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都市遥测地震台网通讯方式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各种数据传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传输方式在地震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地震监测台网中得到实际应用的几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技术特点和组网方式。同时,将超短波传输、CDMA传输、DDN传输在成都市遥测地震台网中的实际运行情况及传输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测井资料远程传输是服务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测井数据远程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测井数据的传输问题,同时与CifNet多井数据管理系统有机结合,使测井数据传输、入库、管理及查询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测井资料周转时间。该技术采用了数字签名技术,实现了数据传输的断点续传和错误恢复功能,保证了测井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简单介绍了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研发背景,对GPRS业务做了一定的阐述,着重介绍了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特点和系统组成。本系统在台站端采用嵌入式模块作为数据传输与控制终端,在台网数据中心采用C/C 、PHP和MySQL数据库技术组合开发,利用WindowsSockets的网络通信模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socket连接,建立传输控制链路。系统具有强震事件准实时传输、连续波形实时传输、事件短消息通知、反向控制与数据监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自2005年6月测试运行以来,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一系统将被应用于“十五”广东省数字强震动台网数据传输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石伟  刘治  徐宏韬 《地震地质》2005,27(3):493-499
准确及时地获取地震前兆数据是开展地震短临预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文中在详尽分析Oracle高级队列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数据传输模型;分析了地震前兆数据的特点和传输要求;对比了已有的数据传输手段,如高级复制、E-mail,FTP等。通过PL/SQL语言编程实现了运用Oracle高级队列技术传输地震前兆数据的实例,认为利用Oracle高级队列技术进行地震数据传输是完全可行的,非常适合在地震业务处理系统中使用,为“十五”“中国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项目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手段  相似文献   

5.
IP/VPN准实时传输地震波形数据的质量分析和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广东数字地震遥测台网数据传输的各种方式,分析了IP/VPN准实时传输地震波形数据的传输质量,总结出了IP/VPN传输具有无丢数误码、断点续传、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技术的使用不仅使地震波形数据传输的质量大大提高,运行率完全达到规范要求,而且提高了台网地震监测能力、扩大了台网监控范围;为加强地方地震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GPRS无线应用平台的成熟,尤其是传输质量技术(QoS)日趋完善,为地震数据远程采集和传输提供了基础平台。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地震数据传输的手段和发展需求,结合GPRS平台的特点和传输质量技术提出了一套无线应用平台的解决方案,利用GPRS平台规划、设计和实施地震数据远程传输、转发、显示、存储、移动处理。  相似文献   

7.
流动地震台站的数据传输主要指实现流动台站与省局台网中心间观测数据的传输,文章主要介绍VPN技术在浙江省流动地震台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主要相关配置及技术指标,并通过应用实例证明采用VPN技术进行流动地震台的组网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石油成像测井对电缆数据传输速率的需要,针对石油测井数据传输上下速率不对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测井电缆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应用电信宽带接入ADSL技术中的DMT数据传输原理来实现石油测井电缆高速非对称数据传输。对多芯测井电缆数据传输中的串扰问题,通过设置一个串扰抵消自适应滤波器将其精确地均衡掉。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案设计的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在地质勘探中微震信号采集和传输是关键部分。介绍了使用Zigbee(无线个域网)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解决微震信号采集和远距离传输的全新解决方案。硬件方面,前端数据采集接口通过Zigbee无线蜂窝网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解决方案由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技术和Zigbee与GPRS间接口的详细设计构成。同时文中给出了相应的系统软件。此方案解决了微震勘探时困扰我们的复杂恶劣环境下的许多实际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使用Zigbee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和GPRS无线分组交换技术的方法是高效、可靠和灵活的。  相似文献   

10.
钻孔地震观测能够减少地面噪声的影响,是地震前兆观测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温度、压力不断增高,现有电学传感器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散热问题、防水密封问题、长距离信号传输问题、怕雷击问题等.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进行传感和传输的新一代传感器,具有耐高温高压、信号可长距离传输、防雷击、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现在流行的24bit地震数据采集器只有异步数据接口,因此,将其与无线电台相连的GMSK调制解调器的数据接口亦应为异步数据接口。然而,在超短波信道上直接传送异步数据的抗干扰性极差,无法在干扰环境中可靠传送地震数据。在异步数据的GMSK调制解调器研制中开发了同异步转换和前向差错控制技术,实现了异步接口同步传送的设计方案。在无线信道中采用同步传送技术能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异步GMSK调制解调器的研制成功,扩充了无线数传设备的应用范围,解决了异步地震数据传送的抗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对江苏省4个地电场台站2015—2019年地电场观测数据受全国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分析锡泰线、晋南线、锦苏线和昌宣线等几条线路对其影响特点及数据干扰幅度,得到以下结论:(1)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对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干扰是一个远场干扰源,表现为受同一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时,同一台站同一方向的长短极距观测数据变化幅度之比接近1。(2)各台站受高压直流线路干扰产生的数据变化形态、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不尽相同,这与台站位置、高压线路换流站位置、接地极相对位置以及地下传播介质有关。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地电场观测受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干扰判别提供参考,服务于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专为华北联网有线网研制的微机异步通信软件。利用该软件与相应的硬件配合,实现了在有线话路多路调频地震信号传输系统中占用其中一路进行远距离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4.
24bit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应用对无线数传设备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不断恶化的外部电磁环境亦要求无线数传设备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在研制新一代异步无线数传调制解调板时,自主开发或引用了几项新技术并取得了很的实用效果。异步数据复用是无线阻网实现各种容量等级汇集中继的关键技术,在提高复用效率,完善容量等级,增加设备功能等方面有新的产品推出,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成果的取得,不仅大大扩展了无线数传在地震遥测中的应用范围,亦大大提高了无线数传在强干扰中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活断层探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技术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介绍城市浅层地震勘探干扰波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福州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试验探测资料 ,阐述了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技术装备、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方法以及在强干扰背景条件下围绕抗干扰和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可控震源和与其相匹配的地震仪器以及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通道和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 ,是实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数据采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出现区域大震后,为了迅速展开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需要及时准确了解烈度分布.目前震动图的获得有震后人工调查、震源参数计算、地震监测台网、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等几种方式,其中最有效的是在重点监护区建立烈度速报台网.但烈度速报台网建设往往沿用地震监测台网的模式,建设成本高、台站密度有限、实时数据传输量大.本文研制的地震动参数速报仪采用MEMS加速度计为测震传感器和ARM+Linux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具有体积小、成本小、功耗低、一体化、智能化的特点;其内置地震信息实时处理算法,能够自动判别地震事件并计算地震动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安装简便.通过大量密集布设这种小型仪器而组建的地震动参数速报网络,具有数据传输量小、分布式计算、组成的速报网络可靠性高、能够快速产出高分辨率的精细震动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Electrokinetic phenomena in a water-porous medium with a fractal structure above percolation threshold ar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Fracture zone with space-variable porosity is considered as a model of an earthquake hypocenter zone in which the electrokinetic current results from fluid filtration in a fractal pore network. A critical exponent of the streaming potential coefficient is found to depend on both the transport critical exponent and correlation length critical exponent. In this model, logarithmic dependence of electric field amplitude E on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M is derived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one observed by the VAN group. Without fractal properties, this form of dependence contradicts the empirical data.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far from the hypocenter is calculated, which leads to the prediction of weak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amplitude of VAN's Seismic Electric Signals (SES), the electric source must be at a distance of about 10 km from the registration point if the medium is homogeneous. Therefore, some conductive channel(s) are needed to explain the long distance selective SES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18.
新型坐底式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系统及其海试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拖曳式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系统在探测埋藏较浅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时,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如拖曳式轴向发射偶极源不能贴紧海底,发射偶极源和海底间海水的电磁衰减,使得10 Hz以上的相对高频能量难以导入至海底以下介质;发射偶极源有可能出现水平或垂向摆动;拖曳式发射时,时间窗口内叠加的数据有限;拖曳路线可能与海底构造走向平行,不利于揭示探测目标体的异常形态.新型坐底式发射系统有望解决上述问题.坐底式发射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甲板端供电和监控单元、长距离电力和数据通信单元,以及水下发射机主体.新型坐底式发射系统的发射电极紧贴海底,没有海水层衰减,有利于相对高频的人工源电磁信号经过海底以下介质传输至接收端;通过超短基线信标更容易精确定位发射机拖体,利用姿态方位参考系统确定发射电极的供电方向,可以精确校正电偶源水平偏角的影响;增加单点供电时间,提高接收信号信噪比;提供两对电偶极源,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对异常体进行人工源激发.2015年海洋试验的结果表明,坐底式与拖曳式发射系统联合作业,可从多角度对海底异常体进行宽频带电磁激发,为数据采集提供丰富的场源信息.  相似文献   

19.
受制于当时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质子磁力仪存在电路复杂、元器件分立过多等不足之处,在确保观测原理不变的情况下,选取PIC16F877A作为主控芯片应用于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中。介绍了整体的硬软件设计,同时与加拿大GEM公司生产的DiDd三分量磁力仪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测量精度及准确度上两者非常接近,新型质子旋力进磁仪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