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98-103
在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其分为10主类、3个亚类、92个基本类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其具有类型丰富、品质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特征。围绕称多县7大特色旅游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对其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在称多县旅游发展"1234"总体空间结构下,策划了"3廊4环"旅游线路布局,开发了"3+6"旅游产品体系,并对下一步的重点开发景区进行了谋划,将称多县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洪增林  徐通  薛旭平 《中国岩溶》2019,38(2):276-280
汉中天坑群是在中国32°~33°N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区北界首次发现的岩溶地质遗迹。为了科学地评价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旅游资源,为下一步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等3个方面选取资源景观价值、资源科学与文化价值、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安全条件、区位与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出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90.67分。本文研究表明,汉中天坑群具有五级生态旅游资源的禀赋,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虹口自然生态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论述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从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关系方面,阐述了在本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并针对在本区特殊地质条件下,开展旅游的潜在环境问题,结合旅游规划,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西是生态旅游的资源大省,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背景和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现状,这为江西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支术产业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资源作了深入分析,指出最具生态旅游特色的资源应是各类自然保护区,特别是某些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可作为江西开展生态旅游 动阶段的最佳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婺源的山、水、气候、生物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等发展旅游所必需的基础条件的分析,认为婺源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势资源,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并提出了发展婺源生态旅游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万青 《安徽地质》2006,16(1):71-74
地处大别山区的霍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绿色”自然旅游资源奇秀神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深厚;本论文在对霍山县生态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思路,即要进一步加大对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要进一步做好各景区的统筹开发和管理工作、要加大在建景区的开发进度、要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范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不断扩大,生态旅游和地质科学考察旅游成为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和演化与地质学关系出发,探讨目前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对地质学的应用及其不足,提出以地质遗迹保护为基础建设地质公园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强调了地质学理论与地质资料在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这是提高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平,开拓旅游新领域,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杨韩涛  李才 《地质通报》2010,29(12):1884-1890
用SWOT分析模式对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客观分析,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有:高原原始自然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一无二的可研究性,具有原生态的藏传文化。劣势有:可进入性差,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脆弱。机遇有西藏旅游市场的开放,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外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交通条件改善。挑战有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区内旅游分割竞争格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认为在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与劣势同样显著,机遇和挑战并存,并据此提出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高端特种旅游产品,打造特种旅游品牌,构架保护区生态旅游“点-轴”系统开发模式,整合资源,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从而保障羌塘地区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得思 《甘肃地质》2013,22(3):88-91
官鹅沟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本文针对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要突出地质资源特色的要求,从生态旅游角度初步探讨了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申报。  相似文献   

10.
牟阳古城景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魅力。以突出自然资源特色、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紧扣时代为原则,设计出以特色鲜明观光旅游产品、特殊内容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科考教育旅游产品为主体的"生物宝库米仓旅,红叶之乡牟阳游"旅游产品整体形象,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云南怒江大峡谷是云南旅游开发中仅剩的秘境和处女地,发展旅游业对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地学和生态旅游资源构成怒江旅游资源的核心,开展地学生态旅游是怒江旅游业发展最理想的选择;应加强对怒江地学生态旅游资源地学价值、生态价值、市场开发价值的研究,科学规划、审慎开发、追求特色、兼顾效益,推动怒江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艳红  曾玲 《四川地质学报》2011,(4):496-498,503
莽山拥有着中国南部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原生型常绿阔叶林,以独特秀丽的风景和原始自然生态而扬名国内外。简述了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旅游资源,并分析了其主要的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就莽山如何进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地质遗迹为主的百里峡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适合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对百里峡旅游资源优势和现状的分析,讨论了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百里峡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西南岩溶区生态旅游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南岩溶区高品位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但其独特的岩溶地质环境对旅游开发建设、旅游接待经营响应十分敏感。本文立足于“人地共生”的生态旅游理念,以污染、风险、干扰、垄断四大指标为依据,选取了12项评价因子和5项修正指数,构建出PRIM标靶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计算出生态旅游指数进而定量化评价岩溶区旅游开发项目的生态旅游开发态势;还可根据四大指标在标靶模型中的收敛程度和极轴分布,判定评价目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笔者结合路南石林、桂林漓江和福建天鹅洞三个案例,对PRIM标靶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路南石林、桂林漓江生态旅游指数稳定,属于标准的生态旅游景区,但垄断指标较高,后期需要调整旅游收入再分配比例;福建天鹅洞属于准生态旅游景区,在旅游安全措施、开发垄断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长白山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提出长白山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定位在高档次上。同时要注重保护,使资源得以持续利用,使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兴文苗寨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业发展定位及总体思想,并探索了一条具有兴文特色的苗寨生态旅游开发方式,以求更好地利用苗寨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促进兴文旅游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从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针对地质公园的开发,提出了从生态旅游角度对旅游产品创新,并就地质公园的旅游市场定位和旅游商品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稻城亚丁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与开发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稻城亚丁具有与云南中旬和丽江相类似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并且同为传说中的理想国-香格里拉所在地,但其旅游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区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并提出了进行系统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化,加强旅游营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南地质》2009,(9):F0004-F0004
石燕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汇处。它是国家旅游局首批评定的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百景,湖南十大水体旅游景区、国内专业拓展训练基地,也是长沙市民最受欢迎的十佳旅游景区之一。这里群山环抱、碧水如玉、峰峦秀削、芳草鲜美、古干虬枝,湖光山色中处处蕴涵着浓郁的生态气息,又折射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与水的相互辉映,游与玩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谢雨萍 《中国岩溶》2009,28(2):199-205
生态农业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土壤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以广西恭城红岩村生态旅游景观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影响。在理化性质方面,红岩村生态旅游果园林土壤熟化程度较广西区域果园林高,土壤的酸碱度不断向成熟土壤优化,有机质含量达到广西区域30年果园林含量,氮磷钾含量也有普遍的提高。这些积极的影响归功于红岩村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活动而进行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培育。但在旅游通道旁侧旅游活动使土壤孔隙度变小,对保持土壤水文结构功能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