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以尹赞勋教授为首,提出了天山旋回的概念,并建议以它作为中国晚古生代阶段的构造运动,从而取代长期以来统治我国构造地质领域的华里西(海西)旋回。笔者持赞成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地质史学界,一直认为中国第一位撰写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是鲁迅先生(1903年10月以“索子”笔名撰写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近来,据我们考证,第一位撰写中国地质文章应是虞和钦先生。这篇文章以《中国地质之构造》为题发表在1903年4月和5月出版的《科学世界》第二、三期上。较鲁迅先生的文章早半年。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根据不断积累的大量实际地质资料,我们对中国大地构造的特点,曾经不断地进行过分析研究,并先后发表了一些论文。现在将我们的最近成果和见解简短地阐述如下,供广大地质工作人员参考。一、欧洲和苏联地质学家的单旋回观点简介(图1) 1939—1950年间史蒂勒发表了几篇论文,提出地槽褶皱带的构造岩浆旋回发展特点,并总结如下表:  相似文献   

4.
舒良树  王赐银 《地质科学》1998,33(4):505-508
笔者的《南天山北缘麻粒岩残迹和辉石相韧性变形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文发表以后,得到了有关同行的关注。最近,王润三等对该文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质疑(以下简称《质疑》).阅读该文后,笔者对《研究》一文的地质材料和数据做了详查复算。  相似文献   

5.
 笔者的《南天山北缘麻粒岩残迹和辉石相韧性变形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文发表以后,得到了有关同行的关注。最近,王润三等对该文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质疑(以下简称《质疑》).阅读该文后,笔者对《研究》一文的地质材料和数据做了详查复算。  相似文献   

6.
<正> 自黄汲清教授于1945年首次提出地槽褶皱系的多旋回发展概念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引用。他指出我国多数地槽褶皱系都具有多旋回发展的特点。经过对天山、祁连山、秦岭等地槽褶皱系的深入研究、对比之后,初步建立了多旋回发展的模式。现以横断山区地槽为例来讨论该褶皱带中的多旋回发展特点。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川、滇四省、区交接地带,其地质构造位置,正处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拐弯部位,恰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拼合地带。根据作者在“三江地质志”构造组最近总结的资料,可把横断山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如下(图1):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山区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区在构造上包括组成天山地槽褶皱系的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天山中间隆起带、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及塔里木地台北缘的库鲁克塔格断隆和柯坪断隆(图1).天山地槽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中条—扬子旋回、加里东旋回、天山旋回(海西旋回)、印支一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伴随地槽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均有程度不同和规模不等的岩浆侵入及喷发活动,而岩浆喷发及侵入活动往往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并具多期、多次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山地槽的形成和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过去的资料和两年来天山构造分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用多旋回构造观点结合板块构造的理论,对中国天山地槽的形成、发展与演化的基本特点提出以下认识供讨论,不妥之处希指正.一、中国天山地槽发生的地质背景天山地槽位于西伯利亚古大陆与古中国大陆之间的中亚一蒙古古洋区南缘(或称北方)海槽南缘).该地槽区,具有相向离陆向洋不对称迁移的明显特点,致使陆缘区不断“固化”、大陆增生、古海槽消失、古大陆对接,这是地质界公认的地质事实.天山地槽是处于塔里木大陆型地壳与北方海槽大洋型地壳之间的过渡型地壳的部位.确切地说,它的基底性质南部属大陆(塔里木地台)的活动边缘,北部属古洋壳的南缘,整个基底性质是固结性差.结构不均一.活动性较强.这是天山地槽发生和该褶皱带形成的地质前提.  相似文献   

9.
对天山不同地质时期大小千余个花岗岩体,至今未作过岩体放射性测量数据的研究对比工作,笔者在研究《天山花岗岩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试用放射性测量数据对比天山不同地质时期花岗岩类的特征及期次的划分。放射性测量数据的统计,采用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多种数值统计法》,对资料完好的花岗岩类岩体进行综合对比和研究,反映天山不同地质时期花岗岩类放射性特征的总体概况。  相似文献   

10.
马翠凤  蔡秀华 《地质论评》2017,63(2):525-530
<正>章鸿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古代自然科学精华绝学的研究与继承者、学贯中西的哲学家、熟读诸子百家经典的文学家和精通诗词的作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他积极从事教育和科研著述,先后发表了《三灵解》、《石雅》、《地质学与相对说》、《中国锌的起源》等重要著作。他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编辑部 《地质论评》2015,61(1):6101094-6101094
<正>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于2014年12月16日在清华大学发布了"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评选结果。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质学报》、《地质论评》、《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均在2012年和2013年之后,继续获得"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我国拥有各类学术期刊6000余种,年发表学术论文达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地质》的历史沿革及办刊宗旨《中国地质》作为我国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原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和现在的国土资源部主办或主管的地学类刊物,它的诞生已经整整50年了。在过去的50年期间,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地质工作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国地质》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国地质》杂志的前身是《地质通讯》,创刊于1953年4月。作为当时地质部的机关刊物,以介绍、宣传地质工作的方针政策为主,也刊登一些地质勘查和调查研究的成果。1955年,为适应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把《地质通讯》与《地质知识》合并为《地质月刊》,成为…  相似文献   

13.
《地质学报》2006,80(9):F0004
《地质学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她已走过了84年的峥嵘岁月,今年,迎来她出刊80卷的辉煌时刻。在几代地质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地质学报》长葆青春,经久不衰,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地苑奇葩。《地质学报》走过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她记载了我国地学界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和历史事件。北京猿人、禄丰恐龙,玉门石油、四川天然气,白云鄂博稀土、湖北大冶铁矿,台湾地震、燕山运动,天山隆升、华北下沉......等等重大发现,都能在本刊找到它们的源头,她见证了20世纪我国地质事业从弱小到强大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4.
《地质学报》2006,80(5)
《地质学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她已走过了84年的峥嵘岁月,今年,迎来她出刊80卷的辉煌时刻。在几代地质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地质学报》长葆青春经久不衰,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地苑奇葩。《地质学报》走过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她记载了我国地学界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和历史事件。北京猿人、禄丰恐龙,玉门石油、四川天然气,白云鄂博稀土、湖北大冶铁矿,台湾地震、燕山运动,天山隆升、华北下沉……等等重大发现,都能在本刊找到它们的源头,她见证了20世纪我国地质事业从弱小到强大的全部历史进人2…  相似文献   

15.
致读者     
经上级批准,《国外前寒武纪地质》自1982年起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是为了适应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多做贡献而创刊的,自1978年至现在已有四年了。在办刊中我们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怀和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谢意。《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是一份地质矿产综合性情报刊物,以报导国外在前寒武纪地质和矿产等方面新发表的论文为主,同时针对我国科研、教学和生产的需要,介绍国外  相似文献   

16.
白育坊  孙承晟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16-2023010016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于1903年在《浙江潮》发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1906年与同到日本留学的顾琅合作出版《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书。它们在中国地质学史上均具有开创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矿产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著作。本文从中日地质学交流的角度,结合新发现的史料,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均是吸收当时日本的一些地学著作编写而成。《中国地质略论》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佐藤传藏的《地质学》(1898)一书;《中国矿产志》的导言部分是在《中国地质略论》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增补的内容则参考了矢津昌永的《高等地理清国地志》(1905)、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教科书》(1903)以及石川成章的《地球发达史》(1904)等著作,本言部分主要参考了日本地质调查所1902年发表的《清国及韩国主要矿产颁布图说明——附清国主要矿产地名表》;《中国矿产全图》则是顾琅依据日本《清国主要矿产分布图》绘制而成。《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的编撰反映了20世纪初日本逐渐成为中国地质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地质学报》2006,80(1)
《地质学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她已走过了84年的峥嵘岁月,今年,迎来她出刊80卷的辉煌时刻。在几代地质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地质学报》长葆青春,经久不衰,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地苑奇葩。《地质学报》走过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她记载了我国地学界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和历史事件。北京猿人、禄丰恐龙,玉门石油、四川天然气,白云鄂博稀土、湖北大冶铁矿,台湾地震、燕山运动,天山隆升、华北下沉……等等重大发现,都能在本刊找到它们的源头,地见证了20世纪我国地质事业从弱小到强大…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天山地质构造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天山地质构造复杂,具有多旋回的发展历史,早为中外地质工作者所重视,近年来,各学派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出发,对天山地质构造发展规律作过一些探讨,使认识不断提高,但对天山某些重要的地质构造问题仍存在不同认识,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根据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近期获得的某些新资料,在陈哲夫撰写的“天山地质构造基本轮廓”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研究、补充修改而成,试对天山地质构造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叙述范围包括新疆境内地理上的天山,东起星星峡,西至国境线,南邻塔里木盆地,北接准噶尔盆地及其两侧山脉,长达2000公里,宽250—400公里.  相似文献   

19.
新疆西天山的变形序列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天山的构造演化中,至少发生了三个变形旋回和六个变形世代的构造事件,并伴随着密切相关的沉积事件、变质事件和岩浆事件。这些变形序列的详细研究,为认识西天山地区地质发展和找矿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在三“羊”开泰的2003年里,《中国地质》迎来了她50岁的生日。回顾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地质》所走过的是一条不平常的路。《中国地质》杂志的前身是《地质通讯》,创办于1953年4月,以宣传地质工作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宗旨。1955年,根据前地质部党委指示,把《地质通讯》和《地质知识》合并为《地质月刊》,从此成为宣传地质工作方针政策及交流地质科技与管理经验为主的综合性月刊。1958年,《地质月刊》更名为《中国地质》,她继承前者的办刊宗旨,调整了栏目和版面,扩大了发行量,成为我国当时一份颇有声望的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