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7200多年的人类历史和23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7200多年以前,原始新乐人就曾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新乐文化的发现,证明了辽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2.
据史料记载,早存战同至两汉时期,沈阳地区就设置了候城,辽金时期设置沈州城,元代设置沈阳路城,明设沈阳中卫,清设盛京城。沈阳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单一的军事城催到综合性都城的转变。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除明清城址尚有局部留存外,沈阳其他历代城址早已消失殆尽。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占资料,对沈阳历代城址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3.
沈河区是沈阳的中心区、古城区,是沈阳的胚胎。远在公元前300多年前.燕国大将秦开在这里建侯城,形成沈阳城的雏形。历史沧桑朝代更换,此地皆为重镇。17世纪20年代,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地位却始终没有变在此建都,称盛京。  相似文献   

4.
一、清代沈阳城概况 清代沈阳城是在明代沈阳中卫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辽东志》记载:“沈阳城,洪武二十一年,指挥闵忠因旧修筑,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二重,内阔三丈,深八尺,周围一十里三十步;外阔三丈,深八尺,周围一十一里有奇。城门四:东日永宁,南日保安,北日安定,西日永昌。”顺着四座城门,城内形成由南向北、自西向东的两条大街,  相似文献   

5.
沈阳,首都北京的东北门户,关东第一城,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的美誉。这里自古人杰地灵,风云际会,干百年来演绎过多少让华夏大地蓐感的历史故事。早在7200年前沈阳人的祖先就为我们留下了散发着金色光辉的“新乐文化”,2300年前西汉泰开大将就开始在这里垦荒筑城。  相似文献   

6.
秦桥遗迹     
在谈论山东省成山头古迹时,人们总忘不了提及秦桥遗迹。其实这是一处不是古迹的“古迹”。说它不是古迹。是因为其并非人文景观,而是天然存在的自然景观,属于名胜。但是因为它很早就与历史名人秦始皇附会,从而演变成了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乐道盛传不衰。在荣成建县之前它就是前文登八景之一,在荣成建县后又被列为荣成八景之一,名曰“秦桥遗迹”。历史上对秦桥遗迹的记载是很早的。据宋代乐史在其《太平环宇记》中摘录的资料,较早是十六国时期晏谟的《三齐略记》云:“始皇造石桥渡海观日出处。有神人召石——石去不驶,…  相似文献   

7.
沈阳城名记     
今天的沈阳,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谱写了光荣历史。 公元前 299年,燕国名将秦开率大军破东胡、筑长城、建四郡,其中辽东、辽西二郡,即现今辽宁之地。秦汉时辽东郡不变,其属下 18县,其中候城县 (今沈阳地 )乃重要军事重镇之一。乃边防斥候之城,故冠以“候城”名之。据考古资料证明,当今沈阳城就是在战国候城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一座古城。 辽称“沈州”系沈水之阳城也, (古时山之南曰阳,水之北为阳 )。金继之,金末毁于兵火。元推行行省制,辽阳行中书省下辖七路,其中“沈阳路”于 1296年 (元成宗元贞二年 )在历史文献上始出现“…  相似文献   

8.
邓庆 《中国地名》2009,(8):50-51
沈河区作为沈阳中心城区.与古城同龄,已有2300年的历史。因此,她甚至被称为“沈阳的胚胎”。其诞生地就是今天的以沈阳故宫为中心的周边区域所在,也就是最初的沈阳古城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9.
坐落在沈阳城西北的皇姑屯,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其地名来历颇具传奇色彩。相传,努尔哈赤在迁都到沈阳坐殿那一年的春天,他在宫中呆得烦闷,就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自个儿骑马出宫了。  相似文献   

10.
沈阳是具有23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是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不断发展建设的结果。据考古发掘表明:距今已有7200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模拟搭筑的草屋,是先民们的穴居式建筑,也是沈阳汉族人的始祖们——华夏人,繁衍生息、群居劳作的家园。 1、古城始源——侯城兴衰 沈阳城建史肇始于公元前3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彼时燕王在此击败东胡族人后,修筑长城,建立了边哨“侯城”(辽东郡),委派大将秦开统辖该  相似文献   

11.
地理课堂教学真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值得从教者热爱?从教近三十年的我从内心深处肯定地说:值!地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机械重复,而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创造能给人带来快乐:作为教学对象学生来说,他们不是冷漠的物体,而是一群充满活力、充满情感的生命体。时时刻刻,教师都浸泡在充满青春气息的海洋里。这自然会多了朝气,少了暮气,更为年轻,在快乐中劳动。  相似文献   

12.
昆明建城的传说文/张科仁昆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四季如春的美丽城市,而她,同时又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昆明建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65年即唐永泰元年。当时居住在巍山一带的南诏王罗阁凤命其子凤伽异筑拓东城,号称“东都”。城址大致在今...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许多县以下小地名的通名都是“市”字。在百万分之一的湖南省地图上,就有51个含“市”的小地名,《浙江省地图册》上标有24个这样的小地名,《湖北省地名词典》收录含“市”字小地名19个,而江苏仅常熟市境内便有12个“市”字地名。这当中,最赫赫有名的要数湖南浏阳的文家市了。1927年9月20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后,率领工农红军会师于此。文家市的“市”当然不是现代政区意义上的市,而是历史上草市的遗迹。宋代以来发达的商品经济,滋生了许多作为商品交易集散地的草高,至今湖北荆州、湖南衡…  相似文献   

14.
在沈阳城的西北部有一条闻名遐迩的街道——塔湾街。每当人们从这条街上走过,或提起他的名字,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这座驰名中外的辽代舍利塔。该塔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是目前沈城惟一保存完好的辽代古塔,是辽宁省和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之久远堪称第一。  相似文献   

15.
 统万城筑城环境背景是认识毛乌素沙地北魏时期环境的关键所在。基于野外观察,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已有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建城时周边的水环境和沙漠化程度是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统万城建城时水环境远好于现在,在统万城东北和西北存在多个湖泊,但单个湖泊面积不大。建城时有可能从西北查干圪台处的湖泊引水至统万城附近,并在沿途人工挖掘形成季节性的小湖。根据现今沙漠化程度划分标准,建城时周边的沙漠化程度属于轻度,局部为中度。本研究提供了认识统万城建城环境的新途径,在明确毛乌素沙地历史环境变化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老的黄龙府,繁华的吉林农安都市皆因辽塔而名闻遐迩。辽塔修建于辽圣宗时期(元元983-1030年)迄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据说当年辽圣宗做了个怪梦,梦见一条黑龙横空出世,在万金塔上空久久盘旋,辽圣宗认为这是有人要和他真龙天子争天下的不祥之兆。于是大兴土木,建塔镇压黑龙,怎奈刚起塔基黑龙便腾空逃脱,奔向农安。辽圣宗不甘心,就追至农安再建塔镇压,几回斗智斗勇,几经施工苦难,方建成此塔,留于人间,成为今天独特的景观。传说辽塔刚建成,有位风水先生说此塔乃不祥征兆,不但破坏风水,而且还会给百姓带来许多灾难。为逢…  相似文献   

17.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8.
柳条边和燕长城、明长城同样是历史遗迹。辽宁省法库段柳条边横贯法库东西,全长160余华里,沿线留下了许多地名。据笔者考证,这些地名有四个特点:第一,为寻觅柳条边遗迹指明了方位。清初修筑的柳条边距今已有300年左右了,大部分地段模糊不清,要想找到它的遗迹是很困难的。但是由于有这些地名流传至今,沿着这些地名去寻找,很容易就发现了它的遗迹。在法库边门的东边,有个至今仍叫“边沿”的居民区,因“边沿”处于城镇边缘,附近无其他建筑,柳条边的遗迹清晰可见。“边沿”地名成为发现柳条边遗迹的线索。用这种办法,准确地确定了法…  相似文献   

19.
王佳 《中国地名》2009,(8):14-18
又是一个晚春,繁华的沈阳城弥漫着沁人的芳香,飘落的桃花悄悄地融化在泥土里,化作沈阳流动的血液。4月12曰,记者怀着对沈城历史印记的好奇与渴望,拜见了著名近代文献史料收藏家詹洪阁先生。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的,这位资深的地图收藏家便兴冲冲地打开他的地图宝库,将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沈城老地图呈现在记者面前,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沈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先让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图20.1不同历史时期空中交往所需的时间”。然后针对世界是否在“缩小”,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说世界在缩小,不是说地球的空间缩小了,而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运输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出现,使人们互相交往所用的时间缩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