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們在白云鄂博地区进行鑽探时,由于岩层裂縫較多,发生了大量漏失冲洗液的現象,使鑽进无法正常进行。經我們研究后采用在冲洗液中摻入鋸末的方法来处理,結果証明这一方法,不但可以防止漏水现象,而且节省时間,操作簡单(每次处理漏水只需30分鐘到一小时),成本也較低,同时沒有象过去使用粘土,馬粪处理漏水时,增加泥漿粘度的缺点。这种方法除对大溶洞和大裂縫的处理效果不好外,一般的滲水、漏水地层均可使用此法。在鑽井渗水时可用細鋸末、漏水时可用粗鋸末。根据漏水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鑽进中如遇到地下含水层、透水层或岩层中有裂縫、空洞、断层时,就会发生孔內出水或漏水現象。这是因为当鑽孔由不透水层鑽通到透水岩层,如透水岩层中含水且水位高于孔口标高时,由于水平性的关系,促使地下水由孔口向外喷流,以致发生孔內出水現象。反之,如透水岩层中不含水或水位低于孔口标高时,由于水头压力差的緣故(如图1),促使注入孔內的液体漏进地层中去,从而发生孔內漏水現象。  相似文献   

3.
我队所勘探的矿区地質構造为一向斜,矿床基岩多被構造作用所破坏,構造裂隙很深,破碎帶的厚度为20~40公尺。在此構造裂隙和喀斯特地层进行鑽进时,标高較高的鑽孔,冲洗液常有60~100%被吸收;在低窪地段的鑽孔則产生涌水自噴現象,冲毀了孔壁岩石,降低了孔壁的稳定性。例如我队某鑽孔从187公尺起为構造破碎带,在鑽进中冲洗液大量漏失停止循环,以致岩粉沉淀,孔壁坍塌,岩心管不断卡塞。为  相似文献   

4.
在複雜的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下進行打鑽時,常常發現冲洗液漏失的現象。把各種不同成份和性質的速固混合物從鑽管或孔口灌入鑽孔內是封閉吸收帶,防止冲洗液漏失的基本方法之一。作者考慮到,膠結液所以能很快的硬化和凝固,是由於在膠結液內加入了特製的附加劑之故。因此建議把呈液體狀或呈懸浮體的膠結液直接注入井內吸收帶(漏水岩层)的上面。事實上這種方法叫做“雙管法”。這個方法的實質就是用一個鑽桿套管往鑽孔內灌入膠結液,同時用另一個鑽管灌入附加劑的液體 (編者註:據我們了解“双管法”的實質可能是:往孔內下入兩重管,先下一套管,再於套管內下入一套鑽桿,從  相似文献   

5.
钻进中有时遇到严重的冲洗液漏失,处理漏失带的有效方法,基本是使用粘合溶液(浸有石油的水泥和硅酸盐)或者单独的和混合的惰性材料(粘土、砂子、石块、砖、稻草、砾石、锯末)以及下套管。  相似文献   

6.
秦振伟 《地下水》1991,13(2):95-96
西安勘察院三○四队于1984年底至1985年6月承担了中州铝厂峪河水泥区的勘察工程。该区地处太行山南麓,山前倾斜平原中上部,属峪河冲洪积扇的一部分,主要由混砂的漂卵石层或砂类混漂地层与轻亚粘土、亚粘土层相间构成。地层较松散,富水冲洗液易漏失。在y_1孔的施工中多次发生全孔漏失,曾采用稠泥浆、回填粘土等方法护壁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严重漏失地层中钻进,采用冻胶浆液堵漏,堵漏后使用MY—1无粘土冲洗液钻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冻胶浆液配比为:高阳土粉20%,水泥10%,锯末2%,3000ppm的PHP粉(水解度20%,分子量300万)。MY—1无粘土冲洗液配比为:水:MY—1:烧碱=800:5:1.5。  相似文献   

8.
合金鑽头的水口、水槽开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弧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等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冲洗液暢通,及时带走合金刃前及鑽头底部的岩屑,提高鑽进效率。因此,在不影响鑽头强度的原則下,水口可适当开大,並尽量接近合金刃前,水槽亦可开多、开寬,这对鑽进效率是有好处的。最近,我們对合金鑽头水口开割作了研究和改进,发現了一个新的作用,这个作用是保护合金片不易碰伤,提高回次进尺和鑽头利用率。下面談談几种不同水口  相似文献   

9.
根据老挝可溶性钾镁盐矿的形成过程,简单地分析了各个层位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可溶性钾镁盐矿钻探中各种冲洗液漏失现象进行分类和机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老挝可溶性钾镁盐矿钻探冲洗液漏失的预防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合金鑽进中,加快立軸轉速可以提高鑽进效率,已被大家所公認。我队五七年就将KA—2M—300型鑽机立軸轉数提高到200轉/分。一九五八年324共青团号鑽机在党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号召的鼓午下,应用了变速箱将立轴轉数增加到300轉/分。总的来看,加快轉速可以提高鑽进效率。但却有时出現反常現象:採用快速鑽进的班进尺反低于採用中速(250博  相似文献   

11.
这种鑽粒连续供給器,适于不便采用一次投砂的硬岩层鑽进中,用连续供给鑽粒的方法时使用。此鑽粒供給器,经406队使用结果証明共有如下特点:投入鑽粒时无须停水、停车,在正常鑽进中就可向孔內投入鑽粒,为此每班可节省50~60分鐘的投砂时间;鑽粒混合冲洗液一起陆續到达孔底,可避免其在鑽杆中阻塞及挤夾鑽具;制  相似文献   

12.
加强岩心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地帮助机场判断孔內情況,予防事故,提高鑽探質量。現将有关經驗介紹如下: 一、岩心傾角变比的反映。在鑽进过程中,岩心傾角是不断变化的。但造成岩心傾角变化的因素,不外两方面,一为鑽进方向的改变(方向和方位的变化),一为地下构造的变化。但一般鑽进方向的改变是漸变的,不会造成岩心傾角在短距离內发生突变,因此当岩心傾角在短距离內有突变現象时,一定为地下构造有变化所引起,或为已遇断层(如图1)或为通过背向斜軸部(如图2,鑽孔由翼部忽然穿过軸  相似文献   

13.
我队514机在某孔施工,鑽机傾角70°,地层变化較复杂,鑽进孔深70~120米,发现漏水。漏水地方30~40米处,为风化破碎带石灰岩大裂缝,采用黄泥球及高粘度泥浆处理达四个小班无效,为此,采用稻草黄泥球上扫补壁的方法,經过几个孔的使用証明,效果良好。稻草泥球的做法:将稻草切成10~15毫米长的稻草末,将黃土与水混合反复搅拌成软泥,按每一小桶(約18公升)软泥摻入10~15公斤稻草末,搅拌均匀,制成球形,混合軟硬程度,以用手稍施力团起,不易从指縫中被挤出为好。上扫补壁法:降下粗径鑽具于漏水位置下部約1~1.5米处,然后,从孔口投入2~5桶稻草泥球,待泥球落于鑽具上部时,向孔内送入25~30秒冲洗液,开动鑽机廻轉上下提动10~20分钟,同时以回水管从孔口送冲洗液,由于鑽具离心力的作用,泥球搅开,草泥进入裂缝内,此后停車于原来廻轉位置,先从孔口注入20~25秒冲洗液2~3桶,视孔径、孔深及  相似文献   

14.
縫合綫构造是碳酸盐岩地层中普遍发育的一种普通地质現象。但在过去,对于縫合綫构造的观察和研究一般往往仅从当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出发,忽視了縫合线本身的一些形态規律和周围的地质現象。笔者几年来在四川华鎣山、中樑山、歌乐山等地的实习中以及今年在四川武隆地区測制标准剖面的工作中注意到一些縫合线构造現象,現在仅就縫合线构造的某些成因問題及其实用意义提出一些初步認識。一、縫合线构造的分类根据笔者所見的縫合线构造现象,初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从地层岩性上  相似文献   

15.
保証鑽孔倾斜方位滿足地質設計要求,这是鑽探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务。尤其在斜孔鑽进时,弯曲情况更不易控制。往往由于操作方法不当而产生鑽孔弯曲过大或过小的現象。此时,即需根据鑽孔弯曲情况进行人工导斜的工作,以加以补救纠正。現將401队519机使用偏心楔子进行鑽孔人工弯曲的經驗。  相似文献   

16.
已經使用的肋骨鑽头,因其肋骨多鑲在鑽头的外壁上,所以可称作外肋骨鑽头。虽然这种鑽头还沒有被广泛地採用,但它在膠結岩石中鑽进的效果区确是很好的。在实际工作中每經鑽过松软岩石、或澎潤性的地層(如高嶺土層),特别是在澎潤性的岩層中鑽进,很易發生严重的岩心阻塞和堵水的現象,因而就大大地降低丁鑽进效率。如在这种岩層中鑽进时,岩心往  相似文献   

17.
鑽井粘泥补壁这一經驗,經我队几年来实践证明,是鑽进破碎或較破碎岩层行之有效的方法(註)。当粘泥球投入井內后,在鑽具廻轉或昇降时,由于离心力及上下挤压的作用,將一部份粘泥充填并粘結在裂縫和井壁上,形成一层泥皮,加固了井壁,起着造壁作用;另一部份則与水混合,  相似文献   

18.
我队在某地区施工的鑽井,地层是属古老的震旦紀砂岩与破碎严重的石灰岩,裂縫很大,往往层层漏水。用黄泥处理,一次投2~3汽車黄土仍不見效;換用40秒左右的泥浆或速效混合液及打洋灰处理,也全沒有效果,使鑽进工作受到严重威胁。如採用下套管的方法,由于換徑过早需扩孔,而住7至10級岩层使用合金扩孔,不但进度慢且耗費大量合金还有产生事故的危險。故此,我们採用了下塞鑽粒扩孔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消除鑽进中的井內事故是提高鑽探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实踐証明,要消除井內事故,必须从防止事故着手,明确以“予防为主,处理为輔”的原則,在操作中經常注意一切可能发生事故的予兆,彻底掌握井內情况。現將几年来我队在防止井內事故方面的几种方法介紹于下,供大家参考。一、岩心堵塞岩心堵塞主要是由于井內所鑽岩心的粗細不一而产生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山于鑽进过程中軸心压力掌握不均勻,送水量忽大忽小,以致岩心粗細不一,造成堵塞。对此在岩石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使鑽进压力均匀,送水量适当,并注意由于鑽桿絲扣磨损接合不严密而漏失水量。因为这时井底所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一、矿区概况湖北省大冶桃花嘴矿区为接触交代成因的铜铁矿区.围岩蚀变强烈,矿体产状陡,岩石软硬不均,孔壁坍塌、掉块现象十分严重,有冲洗液漏失和涌水现象.故钻探施工需以泥浆作冲洗液,辅以灌注水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