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圳地区滨海软土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承载力低以及结构性强等工程特性。通过对固结沉降理论分析,提出软土固结沉降计算应注意参数选取、超载量的确定、差异沉降等问题。针对深圳地区大面积软土工程具体条件,采用堆载预压法、抛石挤淤法以及复合地基法等技术措施进行软土加固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崔志鹏 《地下水》2019,(1):240-241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关系到施工质量,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式进行探讨,认为在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软土地基的分布及承载特点,结合实际开展施工,针对软土地基含水量高、强度低的特点,通过合理使用换填技术、排水固结和化学固结技术等手段,增强软土地基承载力,促进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  相似文献   

3.
沈水龙  余恕国  蔡丰锡 《岩土力学》2006,27(9):1519-1522
软黏土地基由于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渗透性差,因此,在灵敏度很高的软黏土地基上建造高度较高的路堤,其稳定性很难得到保证。一般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使软土地基在路堤荷载的作用下发生固结,强度获得增长。为加速固结,常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使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固结,加速地基强度增加。针对日本佐贺县高灵敏度的有明黏土地基上修建的分级加载的6.5 m高河堤下软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说明分级加荷的重要性。现场软土地基为结构性黏土,有很高的灵敏度。而且该软黏土地基的渗透系数极低。因此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了加固处理,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质随固结过程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其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地基土的单轴强度在250 d内增长了近1倍。  相似文献   

4.
Laplace变换解双层地基固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辉  缪林昌  高健康   《岩土力学》2005,26(5):833-836
连云港地区的软土是海相淤泥和淤泥质土.在连云港软土地区修筑高速公路时,通常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方法使路基强度和变形满足工程的要求.该类软土压缩沉降量大,排水固结缓慢,地基稳定性差,造成高速公路建设中及建成后工程问题频繁出现.从江苏海相软土的工程实例出发,将经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后的高速公路路基简化为双层地基,借助Laplace变换求解了二级加荷下的双层地基一维固结问题,为克服对固结方程进行Laplace逆变换的困难,在Laplace逆变换中运用Stehfest算法进行数值求解,该双层地基固结沉降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爆夯动力固结法加固软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峰  龚晓南  徐杰  吴瑞潜  李阳 《岩土力学》2009,30(3):859-864
爆夯动力固结法是一种爆炸作用和上覆荷载相结合的新型地基处理方法。其作用原理是利用条形炸药在设置有排水通道的软土地基中爆炸产生高能量瞬变荷载使土体结构发生变化,软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消散,并在上覆荷载的作用下使土体快速排水固结。在广东佛山合顺-北滘公路干线拟建路段进行的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均表明了其加固软土地基的有效性,并结合沉降数据推算了爆夯设计参数,确定本次试验爆夯效果相当于3.2 m高的堆载。  相似文献   

6.
塑料排水板&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排水板&强夯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集塑料排水板的排水通道作用与强夯的动力固结作用于一体,在大幅度提高软土地基渗透能力的同时,使软土发生快速的动-静排水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量。同时由于软土地基排水通道的形成和渗透能力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强夯地基处理的深度。本文通过某工程地基处理中塑料排水板&强夯法在两个试验区域的实践研究,说明塑料排水板&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是适应条件宽和应用前景广的地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兰四清  王玉林  谢康和 《岩土力学》2009,30(12):3871-3875
在软土地基中设置成层的环状排水砂层,使饱和土中孔隙水沿径向具有两个相反方向的排水通道,超静孔压可以朝环状土层的两圆侧壁消散,通过径向排水通道的增加及排水路径的缩短,可以加快软土固结。基于这种思路,建立了相应的饱和软土固结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实例对超静孔压分布和发展规律以及软土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技术热排水固结法,采用非等温管道流模拟竖井中U型导热管的传热过程,考虑温度对竖井扰动区和未扰动区渗透性的影响,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中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竖井地基热排水固结法的有限元模型。以热排水固结软基处理原型试验为例,重点分析了模型耦合、部分耦合和不耦合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固结度。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排水固结法的不耦合模型,部分耦合模型下因温度产生的孔压增量延缓了地基固结的发展,固结速率有所减慢;耦合模型下温度虽也产生一定的孔压增量,但温度有效地改善了竖井涂抹区土的渗透特性,地基的固结速率加快,固结周期缩短,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分层总和法和有限元法对玉环县海堤的总沉降量及各级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为了加快排水固结,对海堤软土地基设计塑料排水板及分级加载程序,使海堤软土地基在预定时间内的固结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孟庆山  汪稔  王吉利 《岩土力学》2004,25(Z2):482-486
介绍了利用重锤夯实法加固表层填土与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层软土联合处理库内层状软土地基的方法,在填土静荷载和塑料排水板作用下淤泥质软土很快完成主固结沉降,重锤夯实法使表层填土受到动力压密,软土和填土强度得以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排水固结过程中填土层的单位沉降量远小于淤泥质软土,重锤夯实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可以达到地表下3.5 m,影响深度可达6.0 m.联合采用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层状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某工业园建设用地地处冲海积平原,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较复杂,地质环境复杂,该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引发软土触变所致的地面(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危害建筑物的地面稳定及安全,其危险性为中等级别;工程建设后可能遭受软土触变所致的地面(地基)不均匀沉降,其可能性、危害性、危险性均为中等级别;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砂土液化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性和危险性均为小的级别。针对地面(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和砂土液化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防止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厚软基上多(高)层建筑桩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家毕  刘祖德 《岩土力学》2005,26(1):122-126
探讨了深厚软弱地基上多(高)层建筑桩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的界面模型,采用子结构法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变形和地基沉降的影响,同时考虑地基为弹塑性的,并采用无限元法考虑远场区域的影响。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方法能反应深厚软弱地基上桩基础的沉降特性。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锚索地梁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夏雄  周德培 《岩土力学》2002,23(2):242-245
通过东坪高边坡工程应用预应力锚索地梁的工程实践,探讨了预应力锚索地梁的适用条件、地梁间距、地梁尺寸和锚固长度等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所述工程为土库曼斯坦国天然气处理厂,地处卡拉库姆沙漠腹地,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砬,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在工期极为紧张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了地基处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沙漠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昆仑断裂是青藏高原北部现今仍在强烈活动的左旋走滑地震断裂之一,该断裂的未来地震活动及其突发性粘滑错动是青藏铁路面临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基于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通过加入8m的水平左旋位移,模拟了东昆仑断裂未来地震活动震中位于铁路线附近时铁路变形效应.结果表明,震中位于铁路线附近时,基岩整体移动,而第四纪松散层和道床则发生了变形,靠近断裂带附近的第四系自下而上水平位移明显减小,而铁轨和道床没有明显的断错,表现为长度约为25m的连续左旋弯曲变形;在铁路东、西两侧形成NE向的张裂陷和NW向的地震鼓包.在断裂带附近,铁轨发生了严重扭曲,铁轨应力自断裂带向两侧逐渐降低,而且铁轨的最大剪应力平面与铁轨的延伸方向垂直,因而在地震影响下,铁轨最有可能发生的破坏是剪切性的,并提出加宽路基、置换土层等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老黏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各种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阐述了理论公式计算确定老黏土地基承载力的重要性.结合武昌地区的工程实例,用各种方法计算确定了老黏土的地基承载力值.研究表明,原位测试方法得到的承载力值偏低,而理论公式计算较合理.为了提高老黏土地基承载力的可信度和精度,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除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外,有必要结合理论公式计算来获取老黏土地基承载力值.  相似文献   

17.
邱浩浩 《地质与勘探》2020,56(6):1272-1277
黏土水泥浆材是采空区处治的优选注浆材料,但目前关于优化浆材配比的研究较少。针对毕威高速公路水塘隧道出口段采空区处治工程,提出采用黏土水泥浆液进行注浆处理,并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配比浆液的凝结时间、结石率、结石密度、结石体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及冲蚀率等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固相比较低的浆液凝结时间较短,抗压强度较高,渗透系数较大;随原浆比重增加,浆液的凝结时间缩短,强度提高且渗透系数降低;偏铝酸钠可有效缩短浆液的凝结时间;最终确定了黏土水泥浆材的配比和原浆比重。本次研究可为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的注浆治理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注浆法是基坑工程事故应急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注浆属于隐蔽工程,在对注浆后浆液的影响范围、固结程度的检测中目前的检测手段还十分有限。根据某基坑维护工程注浆效果的雷达检测工程实例来看,地质雷达探测法应该是比较快速的方法之一,而且也能达到一定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代国忠  殷琨 《冰川冻土》2011,33(4):922-926
为研制出一种低渗透系数并对污染物有一定吸附阻滞作用的浆材,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防渗工程,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以膨润土为主的浆材配方:膨润土20%~30%,水泥15%~25%,粉煤灰20%~25%,纯碱1.0%~1.4%,稀释剂FCLS加量0.35%~0.75%,余之为水.该浆材结石率〉99.6%,固结体28d渗...  相似文献   

20.
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构)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工程上一般对地基浅层土的承载力要求较高,而深层只需满足下卧层强度要求即可。长短桩复合地基可做到浅层置换率高,深部置换率低,这样就合理地满足了软弱地基不同深度对承载力的要求。同时长短桩复合地基浅部置换率高,加固区复合地基模量大,深部置换率低,复合地基模量较低,正好适应浅部附加应力大,深部附加应力小的应力场,这样对减少软弱地基总沉降有利。本文探讨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利用复合形法求解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优化设计计算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此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有效地保证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技术上可靠,还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