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震波场的复射线展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复射线理论将惠更斯原理推广到复空间,发展出一种简便的波场计算方法.本文以均匀柱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场为例,用复射线展开法计算了时谐地震波及瞬变地震波在部分反射、全反射和临界角过渡区的场分布,并与平面波谱积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复射线展开法可以自动平滑过渡区反射场的奇异性,因而该方法可直接处理焦点、焦散线和全反射过渡区等复杂的波场分析与综合问题,并可简化数值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2.
多次波压制方法的研究一直都是地震数据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由于常用的多次波匹配方法主要针对多次波模型和实际多次波存在的振幅或相位的差异进行匹配校正,而无法直接校正多次波模型和实际多次波存在时移误差.本文构建了一种复曲波变换的算法,利用复曲波变换的时移不变性质,通过调整复曲波系数的振幅和相位实现对多次波模型振幅和时移误差的校正.为了更好地保护有效信号,在一次波和多次波分离前,引入一个非线性屏蔽滤波器,可以事先分离出大部分有效波,然后再将剩余部分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在复曲波域进行剩余一次波和多次波分离.最后通过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一次波和多次波分离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平面波谱域中比较复射线束叠加场和标准解的方法,导出了球面波和柱面波的复射线束展开系数公式.将该结果与以往文献中,通过在空间域直接比较标准解所导出的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结果具有形式简洁、自由参数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地震复谱分解技术及其在烃类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谱分解技术在地震解释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常用的谱分解方法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时间分辨率低,难以对薄层进行刻画;二是在烃类检测中多解性强,难以区分流体类型.为了改善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震复谱分解技术的烃类检测方法.复谱分解是指用一个包含多个不同频率Ricker子波的复子波库对地震道进行分解,从而得到时变子波频率和相位信息的过程.借助稀疏反演技术复谱分解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时频能量谱和时频相位谱.本文首先通过拟合算例验证了复谱分解方法刻画薄层的能力以及求取子波频率和相位的准确性.然后利用基于Kelvin-Voigt模型的黏弹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对衰减引起子波相位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际资料应用展示了本文方法在储层预测中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验证了利用子波相位信息识别气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弱形式时域完美匹配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志南  章旭斌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0):3823-3831
应用高精度人工边界条件可有效提升近场波动数值模拟计算效率.完美匹配层是吸收层形式高精度人工边界条件,匹配层内场方程和界面条件通常分别采用复坐标延伸技术变换强形式无限域内波动方程和界面条件得到,亦曾将无限域界面条件当作匹配层界面条件.场方程和界面条件构建过程相互独立,可能出现匹配不合理而引发数值失稳、计算精度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复坐标延伸技术变换弱形式无限域波动方程以构建完美匹配层的方法.弱形式波动方程耦合了波动方程及界面条件,进而规避了变换后所得场方程与界面条件之间的匹配不合理问题.新方法可直接建立弱形式匹配层,在此基础上亦可给出强形式匹配层.弱形式便于有限元离散,强形式便于有限差分离散.基于弱形式完美匹配层,结合勒让德谱元建立了弹性介质近场波动谱元模拟方案.利用算例验证了新方案的精度及数值稳定性.本文工作可直接推广至多相耦合介质近场波动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6.
地震波走时和射线的有限差分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都是采用射线追踪的方法计算地震波的走时和射线,但是当速度模型复杂时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另一种计算地震波走时和射线的方法。该方法从程函方程出发,利用互换原理和Fermat原理计算出各种波的到时和射线。解决了射线追踪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地震波走时和射线的计算以及地震波走时反演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赖晓玲  张先康 《地震学报》1997,19(5):506-516
研究利用反射波的走时反演三维弯曲界面和介质层速度的计算方法.各层界面利用分段非完全三次多项式描述.正问题采用一种快速的三维射线追踪方法.反演过程采用变阻尼最小二乘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解很快收敛到真模型.处理了通过唐山震区的实测资料,重建了该震区莫霍界面三维构造形态,并揭示了该区域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及其改进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综述了用网络最短路径算法求解地震射线追踪问题的原理、方法技术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特别介绍了作者在最短路径算法基础上,提出的动态网络最短路径地震射线追踪方法。该方法先采集从炮点到整个模型所有节点上的初至旅行时,其中,在一个单元内,对相邻每对已计算出最小旅行时的节点进行线性插值,并利用Fermat原理计算未知节点的最小旅行时;然后,利用同样的方法,从接收点开始,反向追踪炮点到接收点的射线路径、该方法能适于各种复杂的非均匀介质,极大地提高了射线追踪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高频假设下的地震射线理论以及相应的地震成像理论表明,在射线稀疏条件下,不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构造成像;而有限频射线理论更符合实际地震的传播规律,即地震波的走时不仅与中心射线(传统的几何射线)上的速度分布有关,而且与中心射线附近一定范围(称其为第一菲涅耳体)内的速度异常分布有关.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计算多震相地震波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的方法,并定义了走时敏感核函数,同时给出了利用多震相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进行速度模型和反射界面同时反演成像的公式.利用多震相走时资料,使用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与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进行了速度和界面的同时反演成像.结果表明,当射线密度较小时,无论是对速度模型的重建还是对反射界面几何形状的更新,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均优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 而变频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则是实际地震层析成像的首选反演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场地波动传播的快速射线追踪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Snell定律和Fermat原理对三维任意界面情况下的两点间射线追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同一条射线满足相同的射线参数出发,推得一个适用于任意界面情况下计算反(折)射点的一阶近似公式。结合迭代技术,给出了三维场地条件下射线追踪迭代算法的计算格式,并进行了三维场地射线追踪模拟计算。计算表明:计算速度相当快,且其计算精度可以根据需要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界面和速度反射联合成像──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依据波逆行原理重新推导了由地震波反射走时资料反演界面深度的关系式──走时对界面偏导数关系,它不仅适用于反射波,也适用于透射波.还给出了任意多个复杂界面情况下走时对界面偏导数关系的离散形式.另外,正交算子投影法被推广用来解决速度与界面的同时成像问题.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二维反射地震成象—界面与速度的联合反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利用反射走时联合反演地震界面起伏形态和速度横向分布的方法。正问题采用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二维介质中两点射线追踪方法,反问题在广义最小二乘意义下求解,描述界面和速度的两类参数不必要先进行分离,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方法是有效的。处理了通过唐山震区的各庄-丰南-丰宁深地震测深剖面,得到了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光滑模型与尖锐边界结合的MT二维反演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得到快速稳定的反演结果和更清晰的地质体分界面等问题仍然是当前MT反演研究的一个重点.为了解决反演结果不能得到清晰的电性分界面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OCCAM反演以及突出尖锐边界反演的思想,结合最小支撑梯度泛函,构建了新的反演目标函数,并利用共轭梯度法优化目标函数,实现了一种光滑模型与尖锐边界结合的MT二维反演方法.模型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通过与已发表的相关反演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在光滑稳定的基础上可突出对尖锐电性边界的刻画.对广东徐闻地区的实测MT资料进行了处理,表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无网格局部Petrov-Galerkin法大地电磁场二维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杰  李予国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3):1189-1200
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在大地电磁场数值模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数值结果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格的离散程度.当模拟起伏地形、弯曲界面等复杂地电模型大地电磁场响应时,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便得到较合理的离散网格.无网格局部Petrov-Galerkin法(MLPG)不同于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其形函数和权函数脱离了网格的束缚.本文详细推导了二维大地电磁场边值问题的弱式形式,并将其离散为局部积分域内的表达形式.通过模拟二维海洋地电模型大地电磁场响应,并与结构网格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及精度.设计了一个含有弯曲界面的二维地电模型,讨论了不同离散网格对MLPG无网格法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与结构有限元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LPG无网格法模拟结果受离散网格影响较小.最后利用MLPG无网格法计算了两个海洋起伏地形模型的大地电磁响应,讨论了海底起伏地形对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井间地震射线层析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射线走时对井间介质的地震波速进行层析成像,反演出井间介质的异常分布和构造.作者用快速弯曲射线迫踪法求解初值问题,用两步法和插值逼近法结合求解两点问题,避免了复杂运算,提高了运算效率和精度.反问题的数值计算用LSQR法.为了求取速度任意分布、对比度大的较为复杂介质模型的槽确初至时,本文采用动态程序法。该法灵活不受地质界面条件约束,且对介质速度分布未加任何限制。本文给出了几个算例.文中层析成像试验结果表明,此种层析成像算法是成功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tomography is a robust tool for near‐surface velocity estimation. A common approach to stabilizing the ill‐posed inverse problem is to apply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to the inversion. However, the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method recovers smooth local structures while blurring the sharp features in the model solution. We present a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tomography method with modified total‐variation regularization to preserve sharp velocity contrasts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velocity inversion. To solve the minimization problem of the new traveltime tomography method, we decouple the original optimization problem into the two following subproblems: a standard traveltime tomography problem with the traditional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and a L2 total‐variation problem. We apply the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and split‐Bregman iterative method to solve these two subproblems, respectively. Our synthetic example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produces higher resolution models than the conventional traveltime tomography with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and creates less artefacts than the total variation regularization method for the models with sharp interfaces. For the field data,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section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total‐variation traveltime tomography produces a near‐surface velocity model, which makes statics corrections more accurate.  相似文献   

17.
全波形反演可以为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提供更高精度的速度模型,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对初始速度模型的依赖性较强,尤其是在实际应用中,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速度变化不连续,增加了反演非线性程度,常常使反演陷入局部极小值,影响反演的精度.全变差约束在图像去噪领域应用广泛,属于非光滑约束,在去噪过程中能有效的保留图像的不连续界面和边缘信息.本文提出基于Hinge损失函数的垂向全变差约束全波形反演方法,在全变差约束的基础上,利用Hinge损失函数控制模型的更新方向,并使用原-对偶混合梯度算法进行求解,给出这一优化问题的迭代格式,有效提高了对地下不连续界面的重构精度,同时也降低反演对初始速度模型的依赖程度.数值算例证明:与常规全波形反演方法相比,基于全变差约束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可以有效的重构速度模型中的不连续界面,尤其对高速体边缘的重构效果更明显,但该方法对初始速度模型的依赖性仍然较强;基于Hinge损失函数的垂向全变差约束全波形反演方法降低了对初始速度模型的依赖程度,可以从一个较差的初始模型通过循环迭代的方式最终得到同样精确的速度模型,较好的重构了高速体边缘和不连续界面.  相似文献   

18.
将时空守恒元/解元(CE/SE)方法推广到二维孔隙介质多相流问题的数值计算中,采用人工压缩法耦合速度和压力,同时结合杂交粒子水平集方法捕捉物质界面.提出一套完整的二维欧拉型孔隙介质非稳态多相不可压缩黏性流动计算方案.通过对溃坝和液滴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问题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孔隙介质两相流物理模型——双层流体顶盖驱动方腔流.  相似文献   

19.
Ray path of head waves with irregular interfa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ad waves are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refracted waves propagating along flat interfaces with an underlying higher velocity. However, the path that the rays travel along in media with irregular interfaces is not clear. Here we study the problem by simulation using a new approach of the spectral-element method with some overlapped elements (SEMO) that can accurately evaluate waves traveling along an irregular interface. Consequently, the head waves are separated from interface waves by a time window. Thus, their energy and arrival time changes can be analyzed independently. These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contrary to the case for head waves propagating along a flat interface, there are two mechanisms for head waves traveling along an irregular interface: a refraction mechanism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at is, the head waves may be refracted waves propagating along the interface or transmitted waves induced by the waves propagating in the higher-velocity media. Such knowledge will be helpful in constructing a more accurate inversion method, such as head wave travel-time tomography, and in obtaining a more accurate model of subsurface structure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ome special areas, such as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20.
通过边界保护正则化和约束反演,在反演的目标函数中引入各种先验信息约束,以解决波阻抗反演的病态问题和带限问题.为了克服波阻抗模型边界过于平滑,在反演中引入地层和断层等构造信息约束,并且通过调整地层分界面和断层处的正则参数值来实现构造约束.此外,采用各向异性扩散法进行平滑处理,改善反演结果.通过合成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反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刻画模型边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