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陆科学钻探基地球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和克里沃罗格超深钻的重要发现,检验了当代地学理论,使人们重新认识地壳结构等许多问题,因而促进了地球科学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和最重要手段,在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科技问题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国内外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历程和深钻的发展现状,分析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特点与态势;围绕中国大陆科学深钻,梳理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建议。大陆科学深钻能够为地球动力学过程、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提供独特的研究途径,但是其实施深度又受超高温和超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大陆科学深钻中各项技术的发展,为超深井和特深井科学钻探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应以9000~15000 m特深井为目标,注重“超深”“深时”和“深观”等领域的科学问题,优先发展地球深部构造、深部生命、深时气候和深部资源探测等方向,研究超深物质、动力学过程和岩石物理等实验技术,研发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的钻井、测井和长期观测等技术与装备,促使我国深地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张良弼  肖庆辉 《地质论评》1991,37(5):468-470
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之一,也是一项高科学技术领域。它是继深海深钻计划之后,又一项将促进地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型多学科基础研究计划。联邦德国于1985年2月正式实施大陆超深钻(以下简称KTB计划),它是联邦德国80年代国家级十个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之一,1989年完成了先导孔,1990年9月主孔正式开钻,现正以每天20m的速度钻进,是世界上深钻工作很有特色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国内外现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金昌  谢文卫 《地质学报》2010,84(6):887-894
文章阐述了实施科学钻探的必要性,简要回顾了科学钻探技术发展历程。以前苏联科拉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联邦德国大陆深钻计划(KTB),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美国卡洪山口项目钻探技术,美国夏威夷项目钻探技术,湖泊科学钻探技术等为例,介绍了世界各国在实施科学钻探工程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技术以及取得的技术成就。论述了实施科学钻探工程前,进行人才队伍培养和关键技术准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 (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 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世界超深钻的意义和概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人们对超深钻的认识不断深化,其重要意义已肯定无疑.促使超深钻发展的原因是:●地球科学的演进:新兴的海底扩张论、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等学说,刷新了许多传统地学论点.而新的理论根据,很多源自深海和陆壳钻探计划的实施所取得的结果.●地球陆壳深部观测和采样的新的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人类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入地“计划应运而生,这就是直接观测地球陆壳的“大陆科学钻探”。作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大陆科学深钻是当代地球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科学工程,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资源、灾害和环境等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大陆科学钻探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自70年代以来,俄、德、法、日、美和英等国家实施了大陆钻探,取得令人瞩目的科学研究成果,并带动了钻探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05,32(4)
2005年4月18日上午,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施工现场举行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竣工典礼,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典礼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曾培炎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胜利竣工表示祝贺。他说,积极开展大陆科学钻探,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地壳结构,探索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的途径,丰富对生命科学、气候变化的认识,掌握地球运动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陆科学钻探施工用钻探技术和施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探矿工程》2002,(3):58-61
国外实施大陆科学钻探采用的钻探技术有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石油钻探技术,组合式钻探技术,以及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深钻技术,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及优缺点,并介绍了科学深孔和超深孔的2种施工战略,即超前孔裸眼钻进方法和双孔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钻掘工程国内外发展水平与差距及建议(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4 大陆科学钻探4 .1 国际发展现状4 .1.1 SG - 3和KTB超深孔取得重大技术成就至今世界范围内完成科学钻探深孔已有 10余口 ,其中取得重大科学成就和技术创新的是前苏联完成的SG - 3和德国的KTB超深孔。SG - 3超深孔终孔深度达 12 2 6 1m ,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钻孔。该钻孔采用Uralmash15 0 0 0巨型钻机 ,其转盘功率为 36 8kW ,卷扬机功率 2 30 0kW ,具有钻深 15 0 0 0m的能力。SG - 3孔还应用了涡轮钻具和轻型铝合金钻  相似文献   

12.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KTB)是一项庞大的科学工程,钻探了世界上第二口大陆超深孔.在这宏大的计划当中,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系统地介绍了在KTB运作过程中地球物理测井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3.
张伟 《探矿工程》1994,(3):59-6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大事记(续1)1992年·应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邀请,俄罗斯超深孔钻探与地球内部综合调查科学生产联合体总经理B.NKHAKHAEV(哈哈耶夫)博士和地质信息系统研究所超深孔钻探实验室主任的M.I.VOROZHBITOV(沃罗日毕...  相似文献   

14.
“地质超深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发展规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砚藻在国家教委和地质矿产部的支持下,“地质超深钻探”实验室已经落成,大部分设备已到位安装。学校为这一实验室配备了专职队伍并建立了学委会。1993年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会议上发布了关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 ,将于 2 0 0 1年 7月开工。该工程利用现代深部钻探的高新技术 ,在具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部 ,即江苏省东海县内 ,实施我国第一口 5 0 0 0m科学深钻 ,获取岩芯及液、气态样品 ,并进行测试分析 ,取得地球物理探测和测井数据 ,以实现研究“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的形成与折返为主的一系列地学研究目标。工程完工后 ,这里将建成亚洲第一个现代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与实验基地。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将开工1国家电力公司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抽水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首钻靶区选定预定井深5000米左右,5年完成,投资逾亿元航天技术的发展开阔了人类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于是,与之呼应的“入地”计划也应运而生。1月中旬,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地矿部大陆科学钻探中心首钻研讨会宣布,我国大陆科学钻探首钻靶区选定在...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与动态     
《探矿工程》2007,34(5)
欢迎订阅《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本刊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王达、张伟、张晓西等著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88万余字,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施工理论与工程实践,汇集了科钻一井钻进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资料,展示了我国在科学钻探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全书除绪论外,分四篇共十八章。第一篇介绍了世界科学钻探概况、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发展历程及工程技术准备;第二篇介绍了科钻一井钻探工程设计、现场建设、钻探设备和施…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0月10日,我国地学界一百多位钻探工程专家、学者相聚江苏省东海县,隆重举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主孔取芯钻进开钻仪式暨钻探技术成果报告会”。 “大陆科学钻探”是伸入地球内部直接观察陆壳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2007,34(3):21-2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王达、张伟、张晓西等著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于2007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88万余字,由刘广志院士和李世忠教授撰写了序言,全面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施工理论与工程实践,汇集了科钻一井钻进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据、资料,展示了我国在科学钻探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深钻选址地球物理调查与大别-苏鲁岩石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大陆科学钻探选址新采集的地球物理调查剖面及相关地球物理成果。这些剖面以深反射地震及大地电磁测量为研究岩石圈构造的主要方法,结合地质资料和区域重磁平面图,分析大别—苏鲁地体的深部地质构造与岩石圈主要特征,以及大陆科学钻探靶区选择的地质地球物理依据。同时讨论了大陆科学钻探的靶区(江苏东海县)的地壳构造与地热研究结果,并将深度偏移地震剖面与先导孔岩心钻探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