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秋季(9~11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中南部、华北东部、黄淮北部、江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西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有3个明显的干旱区,分别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中南部、华北东部以及黄淮北部组成的东北和华北旱区、华南和江南组成的南方旱区以及四川和云南组成的西南旱区。旱区农业、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12年(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国西南大部、华北、江淮、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存在4大旱区5大干旱事件,分别是西南地区的春旱和秋冬连旱、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部的春旱、江淮和黄淮区域的初夏旱以及华南地区的秋旱。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15年夏季(6~8月),我国华北、黄淮、内蒙古、西北地区东部、东北、西南地区西部以及西藏中东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主要存在3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区,分别是华北大部、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大部组成的北方旱区以及西南旱区和西藏旱区。旱区农牧业、人畜饮水、河流湖泊和水库蓄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15年秋季(9~11月),我国华北、黄淮、内蒙古、西北地区东部、东北、西南地区西部以及西藏中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主要存在3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区,分别是华北大部、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大部组成的北方旱区以及西藏旱区和西南旱区。旱区农牧业、人畜饮水等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2013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 年(2013 年3 月至2014 年2 月),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华北、江淮、黄淮、江汉、江南以及华南北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存在4 大干旱事件,分别是西南地区的秋冬春连旱、长江以北区域的春旱、长江以南区域的夏旱以及东部的秋旱.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013年夏季(6~8月),我国旱情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区域,华北中北部、东北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黄淮、江淮、江汉以及西南地区北部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14年夏季(6-8月),我国旱情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北的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东部、东北中南部以及内蒙古中东部区域,黄淮、西北地区东南部以及东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存在重到特旱,其余大部以轻到中旱为主。旱情给旱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1年秋季(9~11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西南大部、西藏东部以及华南、江南的局部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林业、人畜饮水及水库蓄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素萍  冯建英 《干旱气象》2009,27(2):193-196
2009年4~6月,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东北、华中、华东大部以及西南地区西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 ℃;西北大部、东北大部、内蒙古西部以及东北部、西南大部、山西、华东大部以及华南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主要旱区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甘肃、宁夏、西藏、云南以及四川等省份.  相似文献   

10.
2009/2010年冬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冬季,除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气温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西南大部、西北地区中部和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北部及湖北西部、湖南西部等地降水偏少3~8成;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安徽以及河南等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西南地区旱情尤为严重。持续发展的干旱给旱区各省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干旱还造成人及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及水库干涸、部分河流水位持续下降、森林及草原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1.
基于MCI的中国干旱时空分布及灾情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廖要明  张存杰 《气象》2017,43(11):1402-1409
利用中国825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风速等资料,根据2017年修订的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计算得到各站点1961-2015年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基于MCI指数系统分析了中国及东北、华北、西北东部、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6大区域中旱及以上干旱日数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变化特征,并结合1951-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农业干旱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受灾情况以及灾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黄淮、西北东部、东北西部、华南西部、西南大部以及内蒙古等地是我国干旱多发区,其中华北大部、黄淮东北部及陕西北部、甘肃河东大部、宁夏等地年干旱日数在60天以上,河北南部、宁夏大部、新疆北部和西部、云南中南部、海南南部等地最长连续干旱日数达210天以上;长江中下游、华南东部、西北中部、东北东部等地干旱日数相对较少。东北、华北干旱主要出现在春末和夏、秋季,西北地区东部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出现在盛夏和秋季,华南地区的干旱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西南地区多出现在冬、春季节。1961—2015年,中国平均年干旱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甘肃东南部、宁夏、陕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贵州中西部、云南中西部等地增加趋势明显,但西北中西部、东北中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及青藏高原中西部、内蒙中西部等地年干旱日数呈减少趋势。1951—2015年,中国农作物因旱受灾和成灾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但近年来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翠金 《气象》2000,26(11):62-63
8月份 ,东北大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东部、西南大部、西北大部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 ,北方及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地区旱情得到缓解 ,湖北、陕西等省局部地区发生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 ;华北北部和中西部、华南西部及黄淮西部、西北地区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内蒙古、山西、安徽、广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不同程度的旱象。月平均气温除江南大部、四川盆地等地略偏低外 ,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 ,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偏高 2~3℃。月内 ,有 3个台风袭击我国 ,福建、江苏等省损失较重。1 全国大部旱情缓解 ,部…  相似文献   

13.
屈雅 《气象》2000,26(11):58-61
8月 ,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东部降水偏多 ;南疆西部、青海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平原大部降雨明显偏少。除东北大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温度偏高外 ,全国其余大部接近常年。本月有 3个台风登陆我国。1 天气概况   8月上旬 ,北方降雨较多 ,且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 ,大范围雨量为中~大雨 ,北方大部旱情得到了缓解 ,但中下旬降雨又持续偏少 ,部分地区又呈旱象 ;南方降雨过程比较频繁 ,且多局地暴雨。就降水量而言 ,月内 ,东北大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及南方大部地区有 1 0 0~ 2 0 0 mm,局部地区超过 30 0 mm…  相似文献   

14.
崔绚 《气象》2003,29(12):54-57
9月 ,我国西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地降雨偏多 ,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罕见的低温阴雨天气。而南方降水则偏少 ,江南东部及闽北地区出现旱情。 9月平均气温 ,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江南东部和闽北地区偏高 2℃以上。月内共有 3个热带气旋活动 ,其中一个登陆广东。1 天气概况本月降水大体呈北多南少趋势 ,西北地区西部和中部、华北北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多。就月降水量而言 ,青海东部、陕南、华北北部、黄淮、江淮东部、华南南部沿海有 1 0 0~30 0mm ,其中 ,广东南部达 30 0~ 4 0 0mm ;东北、西北北部和东南部、西南大部、华北中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春季(3~5月),我国华北大部、内蒙古中部、黄淮北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以及华南和江南大部存在不同程度旱情,有3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分别是华北旱区、西南旱区及华南旱区。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整体上,春季以华南旱情最为严重,直接原因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西脊点异常偏西,不利于低纬的暖湿水汽向华南地区输送,华南前汛期出现偏晚。  相似文献   

16.
邹旭恺 《气象》2004,30(2):62-63
11月,北方大部地区土壤墒情较好;东北、华北、黄淮的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雪;江南中部和南部、华南西部、西南东部部分地区干旱维持或发展;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北方大部日照偏少,南方大部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月内,中东部地区大雾天气较频繁;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和沙尘暴天气;受0320号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影响,海南省受灾较重。  相似文献   

17.
全国异常高温酷热 淮河出现暴雨洪涝—2000年7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志强 《气象》2000,26(10):58-61
7月份 ,东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淮河、汉水流域及西南地区大部、华南东部的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 ,黄淮的一些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显著偏少 ,气温偏高 ,京、津、晋、内蒙古、辽、甘、青及新疆大部出现持续高温酷热天气。本月共有 4个热带风暴生成 ,其中一强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1 天气概况   7月 ,主要雨带位于东北东部、河北南部、黄淮中西部、汉水流域、西南大部以及华南东部等地 ,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平原中南部、汉水流域、西南地区大部、华南大部月降水量一般有 1 0 0~ 30 0 mm,部分地区达 30…  相似文献   

18.
康志明 《气象》2002,28(8):58-61
今年 5月 ,与常年同期相比 ,除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华南东部、内蒙古东部和南疆大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少外 ,我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本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 ,其中黄淮西部、江淮大部、西南地区东部、湖北和湖南北部等地的气温偏低 1~ 2℃ ,东北和华南东部沿海偏高 1~ 2℃。本月有一个热带风暴生成。1 天气概况5月份降水量 ,西南东部地区、黄淮大部及其以南地区在 10 0mm以上 ,其中江南及重庆大部、贵州大部、云南西南部、广西、广东中部等地一般有 2 0 0~ 330mm ,局部地区达 330~ 4 70mm ;东北、华北、…  相似文献   

19.
徐良炎 《气象》2002,28(10):62-63
7月份 ,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偏多 ,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 ;北方大部及西南东部降水偏少 ,部分地区伏旱一度发展。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有两个热带风暴登陆我国 ;部分省区局地遭受冰雹和龙卷风袭击。1 江南、华南降水偏多 ,粤、桂、湘、鄂等省区部分地区发生洪涝本月 ,我国淮河、汉水以南大部分地区及黄淮南部、东北大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月降水量在 1 0 0mm以上 ,其中华南大部、江南大部、江淮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有 2 0 0~4 0 0mm ,两广局地达 50 0~ 70 0mm ;华北大部、黄淮北部、西北的南部…  相似文献   

20.
史凤苓 《气象》1992,18(7):58-61
本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北方多风干旱,南方强对流天气频繁;上旬华南大部阴雨寡照。 天气概况 本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偏弱,大部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其中,西北大部、华北南部、黄淮东部、江淮大部以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偏高2℃;东北大部、华北北部、西南大部以及华南西部和江南东部偏高1℃左右;华南东部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图1)。上旬,北方大部、江南大部一般偏高1—3℃,其中,东北南部、内蒙古大部偏高4℃。中旬,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