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6,1(1):81-97
中國地質學會第十二次年會於民國二十五年一月二十六日起在南京舉行,會期共五日,前四日俱爲事務會論文會及特别討論會,最後一日則爲地質旅行。茲將開會詳情,紀錄如後:  相似文献   

2.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7,2(4):413-428
第十七屆萬國地質學會於七月二十一日在俄國莫斯科舉行,我國出席代表有翁文灝,黄汲清,斐文中,黄君并參加會前之旅行。清華大學教授袁復禮,本定前往,因交通梗阻而止。此外參  相似文献   

3.
1978年国际泥盆系讨论会于9月9日至9月12日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Bristol)的布里斯托尔大学地质系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来自22个国家的代表200余人。会前,自9月1日至9月8日,在苏格兰及英格兰的北德文州,分别进行为期8天的地质旅行,观看著名的泥盆纪老红砂岩及泥盆纪海陆交互相地层。会后,自9月13日至9月21日又分两组进行地质旅行,分别观察泥盆系命名地区南德文州的海相泥盆系及威尔士的陆相志留—泥盆系。会议期间,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所属泥盆系委员会进行了工作会议;国际古生态地层研究工作小组也进行了学术座谈活动。  相似文献   

4.
薛桂輪 《地质论评》1957,17(2):257-261
蘇聯部長會議發出了關於蘇聯著名的科學家、卓越的旅行家、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弗拉基米爾·阿法納謝維奇·奥勃魯契夫院士於1956年6月19日逝世的消息。在許多人的心坎裏,對這位世界聞名的科學活動家的逝世,充滿了深切的哀痛。弗·阿·奥  相似文献   

5.
《国际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讨论会》(ISPCE)于1983年9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五在洲十七个国家近14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后,中外地质学家分赴河北、山东、河南三条路线作地质旅行。山东一线在山东省地质局及有关地方政府的精心安排下,中外地质学者一行二十余人于9月10日至15日先后途经泰安—曲阜—临沂—莒县—临驹—济南等地。重点观察和讨论了泰山杂岩和沂沭断裂。现将国外学者的意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1957,17(2):193-252
第20屆國際地質会議已經于1956年9月在墨西哥舉行。在1955年,我國部分地質学者即接到邀請參加的通知。1956年初由中國地質学会与本屆國際地質会議秘書处正式取得联系,并開始徵集論文,准備派代表团前往出席。在我國与本屆國際地質会議联系的过程中,了解到会議秘書处會向我國在台灣的地質  相似文献   

7.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8,3(2):195-212
本會第十四次年會,於去歲十二月十九日經理事會議决於今年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長沙舉行。事前由理事長楊鍾健用通信方法,請本屆理事推選新職員,并表示其他意見。二月二十五日本會在長理事開理事會於湖南地質調查所,并宣佈  相似文献   

8.
地质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9,4(Z1):279-294
本會昆明分會於七月八日,假雲南全省經濟委員會客室開第四次論文會,茲將會程探誌如下:  相似文献   

9.
1月24—26日,水资源规划、管理和研究专题国际会议。地点:墨西哥Yucatan Merida。 3月19—21日,寒冷条件下城市水文学国际会议。地点:挪威,Narvik。 4月17—19日,第17届水资源规划管理特别  相似文献   

10.
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于1985年9月16日至21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卡塔尼亚联合召开了“钾质火山作用—埃特纳火山”及有关问题的科学讨论会。来自世界26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约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涉及内容广泛,学术气氛异常活跃,会前、会后分别安排了长达15天的野外地质旅行。现按会议  相似文献   

11.
在這次地質局所召開的科學技術研究會議上,聽到朱局長关於地質勘探工作如何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報告和到會人員的熱烈討論後,給了我很大的啓示和鼓舞,從而引起了對技術研究的興趣。但因自己水平很低,想不出什麼新的東西来,只能根據實際經驗中的一些體會,想提出把現用的KAM—500型和KA—2M—300型鑽機如何使其纘進操作自動化的問題與大家研究。目的我們廣泛使用的KAM—500型和KA—2M—300型鑽機,幾年以前,在我們中國还是最新式的鑽機。近來由於有更新式的油壓鑽機出現,原來的KAM—500型和KA—2M—300型鑽機,也就比較落  相似文献   

12.
地質界消息     
本會理事會紀錄本年三月二十七日下午三時,在北京大學地質舘開理事會,出席者理事長楊鍾健曁理事葛利普張席禔謝家榮馮景蘭。討論事項:(一)依據上屆理事會決議,在北平設立中國地質學會北平分會,由理事長楊鍾健草擬簡章八條。並已函徽南京各理事,均無  相似文献   

13.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40,5(3):265-270
本會臨時會記錄本會於二月一日假小龍坎四川省地質調查所講演室舉行臨時論文會,主講人及講題如下: 一、朱森四川灌縣彭縣地質問題之檢討。  相似文献   

14.
《地质学报》1978,52(1)
应中国地质学会的邀请,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R·杜伦佩教授为团长的国际地科联代表团自1977年9月15日至10月14日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团员有:N·费希尔(澳大利亚)、G·萨拉斯(墨西哥)、J·萨顿(英国)、D·麦克拉伦(加拿  相似文献   

15.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并与墨西哥国际水文计划国家委员会共同筹备组织的国际地面沉降专题讨论会,于1979年9月24日至28日在墨西哥城召开。这次会议是一次着重于因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专题讨论会。会议目的是向世界各国收集有关情况并编写成地面沉降事例手册,便于提供各国进行该项工作时参考,并且通过会议对有  相似文献   

16.
為了進一步开展科學研究工作,地質局於五月六日召開了科學研究工作會議。這次會議將根據國家十二年科學研究規划的要求,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討論擬定地質局系統1957—1962年的研究计划,並對有關研究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其他問題進行討論,做出相應的決定。 會議初步認為,冶金工業部地質局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出發點是根據國家規劃要求,總結並研究自己工作(找礦勘探)中的問題,以便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並用我們所研究的局部經驗去補充全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書報述評     
程裕淇先生留學英國期間,曾於民國二十七年一月十日在利物浦地質學會講演關於我國各時期之造山運動,並撰成短文一篇,刊登於該學會會報第十七卷第三册中。該文對於我國之  相似文献   

18.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9,4(5):393-394
本會昆明分会於十月二十二日下午假国立西南聯合大学新校舍地质實習室開第五次論文會,會程如次: 一、許德佑中国南部三叠纪之研究二、米士 黃澤機 澂江震旦紀冰磧層  相似文献   

19.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7,2(2):199-222
本會第十三次年會,前定本年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北平舉行。事先由楊鍾健用通信方法,請各理事票選新職員,及表示其他重要問題意見。又定二月十九日在北平地質調查所分所開理事會,由在平理事就所收回信集議决定。是日出席理事為楊鍾健,黃汲清,馮景蘭,葛利普,張席禔(馮代),由楊锺健主席,  相似文献   

20.
地質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9,4(2):135-149
本會新理事於三月八日在重庆復興觀巷五號四川省地質調查所舉行理事會議。出席理事計翁文灏,謝家榮,尹贊勳,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