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的客观现实,探讨遥感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分析遥感技术在农区水体污染监测、土壤污染时空动态监测、农作物污染变异监测和农业气体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提出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建立综合农业立体污染空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业立体污染的时空动态模拟分析,为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动态监测是自然资源监测评价的核心内容。自然资源治理从单一要素治理向综合要素治理转型,水资源监测需要从系统化视角切入。基于此,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一湖两海”水域为案例区,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us-response,DPSR)模型构建了一种综合水域动态监测体系,形成了水域动态监测框架与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专题地图可视化技术对案例区水量、水温、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分析和专题图表达,为“一湖两海”水域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方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成果不仅为土地调查评价、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等提供了现势资料,还可准确掌握建设用地的变化趋势、布局及规模,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的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省近五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耕地状况、森林植被覆盖、城市扩展、水域湖泊状况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于重庆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过程及方法。详细介绍了监测过程中运用到的遥感影像几何纠正、融合、变化信息提取等处理技术,同时针对重庆市复杂的地形情况给出了一定的建议。为遥感技术在重庆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国土资源变化动态监测,探讨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一些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利用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国土资源变化动态监测的技术设计、数据处理、变化信息提取、精度分析以及数据应用等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利用遥感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数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对数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介绍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概念、方法、过程以及监测中存在的难点,如数据预处理、监测方法的选择等。强调了今后应加强数字遥感技术在资源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以往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管理的传统方式,节省在常规管理中耗费的大量人力和物力,遥感技术作为新兴发展的科学技术,已应用于动态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本文将具体论述如何利用微波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田湾核电站周边海域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2组同一潮态下、不同时相的Landsat8数据,研究田湾核电站周边岸线变化及温排水热影响现象,综合分析核电站周边岸线变迁对附近海域水温分布与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湾核电站周边海域岸线变化显著,岸线变迁影响温排水水域流场分布,对核电站温排水区域造成影响。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出核电站周边岸线变迁情况及其对温排水的影响情况,关注周边岸线变化情况对于核电站周边海域海温监测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自然资源资产及其负债、自然资源资产编制需求等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得到地理国情监测和遥感技术支持下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指标体系,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理国情监测可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提供与资产数量(存量和变化量)相关的较新、较可靠的基础性数据支持,基于遥感技术反演的植被覆盖度(FVC)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可提供反映与林木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特征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②延安市土地资源以林地为主,其次为草地和耕地,2015-2016年土地资源整体变化不大,草地和园地略有减少,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有所增加,土地资源的转移变化主要表现为草地转向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③2015-2016年延安市的FVC和植被NPP呈增加趋势,表明延安市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水质遥感监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水质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水质进行监测.水质监测结果是水质评价与水污染防治的主要依据,随着水体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水质监测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无论内陆水体还是海洋水体,其水质影响到国民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用水,准确、快捷的水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水质遥感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和便于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的特殊优势,在水体水质监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对水质遥感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水文遥感技术和应用的现状出发,以降雨量估算、土壤含水量探测、湖泊和巨型水库水位监测及大型水体水温监测为重点,阐述了新一代水文遥感的技术动向和发展趋势,点明了90年代我国水文遥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湖泊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全球碳循环研究的不断深入,湖泊碳循环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以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由于湖泊分布的破碎性(大于0.002 km2的湖泊约有1.17×108个,并零星地分布在全球)和多样性(流域生态多样性,湖泊类型多样性,分布的气候带多样性等),使得全面...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吉雅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54-57,72
介绍了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并对几种常见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的阐述,以图像处理系统ERDAS为平台,利用济南市卫星遥感图像作为研究材料,讨论了ERDAS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有关过程,研究了如何把水体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来。结果表明:该提取水体的研究方法正确可行,可为地理信息专题制图提供重要的遥感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5.
基于ENVI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用于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主要过程,应用ENVI软件作为试验研究平台对试验区进行了遥感图像分类处理。试验表明,遥感技术是进行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遥感图像中出现的水体和建筑混杂的现象,提出了应用监督分类与矢量操作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可得到较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土地覆盖及土地利用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方面研究的进展及新数据库的开发应用情况,并对本世纪该领域可能出现的新动向作了初步分析,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数据,可成为指导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家环境遥感监测体系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桥  刘思含 《遥感学报》2016,20(5):1161-1169
随着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遥感监测体系研究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无到有形成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能力,并业务化实现了主要环境遥感监测要素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为新时期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分析国内外环境遥感发展及中国环境遥感监测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研究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体系的建立与业务化运行,提出了中国环境遥感监测体系发展思路与下一步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分析了遥感技术在西部地区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技术优势,列举了遥感技术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遥感技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所能解决的问题及其途径,分析了遥感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认为遥感技术应是西部大开发首选的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水体遥感图像去云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传庆  王桥  杨志峰 《遥感学报》2006,10(2):176-183
大型内陆水体的遥感图像中往往存在着不均匀薄云或者是气溶胶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大气辐射校正算法无法消除这种不均匀影响,这就给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带来了很大困难。由于水体属于低反射率地物,这种薄云或者气溶胶的不均匀性带来的误差,极大地降低了水体遥感图像的信噪比,进而影响水体信息遥感提取精度。根据部分太湖地区的遥感图像和地面实测数据,作者以一种新的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水气环境的特点,把水体像元光谱看作水、污染物和气溶胶(薄云)等光谱的混和。基于混合像元模型,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薄云和气溶胶的影响,可使我们通过遥感手段更加精确地提取水质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遥感技术从基础图像制作、岩性及水系等专题信息提取、岩层产状判定、构造解译及力学性质分析等多个方面对基岩山区地下水进行勘查研究,最终在重点工作区圈定3个富水靶区,并结合野外勘查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利用遥感技术在基岩山区进行地下水勘查,能够为快速、有效地寻找地下水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基岩山区地下水勘查中的盲目性,对改变基岩山区严重缺水状况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