区差距扩大等问题.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基于可持续发展,以空间均衡的理念为指导,提出能够较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生产力布局模式,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说明,为新时期的生产力布局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大平原南部,是我国东西往来,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是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的过渡地带。河南今后将在全国战略重点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和区域经济开发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研究河南城镇体系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一、河南城镇体系的形成演变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夏商时期就产生了城镇,但在战国以前,城镇发展极为缓慢,所谓的城镇只是少数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  相似文献   

15.
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开发的需要开展的一种多学科的资源综合研究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在查明资源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为国家或地方制定发展战略、远景规划、开发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地理工作者实际上已成为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一支主要力量。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承担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等项类似任务,可以较好地发挥地理学的基本优势,扩大地理学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探索推动地理学发展的路子。 一、地域基础上的综合与开发治理试验是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核心 1.地域基础上的综合: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具有区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实质上是把特定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考察研究各要素、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6.
简述河北省生产力布局现状 ,分析生产力布局条件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 ,提出强化石家庄市、唐山市经济中心职能 ;重点开发沿海地带和石黄轴线地带 ;引导生产力布局向京津周围和沿海地区集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选取资源和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经济低谷地区资源、产业组合类型及其与生存环境要素相互制约机理的研究,探讨借助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等非工程措施和手段来改善区域生存环境的可行性,提出经济低谷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平宇  刘大千  刘世薇 《地理科学》2018,38(7):1012-1022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区域地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简称东北地理所)人文地理研究一直坚持稳定的学科方向,具有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的时代特征,聚焦不同历史时期东北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区域研究特色突出。东北地理所建所60 a来在农业和工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应用与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东北地理所人文地理研究仍要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重点研究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治理、跨境区域开发与经济合作、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规律,发扬人文地理研究特色,创新理论与方法,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黄河北干流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冲突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河北干流晋陕蒙接壤地区在全国能源工业发展和能源基地建设布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 由于富足的能矿资源与干旱、风沙、严重的水土流失等脆弱生态环境并存, 且呈异向关系, 历来生态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来, 随着区内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和能源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环境冲突,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对研究区的环境脆弱形势和环境冲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缓解环境冲突,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三门峡市是河南省西部的一座边陲城市,是伴随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该市经过近4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以冶金、化工、轻纺、机械、食品加工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升为省辖市,管辖渑池、陕县、灵宝、卢氏、义马市和湖滨区,总面积1.04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0万人。被国家列为能源基地黄河三角区的重点开发区之一,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三门峡地区将成为我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