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1971~2000年 6~ 8月大庆市降水量资料统计 ,根据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较集中的特点 ,应用候降水突变划分汛期 ,并对汛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大庆市入汛期逐年滞后 ,出汛期逐年提前 ,汛期缩短 ,与水资源匮乏同步。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区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区汛期(5~10月)降水总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7%~80%。前汛期(5~6月)降水量约占汛期降水总量的25%~27%,主汛期(7~8月)降水量约占汛期降水量的34%~43%,秋汛期(9~10月)占汛期降水总量31%,~38%。由于汛期降水强度变化显著,旱洪灾害出现的几率较高,本文通过对汛期降水气候特征的分析,揭示出对预报业务有应用价值的规律,为建立汛期降水概率预报方程提供背景依据。1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1.1资料及气候标准本文应用西安地区1966~1995年(高陵为1970~1995年)历年5~10月降水量资料,采用距千百分率(凸R)作为…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口市1951~2000年5~10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汛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口市汛期总降水量与相当暴雨日数关系相当密切,与暴雨日数关系次之.与中雨和小雨日数的关系不明显。汛期总降水量与相当暴雨日数具有较一致的气候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潮州市前、后汛期降水量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对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潮州1957~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汛期降水气候特征,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前、后汛期降水量的多层次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1)前汛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对全年雨量的贡献逐渐下降,后汛期则相反;逐年汛期开始的月份及降水强弱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而汛期结束的月份年际变化不显著。2)前汛期降水主要存在1.7、5.3和24.3年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其中1.7年最为显著;后汛期降水主要存在3.5和13.9年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其中13.9年最为显著。3)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时间域上,前、后汛期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有所不同,负相关性更为明显。针对目前前、后汛期降水量在短期内都处于相对偏多期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58年柳州市汛期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柳州市1951~2008年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8a柳州市汛期(4~9月)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a来柳州市汛期降水主要呈波动性变化,线性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前汛期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约增加87mm;后汛期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约减少了89mm。因此,前汛期有变涝趋势,后汛期有变旱趋势。近58年柳州市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周期为20~25a,20世纪80年代以后,汛期降水存在周期10-15a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柳州市汛期降水主要的年际变化周期2~4a,以后的年际变化周期是4~8a。  相似文献   

6.
近46 a重庆汛期极端降水量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重庆33站1961-2006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统计出了不同台站近46a逐年汛期极端降水量,并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一致性异常分布特征是最主要空间模态,空间分布可分为5个主要区域;各区代表站汛期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重相当大;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整个重庆地区近46a来汛期极端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各区汛期极端降水主要存在着2—3a、5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11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  相似文献   

7.
近46a重庆汛期极端降水量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庆33站1961-2006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统计出了不同台站近46a逐年汛期极端降水量,并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一致性异常分布特征是最主要空间模态,空间分布可分为5个主要区域;各区代表站汛期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重相当大;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整个重庆地区近46a来汛期极端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各区汛期极端降水主要存在着2~3a、5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11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量的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文  寿绍文  杨金虎 《气象》2007,33(3):61-67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和上海)1960—2004年87个台站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统计不同台站近45年逐年汛期极端降水量,运用E()F、鼢、趋势分析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量的平均空间差异较大;一致性异常特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量的最主要的空间模态,而南、北反向变化模态也是比较重要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量可分为两湖平原型、北方型、沿海型及南方型4个主要的空间分型;各主要空间分区极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差异较大,但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除了东北部极少部分区域外,其余区域汛期极端降水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另外近45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量各分区的周期振荡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华南前汛期降水变率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华南16个站1951~1996年逐年、月和候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前汛期(4~6月)总降水量及前汛期开始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区前汛期总降水量变化有相当好的一致性.以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基本可划分成6种类型.根据候降水量变化,逐年前汛期开始期大体可分成4类,即:全区偏早(14年);全区偏晚(16年);东部早西部晚(7年)和东部晚西部早(9年).总之,无论是前汛期降水量还是前汛期开始日期都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杜勤博 《广东气象》2012,34(3):10-12
根据潮阳气象站1959~2011年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近53年来潮阳区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前汛期和后汛期各个降水指数变化规律存在很大区别:(1)前汛期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频率和暴雨日数均呈下降趋势,而后汛期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2)前汛期存在8年和3年的短周期,后汛期周期变化不明显;(3)前汛期极端降水量发生突变,分别是1965年和1985年,20世纪90年代后极端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后汛期极端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秦岭邻近地区旬降水气候学及其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秦岭及其邻近地区76个气象台1961~2000年的旬降水量和NCEP/NCAR850hPa格点风场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降水气候时空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多年平均汛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间7月上旬和9月上旬先后出现两次降水峰值。该地区平均汛期降水量为403mm,占年总降水量的60%。秦岭南侧气候平均汛期降水量明显高于秦岭北侧,但秦岭南、北汛期降水年际变化基本一致。从流场分析看,秦岭及其邻近地区的汛期降水既受西南季风,又受到东南季风系统的影响。合成分析表明,汛期降水量偏多(少)的年份通常对应于同期对流层低层研究区南侧偏南气流的增强(减弱)。回归分析发现,汛期中旬雨量增加与超前2旬索马里急流和热带印度洋西南气流增强。以及超前1旬及同期台湾附近距平反气旋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湖南汛期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利用湖南19个测站23年(1959~2001年)4~9月的降水量资料,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湖南汛期降水的特征场分布、分区特征、周期性和突变性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三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南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异常结构,即具有整体一致的空间结构,南北相反的空间结构,中部和周围地区相反变化的空间结构。旋转后的前6个空间模态可以较好地代表湖南汛期降水的6个异常敏感区:湘北、湘中、湘南、湘东南、湘西、湘东北。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湖南汛期降水的周期性及其突变性发现,湖南汛期降水存在着明显的3年、7年和2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湖南汛期的降水将逐年减少,并将转入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13.
1 思 路  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 ,地形复杂 ,地势南低北高 ,南临南海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降水量多 ,强度强 ,特别是台风季节强降水机率多 ,年均降水量 180 0 .0 mm以上。其中后汛期 (7~ 9月 )平均降水量 736 .2 mm,是年平均降水量的 2 / 5。逐年间后汛期的降水量变化较大 ,最多 16 13.3mm(比降水偏少年份全年总量还多 ) ,最少 378.9mm。根据历年来后汛期降水资料 ,结合惠来实际情况分析 (现有大型水库一宗、中型水库 7宗、小型水库 2 0 1宗 ,总库容量 3.9亿多 m3 ) ,后汛期降水量多少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危 ,特别…  相似文献   

14.
利用揭阳市1991—2020年国家基本站汛期逐日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系数检验、累计距平法、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揭阳市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揭阳市前汛期(4—6月)出现极端降水事件较后汛期(7—9月)略偏多,但后汛期的极端降水强度明显更强。前汛期极端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呈上升趋势,降水强度呈下降趋势;后汛期极端降水日数、降水量以及降水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前汛期极端降水强度存在准15年、6~7年、准8年的周期变化,其中准15年周期震荡最强,为第1主周期;后汛期存在准9和准17年两类尺度的周期变化,二者在整个时段表现稳定,具有全域性,其中准9年为第1主周期。  相似文献   

15.
应用钟山县1957~2011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利用滑动平均、降水趋势系数、累积距平等,分析钟山县55年来年、季、月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钟山县降水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异常,但呈波动上升趋势;钟山县降水主要集中在3~8月;汛期、旱期和春播期降水量呈上升趋势;钟山县年雨日数与小雨日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下滑趋势;暴雨日数和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则呈逐年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北京相当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北京99年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和274年6~8月总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及旱涝等级的相关性,给出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 水量的定量关系式,建立了北京274年汛期相当暴雨日数资料序列。分析表明: 相当暴雨日数概念的引入,可以把汛期总降水量中暴雨过程降水与非暴雨过程降 水分开,证实汛期旱涝变化只取决于暴雨过程的总次数和强度;相当暴雨日数是 一个气候统计量,有与总降水量一致的周期变化,但其年际变率和3.5年周期比 总降水量更显著,其概率分布满足泊松分布;与旱涝等级比较,相当暴雨日数与 总降水量的相关性更好,且有利于研究形成汛期旱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丽水汛期降水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3—2008年丽水汛期逐月降水量资料,在利用趋势分析和Morlet连续小波变化对汛期降水时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功率谱及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丽水汛期降水的周期性特征及突变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前,汛期旱涝交替周期为16~20a,90年代后,交替周期缩短为4~6a。近56a来,丽水汛期总降水量呈下降趋势,5月和9月降水量减少较显著,但夏季降水量则有所增加,其中以8月最为明显;丽水汛期降水量存在不同尺度的周期分量,并且各周期强度有所不同,其中5a和18a的周期振荡通过功率谱检验。Mann-Kendall检验显示丽水汛期降水在20世纪80年代减少最为显著,1962年是降水减少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18.
近百年广州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18  
利用1908~2000年广州市逐月降水资料、Hadisst海温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讨论了广州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降水的旱涝等级分布特征、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百年来广州前汛期旱涝事件出现的连续性和间歇性比后汛期明显.前、后汛期降水分别经历4个偏湿时期、3个偏干时期和2个偏湿时期、2个偏干时期变化.前汛期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后汛期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两者均没有达到0.1显著性检验标准,所以年降水量仍处在自然振动变化范围之内.机制分析表明,前期春季(3~5月)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后期(4~6月)的大气环流,导致广州前汛期的降水异常.南海夏季风则通过与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的遥相关来影响广州后汛期的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03—2005年西安地区加密雨量点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海拔高度划分3个区域着重分析逐年汛期降水量、逐月降水量、降水百分率、降水变率、降水随高度的变化、不同级别降水日数及频率等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降水随高度递增,大降水雨日高海拔多于低海拔区域。给出回归方程和计算步骤,得到3个区域月、汛期降水和常规站与相应区域加密站不同量级降水概率特征,指出实际预报服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汉中市1951~1998 年逐日降水资料, 计算汛期(6~9 月)暴雨日数、相当暴雨日数及旱涝级别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 得出: 汛期暴雨量对汛期降水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讲, 汛期旱涝预测主要是汛期暴雨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