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区获得找矿突破,进一步厘清矿床控矿因素,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根据其积累的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经验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结合该区地表已知金矿体赋存特征,通过对以往大量地质资料再研究,并通过大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获得了一些新发现:二龙抢宝背斜是一次级褶皱,为隐伏的F1断层上盘的牵引褶皱;新发现了F1断层破碎蚀变带中的厚大金矿体,单矿体达大型矿床规模,从而使泥堡金矿达特大型矿床规模,并新发现了深部泥堡背斜核部的层控型矿体;在黔西南地区,首次在泥堡金矿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中的断层破碎带内发现了金矿体。进一步研究得出泥堡金矿床的控矿因素是:①地层,泥堡金矿体主要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一段、二段和三段;②构造,泥堡金矿体产于泥堡背斜南翼,主要受F1逆断层控制,其次受二龙抢宝背斜核部附近的构造蚀变体控制;③岩性,当岩石为角砾岩或砾屑砂岩、沉凝灰岩、不纯碳酸盐岩时有利于成矿,特别是岩层厚度较薄,成分复杂,孔隙多,其顶、底板为透水性差的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时易富集形成金矿(化)体。   相似文献   

2.
磨山金矿床位于胶东三大金矿带中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内,是一个中偏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探获金资源量超过15t。金矿体受NNE向断裂控制,赋矿围岩为鹊山二长花岗岩,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矿石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夹石英脉,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根据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预测④1,③1号矿体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许窑沟金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类型及特征、金的赋存状态以及围岩蚀变等的研究表明,许窑沟金矿是赋存于牧虎顶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硫为岩浆成因,流体有岩浆水,也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由此认为许窑沟金矿床属于火山沉积中温热液叠加的复合成因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金牛寺金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的分析,认为区内岩金矿化体均位于西阳河群许山组地层之中,赋存部位多为燕山期中酸性岩体与西阳河群许山组的接触带,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矿化带内热液蚀变明显,形态比较规则,呈似层状、透镜状,严格受地层控制,为受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利用成矿理论及野外地质实测,对耿庄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的进一步研究,探明耿庄金矿床位于中生代吕梁太行断块五台山块隆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上,矿体全部产于隐爆火山构造内,胶结疏松的崩坍角砾岩及其与爆破角砾岩、钾钠花岗斑岩的接触带是赋矿的主要部位,矿体受次级小断裂和小裂隙控制,矿化富集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多重控制。耿庄金矿床是与次火山隐爆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环境是高压、中低温、弱酸性、低氧逸度,金、银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岩浆。  相似文献   

6.
马鞍桥金矿床是产于南秦岭泥盆系中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沉积—叠加改造成矿特征典型。矿体沿上泥盆统上部层位稳定分布,多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蚀变千枚岩型、炭质片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矿石构造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石英、绢云母等,金主要呈显微金、超显微金分布于矿物粒间或被吸附于矿物表面。矿床由多种地质作用经过多期多阶段形成,主要受构造、沉积地层和岩浆活动控制。区域性大型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带、金矿区的展布,地区性二级脆性断裂控制金矿床的范围,局部的更次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控制矿体的就位。含了地层为矿床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岩浆活动为形成合矿流体提供了热源并是热液运移的主要热动力。  相似文献   

7.
广西隆或金矿最初发现的是似层状矿体,近年又在台缘同生断层中发现了具中型规模的脉状金矿体,因此而成为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中同时具有断控和层控矿体的少数矿床之一。文章介绍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并分析了其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8.
西所村金矿位于佤邦温高县东部,为近年勘查发现的矿床,含7个金矿体,Au品位3.64~6.54×10~(-6),估算(333+334)金资源量3.7t。本文对该区岩金矿床金成矿地质背景,对区内金矿床特征及与金成矿相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该金矿床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9.
太白庙小型岩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东川─云镇复向斜中部。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星红铺组变泥钙质石英粉砂岩中,受层位、岩性和NWW向次级断裂带的控制。矿化与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关系密切。金主要以自然金矿物形式存在,或包裹或充填于黄铁矿、石英、铁方解石、绢云母晶隙及裂隙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热液。成矿温度低,压力小。在矿床地质特征上,经初步研究认为属于岩浆变质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经混汞、重选、氰化浸出及堆浸半工业试验,金回收率较高,且选矿工艺简单,工业利用可行。  相似文献   

10.
广西高龙鸡公岩金矿床是广西地矿局在"八五"期间勘查并开发的第一个中型微细粒型金矿.矿体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地层第三段(T2b3)硅化砂泥岩中,直接受二叠系碳酸盐隆起边缘古侵蚀间沉积断面控制,应属于层控微细粒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苍山县羊山金矿床位于沂沭断裂带以西,燕甘断裂南段东侧,赋存于九龙群三山子组地层中,矿体受NE向次级构造控制,呈脉状产出,为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焦家金矿田内矿体稳定、规模巨大,勘查深度已超过2000m,探获金金属量已超千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矿体严格受NNE向焦家断裂带控制,产状与构造面产状基本一致。从断层岩岩性和构造面表面形态入手,构建了三维构造模型,研究了断层面形态和断层岩岩性差异对成矿的约束作用。系统收集焦家金矿田内500个钻孔地质资料,通过二维三维相结合方式,发现断层岩岩性从浅部向深部发生明显变化,由断层泥渐变为糜棱岩,而上盘矿体数量和蚀变分带也随着断层岩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对构造面进行表面坡度分析,发现矿体主要赋存在表面坡度较小部位,且沿倾向上表面坡度由陡急速变缓部位易于形成厚大矿体。  相似文献   

13.
山东金青顶金矿床Ⅱ号矿体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青顶金矿床Ⅱ号矿体位于胶东隆起南缘,牟平乳山金成矿带中部,是目前该成矿带上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单个矿体延深之大,厚度、品位变化之稳定,且易采易选,这在胶东东部地区乃至全国尤为罕见。  相似文献   

14.
桂西某中性岩体裂隙蚀变微细粒型金矿床,是在桂西地区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金矿,金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体的减压扩容部位的张剪性裂隙中。金的成矿物质来源与石英闪长岩有关。构造应力场多期次作用是促使金再次活化迁移富集成矿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归来庄金矿床是目前鲁西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金矿化类型主要为脉状构造——隐爆角砾岩型。继1994年提交归来庄勘探报告后,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针对归来庄金矿床深部先后开展了普查—详查评价工作,扩大了归来庄主矿体的规模、发现了似层状碳酸盐岩型金矿体,并且进一步证实归来庄主矿体沿构造蚀变带向深部尚未封闭。该文通过建立该区矿床组合模型来指导找矿工作,提出下步归来庄金矿床深部找矿仍以寻找隐爆角砾岩型为主、似层状碳酸盐岩型等其他类型为辅,同时兼顾归来庄金矿外围"一带多区"地段,有望实现鲁西铜石地区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拆离断层附近陡倾斜破碎带中 ,矿体定位明显受控于拆离断层。文中分析了不同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和含金破碎带产状变化对矿化富集的影响。根据矿化和主要蚀变类型的对称分布特点 ,认为拆离断层是金矿的直接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17.
查干此老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境内,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该文系统阐述了查干此老金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特征,详细介绍了金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查干此老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的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兼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纪斜长花岗岩及志留纪蚀变闪长岩中的石英脉、碎裂岩带及糜棱岩带中,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带控制,未受后期构造影响。该文对查干此老金矿床的构造背景、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对该区的金矿成矿预测,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阳小纪金矿赋存于早白垩世莱阳群水南组中。矿体多为扁豆体状,矿石矿物成分简单,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他金属矿物以赤铁矿、黄铜矿为主。通过分析成矿控制条件认为:莱阳群分布区是寻找该类型金矿的地层标志;NE-NNE向断裂带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蚀变特征是寻找金矿(化)体的围岩蚀变标志;中生代岩体及燕山晚期脉岩发育是寻找该类金矿的岩浆岩标志。其矿床成因属多源多期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矿化空间分带研究入手,建立了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模型;通过控矿断层几何形态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矿体中金的聚散规律;运用多种方法对Ⅱ号矿体深部和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含金性进行了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莱芜三岔河矿床为矽卡岩型铁金共生矿床,伴生银和硫。三岔河及周边地区前期勘查多以铁矿为主,矿体规模较小,未取得显著成果。近期在铁矿勘查中,发现部分样品金达到工业品位,经反复研究后调整工作思路,将勘查目标确定为铁金综合评价,实现了找矿突破。矿床为中型规模,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黑云母闪长岩内的奥陶纪地层灰岩捕掳体附近,矿体形态产状较稳定,呈似层状、透镜状,严格受接触带控制。莱芜三岔河矽卡岩型铁金矿床是鲁西地区找矿新发现,对鲁西地区寻找共生金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